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是一部由刘循子墨执导,尹正 / 邓家佳 / 喻恩泰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扬名立万》观后感(一):一部电影的诞生
复古喜剧,推理题材,黑色幽默,是我国电影市场的稀缺部分,因为很少人尝试,所以在上映前的评价褒贬不一,谁也不敢轻易下注。但单从海报和预告可以看出故事性很强,艺术性也有体现,足可以看出导演的功底。再看该片简介:该片讲述了一群电影人为将一起惊天大案拍成电影而齐聚一堂,创意层出不穷之时,却不曾想“凶手”也来到了现场的故事。玩过剧本杀的人好像能一眼望穿,但亲身坐在影院去观赏整个过程,经历几级反转出影院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何况凶手正在玩家其间。导演是喜剧网剧出身,在大学期间曾导演过微电影获奖,扬名立万则是他的院线处女作,电影名扬名立万四个字也是由导演的父亲亲题,由擅长拍文艺喜剧片的韩寒监制。电影原名叫一部电影的诞生,在电影中拍电影,解构这门行业,而导演曾执掌的作品报告老板则是解构经典作品,也算是一种风格的延续。启用的演员里我都很期待,有老戏骨也有新人,不知道能不能跟上节奏。很想看看这次的本子,如果本子和节奏好应该会成为春节档前的黑马。而这部电影也刚刚提档到双十一,期待扬名立万。
《扬名立万》观后感(二):站在剧本杀的角度聊一下《扬名立万》
看了预告片,里面的内容让我有些熟悉的感觉。
剧本杀源自于欧洲,曾经是欧美的一种聚会类游戏,也是最早的线下角色扮演。
那首先这个预告片里,用到了创作剧本杀里其中一个玩法--开门见尸和预告杀人。
什么是开门见尸呢,在剧本杀里就是故事一开始先给你一个案子,让你去聊去推理,随后再步入正题,在很多的悬疑推理类电影或剧本杀里都能见到,在《扬名立万》这部电影,开局先交给你一个案子,埋个包袱。
第二个则是预告杀人。顾名思义,死者或者玩家知道要死人了,随而制造悬念,而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又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剧本杀里常用的玩法,就是暴风雪山庄模式。
指主角因为一些事被困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并且接二连三的开始死人。
普通的推理电影都会用到npc杀人,就是凶手不是主角,也不是玩家视角。
什么是玩家视角呢?就是在剧本杀里,凶手就是玩家,凶手知道自己杀了人,也知道自己怎么杀的人,他要做的就是隐藏。
好了,接下来如果我们用剧本杀的方式打开《扬名立万》这部电影,它是这样的。
大家好我是今天《扬名立万》的主持人,再次欢迎各位体验今天的剧本杀,今天这个故事啊,它发生在1965年(随便编的日期),六个陌生人同时接到了一则邀请前往本市的一座山庄进行赴宴,宴会的主人并未告知目的,当六人到场后,主人扔下一叠案子的卷宗就离开了,并声称这个案子的凶手就在六人之中,一场复杂又诡异的晚宴便开始了,暴雨交加的夜晚,透漏着丝丝血腥的古堡,随着古堡主人突然的离奇死亡,让六人彻底陷入慌乱,而当那起当年的案子慢慢被揭晓,六人的秘密也随着浮出水面,凶手到底是谁?
人数:六人
类型:还原,推理,人性
时代:近代
Pls:但愿上映后电影结尾不要给我来一个这只不过是一个电影的剧本这种反转,而实际上根本没有死人,那我就对这个电影失望透了。
《扬名立万》观后感(三):扬名立万!从上半年最喜欢的一张群像海报说起
微信看到一篇海报解读,很有意思,搬运一下,侵删。(转自微信号“深水娱乐观察”)
以下为正文↓↓↓
5月第一天。
眼看着2021已经过去了1/3,上半年也过去了2/3,五一档的热闹,我们稍后一并来聊,今天的讨论欲,来自昨天看到的一张海报——
新片《扬名立万》释出一张群像海报,和一组单人海报。
首先得承认,这是上半年截至目前,我最喜欢的一次海报物料设计。
它的核心逻辑是——
八张单人,最后所有人合在一起,成为那张最重要的群像海报。
以及,当八张单人海报拼在一起,每人桌上的元素,又都如齿轮一般拼接,可谓是严丝合缝。
当然,如果只是以上,它也不值得拿出来单独讨论。
这个「合并」逻辑,并非是简单的八人排排站,看上下两组海报的对比,一个细节是——
八张单人海报的背景油画碎片,在群像海报中最终组成一张完整的油画。
一般来说,好的海报物料,惊艳与否倒是其次,有没有设计感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细节的把控,很考验心思。
但这组海报的好,又不止于此。
因为它除了有设计,有细节,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内在的表达。
在讨论它的表达之前,还是感慨——
很多时候,好电影和好物料的确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助力的。出彩的海报或预告,不仅让人对电影本体产生兴趣,连物料本身都是一件可以单独欣赏的好作品。
当然了,物料好不代表电影就一定好,但好电影的物料,一定都不差。
【关于物料】
应该这么说,《扬名立万》这张海报,让我想起的是前年《使徒行者2》的定档海报。
都是油画(后者是铜板插画)在后,人物在先。更重要的是,画和人的组合,都是为了带出电影的主题表达。
《使徒行者2》海报中使用的插画,出自法国插画大师古斯塔夫·多雷的《失乐园》,其传递的人身上的信念与背叛的复杂性,和电影里两位男主之间的关系很是相似。
至于《扬名立万》——
背景的那幅油画,是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萨达纳帕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他更为人熟知的作品是《自由引导人民》)。
发现这点让我很是兴奋,因为不单看到一张有审美又不乏深度的海报,对电影其实也能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 原画,来自网络
简单说,这幅经典油画描绘的是亚述王朝末代帝王萨达纳帕拉斯,在亡国之际,命手下屠杀嫔妃、战马和奴隶的疯狂残暴瞬间。
对这幅画的解读,用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一句话总结,最为精准——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后面结合着电影的类型和剧情,我们可以对这个主题做更深入的讨论。这里再提一个细节——
陈明昊这张单人海报,背景的油画碎片正是暴君萨达纳帕拉斯本人,再加上那个提线人的背影,他在电影中的人物身份显然就呼之欲出了。
好的海报,细节的呼应都是带着层次感的。
海报之外,《扬名立万》还同步释出了一支定档预告。
应该说,这支预告同样是上半年最好的预告物料之一,两个直观的亮点——
一是好的预告,可视为自成一体的独立作品。
97秒的时长,起承转合,结构清晰,有始有终,有高潮有衔接,不管对电影本身有无了解,都不妨碍欣赏预告,继而对电影产生兴趣。
二是好的预告,能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电影本体做强关联。
预告呈现的惊天大案的猎奇、在民国拍电影的趣味,和电影人杀人犯同处一室的案中案式的剧情亮点,都是这部电影明面上的几个卖点。
同时,这支预告本身也被做成了「案中案」的形式,和电影做了非常巧妙的互文。
当结尾陈明昊说出「把这个做成预告片,这电影能不火吗?」虽然技法上不算新鲜,但效果一定是拉满的。
可以看到,优质物料对一部新片的加成,是极其显著的。从这组海报和预告片,我们对《扬名立万》的期待,不仅变强了,也变得十足具体了。
【关于电影】
尽管物料透露的信息并不算多,但还是能透过其中的蛛丝马迹,来对这部电影做一个力求还原的描摹。
首先是故事。
如果看了预告,你会如何勾勒这个故事。在我看来,这次的剧本像是一本脑洞清奇的侦探小说——
民国期间,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被聚在一起,要把一个真实的惊天大案拍成电影,不成想,凶手就在现场?于是电影片场,秒变犯罪现场?
更多细节尚不知晓,但这个故事框架,的确有趣得很。
不单是这样一个处处透着荒诞、黑色、烧脑和悬疑的故事,在国产电影中很是少见,更让人期待的,是这个故事的走向,看起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是一场寻找「谁是凶手」的烧脑游戏?
是一次民国电影片场的猎奇探班?
是一出写满人性百态的社会画卷?
还是一则暗含哲学意味的人间寓言?
戏中戏、案中案、人外人。
再结合刚才对海报的解读,包括「扬名立万」这个词背后可悲可喜的引申含义——
毁灭有价值的悲,撕破无价值的喜,这部悬疑喜剧,骨子里或许会呈现出「浓缩悲喜」的丰富内核。
其次是类型。
电影的类型元素,显然是多样的,从预告片也能看出一二。但要讨论它类型的起点,还是要从导演刘循子墨聊起。
很多人真正熟悉并喜欢上他,是之前他导演的两季无厘头网剧《报告老板》,而作为个人首部导演长片,我们能看到某种程度上,《扬名立万》和《报告老板》是有着鲜明承接关系的。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解构。
网剧是解构经典,吐槽烂片——这也是为何时隔几年后再看,《报告老板》依然毫不过时的原因;而电影看起来,则像是一次升级版的大型解构。更精致、更复杂,或许也会更加放飞。
那么,解构的是什么?
从预告中,能看到对经典电影片段的戏仿——解构经典;能看到对拍电影的戏仿——解构行业;能看到对各种悬疑风格的戏仿——解构类型。
当然,预告更多是吊胃口、提兴趣,我们无法判断电影全貌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扬名立万》透着反传统、反类型的基因,潜在的惊喜和表现空间,包括中国观众最钟意的解读空间,都非常令人期待。
最后是表演。
这是一部典型的群戏电影,鲜活的人物,会是其中很大的一个看点。
预告片中,演员的表演就呈现出不小的新鲜感。尤其是对比犯罪悬疑的类型,和民国调调的画风,带点夸张、戏谑,甚至还有一点神经质的人物——比如陈明昊饰演的这个大佬——和电影解构的反传统气质一脉相承,视觉上的冲击也是扑面而来。
从单人海报就能看到,这次的八个人物,处处透着「人前很有戏,人后有狠戏」。
有的人物是深藏不露,比如尹正饰演的李家辉,看起来像个颓废文青,但比出手枪的手势,和背后神似「自由引导人民」的影子,又显出其内心旺盛的斗志和野心;
有的人物则是表里不一,比如喻恩泰饰演的郑千里,看似对桌上的大把钞票不为所动,影子却完全沉浸在金钱的快乐当中。
类似这样的细节,大可以在其他海报中慢慢寻找,加上这几位表演风格上亦庄亦谐的好演员,《扬名立万》的人物可看度,一定是有保证的。
【关于档期】
必须提及的,还有《扬名立万》的公映日期。
应该说,站在2021年中国电影的行业视角,选择11月19号这个档期,并不是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一来,今年作为档期严重内卷的一年,扎堆节假日往往成为一个保守的大众选择。选择在国庆和贺岁之间这个空档期公映,既是勇气,背后也不乏智慧。
二来,11月过去一直是贺岁档前,好莱坞电影称霸的一个时间段,但随着外片式微,国产片开始集中发力,过去几年也出现了如《无名之辈》《除暴》这样的年度黑马。
在这样的档期潜力下,优质的国产片拿到好成绩的概率,远比去到大档期和大片肉搏要高得多。
事实上,中国电影也的确需要在档期内卷上,适度做些冷却了。
一味的扎堆,最后的局面只会是八二开的少数赢家通吃,长远看,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并无利处。
从这个角度,《扬名立万》提前半年就定在11月,背后既是自身底气和信心的体现,对行业做出改变亦是一个有益的推进与点醒。
现在就提黑马或许为时尚早,但参考往年,《扬名立万》的黑马潜质,的确不容小觑。
【结语】
目前来看,下半年的新片局势尚不明朗,对我个人来说,兴趣和注意力反倒在《扬名立万》后续的物料及宣发表现上。
在更多好电影出现之前,对优质物料的期待,或许要来得实际得多。
说到底,这还是电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