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文明实践“四个三”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
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培育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宁津县将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紧密结合,从生活、出行、过节、就医四个方面入手,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文明生活主抓三个载体
一是主抓移风易俗,利用农村两委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依托农村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活动,实现移风易俗全覆盖,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主抓环境整治,通过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美化村庄“颜值”,提升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营造出“共建共享文明卫生环境”的浓厚氛围。三是主抓休闲方式,利用镇(村)级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艺文化演出志愿服务活动,改变群众生活中不良习惯,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人居
文艺
二、文明出行打造三个阵地
一是公园景区。组织志愿者常态化进行巡查,对于发现的乱扔垃圾、驱车入园、不带牵引绳遛狗等其他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阻,积极引导群众文明游园。二是共享单车停放点。组织志愿者对正在使用或停车的群众进行引导,通过志愿者的引导,使居民将共享单车停放到指定区域。三是重要交通路口。志愿者对骑电动自行车不带头盔、越线等候、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积极引导过往行人、电动车等有序通行,倡导群众“做文明人、走文明路”。
微信图片_20220224190732
微信图片_20220224191803
三、文明过节倡导三种方式
一是庆祝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了烟花爆竹置换活动,群众们不仅可以置换鲜花绿植,还可以置换生活用品,既消除了家中留存烟花爆竹的安全隐患,又获得了一定的“补偿”。二是过节方式,节假日期间,人流量较大,为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提倡群众不串门、不聚集,使用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过网络方式文明拜年,传递节日祝福。三是就餐方式,组织志愿者提倡群众“光盘行动”,对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现象进行巡查劝导。
置换
1月25日,时集镇志愿者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四、文明就医用好三种资源
一是用好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宁津县打造了“门诊助医” 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组织医生、护士等专业志愿者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便捷志愿服务。二是用好志愿服站(岗)资源,免费为就医群众提供热水、口罩、引导等服务;三是用好志愿服务队伍资源,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电子设备使用不熟练等问题,“手把手”、“面对面”协助来院老年人患者打开健康码和行程码,指导患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