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是一本由[日] 松浦弥太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一):小册子
日式简洁。需要放在身边,时时多翻翻,温故知新。不仅是25岁看的书,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看。其中几点很喜欢:1:坚持每次只买一本书,比起那些为了凑单而买的书,精心挑选比对出来的“胜者”被“宠幸”的几率就会越高。2:培养自己的兴趣,然后深入研究,建立自己的品牌。3: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4:多观察,走路,坐车的时候,多观察身边的人,景,物。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二):我愿意做一名听众,听听他的故事
长辈讲道理,年轻人总是会当耳旁风,很多人生经验,没有经历过,很难感同身受和意识到对自己的重要性,带着这些道理步入社会,经历一次又一次走弯路和失败,回头看才醒悟,原来有些道理,不是没有道理。
因此,现在的我,心态更加包容,会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道理,分析别人的经验,给自己做判断多一些参考。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三):这种类型的书,我去年也竟买了
摘抄几个reminder
1.过分客气反而失礼
2.设法让别人成为你最强的后盾
3.适时去一下洗手间,缓解紧张情绪
4.每天都要开拓新的人际关系
5.打造属于自己的发声平台
选择书籍的高度真是很重要,如果是自我探索的话,还是多看些哲学和心理书吧。还没到140个字么,还没到140个字么。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四):日式鸡汤
有些观点新颖,总体简洁明了。启发最大的是无论那个年龄阶段都应该不断成长。学习永无止境。
具体举例
表达感谢要具体,单单说一句谢谢诚意不足。
用领导的思维去想问题。
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用假设,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会观察,观察周边的环境和人群,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待人礼貌周到。
在遵循基本的原则加以创新。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五):25岁时应该知道一些什么
每次读一些书总觉得在思想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东西似乎更加清晰。最开心的莫过于有人会用你想不到的语言把和你的同样的想法组织成文字。当读到这些文字时常常会与自己产品极大的共鸣,以下:
1. 管理学中所谓的PDCA,指的是反复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善等步骤,这些当然也能套用在自我成长规划上,而最重要的就是检查和改善。
2. 不妨观察身处的职场,思考如何赢得先机。别人不想碰的事,无趣的工作 ,琐碎的工作,都潜藏着机会。储存先机,总有一天会获得利息。
3. 公司支付的薪水也包括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六):25岁 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本书是松浦太郎将自己25岁的亲身经历、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集结起来,告诉正值25岁上下的年轻人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后悔。虽然人生各有不同,但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意义。其中本人对以下几个小话题,印象颇深:1. 每次只买一本书 2. 永远保持好奇心 3. 把爱好变成专业 4. 培养独特的观点 5. 养成列清单的习惯 6. 开拓人际关系 7. 学会独立 8. 培养求知欲 9. 模仿优秀的人 10. 健康很重要 11. 养成阅读的习惯 12. 拒绝免费的东西 13. 常怀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并引以为傲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七):《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书摘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松浦弥太郎 深度探究喜欢的事物,培养自己成为专业人才 培养独特的观点 养成携带纸笔,随手记录灵感的习惯 成为别人心中的不二人选 思考不想做的事,从中找到自我核心价值 结交能一起探索各自问题的朋友 越是微不足道的约定,越要遵守 适时去一下洗手间,环节紧绷的情绪 厚脸皮也是积极的表现 过分客气反而失礼 求知欲 健康管理 会议是表现自己的机会 设法让别人成为你最强的后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历练五年,就可以考虑自立门户(立下五年目标) 英语绝对是必备利器 试着从领导人的高度看事情 锻炼观察力 确立自我价值,时常自我革新 绝对不能替别人作保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八):已过的25岁
因为最近在看松浦系列,所以这本书也被我借来了,虽然写了很多作者的真知灼见,但是并没有太大太大的启发。要有自己的发声平台,要保有好奇心,要有基本原则,要坚持慢慢来…可能这些都看得太多了,已经没有多少感觉了。
相对自己说,不要守望那么久了,还是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有成就感的事情。这点很重要。至于现在的生活成本,我相信自己,随便出去都可以做得到的,你还是很棒的。虽然在27的中间阶段,但是你仍然有逆袭的能力,之前的自己过得太过小心翼翼,太多鸡头。要准备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好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不动声色,但是又很厉害的大人,加油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九):先想想不想做的事情。
摘抄❤️
把自己察觉到的小发现逐条记下在当作礼物送给想要尝试新事物的自己
所谓成长就是提升理所当然之事的精确度 别人不
自己 所谓成长就
是提升理所当然之事的精确度
别人不想碰的事,无趣的工作,琐碎的工作,都潜藏着机会。
比起什么都知道一点点皮毛的家伙,对于某项事物特别有研究的人,更能在社会上立足。
越是微不足道的约定越要遵守,为了不被致命的伤害击中,平常就要学着接受无伤大雅的失败,
就算再怎么功成名一旦健康出状况就什么都结束了。
感想❤️
不想做的事情:
为了金钱伤害身体透支健康
不是真情实感的人际关系
和异性同事开过分亲昵的玩笑
为了引起谁的注意哗众取宠
一味的讨别人欢心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读后感(十):自觉、定位、改善、精进——写在33岁
大道三千,孔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学》三纲八目,《中庸》好学力行知耻,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阳明先生“知行合一”,黄宗羲“匹夫有责”,毛泽东《沁园春雪》,读起来醍醐灌顶,做人本质千年未变,修行全靠自觉,在这世界上实现人生价值,生年不过百,方法最重要。 松浦弥太郎方法论【关键词】:小成功、小组长、积累面广、失败、每次一件事、PDCA法、好奇心、专业、独特观点、清单、每天认识一个人、记录灵感、谢谢、核心价值、朋友、礼貌礼物、守信、不争、放松、别以貌取人、宣传自己、小利、小胜1137法、独立、求知若渴、模仿榜样、发言、良师、重要清单、小心骗子、星巴克待客之道、苹果谷歌不是第一选择(小企业也有大机会)、五年才可创业、英文、小行业大机遇、人品口碑、正能量口头禅、领导视角、读报比较、观察、忠于原则、学习他人。 简单易学的方法,能让思想上的巨人,变成为行动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