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扬 / 威廉·西蒙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一):战胜死亡的恐惧
本书是由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联合完成的,两人都是知名人士。作为《福布斯》硅谷商业编辑,作者近距离观察乔布斯及苹果公司20年,不仅贴身接触乔布斯本人,也对乔布斯的家人以及苹果公司众多内部人士进行了深度采访,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这是一本集聚精华的乔布斯传,并且具有权威性。
我们认识乔布斯,大部分是因为iphone,像我一样,之前只是停止在这样一个看传奇的眼光,却不知道他曾经历过的艰辛。原来他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赶了出去,10年之后又卷土重来,通过一次公司政变之后重掌大权。也只有这样有起有伏的人生,才能早就一个这样的传奇。这本书并没有经过苹果公司授权,所以没有回避一些乔布斯人格上的缺点和失当行为,可以说是一本很官方的书。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二):走下神坛的凡人乔布斯
当今时代,玩 离不开电脑、手机;看 离不开电影、动画;听 离不开音乐、音频。谈到电脑,首先想到的是苹果;谈到手机想到的是iPhone;谈到音乐,少不了ipod;谈到电影,自然避不开皮克斯。而这一切的背后,始终矗立着一个伟大的身影: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托什机、iPod、iTunes、iPad、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这些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甚至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乔布斯:世界因为乔布斯而变得更好。携带着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史蒂夫·乔布斯成为创新、新潮的代名词。在国内,很多人称之为“乔帮主”,各类传记、书籍纷纷将其捧到“神”的位置,多角度、多层次予以高度评价。
然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有瑕疵才算真实。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没有回避一些乔布斯人格上的缺点和失当行为,把乔布斯拉下神坛,真实地还原了乔布斯作为一个人生动、鲜活的形象。本书的作者杰弗里·扬(Jeffrey S. Young)是《福布斯》杂志的硅谷特约编辑,也是《苹果世界》杂志(Mac World)的创刊编辑之一,自1983年起就与乔布斯相识,有时间也有机会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史蒂夫·乔布斯跌宕起伏的经历。总的来说,除了伟大的创新,史蒂夫·乔布斯就是矛盾的统一体。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三):史蒂夫.乔布斯的传奇人生
拥有苹果,拥有iPhone,已成为众多年轻人跟上潮流的标志。尽管一个苹果的产品价格昂贵,但还是有不少人争相购买,因为它所生产的东西确实优秀,灵便,在所有的同类公司中遥遥领先。曾经看过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人手机拿着一个苹果(可以吃的那种),问:“这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是一种叫做苹果的水果,然后这人咬了一口又问:“这是什么?”被问者依然回答;“苹果!”本以为自己的答案准确无误,但问者说了;“这是一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叫做iPhone。”面对这个结果,我一笑置之,同时也不由得感慨苹果的影响力如何强大!
说到苹果这个公司,就不由得想起了它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虽然只为伟大的名人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对于他的事迹却不是很清楚。这次读中信社的《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才算深入了解了这个传奇人物的精彩一生。
曲折坎坷的创业经历,在书中娓娓道来,在阅读中仿佛和作者一起见证了史蒂夫.乔布斯的成长和成功。这本书是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花费20年的时间通过接触和观察乔布斯、他的家人、苹果公司及其成员,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后所著作而成的真实传记,书中所记录的事例可读性更高,更有价值,也更加真实。
从史蒂夫.乔布斯热于研究电子产品的童年,到制作出第一台电脑;从苹果公司的创立到建立Next公司;从回到苹果公司到一代又一代新产品的崛起......他的人生是辉煌的,也是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用事实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到如今人虽已去,但影响力依然不减。
他做事从来不瞻前顾后,他不会受到任何东西的束缚,他坚强果断、积极乐观、有着一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是一直活在人们心中的传奇,是所有人都仰视的存在,也是在历史上留下璀璨一笔随后翩然而去的人。
最后引用史蒂夫.乔布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提醒自己快要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声、所有对困窘或者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实、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来。”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这才是真实的乔布斯传记
说起乔布斯,那可真是有得说啊,我们暂且不说他和他的苹果公司给世界带来了多少多少新奇产品和科技创新,单就我们现在看世界青年和众多手机用户对苹果手机的热衷,甚至狂热,就可以看出,他的魔力有多巨大。可以说,乔布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科技潮流,是的,在你们熟知的苹果手机之外,他还一手撑起了整个苹果帝国。
我们所熟知的乔布斯,年少辍学,车库创业,而这距离我们熟知他,还有很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乔布斯在车库开发出了苹果电脑,使操作系统第一次有了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后的微软公司与比尔盖茨,也是在苹果电脑之后,才“模仿”研发出了具有图形化界面的操作系统,而这边厢,乔布斯的创业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在公司初有起色之后被合伙人联手赶出了公司(侧面说明,乔布斯其实也并非完人,主要在人际关系上还是有所欠缺)。失意的他在酒吧喝酒碰到一群立志搞动画的年轻人,于是入了伙,再次投身创业中去,于是就有了后来家喻户晓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而那边的苹果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收入惨淡,就快到了破产的边缘,董事会在这时候想起了乔布斯,于是他们再次把乔布斯请回苹果公司担任CEO。重回苹果的乔布斯继续主导苹果电脑生产,还开辟了ipod系列产品线,甚至一举击败当时最为著名的索尼的Walkman,从音乐随身听市场成功分得一杯羹,带领苹果公司从濒临破产走向辉煌。之后就是我们熟知的苹果笔记本现世、苹果手机与iOS还有iPad,苹果逐步成为一个日益完善的科技帝国。
乔布斯死后,众多果粉的追悼与怀念让图书出版商们看到商机,最多时候乔布斯的传记有5、60部之多,而这些传记的作者中只有两位是真真正正与乔布斯共处、交流过的,他们出的传记可以说才是真正的传记,其中一部是经由苹果公司认可后出版的官方版本《乔布斯传》白色封面与乔布斯的肖像图,同样也是由中信出版的中文版本。而这本《活着只为改变世界》作者之一的杰弗里·扬则与乔布斯相识20年,有比较深的交往,在这本书的写作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苹果公司的兴衰成败与权力更迭。它的出版并没有经过苹果公司授权,没有回避一些乔布斯人格上的缺点和失当行为,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商业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了解乔布斯与苹果公司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我推荐果粉和希望了解乔布斯的人们,也看看这本《乔布斯传》,兼听则明嘛。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五):【拾光书屋(书评)】— 没想到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本书让我多次发出了没想到的感慨。
首先是封皮,没想到年轻的乔布斯那么帅气,温文尔雅,还有那样一头“长发”,就这样站在我面前,笑眼盈盈,完全一暖男形象。翻开里面,和史蒂夫·沃兹的合影里又像极了詹姆士·邦德,瞬间让我感叹,颜值也是爆表啊,嘿嘿,不相信的自己翻书看看,哈哈。
第二个没想到,他的成功竟然是源于其内心深切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有过不安全感吧,但是就像我,不安全感爆发时可能会抑郁几天,可能会跟谁吵一架,也可能脑子里不停打架然后下个决定,但都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要不然,估计我现在就不是默默无言两眼泪的状态了。有人说我这是乐观,心态好,好吧,等我哪天心态不好了我就离成功不远了。
第三个没想到,文中竟然会写史蒂夫抽大麻,之前确实听说过、也从电影里看到过美国的中学生会在聚会啦、谈朋友的时候啦抽大麻,只是没想到,乔布斯也是这样。中学时恋爱的乔布斯和女朋友在放学后,通常会在一起散步、喝酒、吸食大麻,史蒂夫回忆说,“有一天,我们特意到了一块麦田,就是想吸一点迷幻药”,这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对时代有影响的人物,能如此坦诚,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性格的不同之处。
第四个没想到,史蒂夫竟然会对佛理感兴趣,且沉迷其中。史蒂夫发现了自己是领养的孩子,关于父母的很多问题在他心中都成为了一直未能解开的疑团,所以他总是处于一种精神上很迷茫的状态,这驱使他去寻找精神的真谛。应该就是因为佛法的启示和指引作用,让他对于自己、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可以不断的坚定前进的决心,排除万难,毕竟信仰这个东西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乔布斯将他的修行融入了世俗的潮流中,塑造了苹果产品专属的性格,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专注、简单。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为我们公正、客观的讲述了史蒂夫·乔布斯的一生—人生如何起步,公司怎样诞生、告别苹果而后又重返苹果,他开创了一个品牌,成为业界领袖,他改变了自己,融入了团队,进而改变了世界。
这个世界,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如果你想改变,去大胆的想吧!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六):改变世界一小步,成就非凡的自我——《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提到创新这个词,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在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双创’的今天,可以说创新也已经提升到i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次上了。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个人,我们准备好了接受和创造创新吗?之前在学校参加了苹果公司举办的一个Mac4me的演讲活动,在那上面就看到了苹果全球副总裁戈先生在讲述苹果公司的时候提到了创新,看到了其经营理念,可以说就是一直保持创新,引领世界潮流。虽然他在介绍苹果的灵魂人物是选得现任CEO库克,但是在我看来真正将苹果公司的创新理念贯彻中执行并将其建立成一个成熟的制度来运行的,苹果公司的前任CEO乔布斯可谓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也无愧于创新之父。
可惜的是乔布斯去世的太早了,如果他现在还在人世的话,可以说苹果公司今天的成就肯定更加辉煌。正因为乔布斯在一点程度上深切体现了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一理念,可以说市面上关于乔布斯的相关书籍是非常多的,就连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也有多个版本,当然其中最为官方版的乔布斯的传记,但是其实官方版的传记其实也有一定的不客观性,例如乔布斯的一些缺点就没有体现,当然在这里就不跑偏话题了。
之前我就看过中信出版的《成为乔布斯》这本书,书中就对乔布斯的全面人物特点进行了比较可观的描写,而且对于其创业经历也进行了客观中立的叙述,这其中也包括了其失败的经历。今天我介绍的这本《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同样也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可以说同一出版集团出同一人物的书两本以上肯定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侧重点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介绍乔布斯其人了,而是试图通过介绍乔布斯的创业经历来让我们感受到那一股改变世界的激情,那一股美好的愿望。
本书一共三个部分十三个章节,里面对于乔布斯的创业从起步到发展,再到中途遇到挫折,最后东山再起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乔布斯对于公司发展的规划以及生产产品的理念,可以说无疑不体现了其不安分的内心。当然书中也将乔布斯的一些缺点进行了叙述,但是在本书这不是重点。可以说本书的很多内容在其他同类型的介绍乔布斯的传记或者其他书籍都能够看到,都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情,但是本书的特点是从乔布斯的创新的角度出发,力图使我们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对其改变世界这个出发点来感受到乔布斯的魅力,而不仅仅是因为iphone!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七):生来不平凡 就为了要改变世界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想法竟是“中信真的是很爱出关于乔布斯的书啊”从乔布斯去世的那一年开始,从中信抢到了首发开始,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出关于乔布斯的书。
而这一本,是《福布斯》硅谷商业编辑杰弗里·扬所写,他能近距离观察乔布斯及苹果公司,不仅贴身接触乔布斯本人,也对乔布斯的家人以及苹果公司众多内部人士进行了深度采访,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是其20年观察和研究的结晶。貌似和之前那些版本的乔布斯有那么一丁点不同了。
知道乔布斯是谁,并且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我是从iPhone4开始知道的。那个时候在我的认知里,终于有一款手机是比诺基亚的触屏手机还要贵的了,而且手机的样式还和其他手机都不一样,只有黑白两色。当时就觉得这得是多追求完美的人才能设计出来的产品。因此也就知道了乔布斯,因为iPhone 4,苹果公司声名大噪,一直到现在,苹果手机依旧是手机行业里的领头羊,领先的位置无法撼动。而这一些全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乔布斯。
这本书因为是精装书,拿在手里面很有分量。一打开书就可以看到很多年轻时候的乔布斯的照片,然后前面的照片回顾部分用了稍微亮一些的白卡,正文用了偏黄的纸张,不得不说,大晚上看着真的很伤眼睛。目录用了一页纸就排版完毕,我很不喜欢目录的排版设计,我觉得很丑,就是一大个iphone的logo中间镶嵌着章节内容......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1、怒放与凋零
2、新的开始
3、东山再起
第一章主要是说在联合创立苹果公司之前到筹备创立再到告别的故事。而第二章就是说乔布斯在离开了苹果之后又去创立NeXT,进军好莱坞和迪士尼然后又重返苹果公司的事情。而乔布斯之所以能再回到苹果,前一任领导者的管理不善,导致了苹果的市场占有份额下降了12%,在乔布斯接任了苹果公司的CEO之后,苹果就开始盈利了,公司开始步入了正规。而就从这再次返回苹果公司之后,史蒂夫·乔布斯就开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而最后一章则是说了乔布斯在返回苹果之后,开创新领域(iPod、iTunes)把苹果带上了顶峰,然后自己2011年10月5日,因患胰腺癌病逝这一期间的详尽的事情。
果粉们称乔布斯是乔帮主。大家都在追随着他,因为他的想法和设计确实是让我们的手机更加进步和智能,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和智能带给我们的便捷和省心。自己研发了被所有人不看好的IOS系统的iPad却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改变了大家带着笨重的笔记本电脑的方式,换取更轻更便捷的物件来代替,为我们出行找寻了最有效方便的方法。
一直到现在,还有果粉和业内人士在提到乔布斯的时候还对他赞许有加,就像作者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话写的那样: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英雄有一些过错,没有过错的英雄是不会获得成功的,然而,在最后没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他的过错而是他做出的贡献。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八):【拾光书屋(书评)】成长与蜕变——《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他是一位致力于改变世界的梦想家,他也是一位年轻的电脑天才,他更是千万人心目中的偶像······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说起乔布斯这个名字,估计所有人都不陌生。人们都知道他是电脑天才,他是苹果的创始人,他拥有过亿的资产,他拥有不平凡的成功与辉煌。但是,在乔布斯巨大光芒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史呢?
恰好,这本《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传就是这么一本书。它的作者是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其中,扬是《苹果世界》杂志的创刊编辑之一,20世纪90年代 担任《福布斯》杂志的特约编辑,对乔布斯本人的事迹和苹果公司的情况都很熟悉,而且多次进行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由此可见,这本书的故事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犀利独到,以全新的视角视角审视了苹果公司的兴衰成败与权利更迭。真实的描述了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乔布斯。
在本书中,作者的写作结构非常清晰。首先,以“改变世界的梦想者”为序言,给读者设立了一个关于这个天才的悬念。你说我是一个梦想者,但我却不是唯一的一个。然而,没有人能够想象出史蒂夫所经历的故事!
确实是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乔布斯很个很厉害的电脑天才,是他创造了世人喜欢的苹果产品。当我怀着崇拜感去阅读乔布斯的故事时,毫不客气地说,我有些失望,甚至觉得这个天才身上存在性格缺陷。但当我放下书后,静静的回想。乔布斯虽然不凡,但归根究底也只是个普通人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苛求完美,方可见完美。针对乔布斯,大概就是这样吧。人都是有缺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也许就是因为他独特的做事风格,才得以成就他不凡的经历,不管是创立苹果公司也好,离开也罢,还是随后的进军好莱坞和重返苹果等等。经历的多了,人也就成熟了。这就话真的很有道理。当乔布斯再次重回苹果时,整个人都变了。他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居然说出了“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是属于团队工作”。早期的乔布斯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时间,真的是神奇的东西,居然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如此之大。我个人认为,乔布斯从一个满腔热血的苹果创始人走到人生的巅峰,成为三个不同领域的偶像。每次改变,都在迫使他成长,迫使他蜕变,帮助他走向更好的自己。
读过这本书后,我从全方面、多角度了解了乔布斯这个天才人物,对他的印象再也不只是作文素材里的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这类的词语了。我对乔布斯的神秘感减轻了,但敬佩感更多了。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九):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史蒂夫乔布斯这样伟大的发明家,史蒂夫乔布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平板电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就是伟大的iPad,这样伟大的发明成全了苹果公司,也让苹果成为了全世界都知道了那个被吃了一角的苹果。当然,斯蒂夫乔布斯另一项伟大的创新产品是iPhone,这两样发明,让平板电脑风靡全世界,让智能手机上了一个新高度,使得现在全世界所有人都以使用苹果手机和苹果平板电脑为荣,不管这两个产品卖得有多贵。
斯蒂夫乔布斯和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一样,也是白手起家,从开发和制造电脑开始的,但他的创业路应该比比尔盖茨艰辛一点,因为比尔盖茨成功的时候,乔布斯还不知道在哪呢。不过她和比尔盖茨一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电子世界的神话。
比尔盖茨创造了电脑的神话,他创造的操作系统,使电脑技术突飞猛进,几乎世界上所有电脑都在使用他创造的操作系统,乔布斯却在移动手机上做出了贡献,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有人也预言:移动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电脑的需求会减少,也有人说,电脑有一天会被移动手机取代,幸好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我觉得电脑和手机一样,是人类现在使用电子设备的伟大双壁,缺一不可。
伟大的创造自然被人们喜爱并使用,就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本自传的书名一样——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他做到了,不仅仅做到了,而且前无古人,他做到的,既然会被人继承,并被发扬光大!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
感谢【拾光书屋】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十):【拾光书屋(书评)】苹果神话的缔造者
他是一个硅谷传奇,几经沉浮,屹立不倒。他创造了“苹果”,在顶峰时被扫地出门,但12年后,他卷土重来。他带领“苹果”屡屡推出革命性产品,从iPod、iPhone到iPad。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实在太让人着迷了。相信所有的电脑和手机的传统生产商都无法想象,会有人为了买即将上市的最新款iPhone,带着帐篷食物,提前一个星期就在专卖店前排队。苹果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它将一款电子产品变成了像LV一样的时尚单品。它是一种时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很多果粉而言,购买苹果的产品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带有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膜拜。史蒂夫·保罗·乔布斯是这一切神话的缔造者。他是苹果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苹果公司创始人,也是Pixar动画公司的前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成员。他是给这个世界重新定义话语权的人。
本书《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更客观的阐述了乔布斯的一生,通过本书了解到一个更真实的乔布斯。8月24日,56岁的他放下了苹果公司CEO的权杖。观其一生,乔布斯从不随波逐流,思维另类,蔑视教条。他在缔造的神奇“王国”里虽然傲慢、偏见、自负、孤独,但却有着惊人的执着和坚定做事的心。他曾在演讲中讲到,“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是的,乔布斯更像是一位哲人。
史蒂夫·乔布斯曾在俄勒冈瑞德学院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乔布斯与妻子劳伦相识于斯坦福大学,为了两人的第一次约会,他“牺牲”了公司的会议;12岁时首次接触电脑,乔布斯马上表示“这东西很棒,我想弄一台来玩玩”;苹果是乔布斯最喜欢的食物,也是其公司得名的原因之一;工程师沃兹尼亚克是苹果公司的1号员工,但乔布斯提出抗议,因此他是0号。在创办苹果公司前,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寻找“精神指引”。在那里,他成为一名佛教徒。有人评价乔布斯,他把简单的修行思维融入世俗的潮流中。于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不仅是乔布斯的性格,更是苹果产品的性格。乔布斯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有这样一句魔咒——专注与简单。简单之所以比复杂更难,是因为你必须努力地清空你的大脑,让它变得简单。但这种努力最终被证实为有价值,因为你一旦进入那种境界,便可以撼动大山。”
1985年,特立独行的乔布斯被史考利和董事会扫地出门。随后的苹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战略,逐步陷入困境。乔布斯闭门思过后,重新创业,成立了NeXT计算机公司。虽然乔布斯技术很好,但NeXT公司一直没有找准市场,NeXT不是非常成功。1986年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电脑动画部门,成立皮克斯动画(Pixar)。从1995年起,该公司成为了众所周知的3D电脑动画公司,《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攻队》等动画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2006年迪士尼以 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ixar。1996年陷入困境的苹果公司以4亿美元收购了NeXT,让乔布斯重新回到了苹果,再掌大权。1997年,苹果推出iMac,创新的外壳彩色透明设计在美国和日本大卖,使苹果电脑度过财政危机。并在之后推出深受大众欢迎的iBook、Mac mini、Mac OS X操作系统、iPod、Apple TV和iTunes音乐商店等一系列广受市场好评的产品。2007年7月29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电话,2008年6月9日发布新一代iPhone 3G,引起轰动。2010年4月3日,iPad上市,首月销量100万台。2010年5月26日,苹果市值达到2220亿美元,终于超过了微软成为全球科技界市值第一的企业。2010年6月24日,苹果最新的Iphone4首发,首日销售100万部。
人生的挫折和坎坷的经历,乔布斯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感悟。没有人能够体会一个年少的天才在被放逐之后的内心痛苦,他说自己总在清晨醒来时,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该做什么?”身患重病,从死亡的边缘走回来之后,乔布斯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乔布斯终于找到了令自己年少迷惘的问题答案。从某种意义来说,“乔布斯”等于“苹果”,“苹果”亦等于“乔布斯”。苹果与乔布斯的同一,成就了一个成熟的业界领袖,也成就了一个世界第一的科技企业。
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于重复别人的生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