特色大棚产业——共建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了解大棚种植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实地探究大棚种植产业对乡村振兴起到的带动作用。
我们来之前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高水平、高标准规划了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覆盖26个行政村的示范片区,重点建设高效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标准化生态林果种植示范区、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作为示范片区内26个行政村之一的封庙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党建为统领,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丰富群众生活,打造出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农村。
我们本次前往了大王镇的大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现在大棚当中大部分种植的是西红柿和西葫芦,且种类非常丰富。我们细致观察了大棚中生长的西红柿,长势良好,且数量极多,并对西红柿的生长状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大棚种植西红柿成功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果实,同时随着西红柿产业链不断的完善,为周边增加就业岗位,使很多村民得以解决就业难题,农民们的收入切实的得到提高,也改善了周边村民的生活水平。大王镇的各项政策惠及农民,真正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最后我们了解到广饶县大王镇通过大力发展大棚经济,达成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合村情、顺民心、增民益的发展新路,建立智能化温室大棚,延长产业链,发展旅游振兴、科技振兴,农民对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实践团通过对广饶县大王镇大棚种植的调研,进一步加深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并了解了大棚种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与大王镇当地人的交谈当中我们得知,随着大王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返乡就业,人才的回流不但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大棚的经济发展。现在大棚经济不断向着更加多元化,更加方式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和加强合作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大棚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了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