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方法论》是一本由汪雪飞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一):用户运营的双重视角
我从事的是大数据开发,若是在一些大厂,我估计就是一个螺丝钉,每天负责的就是数据开发这一小块,让干啥就干啥,要啥数据就给啥数据,但在大多数公司就不一样,大部分要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对运营要有一定的了解,要对自己开发的产品,提供的数据负责,要赋能业务,能产生价值。
在接触运营前,总觉得万物皆可运营,对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它是神秘又强大的。前段时间看到 《用户运营方法论》 对小白的我,有如神灯相助。
书是以产品和运营的双重视角,从多个维度全面讲解用户运营思维,方法,技巧。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头部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做用户运营的。对运营小白还是非常友好的,开篇介绍用户运营常识,用户运营的定义,价值,工作职责,能力模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用户运营与产品经理的关系。入门篇还是非常合理的;
在大数据开发中,用户画像是必不可少的,书本中对用户画像的介绍也是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用户画像的定义,价值,搭建用户画像系统的方法,流程以及如何理解用户画像背后的数据,用户画像在用户运营中的运用。这个能让开发者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产品,更好的理解需求方的目的,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开发出的用户画像应用不到运营中去。
后面继续从用户成长体系,用户管理体系,产品生长周期,用户拉新,用户转化与留存,用户流失预警与召回以及用户心里学,更深入的分析介绍了用户运营的几个大的方面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二):用户运营の不二之选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小书,记叙了作者十余年互联网行业经验,尤其是对用户的运营经历,可以说是一次总结。
这本书以从产品和运营的视角,针对用户运营的方方面面,诸如使用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标签分类,用户拉新、用户挽留,以及用户转化,乃至于用户心理学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对读者,尤其是新进用户运营的小白来百,是一种福利。对照着书上说的去做,准错不了。还能得到很好地提高。对已经有经验的运营者,也是一次学习和梳理的好机会。
个人比较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用户转化与留存,以及用户流失与召回这两个章节。书中对于提升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使用了AARRR行为模型进行数据指标标定。拿数据说话,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通过模型参考,确定用户所处的状态,及时对其进行跟踪与调整,实时掌握用户状态。为针对用户提出匹配的留存模式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只有延缓用户流失才能得到最大户用户价值。通过精准分析用户流失原因,可以建立用户流失预警监控模型,及时对用户进行“干预”,尽最大努力挽留用户,才是成功的用户运营者所能达到的目标。
书中不仅对用户运营理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还提供了像抖音、keep等诸多案例供参考。给读者以非常强烈的实际感受,丰富了书本理论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用户运营这种实操性强的工作形态该有的特性。可以说这本书都做到了。
当然,也不可能通过一本书把用户运营的所有方面都一五一十的陈列清楚的,这本书可以说详略得当,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对于用户运营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三):《透彻清晰的用户运营方法指导手册》
互联网高速发展,用户需求不断更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用户运营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书以多个角度并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阐述用户运营方法论。包括我们常见的用户画像,用户成长体系,用户管理体系以及用户的转化与留存流失预警和用户心里分析。
对书中第8章的内容《用户流失预警与召回》映像很深,这个话题不仅仅是我们运营人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从事风控相关职业的小伙伴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定义用户流失是进行以后工作的基础,作者从用户访问频次,决策链路这两个角度去定义用户的流失,在我来或者仅仅从目前来说这是合适的。
用户运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用户流失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在用户方,可以在产品本身上。不管从哪个亮角度上来说,最终用户还是流失了。作者根据自身多年运营经验,总结了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
(1)内容或服务缺失
(2)用户动力不足
(3)外部市场的抢夺
突然想到,如果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去预测用户流失任务的时候,基于上述方向去数据挖掘特征也是一种比较好思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书方法论里面阐述的内容不仅仅可以指导我们运营人,还可以帮助算法工程师去构建预测模型。
总体来说,这本方法论阐述的内容对于用户运营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指导意义。正如文中介绍一样,对于想在用户运营方向上继续发力的小伙伴来说,价值很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四):用户运营长期渐效
说起用户运营,我之前认识到的就是拉新、促活、转化、留存等流程,但是按照这几个步骤做了之后,却发现收效甚微,或者不可持续,整体上甚至得不偿失,大家都说是因为随着市场供需转换、信息饱和、同质竞争的变化,简单粗暴的用户运营方法已经失效了。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书出来之后,我发现很有干货,作者结合产品特性、用户运营、用户心理等多个视角,由浅入深从多个维度讲解用户运营的思维和方法,深入浅出进阶实战,带给我不一样的认知和启发。
比如我以前常用的用户-产品-渠道三要素匹配的CPC营销方式,开展的运营工作相对粗放,结果是成效不佳,现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作者特别重视需要长期积累才有效果的用户运营,并给用户运营新的理解,将用户运营理解为在不同的产品阶段,引导用户不同程度地使用产品而开展的一些运营工作,这样既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也关注用户参与程度和使用体验,将用户运营落到实处,从而更容易发挥运营的效果。
具体到用户运营过程,作者将用户运营工作分为用户路径和用户类型两方面。前者是指根据用户路径的不同阶段,运营人员需要承担不同场景下的运营职责。后者是指针对2C和2B划分,开展侧重不同需求的运营工作。
然后是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构建用户成长体系和用户管理体系,在产品生长周期中,结合用户心理学,分别开展拉新、转化与留存、流失预警与召回,从建立对用户运营的基本认识开始,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挽留,整个用户运营全周期的过程。
用户运营,长期渐效。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应用,能够让我的运营工作从思维到方法,都有全新的改变,更容易达成业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