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使命与魂的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5-15 04:5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使命与魂的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使命与魂的尽头》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一):一个适合冬日取暖的故事

  本文其实是东野圭吾擅长的双线,一方面是实习医生女主,另一方面是男主(嫌疑人),他们一个是为了死去的女友报仇,一个是为了探究自己的父亲的死因,所以其实起因都非常阴暗,但是结局却非常令人感动。这大概是东野圭吾的结局最好的一本书了吧。明明是写探案,但是没有什么技巧和细节,与白夜行、心脏那两本的感觉完全不同,这部讲的不是探案,是救赎。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二):使命与魂的尽头

  信任 夕纪的父亲虽然出场不多 却贯穿了整本书 他应该是个乐观 相信他人 有正义感的一个人 主治医生西园的儿子 他以前追捕过 而且那男孩还在追捕途中车祸死去了 但他和西园却彼此信任 让人感动

  书的开头和简介让人误以为是西园为了私愿而导致了夕纪父亲的死亡 但是我根据东野一贯的描写方式 就知道整本书不会这么简单的 哈哈

  这本书可以说是由两条线路出发来描写的 可惜的是 东野没有接下去描述安装炸弹的人之后的故事 我觉得那可能会更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使命 每个人都怀抱着使命出生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三):满满正能量!

  如果是喜欢东野出人意料的推理,或者暗黑情节,那么这本真的不太适合。本来想给三星的,但是因为主题太正了,不忍心。

  真的太正能量了嘛。

  父亲的死给了夕纪很大的触动,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故去的父亲,还是眼前这位继父,以及为了实现理想的春莱,都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夕纪,人生而负有使命。人生的意义正是在实现使命,这样才能够在死的那一刻也问心无愧。

  诚然,医生,警察和记者,这三个职业都是让人非常尊敬的职业。作者选取这三个人物的用心可见一斑。从这本书中也能感受到日本人对待职业的态度。

  大团圆式的欢喜结局似乎更让人心里热热的,充满劲的感觉。虽然更喜欢精妙推理的东野小说,但是当望奔跑进禳治怀抱里的时候,突然觉得使命感和爱真实很重要的事啊。偶尔读这样的小说也不错啊。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四):每个人都怀着使命出生

  2019年8月17日成都开往西宁看望女朋友的K1058次列车上读完的。东野圭吾之所以成为畅销君,除了故事内容精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野大叔敢于尝试社会不同的领域并深入描写该领域,如伦理,婚外恋,父(母)子(女)关系,校园暴力,学生教育,日本法律,体育竞技,科幻,医学,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帝都大学医学院。

  本书属于社会派推理,开头基本交代了凶手和作案工具,随着深入,作案动机也明朗起来,但是让大家思考的不是杀人诡计,而是情。镶治对神原春菜的守护,对真赖望的爱情,百合惠对夕纪的母爱,还有医生西园阳平对待每一个手术台上患者的全力以赴,恪守医生的使命。本书还对医患关系进行了探讨。

  很明显,书中有两条叙事结构:第一,夕纪的实习线,夕纪在医院实习,更是为了寻找父亲十几年前因主动脉弓真性动脉瘤而死于手术台的真相,第二,直井镶治的复仇线,替因有马汽车缺陷车而间接被害死的女朋友神原春菜报仇,虽然最终未能得偿所愿让仇人岛原总一郎死去,但在现女友真赖望的真情感化下最终镶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让自己得到了救赎。

  “所以能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使命,每个人都怀着使命出生。”冰室夕纪的爸爸冰室健介的话一语道破本书的主题。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五):「使命と魂のリミット」读后感

  「使命と魂のリミット」读后感

  “人生而负有使命”,这是贯穿全文的一句话。使命看似是个很空的词汇,但正是因为各行各业都有坚守着自己使命的人,才得以支撑这个社会的发展:以西园医生、元宫医生为代表的帝都大学医院医生、护士在面对患者时,只要还有生命迹象就绝不放弃希望,能够做到每一场手术都问心无愧,这是尽了医者的本分;冰室警部补搜查毒贩时发现一名可疑少年,追赶过程中少年意外身亡,事后警部补诚然遗憾但并不后悔,因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保护大众安全亦是他的使命。

  小说以夕纪探寻父亲当年死在手术台上的真相为明线,以穰治为前女友报仇而计划杀害贪心的社长为暗线,娓娓道出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永远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与警察是如何坚守自己的使命;虽名为侦探小说,但其实质却是一部心灵治愈小说:最感动的是年事已高的西园医生在黑暗之中仍坚持继续手术,最终顺利切除了胸部大动脉瘤却因体力不支倒在了手术室外;最疑惑的是为什么元宫医生称呼夕纪为公主;最欣慰的是穰治在最后一刻发现了自己对望的爱而放下仇恨;最释然的是夕纪终于从心底里放下怀疑,真诚地接受了教授的歉意;最遗憾的是本以为元宫会与夕纪会有感情戏作者却好像并无此意……总之,小说本身似乎有一种魔力,作者明明全文以冷静的语言在讲一群彼此联系的人的故事,但那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中给能人以无限回味的美好、温暖和感动。感谢所有为自己的使命在咬牙奋斗的人,也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使命,找到我们灵魂存在的意义。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六):暂时是最后一本书了

  喜欢这本。这本是我手头上最后一本东野圭吾的书了。从去年6月开始到今天,断断续续一共看了33本。东野圭吾的写书水平特别是90年代真的非常不稳定。从写正统的本格推理到慢慢写出自己的风格——推理➕伦理道德法律责任社会热点探讨的模式,这条路东野圭吾走得也很辛苦,有几本真的能很明显感觉到流水线的操作。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加贺系列了。读者是伴随着加贺一起成长的,这样真的很能圈粉啊。至少我是这样的。第二喜欢的是汤川。但是汤川虽然在嫌疑人里稍微有点人味,但是和加贺相比还是角色形象还是比较单薄。这本使命与心的极限,看得时候我一直会联想到虚无的十字架里为女儿复仇的爸爸。这本是希望男主复仇失败,那本是希望爸爸复仇成功。男主的痛我们能理解,但是任何只经过一点点努力就放弃(只和受害人律师咨询)然后走极端(即使知道了瑕疵车的真相)实在很难让人赞同。何况他的复仇太过复杂,牵扯甚广。对我来说一对一的复仇可能更男人一点。至于社长这种一切向钱看齐,人命可以当作计算成本来考虑的,则让我想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和利益最大化。现在社会的运转基本都是基于这个思想的,特别是我们国家和那些跨国集团和寡头们。当回收成本高于赔偿金时,除非不得已其实都是被掩盖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普通人命就是这么不值钱。啊,瞬间阴暗了。最后夕纪被西园医生的精神所打动,最后解开心结那里真的很感人(家长的良苦用心啊),确实是一场左右她们三人命运的手术。两条线同步穿插得非常棒。推荐。暂时会看其他的书了,但是还会继续看东野圭吾的书,以前还没看的也会继续找来看。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七):医生只有两种选择

  不是尽全力,便是什么都不做。

  自己迄今只看过两部日剧,《白色巨塔》和《Legal High》。

白色巨塔 (2003)9.52003 / 日本 / 剧情 / 西谷弘 河野圭太 村上正典 岩田和行 / 唐泽寿明 江口洋介

  在这两部剧里,都提到了医疗过失,这也是本书的核心,跨越十数年的两场手术。

  “向患者的家属再三说明,也等于是拯救医生自己。”

  所以对家属说“绝对没有问题”并且不肯再做一次肺部检查的财前医生最终在二审打输了官司。

  “无法救活患者,从某些方面来说,对医生造成的伤害和消耗更甚于家属。而要重新振作,需要的就是冷静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如果不这么做,即使想面对下一名患者,也只会被不安压垮。就算最后的结果令人遗憾,但相信自己已经尽力,将成为往后医疗行为的支柱。”

  是啊,所以输掉官司的财前在裁判长宣判后愤怒地说自己只是想救活患者有什么不对,还要上诉到最高法院。事实上从波兰归来后,他的身上也多了更多关怀的影子。

  书中西园医生用他精湛的医技和严谨的态度最终折服了夕纪,但财前教授却因为肺癌四期英年早逝……

  在网易云上《白色巨塔》的主题音乐下有一条热评说在《Legal High》第二季的SP里古美门最终为财前讨回了公道。希望科学能发展得更好。

  本书最终的结局是很温暖的,同时自己也定忘不了看到《白色巨塔》的结尾时财前留给里见的遗嘱时的悲怆不止。

  医生,是个伟大的行业。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八):一碗不太可口的心灵鸡汤

  又是一部医疗相关的推理小说,关于人工心脏手术的场面描写是否严谨写实,直井的电子计谋算得是否精准巧妙、七尾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这些都姑且不论,还是探讨一下东野圭吾的万年主题——人性。

  先说书名,日语原标题是《使命と魂のリミット》,リミット即英语的limit,翻译过来我首先想到还是“极限”二字,台湾版翻译为《使命与心的极限》,也许用“极限”比起“尽头”更能体现本书主题吧(虽然过于直译,但是“尽头”总有一种无法延伸了的感觉),特别是最后给西园洗白的手术场面,确实已经竭尽所能去履行自己的使命了:那么“魂”呢?日语的“魂”不单是指“灵魂”,还有“精神、精力、心魂”的意思,这也难怪台版会直接把“魂”换成“心”了,毕竟这是一部跟心脏有关、又是考验直井、西园良心的“极限”的小说。

  “人生而有自己的使命”,这是贯穿了整部小说但是出场次数不多的冰室健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保护市民而追捕西园的犯罪儿子,即使最后被调职然后辞职,也觉得自己是做到自己的本分。而夕纪继承了这样的父亲的精神,虽然成为医生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父亲的死,但是在其与患者的交往中也可清晰了解到她从未忘记自己身为实习医生肩负的责任。包括七尾这名从前在健介手下工作的警察,全程都挖空心思去履行自己背负的使命。

  至于西园,在没电的情况下使尽浑身解数,用这场必须成功的手术解除了夕纪多年的疑惑后身体透支,自己累倒在手术台上。夕纪父亲的死,也并非当初夕纪怀疑的那样,他始终有把健介当做一名患者而非害死自己儿子的仇人,前面提到的良心的极限,尽管作者竭尽全力在为西园塑造良好形象,可我始终觉得略显无力,大教授的形象略缺乏人情味,代入西园当时的立场那些话过于场面和刻意,可能这副温情牌打得太过主旋律了。

  直井跟真濑这条线,比起主线更触动人心。真濑以为找到真爱,得知被利用了还要回到工作岗位加班参与抢救工作,最终也是为了患者而将尊严放一边乞求直井恢复电力,不负使命。直井为了为前女友报仇搞出这么多名堂,逃不过良心谴责,他始终不愿意去伤害其他无辜的人。(既然这么心软从一开始一刀捅死那名社长就好了,兜兜转转劳民伤财害人害己,东野大叔你这是为了展现电子公司职员如何利用专业技术杀人??)

  虽然相信人性本善,也相信绝大多数人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这碗心灵鸡汤并不算太可口,三星半,不是十分推荐。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九):使命,必达

  日本推理小说大家,名声大噪如东野圭吾,在各个文学书友圈中可谓一直口耳传颂,被引进的的作品之多如数家珍,争相传诵的名篇也不复枚举。对于远负盛名的他,我带着满心期许和浓浓兴味翻开这本《天使与魂的尽头》。

  恕我孤陋寡闻,这还是我第一次阅读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赞誉之下,口碑之中,虽不至于说惊艳到无可加复。在这部小说里(不知道他其他作品是不是都这样),他的推理成分自始至终都被剧情无形地弱化了,如果单纯把它归结于“推理小说”,恐怕它够不上一部经典作品。然而细究之下,才看到东野圭吾的匠心独运。

  “即使对医院或医生存疑,没有证据就无能为力,即使稍有凭据,也没有对抗医院这堵高墙的能力。”

  夕纪的父亲因为动脉瘤死在了手术台,她对他的死因一直存疑,耿耿于怀。为了调查父亲的真正死因,十几年后的她成了这家医院的实习医生。彼时,一封接连一封的恐吓信再三要求医院,将那些被无视的医疗疏失公诸于众,还那些被轻视的生命以人权和真相。

  咋一看,这是个普通的医疗纠纷无疑。普通的设定,不普通的是东野圭吾的着笔。随着几组人物关系图的逐渐浮现,穰治、西园阳平与岛原总一郎,夕纪、西园阳平、百合惠、健介与西园稔……错综复杂的人物中勾勒出一段错综复杂的案中谜案,当我还在沉浸故事的起承转折的时候,无意中已经掉入了他温柔的“陷阱”。他的笔触似乎平平,波澜不惊,却在细腻间洞察人情、洞明人性。要说这个故事让我最深刻的是什么?——“使命”二字力拔贯穿了整个故事。

  医生这个天职于最初的夕纪而言,我想只是一个手段,一个企图查清父亲意外身死的背后真相的手段。她对父亲健介的主治医生西园阳平一直存疑,特别是知道了西园稔死在父亲的追捕途中,一种弥漫的猜疑更是让她无法判断。可是医生这个天职于西园阳平来说,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诚如他说的:“所谓医疗疏失,不是道德的问题,因为医生只有两种选择,尽全力或什么都不做。”不管是岛原总一郎,还是健介的手术,他秉承的是一颗赤诚真心,因为他懂得患者的生死存亡,只消他的一念之间。医生的职责不是玩人性命,而是救死扶伤,当她看到西园奋力抢救岛原总一郎,哪怕筋疲力尽,哪怕耗尽体力,甚至导致心脏病复发时,她终于意识到使命的重量,责任的重量。

  而令我印象更深刻的倒不是西园,也不是夕纪,堪堪是亦正亦邪的穰治。因为有马汽车的安全事故,他想方设法都想着让“罪魁祸首”的岛原总一郎伏诛。就在他即将成功的那一刹那,真濑望告诉他又患者需要电力供氧器的那一刻,良知与人性的挣扎,让他懂得为人的使命和责任。从他错误的开端,到最终因良知、因人性而完满的人生,我对他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怜惜与慨叹。

  至此我才发现和传统的推理小说不同,东野圭吾糅合了推理、社会性和人性的书写,给我有了一种新的价值认识,一如这部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还在于他对警察的职守、为人子女的责任、企业的良知与使命等等做了不同程度的剖析和解读,使我久久沉醉在里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达成的使命。”这句话始终萦绕着我拷问着我。你的责任在哪?你的使命何处安放。

  使命,必达!是向书里的每个人物致敬。

  《使命与魂的尽头》读后感(十):医患问题...白色巨塔..

  医患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尤为突兀,前些年我们国家也有很多报道,16年有一部纪录片叫《人间世》,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近些日子来这方面的新闻反而少了很多,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不可能消失的,借着这本书,只是想谈谈个人在医患问题上的拙见。

  1.人性

  人是个体,最本质的表现就是生命的独立吧,如果将生死大权交给别人,对于一个思想自由的人而言都是充满胁迫力的。更何况,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操刀医生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的技术,他的履历,陌生加深了不安和不信任,这些都会是情绪爆发的伏笔。

  2.社会因素

  比如这种病例手术后的存活率,在较低的情况下,自然会让人情绪抑郁;还有便是医疗事故,总会传出医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的新闻,不是有人说“明明是左腿有问题,却在右腿上做了手术。”这种相当滑稽却又可怕的事件让人心虚,甚至在是否做手术的确定下都要抱着怀疑和否定的消极决心。

  3.医疗和保险

  在现在的情况下,病是生不起的,尤其是大病,可以轻易摧毁一个家庭。今年夏天《我不是药神》掀起了现象级热度,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慨和思考。不管是自己或者家人,面对疾病,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还有来自于现实的,那就是钱。社保我们都知道,贵的都不报,所以在某些时候就是鸡肋般的存在,人们会面对经济上面的巨大困难,而这让人开始否定自己,开始怀疑社会,无奈之下都可能选择放弃,而这对于社会的气氛而言都有着相当大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此成为一种问题的突破口。

  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医生技艺不够、医生个人疏忽、医疗设备等环境问题、疾病极端变化、其它因素。

  从客观上来说,若是医师的技艺不够,应该是不能上手术台的吧,而这就是医院的监管问题;而环境因素的话,就像书中提到的,这确是就是天命了,但这种事故只是一星半点,很少发生;而在手术开始后发现疾病意外中的恶化,在处理不当或者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前者需要医生一定的技艺能力和压力承受,而后者直接缝合,相对于动手后可能的意外,这样要承受更小的后果吧。

  当然,这世上也确是存在恶劣的医疗过失,那是必须要定罪的,但就众多的事件中,很多并不能算作医疗事故,医生已经尽力了,只是家属在种种压力下,面对如此糟糕的后果,不能接受情绪爆发的结果罢了。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强烈推荐一部日剧《白色巨塔》,在《胜者即是正义》的一部sp中也有致敬这部剧,其中分享下古美门最后辩驳的话语:

  “科学需要的是数据,不是人生也不是姓名,推动医学向前发展所需要的,并不是陪着遗属流泪,而是马上面对下一个患者,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医院要倒闭,家人受欺负,这些都无所谓,在医学的进步面前,血和泪早被他舍弃。想要取得进步就要有所牺牲,这就是科学!”

  “那牺牲者算什么?”

  “很不幸。”

  “这就完了吗?”

  “只能到这了。

  “活着的人的悲伤该怎么办?你也不想想她是以怎么样的心情走过来的,今后又将以怎样的心情。”

  “死了才有意义,死亡是希望,正是一粒粒的死亡实现了医疗的进步,现代医疗就是尸体推挤而成的,无论是谁,应该都能理解,为了医学的进步,牺牲在所难免,因为自己也想沾光,可是当得知牺牲的是自己或自己的家人,马上就会这么说,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非得遭这种罪,是谁的错,该怪谁呢?该找谁来负责呢,我告诉你,要告就去告科学,没能救活你先生的是现代的科学,那么至少不要妨碍那些在疯狂的世界里,坚持奋战的人们。当然,这世上也确是存在恶劣的医疗过失,那是必须要定罪的,但就这场审判而言不是医疗过失。在科学上,死亡是有意义的,死亡才是希望。”

  真正想要表达的,古美门的话已经全部说出。从患者角度去写的文章有很多,我当然同情并且感到惋惜,但如果想要真正解决,至少能够去缓和,那么我们必须客观而理性的屈看待这件事,那么就必然要从医生的角度去分析。

  在医患问题愈演愈烈的当下,医生承受着无法想象的压力,这本身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的心态,进而可能影响到手术。就像前面提到的,在面对疑难杂症的时候,很多医生为了避免惹上这种麻烦,他们会去推脱,拒绝,这也就会发生病人去了好几个医院但都无人愿意接手救治的现象,而这更是导致了病人存活率的降低,这反而显得本末倒置,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倒步现象。我们会抱怨医生和护士的冷漠,他们的眼中似乎自己成为了“动物”一样,不被同情,没有认同。但他们是人,也会有家人,也会生病,所以这些是否是不恰当的妄想呢?不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下他们的不容易。而且,

  “无法救活患者,从某些方面来说,对医师造成的伤害,消耗更甚于家属。而要重新振作,需要的就是冷静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如果不那么做,即使想要面对下一名患者,也只会被不安压垮。就算最后的结果令人遗憾,但相信自己已经尽力,将成为往后医疗行为的支柱。”

  《GOOD DOCTOR》中有一集,女医生自作主张,在医院拒绝接受一个小女孩的情况下,在极度危险的时刻,为了那些许几率的挽救,她亲手动刀,做了那场手术,然而结果女孩还是逝去,女医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医院和家属的双重责难,更为恐怖的是她内心的自我怀疑和忏悔,她会觉得是否是自己害了那个女孩呢?但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如果她不去做,那个女孩存活的几率便是零。

  希望世上好医生越来越多吧,也希望医患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医生能够给予病人及其家属详细的介绍和关照,而后者也能给予医生一定的信任和鼓励,以及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有一定的觉悟,不要让悲剧继续延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使命与魂的尽头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