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1-07-09 08:18: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摘抄

  《你是我的春天》是一部由郑志贤执导,徐玄振 / 金东旭 / 尹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一):七岁的时候所经历的,你逃离了多久?又逃离了多远?(官网物料持续更新)

  “慢点吃吧,怎么跟没吃过东西一样啊?” "你知道家里老幺的生存方式吗?" 小时候挨过饿的孩子,即使长大后衣食无忧,在食物面前,还是紧绷着神经。 “平时见了谁都要唠叨上几句,怎么见了外国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啊。” "一年级的时候,英语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嘲笑我的发音奇怪。" 在班上同学面前被嘲笑的孩子,一生都脱离不了英语恐惧症。

  “你说你也不是独生子,怎么一回老家就不好好睡觉啊?” “弟弟去奶奶家就只是玩玩具,我从7岁起就开始洗碗擦地,为的是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用点。”

  疼痛,创伤,自卑,没有勇气,成了被厌恶的成年人的借口。 七岁经历的,或许会跟着我们一辈子。 要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

  被饥饿感、羞耻感、不安感包围的七岁的那个孩子。 我们只是为了看起来像正常的大人而躲在影子里而已 。 要是某一天突然变弱,那个质疑的声音会不会再次响起? "我会嘲笑你的。" "最终只有你一个人没有。" “有没有发现你自己其实最没用。”

  在朋友面前丢脸的瞬间,无法拥有想要的玩偶的悲伤,饥饿的眼泪, 为了得到爱而煞费苦心,害怕被抛弃,被没完没了地比来比去。 从你7岁开始 ,一直在为摆脱这些做着努力。

  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但是现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视角去看待过去。

  如果不想把某人毫无意义的微笑扭曲为对自己的嘲笑, 如果不想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伸出的那一双手, 如果不想70多岁满头白发来到父母的坟墓前问他们,“当时为什么那样做”, 用力抱着七岁的我,消除误会,一起哭,一起放下过去, 这样我们也许会变得更坚强,更幸福。

  (独家翻译,转载请注明)角色介绍

  姜多情(34)酒店礼宾部接待员

  “有好几次差点被扔到垃圾桶里。” 当时只有7岁的我好想就此入睡,可又被自己摇醒了多少次呢。 为了剜掉旧的伤口,不惜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那时,爸爸是参加学生运动被抓去当兵的大学生,妈妈是在部队门口的店铺家的孩子。 爸爸把妈妈“唤作我的娜塔莎”,为她读诗,同所有阻止他和妈妈爱情的人断绝了情分。十年不到,妈妈变成了爸爸口中,“毁掉我生活的女人”。他酗酒,不回家...

  我想成为邻居大叔的女儿,而不是遥远的某个国家的公主。妈妈教小多情避开喝醉的爸爸,锁上门,用全身守护着孩子。妈妈说总要小心闪亮的东西,因为那不可能是免费的。 就像世界对人鱼公主一样 ,给了你一双腿便会夺取你动听的嗓音。 所以多情不是戴王冠的公主,而是把头埋在黑漆漆的墙壁下瑟瑟发抖的小黑猫。

  某晚睡梦中,被妈妈牵着离开了家,多情和妈妈、弟弟在一间破旧的旅馆里住了一段时间。没有谁会带着不安感安心入睡,不知道原因,也不知为何看眼色,出入那里的大人们在旅馆走廊看着多情也笑了,虽然催着多情妈妈交房间费,所有人却对多情和弟弟很好。因为那座楼隔音很差,妈妈总是把电视的声音调的很高,多情因为已经读了很多书,倒是可以一边看周末的名画一边睡觉。多情喜欢那个地方。就算那里不是家,那里的一切也都接纳着她,这种感觉她很珍惜。小多情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要当一名旅店老板。

  像爸爸,头脑很好,像妈妈,生活能力很强。虽然没有上过昂贵的学院,但自己努力拿到了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到了比旅馆还要好的高级酒店工作。她进入礼宾组后,在同期中以最快速度成为经理,注意到她的能力的宣传组不断向她提出聘请的邀约。

  对于能力超群的多情来说,最难解决的课题是恋爱。她的命运会和妈妈的一样吗?她和爸爸长得很像,那个垃圾一样的男人。恋爱屡屡受挫的理由是什么呢?难道是身体里有吸引垃圾的DNA吗? 莫非额头上写“垃圾啊,向我奔来吧”的字眼吗?只有自己看不到吗?住在三楼的男人朱英道,第一次见多情,就猜到了她是垃圾磁铁体质。

  为了重新出发,她决定搬到九九大楼,但这个决心似乎是在嘲笑的,在搬家之前,大楼里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虽然有闹鬼的传闻,她还是搬了进去。因为是带着极强的同理心,与其说是觉得害怕不如说可怜那个受害者。该有多委屈才变成了鬼呢,当然洗头的时候对视的话是有点可怕的。 如果播放一首欢快的Trot的话,鬼也会开心地踩着舞步。

  有一个男人向着多情慢慢靠近。也不敢轻易越线 。她直接问过那个男人为什么要走向她,但没有闻到熟悉的垃圾的味道。 甚至像读过'姜多情使用说明书'一样,一字不差地吟诵着多情小时候最期盼看到的场景。大家都喜欢跟那个男人打交道。除了一眼就认出多情是垃圾磁铁的朱英道。

  ✧*。٩(ˊᗜˋ*)و✧*。未完待续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二):【1-2集解析】谁才是那只黑猫?

  看完两集,你会发现这个故事是倒叙,一开始坠楼落在车上的,是意想不到的人。 第一集的伏笔,从讲解女主姜多情的童年经历开始,旁白是金东旭,第一句却说:

  “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故事就已经展开了。” “他们”是谁?

  习惯性地我们都会认为是男女主,但这段内容其实是朱英道从精神科医生的旁观视角在说明,类似于病人诊断,“他们”,指的是姜多情和男二蔡浚。

  姜多情年幼时家庭贫困,原因是父亲酗酒,无力供养家庭。父亲其实有不错的学历文化,但自己看不起自己,非常自卑,然后嫉妒妻子的优秀与坚持,把自己的无能推卸在妻儿身上。 导演很擅长使用不同的镜头语言,这段剧情画幅比例比较高,在某些文艺电影里会通过画幅不同体现剧情发生在不同年代,这段除了显示这是回忆,也用于体现环境的压抑。 镜头里是各种不同的“窗口”,姜多情和母亲总是一起出现在窗口里,她从窗户角偷窥邻居家,从缝隙里偷看父母吵架,窄窄的画面就是她窄窄的视野,没有很多童年精彩的元素,她的童年是非常局促、狭小、不自由的,随着家庭矛盾激化,上下遮幅逐渐增大,画面越变越小,最后集中在她的眼睛,泪水,逃离的巴士。

  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现在大部分通俗心理学读物都喜欢讲原生家庭,男主角朱英道更是做这些分析的行家翘楚。 在他眼里,一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反应了这个人的心理和经历,比如姜多情喜欢的红狐尾,是花却装作不是花,说明她知道自己漂亮且优秀。 姜多情遗传了母亲,母亲聪明有才,有一叠文学论著,对女儿每个问题对答如流,但因为自己的美好人生陷落在泥沼里,对所有童话故事的解释都变成了“美好会受到迫害并消逝”。

  姜多情受母亲影响太深,不再相信那些闪光美好的事物,她喜欢爱伦坡的《黑猫》,这个其实应该不适合做儿童读物的故事,母亲说故事里酗酒的丈夫杀害了妻子,镜头给到了姜多情紧张的手,她担心母亲会成为那个被杀的妻子,黑猫被害死又复活,不停地哀鸣使犯人暴露,小时候她是母亲的黑猫,既是受害者也是鸣冤人,有猫的影子从她房间里掠过。长大后她希望能找到一个时刻为自己担心,能捍卫她的生命的人。

  她不断地谈恋爱,每一次都不自觉地被有问题的男人吸引,五年前她喜欢的男人和父亲一模一样,出身弘大且酗酒,然后自卑地问她为什么喜欢自己。姜多情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这一次绝对不会犯过去的错,她可以改变那些男人,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克服。

  朱英道认为她并没有学会真正克服的方法。 朱英道是一个润物无声的人,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会察言观色,连对前妻都十分宽容,而且正义感也比较强。要说他的缺点,就是职业病太严重,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分析对方的微表情、心理状况,叮嘱药不能停。

  毫无疑问,朱英道就是姜多情一直想要的黑猫。

  他看破了蔡浚是反社会人格,提醒姜多情并时刻关注。姜多情在他面前无所遁形,但是她信任他,会听取他的意见,看他的书,有问题会和他商量。 剧情也一直在进行引导:“朱英道是正确的,蔡浚是杀人犯,”仿照《黑猫》的恐怖元素制造使人疑神疑鬼的氛围,没想到第二集末尾来了一个大反转。 蔡浚坠楼死亡,他就是杀人犯吗?

  别忘记还有一个可疑人士在偷拍蔡浚和姜多情,他俩在一起的时候确实有很多镜头很像偷拍视角,蔡浚很可能就是被这个偷拍人举报为犯人并被威胁,蔡浚有可能在年轻时就参与过什么不好的事件,不过更让人觉得像《恶之花》一样,虽然有恶人基因但实际上没有害人,毕竟他对姜多情应该是真心的。

  还记得第一集开头朱英道的电视采访吗? 他说反社会人格不一定会是杀人犯。 自己却不断地陷进误区,以至于没有来得及真正地揭露真相,就让蔡浚死了。 姜多情也多少受到朱英道的影响,再加上她和母亲面对洪社长一样,都对预感是好的爱情畏首畏尾,以至于和蔡浚直接错过。 她就像《阿飞正传》里说的天堂鸟,她无意识哼的歌《月亮河》出自《蒂凡尼的早餐》,主角都是清一色难以安顿接受爱情的人。 蔡浚是那个小时候在教堂门口给她捡书的男孩,像小时候一样会摸她的头。虽然不了解她,但找了她很久,两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看着对方,蔡浚说:“我很想你,你不想我吗?”是从儿时开始的思念。

  “八音盒”和“黑猫”类似,八音盒演奏完打开了蔡浚和姜多情的合影,蔡浚自比为八音盒,或许他也是姜多情的黑猫。

  但是黑猫死了会复活,人死了不会复活,对姜多情来说重要的一个人就此消失。 结合第三集预告,她应该感到痛苦,甚至怀疑蔡浚这么好的人并不存在。 在第一集的开头,徐玄振旁白说:“当我跑到那里(龙山站)的时候,那个人并没有在……那个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就有了解释。

  面对姜多情的痛苦,朱英道应该会选择照顾她,然后继续调查蔡浚的事情。 朱英道曾接受换心手术,给他捐献心脏的是一个遇害的警员,恐怕99大楼的杀人案也和这件事有关。 他这只黑猫又能撑多久呢?其实蔡浚说的是对的,姜多情与其试图改变别的男人,不如改变自己。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三):恐怖治愈剧?《你是我的春天》对爱伦坡《黑猫》的另类解读(更新至第2集,真凶猜测与八音盒)

  (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

  《你是我的春天》是由《请输入搜索www》郑志贤导演、《泡泡糖》编剧、徐玄振、金东旭、尹博、南奎丽主演的浪漫治愈剧。 讲述两个被困在7岁伤痛中的大人互相治愈的故事。女主姜多情号称垃圾渣男磁铁,总是吸引奇怪的男人;男主朱英道是习惯分析别人的精神科医生,某天他工作的诊所搬到了多情的楼下······

  01 黑猫 开头悬疑画风强烈,某个人突然从高处坠落到黑车上,一只黑猫目击了这一切,默默环绕在周围。 这辆车尾号5381,正是男二蔡俊的车。

  黑猫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是女主7岁时最喜欢的故事书的名字,爱伦·坡的小说《黑猫》。 《黑猫》是一个恐怖故事,主人公很善良,跟妻子养了很多宠物,特别疼爱一只黑猫,取名普鲁托(罗马神话中冥王之名),他脾气日渐暴躁,酗酒、家暴,还剜了黑猫的一只眼,某天在愤怒中吊死了黑猫。 不料家中火灾,他发现被烧成废墟的墙上竟印着黑猫的浮雕,脖子还有吊绳的痕迹,恐惧占据了他的心。有天,他遇见了一只新的、亲人的黑猫,出于愧疚,他收养了新黑猫。 新黑猫来的第二天,他惊恐地发现,猫被剜去了一只眼。他害怕它、避开它,黑猫却依旧粘着他。在地窖中,他忍不住愤怒想杀了黑猫,却误杀了自己的妻子。 于是他把妻子砌在墙里,好几天内都没再听过黑猫的叫声。他得意忘形,想着警察绝对找不到这么隐秘的藏尸处,炫耀般敲了敲那面墙,却从墙中传来了凄厉的猫叫声······ 就是这样一个恐怖瘆人的故事,被视为不祥、诡异象征的黑猫,却被7岁的小女孩读了一遍又一遍。女孩等待的救赎者不是王子,而是黑猫。 爱伦·坡说:“如果在我的许多作品中恐怖一直是主题,那我坚持认为那种恐怖不是日耳曼式的,而是心灵式的——我一直仅仅是从这种恐怖的合理源头演绎,并仅仅是趋向合理的结果。” 简言之,爱伦·坡把外部氛围的恐怖转为内在心灵的恐怖。 爱伦·坡并未大力渲染黑猫的鬼魅感,而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我”对黑猫、对妻子犯下的恶行,“我”是如何由善良转向邪恶的,从这个角度对自己加以心理分析,认为可能是酗酒导致了邪念的恣意生长。 对应了本剧中女主多情童年创伤的源头——酗酒家暴的父亲。

  长大后的多情,交往过酗酒的渣男。朱英道的一段分析在现实中非常不礼貌,但很精准地解释了为何她是“垃圾渣男磁铁”: “其实是你只吸引那种人,重演自己遭遇过的不幸之后,你想着这次要好好克服,这次你就会跟酒鬼交往,想要让他戒酒,你能重演不幸,但是不曾学过该如何克服,那么造成你有重复的强迫症。” 他透过观察一个人房间就能分析这个人的性格、职业、精神状况,这点的确很酷!

  说到无脚鸟当然是《阿飞正传》里的张国荣了,从画作上也可以看出是在致敬《阿飞正传》的场景,无脚鸟在森林上空一直飞翔着,因为没有脚,所以无法停下来休息。 “你害怕安定,你对于付出灵魂的关系感到害怕。” 重点来了,黑猫对多情的象征意义:“你把它放在别人而不是自己更容易看到的地方,可以解释为你想要或者在寻找的是像黑猫一样的人,在爱伦坡的小说中黑猫被杀了之后又复活,即使被困在墙里还是不停哀鸣举发犯人,代表你把情感高度投射在被害人身上。” 不过这个画面中,黑猫画下面就是床,说明多她自己也很常看着它,更可以解释她本身对与黑猫一样救援者的强烈需求。 不用说,男主英道就是救她的“黑猫”了,不如《你是我的春天》改叫《你是我的黑猫》~ “被杀又回来,被困在墙里还是不停哀鸣举发犯人”的命运,估计就是后面等待着他的剧情了。他的童年创伤还没有交代、又被反社会人格男二盯上了,还有一直追查的犯人······ 从《那个男人的记忆法》到这部剧,看来他要一直在危险中恋爱了~

  “红狐尾的花,虽然它是花,却假装不是花,她应该是对于闪亮亮像花一样显然很美的东西感到别扭。”结论小反转,无形之中撩了多情。

  这里他没有说出的分析,大概是指多情小时候妈妈告诉她,酗酒家暴的爸爸也曾是个浪漫有才的人。让她害怕相信美好的事物,觉得美好的东西都会付出残酷的代价,因此很危险。 或许可以用来理解她为何一直拒绝追了她两个月的男二。朋友都说那个男人看起来不错呀,她自己也感觉不错,否则不会总跟他见面了。可是会害怕他是那“显然很美的东西”。 导演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表现多情的这种心理。

  多情和蔡俊常常不同框、或是被什么东西分割。如上图画面被一根杆子分成两半。 或是面对面说话时,只拍单人镜头,把对方用墙遮住。一眼看上去蔡俊好像面壁思过一样······

  有时单独把蔡俊框在框里,去找多情的路还是倾斜的。封闭的构图也意味着这个人不是完全敞开心扉的状态,他可能别有目的。

  有时会放大多情这种别扭的心理,把多情放在远处,她对面的蔡俊整个被挡住。但唯一露出的路灯是她动摇的心。

  结尾也是类似的遮挡、有些压抑的构图。

  反观她和朱英道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情况,两人之间没有阻碍,吃饭谈话、天台送橘子树,多选取开阔的场景,让人一看就很舒服、浪漫的画面,还说了这么暧昧的话,进展可以~ 这下可以放心,即使多情对蔡俊有一点动摇,但英道会严严实实地挡住的~

  即使是室内场景,也是明亮的、色调舒服的空间,背景中的绿色和她身上的绿色外套一样,米黄色和英道的上衣颜色相近。配色用心,“眼镜蛇”幽默满分~

  第一集下来,人物形象都立住了,男主很会分析,缺点也是爱分析,什么都要分析、不浪漫,对第一次见面的多情就那么理智地分析人家痛处,对前妻的关心也成了“看病了吗?”“药吃了几粒?”······ 还好女主也毒舌,把花说成“没有脚的植物尸体”,感觉两人在一起会每天上演各种“眼镜蛇秀”~ 男二也不是表面上的纯情男二,而是反社会人格杀人犯,伪装成好人追求多情、挑衅男主。跟尹博上一部《产后调理院》中的奶狗老公差别很大,感觉很有挑战性,南奎丽也是,上一部《空洞》演了蛇蝎人妻,这里看着很可爱~ 风格上有悬疑色彩,但不同于一般悬疑剧,故弄玄虚让人一直猜凶手,和《黑猫》的精髓一样,这部剧试图表现“心灵的恐怖”,方法就是导演通过“心灵的窗户”——眼部特写,表现琢磨不透的心灵的恐怖。银幕慢慢压缩剩下一条缝,只能看到小女孩的眼睛。

  7岁的小女孩和妈妈连夜跑路,看见妈妈手上沾满血时,她在想什么?是否像我们一样想象了妈妈杀死爸爸的场景,对一个孩子来说看不见的恐怖留在了她心里。 特写不会眨眼的反社会人格者,他又在想什么?

  对应了男主的专长——精神分析,协助警察进行犯罪侧写,他并不认同精神疾病更有可能犯罪,这点跟《窥探》有着决定性的差异。 也对应了小说《黑猫》中“我”不断地进行自我分析,找原因,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残忍的悲剧?是酗酒本身,还是酗酒催化了人性中的邪念? 因为本剧的根基不是一般的童话故事,是经典恐怖小说,台词中也有大量专业的精神分析,为这部治愈剧增添了厚度和深度,目前看来会是一个扎实的剧本。希望可以从专业精神分析的角度,解开深入人心的恐惧,真正克服伤痛。 导演也很会拍,是位作品不多但个人风格很强烈的新导演,在《请输入搜索www》时他的特色是运用大量的倾斜镜头来表现情感,那时一下就注意到了,中途加入《永远的君主》时更是明显改变了全剧的节奏,虽然已经有点难以补救了······ 严格讲《你是我的春天》才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真的是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非常看好的一部治愈剧~

  ————————————————

  第2集结尾出现了惊人的反转,首集开头坠楼的正是男二蔡俊!男主朱英道成为了命案现场的目击证人。 剧情越来越令人迷惑,这到底是一部悬疑剧还是浪漫治愈剧?男二怎么可能在第二集死掉?后面他又会以什么形式“复活”? 结合上集分析,女主多情的确对追求她两个月的蔡俊动摇了。 她跟妈妈的通话中提到,没有喜欢到迫切地想谈恋爱的程度;拒绝他时也说,这样的追求令她一下贪心一下害怕,很有负担,虽然想要幸福,可现在的自己好像很难改变。 是一种很矛盾的感情,把已经丢掉的花捡回来放在床头;一下要弟弟告诉她一下又不要,最后还是去了。 因为下雪,突然想起了他说过的下雪的夜晚吃橘子看电视的话,我自己理解是她其实没那么喜欢蔡俊,但又想要幸福,习惯了他一直追着她的感觉,他突然不在心里空落落的。 从蔡俊的角度是“欲擒故纵”,又是跟咖啡馆朋友告别、又是去她弟弟酒吧,故意留下线索希望多情能主动找他。 两人见面时的镜头也很有意思,蔡俊的画面,他前面是柔和的暖黄色调、背后是冰冷的蓝色,如同他本身,有着健全的人格面具,其实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经过理性计算、模仿才能向常人一样表达情感。

  多情的画面正相反,大面积蓝色背景中出现了一点点温暖的橙黄色,就像她表面总是拒绝、避开他,可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渴望幸福。在她的想象中,隔壁大叔家充满了温暖的橙色,而自己家永远冷冰冰的。

  我想这里不算在一起,只能算多情不再拒绝他的心意,两人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看似美好的场景,两人之间还是被竖条的柱子隔开,只是没有第一集那么明显的区隔了。 朱英道分析反社会人格会计算、模仿别人,这里完全没有提到犯罪的事情。和《恶之花》一样,反社会人格并不等于杀人犯。本剧在第一集就强调了这一点: “有精神疾病不代表更有可能会犯罪,缺乏单胺氧化酶基因或是在非人性的环境长大,也不一定会造成反社会行为,精神疾病和成长环境,与犯罪的关联性,只在极少数人身上呈现,因此这可能是极具有歧视性的言论。” 这段台词对应的画面很容易忽略,因为没有拍到这个人的脸,第二集他又出现了,还是没露脸,很可能就是跟蔡俊跳楼有关的神秘“第3人”!这人正在看英道的采访。 从第一集这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凌乱的桌子摊开的书、看着不算很老的男人的手、好像穿着医生白大褂?特写水杯、里面有奇怪的东西? 再看第二集中,这个人又出现了。漆黑的房间中有一模一样的水杯、医生白大褂、摊开的书,他拿起手机正在看某人偷拍多情&蔡骏的照片、还有99大厦精神科诊所的标志。 这个人不可能是男主英道,他干嘛叫人拍自己诊所标志···应该是目前还没出场的人物,在配角相关新闻中,我发现了有一位十分可疑!当然,只是个人推测~ “池胜贤饰演在99大厦经营动物医院的兽医兼男主朋友徐河那一角。”演员池胜贤在导演前作《请输入搜索www》中饰演大姐夫。感觉他会是个重要人物。 兽医?穿白大褂,合理;男主朋友?关注男主新闻、周边人物考察,勉强合理;入驻99大厦招租的二楼?犯人一定会重回案发现场的可能······ 如果蔡俊在第二集结尾真的死了,就代表凶手另有其人,至少99大厦命案的凶手并不是蔡俊。 蔡俊最后在99大厦下的神情,就像是在告别,有一点悲伤。演员演技真的很细腻,眼神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抛开精神疾病的话,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角色的,有复杂的悲剧魅力。

  跳下去之前,深色背景中远远的有个红灯一直在闪烁,引人注意,就像是某种死亡的信号。 蔡俊为什么要跳楼自杀?向警察报案的人可能真正的99凶手?怎么那么刚好门是开的、凶器一下就找到,就好像有人准备好了送上牺牲羊一样······ 至于后面他如何“复活”的问题,要么是没死被男主及时抢救了,虽然那个高度、又伤到头看起来抢救有点困难······要么活在回忆里,不能总回忆他呀,男女主还要恋爱呢······ 假如我是编剧的话,我希望蔡俊死后,以幻象的形式继续出现在多情眼中,成为只存在她脑海中的幻想,因为她内心愧疚,所以她能看见他,跟他对话,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喜欢追着她跑(不是鬼魂)。也可以对应到预告中她自言自语:“那个人一开始就不存在”。 那么在英道看来,多情就一定是患上了某个精神疾病,需要他帮忙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恋爱、治愈,顺便破案。 英道是来救援她的黑猫;蔡俊是需要她翻案的八音盒。 电影《八音盒》讲述了一个审判纳粹战犯的故事,最终因为八音盒才揭露了犯罪的决定性证据。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找资料时,发现了有趣的话,电影导演说:“潜在的人性暴力倾向是我不断重复的主题之一···这并不是一部关于复仇、而是一部关于记忆的影片···重要的是去发现,作为人类,他们怎么能犯下这样的罪行。” 这不也是爱伦坡《黑猫》的主题吗?人性的暴力倾向、黑猫不是复仇而是拯救或揭露、在故事中进行精神分析:人为何那样? 本剧借《黑猫》、《八音盒》的元素,加上精神科医生人物设定,在治愈这条路上,看起来要下很大功夫的样子,绝不是甜甜的恋爱就能治好精神疾病那么简单的~ 类型上,跟《那个男人的记忆法》很像,悬疑爱情、恐怖治愈,后面应该会更多着力在男女主互相治愈的过程上,我更期待男主的精神分析!

  欢迎关注公众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是我的春天》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