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编年史》是一本由[英] 默文·库克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爵士乐编年史》读后感(一):《爵士乐编年史》:那些“动次、打次”背后的故事!
Left 、Left 、Right 、Right 、Go Turn Around。 (左、 左、 右、 右 、前进、 转弯) Go、 Go 、Go 、Left... Right... (前进 前进 前进 左 右)。 这个旋律是不是很熟悉呢?我小时候经常听到这首歌,不过,这确实是一段暴露年龄的旋律。之所以想起这首歌,是因为最近看了这本《爵士乐编年史》。 对于起源于非洲的爵士乐,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它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爵士音乐的形式众多,且节奏鲜明,是很多年轻人喜爱的音乐之一,而且根据我的猜测,很多歌曲里也多多少少混合了爵士乐的风格。 这本《爵士乐编年史》的封面也特别有特点,整本书的颜色为大红色,一个人好像坐在那里(因为没看到有板凳),脸上表现出十分高兴的情绪,让人联想到对于爵士乐的感觉,那就是放松、轻快和愉悦。 从这本《爵士乐编年史》的书名,就能看出它的重点,就是讲述了爵士乐从诞生以来的一系列发展和变化,这本《爵士乐编年史》最大的特点就在编年两个字上,因为整本书的内容从时间线上,帮助帮助读者了解爵士乐从被发现、传播中、广泛传播、受到重视、在归于平淡的整个过程,其中还穿插着关于爵士乐的各种风格和流派的介绍,以及帮助爵士乐快速传播的一些音乐人和乐队的介绍。 所以这本《爵士乐编年史》,是一本比较宏观展现爵士乐发展的书,但对于一部分读者来说,他们会怀疑这本书会忽略很多细节,或者对于爵士乐发展的很多重要时间点,会忽略或者浅浅一谈。 而在这本《爵士乐编年史》中,对于爵士乐发展的重要时间点,不仅仅做出了明显的提示,对于很多优秀的爵士乐音乐人,关于他们的作品演唱会以及专辑发行,也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在书中,其中350多幅照片不仅仅是专辑的封面宣传海报,还有各种比较少见的曲谱手稿,以及各类对爵士乐有贡献的音乐家,乐手,以及很多演唱会现场的照片都收录在这本书中,所以它在阐述爵士乐发展史的同时,也抓住了爵士乐发展的重点环节,可谓是用心满满。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也照顾到了爵士乐小白的需求,在这本书的最后还列出了很多推荐表单,帮你了解很多著名的国际爵士音乐节,以及好听的爵士乐曲。 这本《爵士乐编年史》,它很适合爵士乐爱好者,来了解爵士乐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对于自己喜欢的爵士乐歌手或者乐队有进一步的了解,还能帮助他们发现新的偶像。
当然,对于喜欢爵士乐的入门级选手也很友好,不仅可以了解爵士乐的风格和流派,而且能通过这本书,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和偶像,对于以后想要从事音乐创作的小伙伴,这本书也很适合他们了解爵士乐,帮他们确定自己的音乐风格。 当然我个人也更加的希望这本书能拍出纪录片,以视频的形式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爵士乐。
《爵士乐编年史》读后感(二):爵士乐迷不可错过的书籍
我有一个梦想,买一台黑胶机,放上我最爱的黑胶唱片,让最爱的爵士乐流泄满屋。再点上心仪的香薰蜡烛,配合恰到好处的灯光效果,品着酒,聆听着音乐,跟随音乐律动,或是翻开一本喜爱的书籍,当是人生一大幸事。
喜爱爵士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极具画面感,舒缓的节奏却又浪漫慵懒。无论是刷题还是看书,甚至是坐着什么都不干,单纯的听着爵士乐,内心变得平静,想起记忆中令我难忘的事情,心情都会变得很不一样。当工作压的人喘不过气的时候,这种感觉是很糟糕的,但又无可奈何。所以,此刻的爵士乐又像是救命稻草,把我从溺水的现状中拖离出来,有爵士才有属于自己的空气。爵士乐歌声里融合了快乐、忧伤、幸福、安详…… 之前尤喜小野丽莎,最近爱上了森田七月。我平时虽然喜欢听音乐,但并没有了解过歌曲的分类。有次和朋友分享歌单,他回复了一句,你平时是听爵士乐比较多是吧。那一刻有些懵,原来我喜欢的这类音乐叫爵士乐吗?也是自那之后,我开始了解爵士乐。每次播放爵士的时候,感觉每个音符通过我的毛孔渗进我的身体,使整个身体变得舒缓。
这本《爵士乐编年史》按照年份,讲述了爵士乐的起源开始至今的各种风格,还列出来不了同年份重要的爵士纪事和世界纪事,包括作品创作、关键人物、爵士乐的发展走向。对爵士涉及的乐器也进行了讲解,像长号、单簧管等等。书籍最后还将爵士音乐人、音乐术语、国际爵士音乐节推荐、推荐聆听、推荐阅读等知识点进行汇总并简单介绍,为爵士迷拓宽视野。通过这本书,可以近距离全面了解爵士乐这种艺术流派,它与古典乐、流行音乐之间的互相影响。
和一般书籍纸张不同,这本书选用的是胶版纸,摸起来非常有质感。阅读起来也像是在阅读爵士乐杂志画报,装帧十分美貌。书中收录了和爵士乐相关的近350张图片,包括现场表演图片、厂牌、唱片封面等等。
著名歌手、原创音乐人李泉在《我是歌手》这档节目中讲过,做音乐的人,都需要去涉猎一点爵士乐。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和声知识,依赖耳朵学习,以和弦为基础即兴、思考。我听的第一首歌是my funny valentine,一首非常浪漫的歌曲。之前有听人说过爵士是非常小资的音乐类型,提到它就是雨天、午后的咖啡馆、深夜的酒馆、微醺;有的则认为爵士就是很低俗的音乐。其实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会发现爵士美在他的多样性,不会局限于某一类型。 可以是即兴,也可以是排练好久的演出。
作为一个爵士迷,想要了解爵士史,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面向大众读者,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无论你是单纯的想要轻松阅读爵士史,还是从中领略爵士的魅力,这本书都会满足你。
《爵士乐编年史》读后感(三):探究一种非凡的音乐,聆听一段百年爵士史
爵士乐是一种让不同阶层的人都为之微笑和起舞的音乐,它有着一种深刻的感染力。这本《爵士乐编年史》从爵士乐的起源到现代爵士乐的诞生,爵士乐的风格与观念、爵士乐的变迁、爵士乐的欣赏等方面,记录了这种极富感染力的音乐的前世今生和它的表现形式、它的特殊魅力、它受欢迎的原因,生动地描述了爵士音乐史上性格各异的演奏家与作曲家之间一次次激动人心而又往往出人意料的创造性邂逅。
本书的封面选取了路易斯·“书包嘴”·阿姆斯特朗在伦敦进行欧洲巡演时所拍摄的照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位爵士乐史上杰出的演奏家以其幽默感和无法模仿的风格,通一系列精湛即兴演奏为特色的唱片将早期的爵士风格引向巅峰。阿姆斯特朗是爵士乐中第一个伟大的革新者,不断成就了即兴演奏,通过对摇摆乐稳定的把控,呈现出令人前所未见的振奋人心的旋律。
这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爵士乐的观念、特色节奏的基本元素、早期的爵士风格及其发展、爵士乐如何走进音乐厅、爵士乐风格与观念的变化、爵士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结合、布鲁斯等其它音乐对爵士乐的影响、史上曾掀起过的爵士狂潮,以及爵士音乐节、爵士唱片、爵士乐器、录音技术、爵士乐的创新与复古等内容。书的后部分简要地列举出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爵士音乐人,以及爵士音乐术语、国际爵士音乐节推荐和经典唱片推荐。书中多幅珍贵的插图也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人们在演奏、享受爵士乐所带来的欢乐。
使用常见的编年体形式来追溯爵士乐历史的一大好处在于,它能让发展的线路很清晰地展现出来,让人能轻易地感受到这种音符在时间的长河上是如何跳跃,又是如何深入人心。
小号是否是爵士历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乐器?爵士一词最早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确切词源到底是“JASS”还是“JAZZ”?诸如此类围绕着爵士乐的有意思的争议你同样可以在这本书当中寻获一丝见解。
音乐是一种很好的遇见自己、回忆自己、释放自己的形式。许多人在遭遇不快之后,或许能因为一曲音乐而释怀,许多人忙碌了一天之后,最好的解压方式也是选择了听音乐、跳舞。音乐也是一种带有着很强时间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时候,一两段旋律会将我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另一个时间点。人们在聆听音乐时,很容易代入自己的情绪,常会觉得词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或是会想象着自己就是演奏那首曲子之人。
爵士是一种带有着很明显标签的音乐形式。这本《爵士乐编年史》可以为那些熟知爵士乐的人梳理出爵士音乐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及其重要纪事,对刚接触爵士乐的新人而言也是很好的入门参考读物。在这些图文当中,你会很容易感受到纸面上跃动着一种热情洋溢的音符以及爵士乐独特的艺术价值。
爵士乐的风格如今也是与古典乐一样丰富,听众往往无所适从。在我的印象中,爵士代表着一种快乐,一种自我释放。阅读这样一本音乐纪事,了解那些引领爵士乐的国度、演奏家、作曲家和乐队,那些在爵士音乐的起起落落及其音乐史上具有革命性和代表性的创新的人物和事件,或许在此后的音乐聆听当中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触动。
《爵士乐编年史》读后感(四):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爵士乐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人作曲家和白人模仿者普及了一种新的轻音乐风格,他们将这种风格称为拉格泰姆。当拉格泰姆与较为粗犷的布鲁斯风格相融合时,最初的爵士乐也就应运而生。
一本《爵士乐编年史》给我们讲述了整个爵士乐的发展过程,对于深入了解流行音乐有很实际的认知作用。音乐是灵魂的表达,情感地宣泄,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人情冷暖地流淌,因此音乐留给人许多记忆的符号,爵士乐就是轻松愉快的代表。
在美国,被解放的黑人奴隶仍保留着非洲人与音乐相伴的生活习惯,他们随时将复杂多变的节奏呼之欲出,但还是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他们将音乐在原有的基础上,大量地借鉴欧洲的和声表现,使其听起来既有非洲音乐的影子,又有欧洲音乐的秩序。
这种融合的音乐,在20世纪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一时间大量的音乐从奥尔良涌现出来,爵士乐传遍了整个美国,首先是芝加哥,接着是纽约。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爵士乐演奏者们穿过大西洋,将这种音乐带到了欧洲,在这里人们再一次掀起对爵士乐的狂热。
作为流行音乐的重要部分,爵士乐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伴随着他们成长,左右他们的热爱与梦想,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每每提起仍是心潮澎湃。
这本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关于当时爵士乐的图片资料,在阅读时恰好可以帮助对过往信息进行回忆。图文并茂的设计,使可读性与情感想象达成完美的契合。
此外,作者还结合着世界历史的时间轴,对应同时期爵士乐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进程进行介绍,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这样排版设计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爵士乐为什么会经历如此的发展变化。
作文爵士乐的编年史,涉及的重要时间,人物、和相关内容都有明确的交代,便于查阅和记录。爵士乐的知识介绍得比较全面,连爵士的叫法是“JASS”还是“JAZZ”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分析说明,身为一个外国读者,能从书中获取这么详尽的普及,也是立体的认识爵士乐的一个重要过程。
原来爵士乐最初使用的称呼是“JASS”这个词,这和它的起源有关,在传播的过程中,表演者越来越不满里面蕴含的贬损之意,于是开始讨厌这种恶意的标签,据说是正宗迪克西兰乐队将名字“JASS”改成了“JAZZ”这样的拼写,乐曲依然传达热情与欢快。
编年史对于爵士乐的门外汉们,可以做到普及的知识的作用。比如拉格泰姆与布鲁斯各代表的形式,表现风格等。
拉格泰姆的名字源于参差不齐的节奏,这种风格最早出现在饭桌前,伴奏的歌曲中以钢琴独坐而成名。
拉格泰姆的曲子是预先谱写好的,并以印刷的形式流通。它反映了新一代黑人音乐家更高的音乐理想和抱负,他们希望在解放之后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
布鲁斯中使用的“蓝调之音”,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另一个特点是它特殊的和声。
布鲁斯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圣歌、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颂歌,是一种即兴表演的音乐,更直接地传达即时心情。
Blues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被纳入主流音乐的行列,它的许多元素被更多地运用到摇滚乐及流行音乐中。
文章最后,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碰撞出的爵士乐火花,是流行音乐中的一抹炫色,值得被记忆与怀念。
《爵士乐编年史》作者黙文•库克从爵士乐的起源、发展、传播,到曾经经历的波折与转变讲起,融合特定时代与历史文化背景,给读者提供一份清晰地了解爵士乐的资料,很具有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