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街最后一站》是一本由[美]马特·德拉培尼亚 著 / 克里斯蒂安·鲁滨逊 绘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一):用耳朵看世界
小杰走下车,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破破烂烂的人行道,坏掉的门,窗户上的涂鸦和用木板封住的商店。他抓住奶奶的手,问道:“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
奶奶笑了笑,指着天空说:“小杰,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了,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二):《市场街最后一站》导读
凡姐知道我喜欢绘本,借我许多,其中有一本《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完后尤为感动,巧合的是,凡姐也十分钟爱这本小书,于是邀我写一篇小文字来做个导读,分享给读书会的小朋友们。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三):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点击我,收听故事
朗读者=小狼妈
音乐=Arte Refact - 月に寄りそう乙女の夜の作法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四):发现美的能力
虽然对美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一纽伯瑞奖和凯迪克奖不太清楚,但内心对感恩还是有很大敬畏之情的,那是一种随时间流逝会消失的能力,我们需要保持和学习,然后利用它。
市场上最后一站绘画手法个人认为还是能引起儿童认知共鸣的,言语深奥不怕,只要看过的孩子对书中传达的对生活小美好的存在的发现的不排斥,那就是成功的。
生活在当世,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在任何岁数,任何境地都是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五):从插画师创作者角度解构绘本(严重剧透)
哈喽!
这个只是笔记,所以很多地方显得不那么专业或者肯定,我也是学习和成长的状态,肯定会出错,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自从我把笔记放到豆瓣书评,我就发现了我和其他友邻之间的文笔差距,像极了权游和小学生周记的差别。
说完了,走你——
关于书本
出现了!
一本画面设计、故事、主题、书本制作都非常有诚意的书!
一本获奖信息的数量覆盖了1/3封底、令人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六):我们该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不是很喜欢看绘本。有个同学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动画片,因为太可怕了,里面不是人的人说人话就很可怕。我最不喜欢的是那种无主题叙事片,因为太真实了,看着里面的人过着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无声叹息。
不喜欢绘本的原因是,大多绘本会输出一种不太现实的价值观,试图为孩子描绘世界的一角,但等孩子长大亲眼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想起曾经的故事,会失望吗?他做不到用绘本的心来体会世界,会着急吗?我们小时候没那么多道理,大人自己做不到,还希望小孩能做到。
我们小时候看的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所以成就了总以好坏划分人群的习惯。当然,真的长大后,发现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毫无理由的恶。一直困惑,为什么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磕磕绊绊,性格如果能决定命运的话,性格又是谁来决定的?
但是,我还是有点儿希望能活在绘本的世界里。那里提纯了的美好,过滤了的情感,对希望还有一点点点追求,但又得对自己的卑劣投降。感谢有绘本的存在,总是能敲一敲昏沉的良知,世界还不错哟,用力感受一下。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七):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绘本《市场街最后一站》,告诉家长如何给孩子获得幸福的力量。
《市场街最后一站》是首次同时获得纽伯瑞文学奖金奖和凯迪克银奖的绘本,该书同时还获得了《纽约时报》最佳童书、金恩夫人奖、纽约公共图书馆100本必读书等30多项殊荣。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童书作品呢?
每个星期天,小杰和奶奶做完礼拜后都要乘坐巴士穿过城市来到市场街,但是,今天小杰并不开心,他很困惑——为什么不能像他的朋友那样有自己家的车,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为什么他不能跟别人一样有一个iPod?为什么他每次都要来这个城市最脏乱的地方?
每个问题,奶奶都给他一个富有启发的回答,让他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乐:熙熙攘攘的城市其实充满生机;日常生活中就有美妙的音乐;经常被我们忽略的邻居原来能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奶奶用智慧引导小杰,让他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让他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八):教你一个开心法则
看到这本书想起以前参加一个培训玩的游戏:“太好了”,就是任何情况下,你开口第一句都要说太好了,并且为之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玩起来,事实证明,大多数时候,事情都是可以被“谅解”的。
《市场街最后一站》大概也传输了这个道理,奶奶带小杰从等车开始,到上车,到最后一站,无不在给小杰一次次发现美的探索。
比如:
小杰抱怨下雨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等巴士。奶奶说,树也口渴了,你没看见它用吸管在喝水吗……小杰抱怨,为什么我们没有私家车。奶奶说,我们已经有了一辆会喷火的大巴士……当一个盲人上车后,小杰问: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奶奶说:“宝贝,你知道什么叫看见吗?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听完演奏,市场街的最后一站也到了。小杰问奶奶:“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奶奶说:“小杰,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身边有这样一位奶奶,带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向着阳光积极乐观的吧!(想起了《佐治的超级阿嬷》还有《忍者》这两本的老人,都是那么睿智,充满生活智慧,滋养孩子的心灵),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哪会抑郁哪会害怕受挫呢?因为他一定能从他的正向思维逻辑里找到一条出路!
这本书是2016年的凯迪克银奖以及纽伯瑞金奖作品,优秀得不要不要的!
无论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悲伤。但是,对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仍然有选择——你可以选择看那些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发现美好的一面。这样的善意绘本,一定会给孩子美好的一面,而这些,都会成为他日后生活里的亮光,照亮一旦灰暗的时光。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九):愿你也能成为小杰奶奶一样的“有招妈妈”。
美美在妈妈的梳妆台上认识了各种香型,研究瓶瓶罐罐的颜色、形状、体积、数量,弄洒、摔碎了几瓶,结果挨了一顿打;
靓靓在妈妈的衣帽间里认识了各种面料,研究衣服的吸水性、柔韧性、抗皱性,在上面挥笔创作,被发现后挨了一顿骂;
知音从爸爸的音响中认识了各种音色,研究CD、黑胶唱片能滚多远、能否被掰断、扔水里是浮是沉,不仅被呵斥了一番,还在跟发烧友们分享时成了笑料。
此处应该还有一条,请广大读者自由发挥吧!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是TA的一技之长。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意识在一次次“闯祸”“捣蛋”“麻烦”后被教训没了却浑然不觉。孩子们不断地从家长们鲁莽、粗暴的回应中评判自己、给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羡慕小杰奶奶的睿智,口说智慧的言语,传递通达的道理,即便她没有饱读诗书,也应是认识真理之人。
有时候我在买英文原版书的时候,顺便买一些各种版本的经典绘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我不认识字的外文书,放在书架上,常常拿出来翻看,为的就是体验一下坐着我旁边、不识字的那个小朋友是什么感受。
我在两个二线城市探校、参观幼儿园二十多所,收费从5000-10000元/月不等,真正重视品格教育的都是纯正国际教育或教会背景的学校,其他的多是豪华的高级儿童会所,且不说没有正直、专业的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管教、训练、品格塑造,连绘本都是盗版的,其中十几所幼儿园的藏书都不足1000册,但花在装修、装饰、家具、玩具、游泳池、西餐厅、淘气堡上的费用令人咂舌,跟多数家长的消费观念高度吻合,怪不得他们会选择那样的园所就读,幼儿园的消费者和服务体验者分离,很多老师把孩子们捧着、哄着、供着、伺候着,怎么高兴怎么来,美其名曰释放天性,很多在这种理念的园所成长起来的孩子回到公立小学就读,很多成为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不懂规矩、基本功奇差。
如同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品格塑造是孩子成才的根基,在众多的品格中,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就是乐观,就像小杰的奶奶,总能“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像机器猫一样妙招不断,令人称奇。而这些“看不见、说不明、道不清”的品格建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经典童书,如同沙滩上的散落各处的小贝壳、小螃蟹,或者山里的小蘑菇、小野花、小昆虫,需要孩子自己蹲下身来,爬上爬下,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又一个将它们拾起来,放进自己的小筐里,再自己煮熟了、剥开壳,或者养起来观察,体会那种付出代价后收获的满足,家长在旁边看着,必要时出手救一把,别受伤、别中毒~
愿你也能成为小杰奶奶一样的“有招妈妈”。
《市场街最后一站》读后感(十):发现美好的眼睛 | 市场街最后一站
下雨了,雨点越来越密。
你撑起一把伞,径直走向公交站台,耐心的等着车。
看见路边的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看见雨滴聚集在花瓣上了吗?
看见雨水啪嗒啪嗒地打在附近一辆车子的挡风玻璃上了吗?
公交车来了。上车后,你熟稔的和司机丹尼斯先生打招呼。
车子走走停停,乘客们上上下下,车上的人形形色色。
有正在调弦准备轻弹一曲的吉他手,有手抱装了蝴蝶罐子的老婆婆,有光头纹身专注看手机的男人,有牵着导盲犬拄着拐杖的盲人,还有在听随身听的大男孩……
“市场街最后一站到啦!”司机丹尼斯先生大喊一声。
雨停了,一条美丽的彩虹挂在你即将要去的爱心厨房(施舍食物给穷人的地方)的上方。
这里的街道环境还是那么脏,你却微笑起来,你知道的,爱心厨房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有很多温暖的笑容,而你是其中助力的一份子。
你来爱心厨房帮忙有多久了?
哎呦,真的是很久很久了,从你很小的时候就和奶奶一起来了呢。
你还记得吗?那时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但每次奶奶在教会礼拜结束后都会带你来这里帮忙。
在路上,你问过奶奶很多问题:
——下这么大的雨,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巴士呀?
——奶奶,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
——为什么我们总是做完礼拜就要去那里?米格尔和科尔比都不用去。
——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
——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
你还记得当时奶奶是怎么回答你的那些问题的吗?
你还记得奶奶在公交车上一边织毛衣,一边哼着歌吗?
你还记得你闭着眼陶醉在那位吉他手的弹唱音乐之中吗?
你还记得在爱心厨房帮忙之后,在公交车站等着返程的公交车时,奶奶依旧织着毛衣,而你在认真的看书吗?
奶奶总是能够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美好的事物。
你也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不是吗?
后记:
这是一本获得双料大奖的绘本。
第一次有一本绘本同时得到纽伯瑞奖(金奖)和凯迪克奖(银奖)的肯定。
美国儿童文学大奖纽伯瑞奖首次颁奖给一本绘本。
不仅如此,另外还获得30多项奖项和殊荣。
之所以没有在文初交待,是希望这些信息不要影响到诸君的观感。
能打动你内心的绘本,就是好绘本,无论它有没有业界大奖的肯定。
茉四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