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年的味道
日期:2022-06-12 22:44:4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

年的味道

  自从公公和婆婆十天前回老家过年,小妞就一直问我:“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回老家过年啊?”。我明白她的那点小心思:天天跟小哥哥在微信里语音聊天,过年了,早想回老家见小哥哥了。似乎,人在小的时候都是如此盼望新年的。小时的我也常常不厌其烦的问妈妈离过年还有几天。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总觉得很有年的味道。从小年开始,门口就会支起一口大锅,然后听到猪叫的声音。大伙就知道哪家是要杀猪卖肉了。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养一头猪,大多数人家把猪养到快过年时卖给收猪的,好给孩子们添上一件新衣服,买点年货。也有把猪杀了卖钱的。当然我们小孩子也要去凑热闹的。不是像大人一样去买猪肉,而是去找好玩的——要猪的尿泡儿。大人会把它吹起来,吹成气球的大小,我们就拿着玩,不久就几个追着跑着在地上当球踢。

  妈妈买回肉后,会在地锅内煮过年的肉,那时候天也冷,我总会跟妈妈一样围着锅台转。不同的是妈妈一会儿加柴,一会儿添水,我则看着妈妈做这些。就像我明白我小妞的心思一样,妈妈也肯定明白我的小心思。她会从咕嘟咕嘟冒着热泡的的锅里,捞出一块肉方,从上面撕下一块瘦肉,在盐罐里随便蘸两下,递给我说:“给,小馋猫,看看熟不熟”我则屁颠屁颠伸手就要接,每每烫的我把手缩回去。之后妈妈就放在碗里给我。我则边用嘴吹边吃。妈妈问我香不香,我只顾吃没空说话,点头表示好吃。多少年过去了,那个情景历历在目,再也没有吃到那样好吃的猪肉了。

  腊月25那天,爸爸一大早就会挎一个篮子去村北地叫福生的人家打豆腐。等爸爸回家时我早已在门口等着了。那是热豆腐,尽管竹篮下面垫着塑料薄膜,但还是会从边上往外漏水。我喜欢撒娇地跑到爸爸跟前,爸爸就会从大块豆腐上给我掰掉一块。还想吃,爸爸就说过年再吃,于是便更是盼望新年了。

  盼望新年主要还因为,过新年可以穿新衣服。所谓的新衣服可能是旧棉衣、棉裤翻新了,也可能是姐姐的不穿的衣服改一改套到我的旧棉衣、棉裤上的。但不管怎样看起来总是新的。而且家里一定会买瓜子和糖的。自家吃是很节省的,主要是村上的人来拜年了,发给人家小孩的。(我们那里初一一大早,本家本就会成群结队地挨家挨户去拜年)当然,妈妈对人家向来还是比较大方的,只要有小孩来,都会端出来一盘来,有的小孩不好意思接,妈妈就会抓一大把塞到人家口袋里。还会给每个小孩发一块提前托人到银行换的崭新的钞票。

  当然我不必羡慕。因为我的一定比他们多的。初一早上我们姊妹六个和嫂子,会对着已过世的奶奶和爷爷的照片磕头,给爸妈磕头当然少不了,因为他们会给压岁钱。爸妈稍微偏心一点,哥哥和四个姐姐每人5块,我跟嫂嫂每人10块。那十块钱又是一块一块的,有一年竟然是2毛2毛的,厚厚的一大打呢。

  初一的早上,我们那里要给本家端饺子,把自家煮好的饺子端给本家吃。这样的事,我向来抢着做。因为,无论去了谁家,他们会夸我长得高,夸我懂事,还会随手塞给我几块糖,有的大方的还会给一块钱。当然,不久后,他们也会把自己家煮的饺子给我们家端一碗的。我特别喜欢吃东边二奶家的羊肉饺子。

  说起包饺子,我是最爱掺乎的,不会擀皮,也包不好,因为是过年,吃的东西有讲究,也不让我瞎掺乎。不过当搬运工还是可以的,妈妈把皮擀好,我负责把饺子皮运送给嫂嫂和姐姐包。他们总会把一枚2分钱的硬币放进去,说谁吃到了就会有福。所以,初一那天中午的饺子,我吃得特别小心,期待吃着那个包着硬币的饺子,又怕一不小心吃到肚子里。记忆中,我吃到过几回,所以,从小,家人就说我有福,至今,我也认为自己的福气是跟小时候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有关的。

  当然说到福气,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一种大人小孩都参与的一种习俗——掀福碗。正月初一的晚上,大人们会在堂屋桌子上摆上几个盘子,有的盘子里是水,有的盘子里是麸(小麦做面粉时脱掉的壳),还有的是什么记不清了。几个盘子上面都用大小相等的盘子盖着。屋里留一个大人负责把这些盘子换位置,跟现在的打牌洗牌一个意思。我们其余的人一律站到门外面,关上门,当里面的人喊名字时,我们就一次进屋一个人,进去后,先在桌子前的地上,跪下来,磕三个头,然后再从桌上的几个盘子中挑选一个,打开来,我选的盘子是水,那大人就说我聪明。有一年我选的盘子是麸,他就说我有福。我们姊妹六个只有我考上了大学,是不是也跟当时的掀福碗有关呢?至今我不清楚那些盘子里除了麸和水外,还有什么,但我想,每选出一个都会让人高兴的吧。

  如今,好吃好喝的天天有,新衣服想买随时可以买。等过年了,每个单位再忙也基本会放假,可总也没有小时的年味儿了。

  “妈妈,小哥哥他们到老家了吗?”自从昨天老公放假告诉女儿说:“笑笑,明天,你小哥哥他们就会老家了。”小女儿算是可记到心里了,一会一问我们他的小哥哥是不是到家了。

  我终于知道了:年味,从来没有离开,那种一大家子的团聚,就是年。

  初一,同婆婆一家人团聚;初二,走娘家,我们姊妹六个和七十多岁的爸妈团聚。能团聚,就是福;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年的味道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