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情思》是一部由策·颂西里执导,Kara Polasit / 提拉德·翁坡帕 / Art-Ong Chumsai Na Ayudhy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中情思》观后感(一):克制的爱情更动人
应该是2004年在CCTV6看到的这部影片,当时一个人在宿舍深受感动。影片中男女主角相爱而又不能在一起的痛苦和误会,让人动容。
虽然影片的细节已经不记得,但仍然记得当时看这部影片时带来的感动,美好的爱情让人向往,但是美好的爱情不能实现,必须要打碎她,这就是悲剧吧,这样克制的爱情,使剧中的主人公更加动人,更加让人同情和喜爱。
如果不能好好相爱,那就请各自珍藏在心底吧,在人生中那些灰暗低潮的日子,让我们再次记起,这样就可以拂去灰尘,给我们希望和动力。
《画中情思》观后感(二):从另一个侧面看这部电影
在我看来,最令人尊敬的是夫人优雅得体地处理了这件情事,她恪守了自己的的本分,没有让侯爵感到痛苦和耻辱,也没有让诺鹏难堪。她尊重爱戴自己的丈夫,没有做出过任何有损于侯爵感情和尊严的事,对于诺鹏的爱慕和追求也是报以最真挚最温柔的感谢,和他建立了柏拉图式的“友谊”。她为人纯真坦诚,并没有从“如果跟他在一起自己的未来会不会有保障”这个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可能性。现实一点来看,如果她离开侯爵选择了诺鹏,我想她是不会从诺鹏那得到真爱和幸福的,可能到后来为了维系这段感情连一个女人最起码的尊严都会失去,相比侯爵作为一个丈夫(虽然描绘不多,但令我极其深刻)对她的尊重和爱才是真爱!
《画中情思》观后感(三):谁是谁的画中风景
这部电影似乎是童年的记忆,就是这么一部年长女人与年轻男人之间的感情戏。
看过之后我刻意地深深的把画中情思这四个字刻在脑子里了,记住这部电影因为画中风景的美丽,年龄小的时候就是容易被简单的东西打动。
紫色的小花,瀑布小河和树林,初一的美术课,我拿过一张纸想要画下这些,包括二人在树下铺的小野餐布。呵呵,没有成功。
我一直记着这部电影,接触了电脑的时候就急匆匆搜到,觉得在电脑上搜到电影的封面海报就很开心,急忙收藏起来。
还记得自己当时看电影时的心情,我觉得这不容易,最后一幕我也是哭了的,但是不悲痛,年轻的爱原本短暂,谁都会离开,时间越长越不能爱,如果女人也有机会离开有机会遇到更多的美丽,也会离开。
对于那年轻的男人来说,在美丽地域遇到的晦涩情感,接触后而又离开,女人对他来说原本就是画中风景。
《画中情思》观后感(四):画中情思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福,注定此生的甜蜜。
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悲伤,注定此生的遗憾。
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注定此生的悲哀。
而女主和男主,恰似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虽然甜蜜,却注定只能夜夜伤感落泪。今生只能在回味着无法相守的遗憾里温暖孤独。
在对的时间时,你我是沙滩上无数沙子中的一粒,不曾相识,即使相遇过,也只是擦身而过,随着又一个海浪的到来,被冲散。
当我们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当我们明白人生苦短,当我们徘徊在爱情和欲望的街头,是什么又把我们冲到一起。
人群中不经意的回首,就注定了你是我今生的伤痛,无缘相守,只能远望的痛。于是乎,在世俗中麻醉,在红尘中回旋。于是乎,红尘皆醒独我醉,世人皆幸唯我伤。
不敢与命运抗争,时间已经流逝,已经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的人,即使明白,你是那个对的人,也只能望着你的背影叹息,把对你所有的思恋放在画里
可惜了 这结局
《画中情思》观后感(五):等待爱情
诺鹏总是频繁的问 “夫人 您爱我吗?” “夫人 你会想念我吗?” ,直到7年后他和夫人重逢后见面,他依然这么问。夫人说诺鹏从未懂她的心,也不懂自己的心。她说得对。对于一个初体验心动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的爱是热烈的,迫切的,所以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夫人冷淡他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在那个爱情开始的地方结束了这场爱情,殊不知这份爱已在另一个人的心里成为一条河,涓涓不息。直到夫人临终前,他才明白夫人也爱他,让他懂得了爱有时是隐忍的,是要经历痛苦与坎坷的,是要随着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
影片中的景色为电影增色不少,会吸引很多人想要到此一游的欲望。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背景音乐了,从头贯穿到尾。它就像一条生命之河,带你走进诺鹏与夫人的世界,看他们情生情灭,和他们一起体会爱的真谛。
7年,诺鹏看似成长了许多,心却一如7年前那般青涩,直到夫人的去世他才明白爱的真谛。
7年,ken遇到了比自己大7岁的女子,这次他没有错过她,并与之携手走过了七年,最终结婚生子,很幸福,很幸福。
不知道这部影片是否对ken的爱情观所有影响,但看到他现在这般幸福,真是无法克制地羡慕他的老婆,这样的男人果真可遇不可求啊。
《画中情思》观后感(六):诺鹏之心
偶尔想起这部电影,就搜了一下,没想到真有关于画中情思这部电影的贴吧,记得当初是在cctv6套看到的,好高兴,一口气看完了所有帖子,感觉象找到了知己.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是我平生看过的电影中哭的最惨的一部.当时电影频道播的很晚,爸妈都睡了,我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电影,静静地泪流满面,甚至在电影结束的之后,我还久久不能平静,哭了好久好久.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过分的渲染,但电影里优美的画面和诗意的对白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了. 一面是追求人性的感情,一面要受到世俗的禁锢,难以平衡,愿洒热泪换平安,最后发现感情是自由而美丽的,已为时已完,抱憾一生。 吉拉迪最后的留言中写道,"我死了,没有爱我的人;
但是我感到满足,因为我有了我爱的人",殊不知,她真正的幸福是无限的,因为我知道诺鹏一直都深深爱她,并在他有生之年将此爱永存!(虽然对于诺鹏后来渐渐疏远吉拉迪,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但
爱本来就是很痛苦的.放弃也许是一种解脱吧! )
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只是在生命中存在了短暂的一瞬,却一下子定格成永恒!终身难忘!喜欢这个故事,赞赏女主角的个性,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按套路出牌!
大家还记得吉拉蒂的勿忘我和诺鹏之心吗?
《画中情思》观后感(七):关于电影, 关于ken
2001年,
ken在大银幕上开始他的演艺生涯。
表演很青涩但是不显生嫩,因为符合剧情,所以他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一个年轻男子面对不伦之恋时那种压抑,不甘,苦涩。
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八年后,当年那个青涩少年一跃成为thaitv3的第一小生。在不同的剧情里恣意表演,狂飙演技。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决定了他的整个人生轨迹,还是他内在的性格成全了他的影视作品。如火如荼绽放银屏。
八年的时间,他的眉宇更显魅力,典型的东方长相,含蓄内敛,温和谦逊的美好性格,在时间的淘洗中,越显成熟男子的风范。
八年的时间,他延续了电影中的爱情片段,认识比自己大七岁的女子,看着她从绝代芳华走向年华老去,而他从青涩年华走向成熟俊美。他用婚姻见证彼此共同走过的时光。
2001年的时候他说:爱可以让人勇敢,爱可以叫人无所畏惧。
2008年的时候他说:nio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她是我的妻子。
2001年的时候他说,爱上一个人有什么错呢,我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本能呢?
2008年的时候,他说,我结婚也很正常,我想告诉我的粉丝,我也是普通人,我们总要有自己的家庭。
这样的男人当真可遇不可求。
《画中情思》观后感(八):这部电影再次印证了一句古话“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部电影里女主是极度理性却又极度感性的存在,面对责任与伦理她选择压抑自己的感情,前半段甚至让人察觉不到女主也对这个被她称作“好孩子”的男主动了情。但是作为从来没有尝过爱情滋味的“大龄剩女”她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爱情的执着与幻想。对于男主来说,女主就像是年少时光里邂逅的一缕白月光,她温婉知性,优雅大方,使这个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深深着迷,但这份他所谓的爱情就像盛夏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而对于女主来说,这是她生命中初次也是唯一一次感受到爱情的滋润,她甚至可以将这份爱情当做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可以说跟男主在日本的两个月是女主生命里最珍贵最鲜活的时光,这段时光就像一团不灭的火在她心中燃烧,即使面对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她心中依然有着憧憬和雀跃。从女主给男主写信告知伯爵去世的消息可以看出,女主是对男主抱有期望的,她幻想着七年前那段美好的感情能有个圆满的结局,殊不知男主的心中的白月光就像他亲手扔进河里的白色围巾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也只有对女主的敬重和旧情,不过好在在女主生命的最后能看着她挚爱的男人安详离去。其实女主的悲剧并不能归咎于男主,而是与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她从小被当做金丝雀一样保护起来,从来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接受着三从四德式的淑女养成计划,这本就大大的束缚了她的眼界和格局,这样一个感情世界一片空白的女子,在初尝爱情的甜蜜之后又怎会不把这份感情视若珍宝,甚至用一辈子去慢慢回味。
《画中情思》观后感(九):赞叹不绝的情思
今天看 #画中情思# 一部2001年的泰国电影
有人说是浪漫却遗憾的故事,浪漫是真的柔情到骨子里的浪漫,结局没在一起但是真真切切的爱过倒也不是那么遗憾吧。
女主的气质真的太温婉了,每一套衣服,一颦一笑都像一幅油画,让人一品再品都还是赞不绝口,面对年轻男子的爱意她一劝再劝叮嘱他记得控制自己的感情,要专注学业,学有所成。
男主真的是个二十出头的男孩,感情上奔涌而热烈,喜欢就表达,夸奖也从不吝啬,欣赏与喜欢的眼神啊,藏都藏不住。
侯爵的想法是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没有一般剧集老少配的狗血,在随行佣人提醒他让男主单独陪同夫人游玩不妥的时候,侯爵竟然开诚布公地表达要信任她,即使产生情愫也情有可原,也担心自己死后她以后的幸福怎么办。
不得不说取景真的太美了,每一帧都是一幅画。每次男女主一起出现,都在感叹这原来“璧人”就是这样的画面啊!角色台词也是很具有诗意与浪漫,我没想到感情可以这么花样但不花里胡哨的比喻和表达,宛如诗词散文作者的对话,美且有深度,让人听得理解得舒服。BGM也很应景,堆叠了情绪和情感,款款吟唱,会心一击。
“你是我曾一读再读也赞叹的诗集,遣词落笔温柔得过分动听。有人误读你绮丽,有人歌颂成真理。唯有那诗行总安静,字句陈情。” 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用在这部剧上倒也贴切得很。
《画中情思》观后感(十):你不知道的事
这一生里,我没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但在我死去的时候,我爱的人,他陪在我的身边
——《behind the painting》
这是一堆世俗道德所不容的爱情,他和他父亲一般的年龄,他是她丈夫的侄儿
不是《晚娘》,甚至没有什么“级别”的接触,但揪心如我们的故事。
因为爱
她成了笼中的金丝鸟,不谙世事,因为爱
她愿意相信并重新向往,因为爱
他带她到日本,只要她快乐,因为爱
他疯狂冲动,因为爱
她心如刀绞,因为爱
他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爱
她唯有沉默与回避,因为爱
他说那不是写给我的,因为爱
他不再贸然,因为爱
她病入膏肓也要拿最光鲜的一面出现在他面前,因为爱
爱可以战胜所以的恐惧,他说
这一生,我没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可在死的时候,我爱的人陪在了我的身边,她写
因为责任
因为责任,她收拾起自己碎掉的心支撑起近乎崩溃的自己走上客轮
因为责任,她宁可他误会那么深也依然笑着说“put me in the coner of your heart”
因为责任,她没有犹豫的把信递给了他
因为责任,她在所有人远离时对他说“我的你的妻子”
因为责任,她把接收的遗产让给了他们
因为责任,她没有在知道婚讯的时候说出真相
因为责任,他会用一切办法给她幸福
因为责任,他在无助时却使劲的推开她
因为责任,他在不再那么冲动的时候答应了父亲
因为希望
她等到了34岁,因为希望,爱的希望
她快乐的过了8年,因为希望,等待的希望
她坚持吃药听话,因为希望,和你在一起的希望
许多人哭,是在希望碎了的时候。
希望碎了,药也就洒了,生命开始收尾。
尽管有爱她的人告诉了他他们的爱,但已经迟了。
也许也不迟,她的一生,为那几天就已足够。
这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