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一直都不觉得年龄的大小是有什么问题,只要能做事,哪里都能找到我的一席之地。
但是从去年疫情影响以来,找了三四分工作都是公司开了不到半年的时候,就宣布解散了。最后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看这我的简历都会问,你这最近几分工作,怎么都这么短的时间呢?
作为一个招聘方来说,可能觉得这样的人喜欢跳槽,不愿意在一个行业里面扎根吧。
但实际上,我一直都是被动离职,我不喜欢到处找工作,不喜欢所谓的新鲜感。与其到处跳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不如扎根一个地方,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就像褚时健当初在戛洒糖厂一样,即便是一个亏损的企业,只要认认真真做事情,一定能把一个企业做好。但是生为打工人的我,无法左右老板的决定,即便我想坚持,但是老板要解散,我能怎么办呢?这时候的我只能选择被动离职啊。
但是离职就面临着再次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人事总喜欢问一个问题,你怎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我只能实话实说啊,公司解散,要么就是不发工资。
但就是这样的回答,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觉得你能力有问题,为啥你找的公司最后都解散了呢?
是啊,因为我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公司一起成长,小公司上升空间更大,这样也算是投资的一支潜力股吧。
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也会得到认可。但是问到私人问题上的话,总是会问你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孩子,咋地,你要帮我养孩子吗?
我出来找工作,难道就是为了在你的公司享受一个产假吗?
那按照这样说,我自己在家里躺着岂不是产假的时间更长吗?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啥三十岁以后的女人大多成为了老板,因为没有公司愿意给他们机会,所以就只能成为自己的老板,给自己平台和出路。
没有结婚之前,公司怕你结婚,因为有婚假;结婚没生孩子,公司怕你生孩子,因为有产假;生孩子以后,公司更怕你了,因为你经常要请假。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易,但是对于三十岁的女人来说,更不易。
如果你没有傲人的资本,就很难在企业有一席之地。
所以女人一定要不断武装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如果能遇见一个疼你的人,那是三生有幸,但一定要保持赚钱的能力。无论何时何地,独立地养活自己,这都是最后的保障。
30岁了,我曾经也焦虑,后来才发现,唯有读书,真的能丰富自己。
上学的时候,讨厌读书,觉得读书太苦,长大了,发现读书是最轻松的意见事情,读一本书,不仅能愉悦身心,更能给你带来附加的财富。
我也是从书中才知道,30岁,没啥好焦虑的,人生的路还很长呢。褚时健年过半百进玉溪卷烟厂,最后把这个烟厂做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五,古稀之年再创业种橙,85岁成为亿万富翁。看看自己,才三十而已。
人生,活得是过程,“做过了你就知道原来可以,你不做就永远都不进步。”三十岁,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