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4-23 02:43: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摘抄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是一本由希伦·杜蒙著作,25.00元出版的2009-7图书,本书定价:19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精选点评:

  ●还行 照着这上面方法练被人发现的话会很尴尬吧

  ●只有第14课和第19课有讲到专注力训练,其他章几乎都是心灵鸡汤,书中列举的例子也太缺乏严谨性。没什么意思。

  ●名字很俗套,但内容很好。专注有种种好处:幸福、财富、成功。通过控制自己情绪、思绪获得意志力和专注。一些练习专注的小练习。

  ●这两分打给优秀的结构思考力目录。

  ●很烂http://www.read.org.cn/html/1680-20-magic-powers-of-concentration-hall-training-session.html他人读书笔记

  ●10.27

  ●想对于个人时间管理体系的构架有所帮助,于是花了一个小时翻完。一如既往的像所有的励志书一样多废话。个人认为此类励志书或者系统性好,尽管方法很常见,却能都组织起来,对几乎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新颖,能提出其他人没有说过的有效方法。可惜这本书基本都没有做到,说教太多,只有一些零碎的内容略有启发~

  ●胡言乱语,不知所谓。

  ●会很有效果的 如果。。我真的看进去了的话= = (不行一定要找时间再看一遍)

  ●假书。。。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一):专注

  什么是专注?就是在思想层面上,集中注意的力量攻其一点的一种状态。什么是专注力,就是能干控制自己做到专注状态的一种能力。本书在讲解专注多时候是讲的比较清楚的。与生活联系起来,对专注讲的非常通透。

  缺点在于存在严重的心灵内容,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论述,思想较为一元化,几乎没有有辩证思维。当然了,辩证法是不好用的,如果用的不好,容易走向两个都可以,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这种无法取舍、无法选择的局面。作者这样强调专注的作业,强调专注对人生的影响,目的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矫枉过正”来促使大家集中注意力,提过自己专注能力。这个想法也与自己写作目的相一致,我在起主要方面是支持作者的,但是反对作者少数唯心主义论断。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关于宗教的论述,一个专注书籍,没事来几句宗教内容,真实无语。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二):ANOTHER SELF HELP BOOK

  虽然这个书名叫20堂训练课,其实实质上面只有2堂而已,其他的18堂都是为什么要提高注意力,人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的,加上煽情的没有什么科学说明的文字,基本上就是一个SELF HELP BOOK,适合SEX AND THE CITY里面的那个CHOLLATE去亚马逊自己购买的那种。(4个番茄时间读完)

  不过书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练习

  这些联系都是在身体放松以后,做一些极其简单,而且都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并且每个动作都需要保持15分钟的动作(恩,空调再高上10度就是HOT YOGA啦)

  以下是对肌肉的练习

  1. 静坐在椅子上面10分钟,保持不动任何肌肉

  2 左右手臂与肩膀同高,但头脑在转,并盯着手指

  3 控制自己的无意识小动作

  4 对自己食指的控制

  作者提出,一定要找自己不感兴趣的很BORING的东西来练习

  最后他提出对于注意力的锻炼如下

  1每天对着门锁15分钟坚持6天(不许发呆,一定要关注门锁)

  2 叠放扑克牌坚持6天(保持扑克牌前后一致,不许快速放下扑克牌)

  从而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学习一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否说明了这个人的意志力也修炼到了极致了?

  最后,作者提出了锻炼的一个CYCLE

  每日早上肯定自己(每天可以做我能行的自我想象),晚上回来自我反思

  每次只做一件事情,从而走向成功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三):无论作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当下,现在就进入它,不要犹豫!!

  我很早就觉察到,作一切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专注。

  而抑郁症患者,以及很多精神疾病的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作什么都不能专注。

  即便是普通正常的人,也经常性地处在浮躁涣散的状态之下,注意力象万花筒一样忽明忽暗到处乱转。所谓的累,大部分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没法专注。心累,反过来急剧地加重了身体的累。

  专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也是健康心灵的一个特质。

  不能专注的人,也就不能放松。专注与放松,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专注也是幸福人生的一个关键特质。

  那到底怎样才能专注?有什么方法能够高效地让一个人立刻就进入专注状态?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啊,找了好多书来看,试过好多种方法,这个那个的,总是好像有用,似乎又没用,一时好一点,很快又陷入苦恼。。。

  近来似乎有一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了。首先,什么是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不被其他所吸引,不会萦绕于焦虑之中。

  那么,有什么方法高效地达到这个状态那?我经过长时期的尝试思考,感觉到,阻碍我们达到专注的一个最大障碍,恐怕就是"想要找一个方法去达到专注"的这种心理。

  “什么是专注”或者“专注是一种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想要精确描述不容易,因为人真的处于专注状态时,是不知道自己正在专注的,一旦知道了自己“专注”,其实就已经不专注了。

  但什么“不是专注”倒是值得研究一下的。

  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处于“自我监控”的状态时,在老是担心自己“是否专注”时,他肯定是不专注的。

  另外,当一个人寻求一个“方法”,企图依赖一个方法来达到专注,他也肯定是不专注的,因为这时候,他注意力放在那个“方法”上了,从而不能全部集中在所作的事情上面。

  也许有不少的“方法”可以帮助人减少分心,屏蔽干扰,但是记住,你最终进入专注状态的那一刻,一定是你抛开了其余的一切,包括那个“方法”的时刻,只有这时候才能专注。

  所以,我体会到一个终极的道理,那就是,没有任何方法能够使人达到专注状态。

  如果想要体验专注的感觉,首先要作的事情就是彻底放弃那种寻求方法,依赖方法去达到的想法。---没有任何方法。

  这话乍看起来好像荒谬,但我体会到真的是这样。

  一旦真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不难。

  作一个事情,观察一个东西,你要立刻,立即,马上就打开你的感观,对它完全打开,没有犹豫地,立刻就进入,当下,就是现在,马上就进入。。。

  你观察过激烈的篮球,足球,网球比赛里面,那些优秀运动员的神情吗?就是那样的。。。

  没有犹豫的,那种寻求什么“方法”的想法,它首先就是一种犹豫。

  不要去寻求任何“方法”,立刻就去进入它!!!

  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以前认为的那种,只有能引起我的乐趣的东西,我才能专注投入的想法,是多么荒谬!

  这样的哲学,就造就了我悲观,被动,永远随波逐流的可怜样!

  其实,一个人是没有什么东西会肯定没兴趣的,恰恰相反,只有专注投入,才会带来乐趣。

  因为,我发现,对于一件事情,无论我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无论我以前觉得它多么枯燥,死气沉沉,一旦我专注投入进去,它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

  而一个人最美丽的状态,就是进入那个活生生的状态!

  有没有看小说,以及好多故事里面,某些人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突然喜欢上了某种东西?突然发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某种才华?

  无他,就是突然,他在某个点上猛地进入了专注状态,突然品味到了那个甜美无比的活生生的滋味!

  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一个道理,就是那个甜美的滋味,不是来自他作的那个事情,那个对象,而是来自于那个专注投入的状态!

  所以啊,兄弟们,不要苦苦地执着于某个事物,某个东西,而是要越来越多地去品尝那个专注投入的状态,这才是人生之终极意义啊,那里面才有心灵的真正的平静和幸福,一切的神和宗教,他的原本的含义,他的终极的目标,皆在于此吧!

  你仔细体会一下,你那些所谓的爱好或者喜欢的活动,无非就是一些个曾经让你体会到了专注投入滋味的活动而已,不是吗?

  记住,没有任何“方法”能让你专注,彻底放弃这种寻求“方法”的念头!

  无论作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当下,现在就进入它,不要犹豫!!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四):浅谈专注力,你也可以做的到,找回你的专注这项能力吧!

  

文丨叶小键

最近阅读了希伦·杜蒙《 20 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3 分钟专注塑造一生的成功》

  这是一本浅谈专注力的书,书中 80% 都是概念性的原则,并没有再深入的执行细项,也没有引用认知科学或是行为心理学等验证来说明如何的提升专注力。

  不过书中有一些想法还是可以值得参考的。接下来与您分享我有所感受的一些想法。

  假设在修理电灯泡,更换零件,在拆卸灯泡时,一定是比较慢的动作,逆时针一圈一圈的慢慢转下来,手拿着,最后放在桌面或是箱子里。因为动作很快的话,有可能会灯泡会掉落,那么就破裂了。

  这个短暂的过程可能只有 3 秒,但却是你高度专注,因为你要全神贯注的拆卸灯泡,这就是专注力的极致外在体现。

  在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大意是这样说的:内心的平静才让你的手艺得到提升,而内心的平静,才能让你的专注力获得聚焦当下。

  专注力是内心平静下来做事情,不赶不急,唯有你慢下来时,行动慢下来,专注于当下。虽然问题会打断你而无法专注,中断来自于自我的思绪或外在介入都有。

  我们可以使用概念原则 + 效率工具来协助我们,提升专注力,高效的完成当下事件或任务。

概念原则有三点:1. 一次做一件事一次只做一件事,便能一件一件依次解决。我告诉你这可是相当好的一个习惯。____希伦·杜蒙

  专注力首先要求你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好比你不可以在看电影的同时,又玩电玩手游。

  刷手机微信朋友圈又同时与他人聊天,这样最后二者都不讨好,你想要讨好某一边,最后二边都不讨好。

  做一件事情,专注于它。

  最近去因为感冒去看医生,挂号后会取得就诊号码,看着灯号在变换,到我的号时,那时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是某件事情的医生,对于事件排除且解决它,而医生一次只看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症状不同,病因也不同。

  一次就是做一件事情,专注于当下,

2. 脑海中预演流程我想要强调的是,养成在脑海中描绘形象的习惯,这一点至关重要。______希伦·杜蒙

  预演人生,你会多 30% 的时间,也会让你在行动上更加有自信,也会让你流程的顺畅度,大大的提升。

  预演是一种采排,让自己可以先行练习,先行的演练,掌控全局。

  电影《徒手攀岩》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他在攀岩时,会在起点处,可能待上一整天,专注的在脑中预演,攀岩上遇到的问题,在无保护装备徒手独攀中,风险是致命的。一个微小的失误,也许一阵风、一小块碎石落下,或者一只突然出现的昆虫,都有可能导致攀岩者失去平衡,从几百米的高处跌落,这个身亡的机率可能高达 90% 以上。

  亚历克斯·霍诺德 他会专注的在脑海中预想,这个过程中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怎么面对等等。

  然后一次又一次完成小目标,最终到达目标,登上山顶。

3. 做事慢下来,内心宁静

  在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大意是这样说的:内心的平静才让你的手艺得到提升,而内心的平静,才能让你的专注力获得聚焦当下。

  我是用毛笔来练习我的内心宁静这个动作,毛笔写字很快的话,那么字会让容易看不懂,就要慢慢的写,才会好看。

  持续的写,持续的慢写,写好来,那么你在做事时,也一步一步到位,慢慢的把事情一步一步做到位。

  内心的平静让事情可以不用重工或是重复工作。

  焦虑来自于没有准备或是评估错误,比如说早上八点上班,平常从家里到公司路程大约 30 分钟,那么你会选择 7:30 出门或是 7:00 出门呢?

  当你选择 7:30 出门的话,路上的就不可以有突发状况,比如车没油,塞车,修路封道等等。时间上的来不及会造成内心焦虑,一旦紧张就会想要加快速度。

  常常失误就会发生在你加快速度,比如被拍照或是闯红灯等等。

  那么选择 7:00 出门,充足的时间让你也许可以买个早餐,带走。时间的充足,会让你可以有时间去留意细节或是慢慢来,有冗余的时间,内心就会平静。

  让内心的平静,安排事情的前与后皆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自己准备。

效率工具有二个1. 蕃茄工作钟

  极简蕃茄钟.app

  整块的学习时间才能专注,手机让人可以移动阅读、屏读。在等在公车,火车或是等待什么时,我们都会想要拿出手机来看,每次都是一小段时间,这个是碎片化的时间应用。

  我觉得这个可以应用在刷手机、微博、微信朋友圈、小说或新闻等娱乐性价值的地方。

  每天还是需要你一段完整的时间,试试睡前保留 30 分钟或是早起 30 分钟,用 25 分钟来阅读、写作、编程、冥想、听书等都可以。因为一段完整的时间才会让你进入专注的领域里,才能发挥你的创造力与想像力,也会让你静下心来。

  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买本书配合蕃茄工作钟。试试

2. 笔记本+笔

  a5 25K方格笔记 + kin kon 原子笔

  笔记本就是一本,不管什么想法,重要记事、创意、概念有的没有的,统一记录在这本,每天的开始写笔记本时,先记录时间:2020-1-05[一] ,这个最好与电脑的时间记录格式相同,才会习惯,接下来就是内文了。每天可以翻来看,想到就写,这个是你的思绪聚集地、思想池或发想本等。

  使用笔记本可以让你的工作有效率,可以帮助你把事情理顺,把烦燥去除,你所要做的就是写下来。一周后,你再回顾之前写的,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同时我建议在写的过程中,最好是字迹要清晰,不要太辽草。

  关键字先写,比如在阅读时,你突然想到去附近的超市买家庭用品等等的或是要把谁交待的事情记录下来,那么你就先写关键字,家庭用品,或是谁。

  建立关键字,让大脑可以查询即可。专注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你是否也有提升专注力的好工具或是原则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交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0堂神奇的专注力训练课》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