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健康码,"码圈"乱象!
日期:2022-06-26 19:50:52 作者:和菜头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健康码,"码圈"乱象!

  一

  万花筒一般的世界,你无论说什么新奇故事,星球上都会显形证明。这也能科技扫盲,懂得量子纠缠。马圈也叫马厩,是牲口的住宅,骡子马驴牛,遮风挡雨的棚,喂草料的槽,还有拴缰绳的横梁等。马圈没有物业公司团队,由饲养员打理。

  俗话描写世界的纷繁,有这么一笑话,圈大了就看到绿色骡子和绿马了。因为人们稀罕见到绿色的怪畜。

  2020年开始的世界性冠毒,折腾了快三年了。疾病重塑人生,科技改变生态。防疫靠了大数据,"绿码"诞生了。震撼的时代伟大的发明,手机一刷二维码,就让互联网把自己的行程纳入了管控。你无论钻进厨房做饭,还是跑到天涯海角闲逛。码圈不是马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管码圈的人,不是饲养员,必须是领导,或白手套的科技人员。

  近期清早问候,最贴心的图像和问候词儿,就是几匹奔腾尥蹄的绿马,下写一句话,"让我们天天绿马!"

  将来如果把2022年进入世界编年史,找几个字浓缩莫测变幻的风云,三个字:健康码。俩字:绿码。码圈里一共有好几种颜色的"码"。不知道其它地方有多少种码。反正我们的城市太原,有绿码、黄码、红码、蓝码、灰码等。码的颜色很重要。你骑哪一匹很关键。你的小区和单元一旦抓住了冠特,成了高风险,大家立刻闭门禁足。无论男女老幼,一律骑到"红码"上不准下来。待疫情警报解除,再给你换一乘"绿码"。上海的朋友一口气骑了三个月红码。不准下楼,不准买菜,上超市逛街门儿也没有。那个累,那个疲惫不堪。没骑过红码的体会不到。一旦跨上红码,等于接到一纸短期囚禁的法律文件。你敢悄悄蹓出来,警察和大白很快找过来。

  红码厉害了。蓝玛、灰码还在商量和提示阶段,尚可行动自由。仅次于红码,还有一匹黄码,也别去骑。赋黄码的骑行人,是和冠毒携带人有交集,标准用语是时空伴随者。运气不好,恰好几百米内闻到味儿的,给你骑上匹"黄马"。一旦“黄袍加身”,别说航空与高铁,就是公交出租,甚至小区的大门也别想通行,立刻一颗钉子把你固定在自己的窝里,叫隔离。隔离起来一周,连续做几次核酸,都是阴性。熬过来的,换成绿马骑行。

  绿马最好。全国一盘棋。在祖国的大地上,绿马是可以自由飞翔的鸟。山川河流,城市横走竖走,歌楼酒肆尽情玩。

  抗疫战争胜利在望,我们的国,离山河一片尽绿的日子不远了。人们盼着码圈里永远的不再拴红码、黄码。

  阴阳世界,每当你尽情地闻着米香,开心的忘乎所以时,幺蛾子就会飞出来。

  二

  2022年6月下旬的新闻爆款,当数河南郑州的红码事件。郑州管理码圈的领导,将1300多个银行储户,每人无端的骑了一匹"红马"。此行引发了全网震怒。权力任性,互联网一致声讨。

  互联网时代好。虽然每天信息爆炸的让人烦心。但人的各色表演,就像放到玻璃罐子里一样透明。好事不见怪。一旦有恶心的糗事儿出现,上亿的唾沫星子飞过去了。纵有权力的佛手,难挡亿万舌头。这不,唐山好几个流氓打了两位女士,招惹了正义。小浪花引发互联网的宏波大浪。结果是一堆黑社会的男女人渣落网了,一堆背后的贪官污吏被揪了出来。唐山市的"全国文明城市"的红帽子被摘掉了。

  郑州市的"红码事件"更恶劣。目前处理了市政委法的常务副书记,市团委书记等几名小官。人们还在纳闷,这几名处级小官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随意养"码"。可气可恨又可悲。极其重要的养"码"人,欺负人折腾人如喝凉水。而且出手不凡。红码是有极严格条件才出圈的。1300多匹红马,让许多个家庭付出的生活成本,心理挫伤自不必说。给社会管理的"信任"造成的巨大损害无法估量。

  码圈的一片乱象,有人说是大数据的电脑出了故障,实际养"码"的还是人。

  这不,辽宁丹东市又有轰动的"码"新闻。老父亲生病了,人命关天。女儿着急忙慌的赶紧开车送医院。可糟糕的是,女儿正骑的是一匹黄"码"。于是做核酸,阴性,又到社区开证明。手续齐全了。奔往医院的途中,被年轻的警察拦住了。说骑黄"码"的一律禁止通行。女人急了,和警察吵起来。热血冲脑了,女人一耳光搧过去,身薄力单的年轻警察被搧倒在地。结果是,妨碍公务,还动手打人,女人被行政拘留。

  网络上又掀起了大波。同情动手打警察的网民竟还占了多数。是非不分吗?警察执行公务没错。看病又符合天理,打人者也绝对是问题。归根到底谁错了,是"码"圈的管理出了问题。

  三

  没有被"码"折腾过的,没喝过苦水。被码害苦的,小菜一碟子,也爬不上新闻榜。

  如果从全社会防疫的宏观看,健康码管理卓有成效。出现颜色码乱骑,在所难免。尤其疫情严重时,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让一个冠特漏网,人们也理解。

  做核酸成了常态,我们省全成了解放区,低风险了。但"码圈"乱象,直接在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

  我们全家就有老两口2人,百分百被"码"驴折磨过。

  一个多月前的事儿。妻响应禁足防疫的号召,有半个月没出门。恰遇老父亲生病,准备从省城回晋中陪护。事情就这么邪性,一看健康码,变黄了。为什么?纳闷。紧接着联系社区。派出所电话来了,责问为什么从江苏省回来不报告。真是活见鬼。人在家中坐,幺蛾子飞进来。解释也没有用,撒气又能咋。只好耐心等待一周,这匹黄马才给拉走了。妻说理解吧。防疫人员够辛苦了,免不了出错。

  要不是最近的这口气难咽,也懒得码这闲篇。

  太原榆次同城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坐901公交车,就是一个城市转悠。

  昨天早晨坐901从太原市回到榆次区。看望了爹娘后,有电话来有事儿,傍晚须赶回太原。于是急去赶公交。榆次公交站一刷,黄码!又是白天见了鬼。可气!气又能咋地。赶紧的向榆次的朋友求助,先回到省城,然后通过有关管道投诉。车行到龙城大街,还和朋友看着这匹黄马动火。车拐到了滨河西路,诶,不自觉黄马已消逝,健康码成了绿色。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心里头是真骂,TMD,伺候这些"码圈"的人,折腾你用不着半分成本。

  还不是头次尝鲜。5月初也如此。榆次返回太原坐公交车。上午出发是绿码,到了公交车站,好不丁的绿码变成了黄码。约会回太原办的事儿也搅黄了。后搭别人的便车拉回到太原市区。一路上气鼓鼓的窝囊,心想该怎么去投诉这匹怪"马"。从太榆路拐到长风街,又恼火浏览了一次可恨的码圈,啊?怪哉!自动变绿了。

  大数据的脑子怎么总进水啊!

  绿了也就算了,世界安静好。不想再去找谁的茬子去麻烦。野马乱骑,就算我和妻二人百分之百的中奖吧。由此可推断,城乡被乱码添堵过的人并不是少数。

  健康码,了不起,是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一道风景。百年千年之后,回顾21世纪初一场浩劫全球的冠毒大疫时,健康码可足够记录下这轮大悲剧的全剧情。

  在后疫情时代,遭受严重创伤的世界,经济下滑,生态重组,已是不可避免。千万别让"码圈"乱象,给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壮举脸上抹灰。我们的城市,也应该严格管束住颜色马乱跑。

  因此呼吁,天"码"行空,不可独往独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健康码,"码圈"乱象!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