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1980年四千名高级干部评议毛泽东功过始末
2014年03月18日08: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近日,党史频道转载了《湘潮》杂志的文章“邓小平主持起草《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文中详尽地记述了历经20个月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出炉全过程。1980年9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历史决议稿要组织全党4000名高级干部进行讨论。当时讨论的热点和焦点是什么?邓小平又是如何评价的?摘编如下。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资料图片
“四千人大讨论”规模空前 持续一个多月
1980年9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历史决议稿要组织全党4000名高级干部进行讨论。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组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讨论的通知。随通知发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0年10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要求15日以前要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稿112页,约5万字。这次讨论开始时预定参加人数是4000人,故称为“四千人大讨论”,实际参加的人数要多。“四千人大讨论”从10月中旬先后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到11月下旬结束。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讨论,是党内民主的大发扬,也是对建国以来历史进行的一次深入、具体的研究。
热点和焦点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邓小平坚持澄清不正确的意见
邓小平看了有关讨论意见的简报,首先肯定大家“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有些意见很好”,同时对于这些偏激意见,特别是对毛泽东的一些不正确的意见,认为必须予以澄清。10月25日,他找胡乔木、邓力群谈话,坚定地表示:在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不能让步。他说:“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他把问题提得很尖锐:“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不把毛泽东思想,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南的东西,写到决议里去,我们过去和今后进行的革命、建设的分量,它的历史意义,都要削弱。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2021-9-13 13:06
-9-14 6:17
82岁退休老工人
2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揭秘《邓小平》创作背后 为何只展示8年历史?
刘斌
2014年08月15日14:10 来源:华商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揭秘《邓小平》为何只展示8年历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报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8月8日起,一部名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绝对的黄金档,浓郁的官方色彩,使得该剧刚一播出即产生了巨大反响。
昨日下午,该剧总编剧、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携部分主创人员接受了包括新华社、华商报在内的十余家媒体的采访,回答了诸如“谁交予你们这个任务?为什么剧本选择的是邓小平1976年至1984年这8年间,而不延长一些?”等一系列问题,揭开创作幕后的神秘面纱。
十余人团队创作4年最终定稿60万字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底说的啥?
前几集的内容扣人心弦,之后的剧情又没有过多被透露,很多人好奇,这部电视剧到底说的啥?
剧中将出现华国锋等50多国家领导人
虽然该剧以邓小平命名,但龙平平认为,该剧实际上描写的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象。“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胆识,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走出困境,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中,有些国家领导人对年轻观众来说比较陌生,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这些领导人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华国锋,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熟悉。“可是,没有华国锋的那8年,叫什么历史呢?”龙平平说,“很多老百姓觉得题材很敏感,我们专业研究这个的,根据时代特征来看,我们判断没有问题,因为剧情和人物都是为了客观展示历史,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据可查的。”
》花絮
还有一个细节是,原本剧本中写的是,在“四人帮”被粉碎后,邓小平说了一句话“我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但邓小平家人看过后,认为说的有出入,因为邓小平多次表达过“我还可以再干20年!”事实上,邓小平在这次复出后也确实再干了20年,换成这句台词更符合他当时的心境。
华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刘斌
2021-9-13 7:27收起全文d
-9 14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