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日期:2022-05-06 01:01:03 来源:网络 阅读:

《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这也是课堂》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自然,它从地球诞生以来就出现了;自然,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物;自然,它创造了我们人类,又为我们摆下了丰盛的宴席,让我们成为地球新的统治者。不仅如此,自然还教给我们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从古至今,无数名人登上了一座座名山。像我国的作家李云,他在国内外爬了一百三十多座名山,写下了九十九篇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还有明朝时,出现了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他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名山、美水、古村,像浙江、福建等地,黄山、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等诸多名山。他还将三十年游玩的经历撰成六十万字的、我国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在书中,他写过许多事件,特别是在游玩一个山洞时发生的故事:一天,他要到一个洞穴里去。可一些村民认为洞穴里有鬼,拉着他不让他进去,怕他会有危险。但是霞客不接受劝阻,硬是进入了这个村民口中的“鬼洞”。但当他进入这个洞穴以后,却发现了一个优美的景象:洞内生长着形状不一的钟乳石,河水清澈见底,可就是没有村民所说的鬼。对自然科学的追求,终究可以战胜迷信;而对于自然的热爱,培养了人类勇于探索发现的良好品质。

  还有一些勇士,像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巴解。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软体动物。它不仅偷吃稻谷,大螯还会伤人,便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出了壮士巴解。但由于夹人虫经常来骚扰,严重妨碍着工程的进展。巴解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边挖了一条围沟,又让手下往围沟里灌进热水。夹人虫一爬过来,就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诱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壳掰开来,又大着胆子咬了一口,谁知味道非常鲜美,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令人害怕生畏的夹人虫便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美味。大家为了感激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以表彰巴解征服了夹人虫,他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世人做贡献!

  然而,我们现在都坐在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能像以前农村里的孩子那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和大自然亲密地接触,只能被关在一成不变的教室里,听着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解,看着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标本。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由,知识自然很难听地进去。有时还真希望能够回到以前那种时代,即使没有现在这样的生活,但最为宝贵的自由回来了,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课堂外面的课堂,终会有一天,我们能了解它;课堂外面的课堂,终会有一天,我们能再与它亲密接触;课堂外面的课堂,终会有一天,我们能从其中了解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愿这一天能早日来到!

  篇二:《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我们天天在学校里上课,学校就像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可知识和道理不一定只有在学校的课堂里才学得到的,大自然也是课堂。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婆家去上了一堂特别的课。

  那一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山上去春游。刚走上去,就有一个像鸡冠一样的花,我奇怪地问:“爸爸,这是什么花呀?”爸爸说:“这是鸡冠花,你看它多像鸡的冠。”走到半山腰,爸爸走到杜鹃花前,摘下几片辨,就向嘴里送,我好奇地问爸爸:“杜鹃花的花瓣也可以吃呀?”爸爸回答说:“是的,杜鹃花没毒,只要把花蕊去了,就可以吃,吃起来还甜甜的。我们小时候可爱吃啦!”再向上走,我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用剪刀剪一种野草,就冲上去问:“老奶奶,老奶奶,你在剪什么?剪这种野草有什么用呢?”老奶奶一边剪,一边轻轻地说:“这种野草叫马兰头,是很好吃的一种野菜,吃下去很清凉的。不信你采一点去尝一尝。”

  今天,我上了一堂课,虽然不是在学校里上课,但是,我深切地感觉到这也是课堂,一个大自然的课堂。大自然是一本比学校还大的百科全书。

  篇三:《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阿福今年十四岁,在村口的学堂里念书。教书先生爱穿着一身看不清颜色的长袍,拿着戒尺在班里踱来踱去,没铺水泥的地面上常有闷闷的脚步声。

  这次那片灰蒙蒙的衣角驻在阿福面前了。“你爹让你回去,阿福。”先生看着眼前个高又敦实的娃娃,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阿福闻言,放下手中的书,伸手拂了拂上面的灰,闷不做声地出去了。

  教室外的男人见他来,拍着肩膀把阿福领走。父子俩没有回家,或者是那个破败的草屋算不上家。父子俩沉默地去了车站,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引着阿福的思绪飞远了。

  哦,该上车了。

  父子俩随着人流涌进了这个小小的车厢,扶手上的绿漆掉了一大片,露出里面带着锈的铁皮管子。阿福盯着那一处,脑海里浮起一条也挂着绿漆的长凳来——也不知道公社里今年把它分给谁家。正想着,阿福他爸却一个趔趄,猛地抓住了阿福的手。

  “爹,当心些。”阿福拉过男人,说了一句话后又沉默了。

  男人望望已经和自己一般高的儿子,叹了口气。

  “阿福,是爹拖累你了。”阿福闻言,只默默把行李堆在了他爹脚边——男人几天前在谷场打谷子,天黑回家时不慎踩空,从塬边滚落下去,折了一条腿。

  这样站着,没点借力的东西,他爹的腿怕是撑不了多久。阿福和男人并排站着,垂着头等待火车到站。

  “呜——”汽笛长鸣。阿福下了车,安顿了父亲。直奔着砖厂去了,那儿长期招工,不看年龄。于是阿福成了车间的学徒。整日整日窜在各个车间,跟在老师傅的后面。烟熏火燎里是他不肯言明的倔强。他必须快点长大、快点升职,爹在医院里的收费很高,他必须更拼命地工作。

  阿福长大了,他四处开裂的手掌里有洗不掉的煤灰和黄泥,厚厚的茧子经历过不知多少次的打磨。阿福真的,长成了一棵坚韧的白杨。

  他望着病床上的人,回想起火车上那场无疾而终的对话,轻轻说道,“爹,不拖累的,这也是课堂啊。”

  篇四:《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订了一份画报《嘟嘟熊》。听外婆说,虽然当时我什么也看不懂,但是我看到那个画报就兴奋。六岁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我常常翻开看几页,后来觉得很有意思,便对它爱不释手。也就是这本书,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待我长大些,便告别了《丑小鸭》,经常和“四大名著”打交道了。我觉得在“四大名著”中最好看的是《水浒传》。我经常被书中精彩的打斗场面所吸引,我更佩服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见义勇为、豪情仗义。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偶像,他就是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我随着他一起破了一件又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我仿佛变成了他的助手华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十岁时,我爱上了科普图书,这个爱好一直延续到现在。我看过的科普书有《这个问题有点冷》《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自然奥秘小百科》……总之,让我受益最多的一本书是外公送给我的——《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里面共有365个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藏着一个道理,一天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在课堂外还有无数个天然的课堂,它们是“小溪、小草、太阳、书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世界中的万物都值得我们学习。

  这也是课堂!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篇五:《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以前,我认为有桌子的地方才能被称作“课堂”。但是,自从经历了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后,我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课堂。从这件事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那是一个傍晚,我上完了奥数课,正坐着公交车往家赶。那时是下班高峰,大街上车水马龙,车灯和路灯照亮了半边天……我靠在椅子上,美美地想着:“今天上了一天的课,妈妈一定会好好地犒劳我。晚上吃什么呢?红烧排骨、油焖大虾、鱼香肉丝……”“哎哟!”一个急刹车打断了我的思绪,车上的人都在抱怨:“讨厌!干什么啊?”“这司机会不会开车呀!”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听到这句话,大家纷纷向外望去,我也站起身探头一看,瞬间被那一幕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盲人老奶奶,拿着一根拐杖,摸索着要过马路,可恰好到了机动车行驶的时间,老奶奶仍在向前走……车道上很多车辆已徐徐启动,这可怎么办?突然,跑来一个小男孩,他搀住了正走着的老奶奶,并摘下头上的小黄帽,冲周围的车辆挥舞起来。霎时间,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给他们让路。时间好像在这一刻停止了,所有的眼睛都看着老奶奶和小男孩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喧哗的世界霎时安静了。谁也不说话,只是目送着他们,直到他们消失在人海之中……

  过了很久很久,我的心还不能平静,那一幕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小男孩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老奶奶,路口的车辆都停了下来,耐心地等待老奶奶慢慢地走过马路。在那一刻,小男孩是我的老师,繁忙的街道是教室。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染了我……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人们的爱心,人们用互相关爱构建了美好的社会。传递这份爱吧,传到每一个人心里,用细小的爱感动世界!

  篇六:《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当然我非常高兴在暑假的时候我还去了上海,看了世博会,可以说这是在玩的同时还学习了很多知识。

  8月的上海天气炎热,尤其是我去的那几天,平均气温达到39度多。在排队进世博园内的时候,我已经热得不行了,这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有一个喷雾装置,一直再喷水。这是一个给人解暑的东西每天不停的旋转,整个世博园内都装满了这个东西,立交桥下,进入场馆排队的护栏旁都有。看到后很新奇,后来就不足为奇了。

  进入世博园内已经中午了,我们首先进了非洲联合馆,场馆表面颜色黑紫相加,场馆很大也很漂亮。这个场馆人不够多,虽说不够多,也排了半个多小时,进入场馆内,里面很凉快。分了很多非洲国家的小场馆,小国家展区只有30平方米。比较大的国家展区有50多平方米。怪不得叫非洲联合馆,里面有小国家展区,也有大国家展区。穷的国家展区20-30平方米,摆了几张画。富国家50-60平方米,有展品、表演、历史资料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在世博园内我付出最大的是韩国馆,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在外面等了4个多小时,等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这时已经进建筑物内了,不过还要上电梯才能进展区,因为韩国馆建筑有些是空的,所以身上已经淋透了,终于可以进去了,韩国馆已经去就像走进时光隧道,好像路渐渐的随着灯光变窄了,走到头上墙上写着大韩民国欢迎你,然后我又看到了一些屏幕,这个屏幕是在玩游戏同时了解韩国美食,之后我又玩了一些游戏这都是关于知识的,之后我又看了电影《和声城市》,听说演员拍摄用了一周,而动画制作用了一年,听后很感动,韩国馆工作人员太用心了。

  这次世博玩的很有趣,也了解了一些知识,看到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和科技,使我受益匪浅。参观世博这也是课堂。

  篇七:《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我一直以一个学生的严谨的态度审视着自然,看着它不断变化并从中领悟。我想人这一辈子都是个学生,而自然,便是课堂。

  我喜欢在离家不远的一座石桥上看日落。每个黄昏,夕阳以一种沉静、美好的姿态下落,我沉溺在它的余晖里面,安静地呼吸。它象征着一种终结。无数个日落、无数个黄昏,我感到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我开始变得惜时,因为时光是看不见的,而夕阳是看得见的。每天我坐在石桥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我想,那就是时光流走了。是日落让我懂得惜时。

  我也喜欢草。它们顽强、蓬勃、生生不息。我看着它们神情坚定的在高大乔木的阴影下挣扎着向上的样子,我会想到那些在前辈制造的宏伟阴影里仍能创造出自己的事业的拼搏者。那是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敢与执着。当小草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出它鲜嫩的绿色时,我发现了它们小小躯体里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力量,那是像一座休眠火山一样沉默着却巨大无比的力量。是那些草告诉我:要勇敢,要坚强!

  还有蚂蚁。一种以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为人所知的微小生物。蚂蚁搬家,真是一个让人为之震撼的举动!它们用纤细的触角彼此沟通,用纤细的足挪动着庞然大物。我想起百威啤酒的广告,那群生动的蚂蚁,它们扛着啤酒瓶子,彼此合作,互相配合。团结从一个个细节中得到体现。这群生动的蚂蚁,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自然,是最精彩的课堂,只要你拥有一个学生应有的谦虚求教的态度,你所学到的,将渗透你的心灵。

  篇八:《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一丝丝透心凉的风,吹动力我已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滴答、滴答……”一滴滴水珠落在了湖面上,水波深处飘散着,我呆坐着,手上的鱼竿似乎正在颤抖着……课堂也随之结束了。

  午饭后,我提着那已“陈腐”的竹竿,一根如“藕丝”般细的细线绑着竹竿,再挂上那已“弯曲”的鱼钩,我出发了,想着湖边出发了。

  来到湖边,我挑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了下来,开始准备着,盘算着如何钓鱼……我在鱼钩上挂上了鱼饵,随之将饵与钩一齐投入湖里,凭借着那方形的泡沫片来判断鱼儿是否上钩……我糗了,鱼儿似看乎出了我的心事迟迟不愿上钩,我想放弃了。不觉中堂哥来到了我的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泄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看是不是鱼钩露出来了,鱼儿是很聪明的”我拿起鱼钩来果真那鱼饵的未端露出了尖尖的鱼钩,当我正在佩服堂哥的神机妙算时,堂哥给我上了一课有意义的人生哲理课。

  “凡事都要有耐心,有了耐心和毅力,你看就如这个钩鱼它也富有同样的道理。鱼儿是很聪明的,但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寻找到经验,从而更好地来做好这件事……”说着说着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与人生的哲学。

  堂哥说完便走开了,让我更好的钓鱼,我坐着,手中握着鱼竿,头脑里不断地重复着那富有人生哲学的课堂。我瞬息间有了恒心,也有了毅力,任凭那火辣辣的太阳照着,我也没有放弃,最终我钓上了鱼,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人生的道路上有着许多的课堂,这也是我的课堂,有了这一课,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恒心与毅力。

  “滴答,滴答……”水波四处飘散着,那夕阳也随之穿透了我的心,使我充满了力量,寻求我人生的课堂。

  篇九:《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自然的启示,这其实也是课堂。

  门前溪水缓缓东流,小溪清澈见底,水不深,流速也不快,自然它的力量微薄。这流水要到达东海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的道路,承受多少磨难。可它不论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都没有向命运低头,因为它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奔流。东流入海成了它的信念。

  东流入海是流水的梦想,即使不能一帆风顺,也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梦想成为现实。流水教会我勇于面对困难,不向命运低头。

  路边、田里、山上,到处都有不知名的小花。这些野花虽然十分微小,可是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尽情展示自己,吐露芬芳。小花为大自然奉献自己的美丽,献出自己的色彩,却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发挥自己作为万物之一的微小作用。

  野花漫山遍野绽放,为大地增色添彩,它们都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虽然花朵的生命是渺小的,可它的精神是崇高的。我懂得了要在自己的领域展现自我,默默奉献。

  身旁,是一棵挺拔的大树。虽然它是如此高大威武,可它也曾有过弱小的时候。在它还是一棵小树苗的时候,它不停地吸收阳光雨露,一点一点慢慢成长,才让自己从弱小逐渐变得十分强大。可以想见,它经历过无数的风吹雨打和霜雪磨砺,是它的毅力让它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强大起来。

  强者也是从弱者蜕变而来。生物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由弱变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树让我懂得了要不断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

  这些都是大自然无言的课堂。

  篇十:《这也是课堂》的作文

  “今天,我们到一个地方上课。”老师在台上讲着,随后,就在我们不知为何的情绪中,带我们去到了一个地方。

  院前一扇门,门后映入眼中的是一颗老树。树枝粗大,叶色枯黄,叶子随风散落,落在树下的两个老人苍白的发上。

  我们有些迷茫地看着老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要带我们来这样的地方。老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了我们一眼,以示意我们跟着他而行走。

  途中又见老人,却仅仅只有一个人,头发仍然苍白,脸部上充满着皱纹。他的眼神有些空,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静坐在椅子上,看着微红的夕阳从西边落下。他用眼角,余光看了看院门口,一段时间过后,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无语能言尽的悲伤,与忧愁。

  气氛似变得沉重起来,仿佛周围的空气凝结。

  行走还在继续。在看着周围环境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那一个人。

  仍旧是一个老人。

  她手中拿着针线,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笑,眼神专注而温和,而指尖处,却环着四五个创可贴。织出的形状好像是给小孩子穿的,她的笑也仿若小孩子一般纯净。

  老师的脚步停下了,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久久的沉默,然后跟着停下脚步。

  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就这样静静看着,心底却似有什么破碎,又似乎有什么东西开始蔓延。

  “这里是老人院,”老师的声音第一次出现,说出了我们已经知晓的答案,“刚才的四个老人,都已经在这个地方呆了三四年。他们在等。等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带他们离开。他们在期盼,夕阳西下,孩子站在他们的面前,说一声‘我,回来了’,他们在渴望,渴望那天他们来了,能送份礼物给他,哪怕为此双眼模糊,针染指血。”老师的声音很淡,淡之中却似乎有一丝丝的哀,一丝丝的无奈。

  “我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老师没有说完全部的话,只是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回家后,多陪陪他们吧。”

  我们久久沉默,而后,轻轻,却严肃着,点头。

  这是一堂课。老人院不仅仅是老人院,也是我们的课堂。

  他没有固定的场所,其中没有教科书,没有课桌,没有椅子,没有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但他也是一个课堂。

  以老人为材料,以老师的话语为教导,以沉默为感触。这也是课堂。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也是课堂》的作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