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引用:
故事一: 一位来自加州鹈鹕湾监狱的囚犯,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次过圣诞节,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各不相同。我第一眼就看见中间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而且非常想要得到它。这时,妈妈却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约翰: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自己想要那个大苹果,这时约翰却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我灵机一动,改口说道:“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苹果留给约翰吧!”妈妈听了,果然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约翰却只拿到一个小苹果。从此以后,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会伪装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断说谎。上中学时,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会不择手段,之后又学会打架、偷窃、吸毒、抢劫、杀人,直到现在,我被关进监狱终身监禁。
故事二: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父亲过生日,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却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很好,孩子们,你们都说了真心话,这个苹果最大最红也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可这个大苹果只有一个,让我们来做个比赛吧,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每人一块,负责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资格得到它!结果,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妈妈,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这样教育我们,在我们家,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心得体会:
同样是分苹果,一位母亲让孩子用说谎来伪装自己,另一位母亲让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引导他们做一个诚实努力的人。 其实“类似的分苹果”事件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大多数人可能选择了第一种做法,关注的结果也就是懂得谦让的孩子不仅得到了表扬,也得到了大苹果。到这里,可能教育也就结束了。根本不会关注后边的结果,甚至也不会想到会发生后边的事情,没想到却让孩子变得虚伪……
相比之下,故事二里边的母亲做法更独特,更明智,眼光更长远一些。她不仅让孩子们说真话,更让孩子们明白想要获得一些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母亲推动摇篮的手,既可能推动孩子成才,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为孩子埋下了堕落的种子。教育是很谨慎的一件事情,我们传统的做法可能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只关注了表面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长远发展的影响。
就拿我所见来说吧,假期里一直在帮忙看两岁多的的小侄子。每天小侄子都会和两岁的另外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其实都处于争抢玩具的阶段,所以每次一起玩都会打架。父母看到孩子即将要发生矛盾都会去制止,而小朋友的妈妈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拿我小侄子玩具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快放下,那是哥哥的玩具,要不然哥哥打。其实本来注意力不在这儿的侄子,听到这句话,就会跑过去说:那是哥哥的,给我,要不然打。其实他是在复制大人的话,可能并没有想去打人。但是大人的话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谁拿我的玩具我就要打谁。但是作为大人本身也没有错: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却误导了别人的孩子。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自己的孩子虽然逃过了一劫,但是也没有学会如何做可以去玩儿别人的玩具,怎样去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是母亲要从小引导孩子的。或许孩子小一次记不住,引导几次一定会有好的效果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每一句话可能都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
每个人刚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亲,最早接受的也是来自于母亲的教育。母亲的责任,任重道远。母亲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两位母亲分苹果的故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每一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更加用心,用智慧引导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