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4-14 00:01: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是一本由李爱玲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一):能一个人精彩,才能与全世界相爱

  三十岁,是男人女人的一个分界点。男人过了三十,一般都可以称之为成熟,女人过了三十,反倒变得多不自信。听桃花姐李爱玲和你讲述不一样的三十岁经历。

  无人开路,无人引领,我们就在三十岁这个分水岭,被迫一夜长大。

  三十岁是一个很着急的年龄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想赶着提前完成,就好像过了这个点儿就什么都耽误了一样。虽然不是女人,也能体会到这种焦灼藏着的孤独。除了小孩儿,事业,家人,女人们似乎需要在这一天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你可以说不公平,但生活就是这样,仿佛规定了男人要养家一样,女人也要开始承担起半边天。不依靠别人,也没人能教会怎么过,女人们首先要成为生活的老司机,才能应对各种套路。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二):成长路上,与自己并肩前行

  这段时间老公出差,我一个人要上班、接送孩子,孩子还处在3岁的一个敏感执拗期,各种不配合,前一段生病,又干瘦干瘦的,每天上班路上,接送孩子,家务,打扫卫生,还要准备考试,太忙太累的时候,人会变得暴躁易怒,对孩子没有耐心,然后心情特别失落,孩子也变的小心翼翼,生怕会惹到妈妈生气,前天晚上一点小事儿,导致自己失控,拍了孩子两巴掌,孩子哭着睡着了,自己收拾完看着熟睡的孩子,又特别心疼、自责,自己要将焦虑、易怒的坏情绪排泄出去,又想到了老办法,看书,爱玲姐的公号关注一年多了,基本上每篇原创都会看,把职场恩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里的鸡毛蒜皮,写的看完觉得酣畅淋漓,能把工作、家庭、副业平衡的特别好,她走过的路也是我正在经历的,所以看完觉得心里好受多了,这些都是每一个职场妈妈都要面对的,我们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慢慢强大起来。

  我们不能光要生活中的“酸甜”,而不要“苦辣”,生活给了你什么,你只能接受,而不能挑肥拣瘦,心态调整好之后,做事就没有那么暴躁易怒了,因为我们想要更多,想要照顾孩子、想要工作、想要自己的业务爱好,精进自己,所以就要付出更多。

  另外也想分享一点刻意排除负面情绪的方法1.刻意运动2.刻意写作,把不高兴的事情写出来,本身写的过程也是转移注意力的过程3.刻意社交,难过的时候给家人、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家常,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闷着想事情,越想越容易钻牛角尖。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三):当下便是最好的时光

  职场女性、80后妈妈、情感作家——这些“标签”是最初吸引我阅读这本书的原因。读着读着,数度因共鸣而会心一笑抑或眼眶湿润。对于我这个30岁的新手妈妈而言,在这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李爱玲的文字,如一碗暖暖的鸡汤,更像一个姐姐理解包容的拥抱。

  好多女孩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公主,长发飘飘、裙裾飞扬。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朝结婚生子,被迫一夜长大。面对孩子的屎尿屁、无穷无尽的婆媳龃龉、无法充当调和剂的另一半,多少少妇在漫漫长夜里默默哭泣。青春不再,前路迷茫。

  30岁,成了一个小女孩们谈之色变的“分水岭”。告别了粉红色的白日梦,跌跌撞撞地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渐渐发现,曾经形影不离的闺蜜,奔向各自的家庭,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系;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双鬓开始斑白,开始对我们的疑惑力不从心。面对一路辗转崎岖,唯有自己越来越有力的双脚,才能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我们开始颠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曾经无法忍受的现在看来其实情有可原;

  我们开始放下完美主义的玻璃心,在问题发生后反省自己,寻找新的切入点,重新出发;

  我们开始真真切切地爱自己,明白了每一次生气,每一回宿醉,都是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极大浪费;

  我们开始挑战好逸恶劳的习性,家庭主妇也好,职场辣妈也罢,唯有技能傍身,才能无惧周遭环境的动荡;

  我们从娇弱的花朵慢慢蜕变成一株坚韧的植物,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外表看来平静淡然,根系不断地汲取养分,日复一日,枝繁叶茂。

  30岁的年纪,满脸胶原蛋白的青春岁月已一去不复返,然而最爱的人都在身边,我们还来得及且更有能力去爱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亦明白与得到相对应的代价。

  李爱玲说,生活淬炼,婚姻磨砺,带给她最大的成长就是情绪和心态的稳定。所谓蜕变,无一不是在苦痛中成长,在风雨里绽放。

  人生是一场与自己的狭路相逢,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我疗愈。每一个当下都是不可复制的绝版,都是成就自己的必经之路。看得清自己,做得出选择,付得起成本,担得起责任,便是最好的时光。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四):不要让经历白费

  这本书我想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作者很胆大,直接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但是我还是有些不适应这种想法。三十岁之后就真的能拿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未来吗,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总是自学知识会有局限性。作者直接用自己的照片当封面,这有点自大的感觉,这本书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就不是很好。其实励志书籍不应该分好坏,因为市面上最多的就是离职鸡汤文学了,因为这些作者没有什么文笔,但是又想表达内心的感悟,有点为了出书而出书的用意。

  我看过的励志书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看了几页就放下了,因为觉得对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些人生感悟也不过是自己所认为的罢了,每个人写励志都有不同的方向,也不是每本书都会适用于所有人。其实真正有生活的人是不需要看励志书的,只有那些对事物产生过迷茫感的人才会在励志书中寻找答案。书的内容都不错,但是这个封面和标题给本书大打折扣,过度自信就成为了自负,与其教育人,不如与读者相互交流,只有信任彼此,才能互相学习。

  书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事,表达的思想也都很正确,不过叙事的篇幅太多,以至于有些部分读者并不能理解到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本书也就是作者30岁以前的人生写照,看完这本书我也大概对作者有了些许了解,她的人生的确经历过挫折,她的人生还将进行下去,未来的思想肯定也会改变,没准她今天是这么写的,明年就又会有新的感悟。作者还年轻,对于人生中的旅行者来说,她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所要经历的将会更加丰富,相信在多年之后的她的作品中,我能看到一个更加成熟的女性之美。

  在爱情与亲情方面,她已经是一位妈妈,我感觉她的感悟还是比较透彻的。爱情这东西,哪怕你一开始研究得再明白,等到你经历的时候,都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又或者你明知道有些事情是必然的,但是当你面对的时候却都失去的理智。你能做的,真的只有不断的磨练,别人是无法帮助你的,也只要等到30岁,你才会真正适应爱情,仅仅是适应,将来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我很喜欢书中的配图,还有精美的书签,总之这本书还是很用心的,个人感觉非常适合三十岁婚后对于生活依然迷茫的人来看,会有所帮助的。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五):人生只有自己经历那才是你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但是在不同的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相同的事情。先遇到的人,对于事情的发展就会有先的感受和经历。

  请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晚辈进行指导,指挥。但请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晚辈进行扼杀。

  在读李爱玲的新作中《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时,第一篇文就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同样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在面对小表妹的感情里。她不会以自己的过来人的经验来劝说小表妹那些后面会发生的事情,来徒添烦恼。在面对那些现实,世故里,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成长。而在我的一个朋友里。同样是面对感情的事情,不一样的人就会给出一个不要的对待方法。我那个朋友刚出来工作2年。在工作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喜欢的男孩子。但是男孩是从外地来她们那里打工的。爱情的开始总是让人沉迷其中,就算对这些以后远嫁的事情,她就算知道这样会让家里人反对,但是一旦感情开始了,怎么克制也是会拔不出来。更何况是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明明可以在美好的青春里感受爱情的甜美。却在被家里人发现之后给活活扼杀了。当家里人知道她交往的对象是外地的,就在她的精神上加以阻挡。给她举例了多少那些过来人因为嫁给外地人,之后发现的不幸事情。到后来,对她的人生自由也家里捆绑。辞退了当时的工作,剪断了一切与男孩的联系。后来,朋友也从那段感情里走出来,从新找了份工作。但是现在的她对爱情不再向往,也不敢再随便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每次和她说起爱情的事情。她总说这种事等家里人给她介绍就好。她害怕再开始那些不该开始的感情。

  对我的这位朋友,很心痛她,明明可以在感情里学者成长。就算最后他们自己没有成,没能走在最后那又如何,至少他们曾经经历过,相爱过。

  在李爱玲的这本《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以自己为主角,讲述着她人生中的那些人与事。在她的人生中,有一些事是我们正在经历,发现的事,她有她的面对方式,解决的方法。在这些事和人的故事里,通过她的事情,可以给我们学习的方面。但是人生,我们还是要自己去经历。过不一样的人生,人生因为自己经历了才能懂得里面的酸甜苦辣。而不是因为别人经历了,与我们诉说其中。知道里面的不容易,就在开始的时候结束它。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六):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上高中乃至上大学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十八九到二十四五左右岁,家人们对你谈恋爱是非常制止的。而当你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却又催着你赶紧结婚生子,一但你到了二十八九岁还不结婚生子,等着吧,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相亲,说媒就迎面而至!我们还没有谈过一场真正的恋爱却面临婚姻的压力,我们还没有真正的长大,我们却已经老了! 三十岁,人生的分水岭,前半程或许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恋,或许有叱咤风云的经历,可是又如何呢,一旦跨过三十这个坎,你面对的将会是从盛年步入衰老的父母,从热烈走向平淡的婚姻,也许还要管教这你的熊孩子,生活就会向一面缓缓倒塌的墙一样想你压过来,让你无处喘息,而你只能看着这面墙,无处可逃。这时候你最常听到的也许就是“三十了,老大不小了,该懂事了”,就这样,我们仿佛一夕之间,就完成了成长的蜕变,贴上了成熟的标签。 李爱玲,这位有着情感作家,职场女性,80后妈妈标签,读者心中铿锵有力的桃花姐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悟呢,她是怎样选择的呢?书中,她是这样写的。她经历了初入围城的困顿与茫然,初为人母的辛苦与无助,爱情浪漫之后的挣扎与撕扯,夫妻相处之间的龃龉与磨合,工作家庭之间两难的选择,庆幸的是,李爱玲还能找到一扇能照亮人生的新窗户,而我们呢,估计还在她曾经的选择中徘徊着举棋不定。 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如果我们每一天都是在重复自己的过去,那我们曾经吃过的苦走过的路还有什么意义呢。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有存在的意义,也许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的思考,感悟赋予了它真正的意义。孔夫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能有自省的勇气,就有自愈的能力。成熟从不以年龄为界限,不然就不会有少年老成这个词语了。当你看的请自己,做得出选择,担得起责任,那你就成熟了。 网络上都说《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这本书,是写给女性的勇气之书,可又何尝不是写给男性的勇气之书,性别或许分男女,可是勇气却是从不分男女老少的。我们要坚持自己,善待他人;我们要心怀菩萨心肠善使霹雳手段;我们要选择一条让自己最安心过最踏实的路;愿我们也能像李爱玲一样找到一扇照亮自己的全新窗户。 我们已经三十岁,已经站在分水岭上。或许,我们都应该平心静气下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未来如何,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做决定,只有你,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七):女人的智慧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认识桃花姐(本书作者)。书只是看了一章,我喜欢上了桃花姐。对于这本书,我觉得:相见恨晚。

  女性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但却又相似。这个世界对女性有很多的限制和眼光。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女性又有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也许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做女人的一套体系。这本书,是从30+女性的视角,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读者剖析如何在不同的年龄段做好女人。当然这个年龄段仅仅是作者活过的年龄。我还未满三十,这也是我愿意称呼作者桃花姐,而不是李爱玲,因为读她的文章,她真的很像是一位至亲的姐姐。

  书中从“闺蜜、男人、婆媳、父母”各个维度上,分析了女性的角色和心理。女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节操,优雅并不仅仅是表象的微微一笑,是骨子里的淡定随和。作家陶妍妍说李爱玲是刀子嘴,豆腐心,是一个记得来路,清楚归途的女人,是很有人生智慧的。

  其实,不管几岁,最怕的就是迷茫,没有目标和分寸。书中作者讲述她一位有小太阳般光芒的闺蜜时,点出了这样一类纠结的女性:拧不开瓶盖的,帕子不够自强,不够独立,没有安全感;拧得开瓶盖的,又担心过于女汉子缺失了女人味。这曾经是我的常态。是用怎样的一种价值观去衡量自己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不自信与纠结呢。身为女生,要有自己的态度和风格,无需在意太多细节,要想像COCO(作者闺蜜)一样,像一朵向日葵一样始终向着太阳,不做无谓的担心,也不去茫然寻找,只需用一路的坚持和努力,把自己变成想要的样子。不忧不惧,无怨无艾。

  相信每个20-30岁的女性都成为“职场、闺蜜、男人、婆媳甚至父母”这些话题焦虑担心甚至后悔痛苦过。迷茫找不到技巧去应对,不知道如何找回自己的位置,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无所适从。读作者的书,能够让你找到答案,她甚至将酒桌上的规则都分析的彻彻底底。她是一位真的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过来人。

  书的内容,很精彩,相信桃花姐,一定阅人无数,涉世未深的小女生们一定喜欢这样的书;初入职场的女白领们,也需要这样的书,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资深女汉子,你想做个优雅小女人,这本也是你的首选,如果你觉得自己太善良软弱,也想强悍逗比,不如看看桃花姐讲得故事。你肯定不会失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作者的文采斐然,名词名句,绝对让你对其佩服之至。

  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人比女人更懂女人,也没有谁比过来人更知道你当下的路怎么走。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八):照亮你未来的路,做快乐的自己

  前三十年,我和所有普通女子一样,经历了漫长恋爱,走到结婚生子的婚姻中去。这过程,看似循序近水到渠成,而当我置身其中,只觉得厚重生活如潮水般一波波迎面而来,让人透不过气,无法喘息。阅读了李爱玲的《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的这段话,同样处于这个年龄的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原本不成熟的自己,在三十过后,不得不成熟起来,承担有了婚姻家庭、孩子之后的种种,因为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我们女人不得不继续向前走。

  我记得自己三十才刚刚做了妈妈,被迫长大,学习照料两个孩子。感觉压力特别大,初出茅庐的自己什么也不懂,这一切从头做起。在母亲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把孩子们养到三岁多,原本以后这样的生活还会继续。可是老天爷没有拿给我机会继续,噩耗传来,母亲突然病重,接着两年时间奔波在医院、家里、单位。努力了很多,还是没有留下她。这份打击让我,感觉特别累。一夜之间,我被迫长大。发现已经找不到那个童心未泯的自己了,成熟太可怕。用失去亲人来换取,感觉无法接受。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心情才慢慢平复。原来我们女人真的很脆弱,没有想象中的坚强。

  生孩子从来不会成为女人的束缚,那些拿生孩子当作失败借口的女人,无一不是败在自己手里。工作让你始终独立进取,婚姻让你学会爱与被爱,孩子让你重归单纯童真。我觉得作者说的很对,做了妈妈以后,明白这些话。确实是这样, 为了婚姻家庭孩子,我们女人必须做出选择。我们女人要过好每一天,开心的活着,做最好的自己。照亮你未来的路,做快乐的自己。

  婚姻是两个人的团队,围城远没有那么复杂,你可以与他同赴沙场并肩作战,也可以站成他近处的一株木棉。最怕你做不了贤内助,只会做败家妇,本事不大,脾气不小,长得丑,还想得美,天天莫名其妙地吃飞醋,日日高举“防火防盗防小三”的大旗,永远纠结“你和他妈同时掉水里他先救谁”,陷在自己的迷城里出不来,才最可怕。作者提到围城不复杂,迷城才可怕中提到上诉内容,现在很多家庭都有存在。所以现实太可怕,你不懂得周旋,旁观者感觉特别累。真正的婚姻中只有平淡,没有玫瑰花的浪漫,我们都很失望。但现实就是这样,必须学会和他相处,温柔的迎合他。成为生活中的多面手,真的不容易。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是一门学问。只有进了围城的你们,才需要明白。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九):抛却彷徨,勇敢向前

  读《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作者:苏术

  如果说三十岁是一个分水岭,那么如今二十五的我,也即将面临一个断崖峭壁。

  过不过得去,取决于我对爱情的深度。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踏着前辈们走过的路,万家灯火,明暗亮度,大同小异。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我开始有了自己对于女人的一些细微的感受。比如爱情,比如婚姻。所以我想看看前辈们对此都有哪些感悟,并且能带给我的生命一些启示。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一书带给我很多思考。作者说:三十岁之后,再也不必拿谁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一生。三十岁就像一条分界线,前面的迷茫与后面的精致,是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所有感情的里程碑。如果说三十岁是一个里程碑,那么如今的我,也到了一个悬崖边。前面等着我的是婚姻,后面紧跟着的是岁月的追兵。我本不想把婚姻比作悬崖,很多结婚的朋友不管幸福与否都会跟我说,女人必然会经历婚姻,好坏不计。我把婚姻比作蚕茧,你在茧子里的时候,一方天地随你翻滚,当你破壳出来的那天,你所面临的挑战才真正的开始。婚姻与我也是如此。

  一直想要赶快长大,似乎长大后就没有目前的烦恼。可是恍然间长大了,才发现,旧的烦恼走了新的烦恼也跟着来了。作者说:20岁的姑娘,请狠狠宠爱自己如公主;30岁的女人,请自律自立自强当女王。如今我也二十五,前脚再跨一步,就从20变成了30。没有人跟我说在这个阶段里应该如何做好一个自己。是去稳定自己的工作还是把握住自己的爱情?我父亲常笑话我还是如此的孩子气,可是我母亲却已经着手安排我的婚姻。婚姻是什么?有人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人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管是哪种,于我都是一个未知数。我惶恐于生活带给我的压力又怕时间催人老,我不复而今。

  当我惶恐于生活的时候,当我凄凄惶惶于岁月老去,我不得不跨越一个悬崖去体会另一个领域的生活的时候,作者告诉我,你要成为自己的过来人。这个过来人,是不再彷徨,不辜负岁月,用从前的一切照亮未来。是勇敢的生活,是绽放光彩的生活,是一个人的成熟。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常常抱怨生活。我们看见了别人的好,觉得自己现在什么都不好。工作不顺心,工资太低房价太高,天天挤公交还堵车,似乎没有一样是自己顺心的。人生就像一颗陀螺,我们要不停的转着,似乎这样才能不被淘汰才能有存在感,其实不然。

  我常跟自己说,不要在这样庸碌的生活里迷失了方向,女人可以活得懒,也可以活得精致。我们要在懒中精致,在精致中活出精彩。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读后感(十):不为蝴蝶,只为绽放——读《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c886(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5069161/

  一个笑靥如花,一袭白裙衬着白皙皮肤的美丽气质熟女,绽放在这本书的封面上。

  她是这本书的作者李爱玲。

  然而打开书翻看的时候,惊艳我的是比她的美丽容颜更出众的智慧才华。

  她已修炼成她所想成为的人——经济独立,精神丰富,家庭事业,无所不能。

  如她所说:“你想要的安全感,其实没人给得了。”

  我想说的是,你爱上的别人的优点,不如你自己拥有要来得可靠,这也是你要学会爱自己,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然后你就可以怡然自得地安心爱自己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永远不要停留在羡慕别人的层面上,能改进自己,就让自己成为令自己羡慕的人,改进不了的,比如年龄,那就好好接受,享受。

  李爱玲说,二十多岁的时候,不停地赚赚赚买买买,爱爱爱,很多人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我也是,工作后发了工资就想着怎么花,似乎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钱。然而后来我发现,其实一个人需要满足的物质并不必要太多,我问自己,真的想要首富那样的生活吗?答案是,我不想要那种为了过首富的生活,每天都忙碌得身心疲惫的日子,我也不觉得那些标签名字不同的奢侈品有什么特殊意义。人这一辈子,几十年过去,骨头都烧成灰,那些名牌奢侈品连骨灰都不如,难道能让你永垂不朽么?就算我嫁入豪门,我也是认同郭晶晶的那种平民化的心态。所以我不羡慕物质上的首富,我羡慕精神上的首富。马斯洛讲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是物质需求,安全需求,中层次的需求是爱与尊重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都能自我满足,你就在精神上独立不依赖人。你的经济收入满足消费需求,情感上不依赖他人,好好自己爱自己,有一个能实现你自我价值的事情做,你的人生就过得比较怡然自得,舒服愉快了。

  关于婚姻,作者讲了很多婚姻中需要容忍和付出的代价,单身有单身的自由,代价是生病时没人烧水喂药,婚姻有婚姻的陪伴,代价是忍受婆媳及夫妻之间的烦恼。生孩子的选择也是一样有所得有所付出代价。

  世间没有双全法,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它付出的代价。 我们只是选择我们愿意承受的代价,不贪心,不后悔, 心可安。

  这本书是作者岁月历练的智慧结晶,我对书中的感悟深有同感,期待阅读作者下一部作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