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夜航船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13 03:52: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夜航船读后感精选

  《夜航船》是一本由[明]张岱著作,果麦文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航船》读后感(一):极文学,极上瘾。

  张岱是属于那种容易读上瘾的作家。

  看古文,从看张岱开始。

  写古文,从学张岱开始。

  如此可少走很多弯路。

  初看张岱,不推荐这本。

  倒不如去看看《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这本书略深一些,是要啃的。

  要我说,他有点像现代的埃科,非常广博,又能“化繁为玩”。

  当然我读他更多的是读他极文学化的表达,

  至于其丰富的思想性,浅尝而已。

  《夜航船》读后感(二):老先生嬉笑怒骂地抖了个机灵:“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明末文学家张岱写了一部《夜航船》,单看名字根本猜不出此书内容。序言中作者讲了一个半吊子秀才乘夜航船装十三失败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现在的知乎热贴。为了避免天下读书人不要再出现掉书袋时被僧人打脸的情况,张岱写了一本中国古代国学民俗维基百科,就是现在我们所读的《夜航船》。

  书中分门别类列出了二十个部,可谓是天文地理历史制度民俗迷信无所不包。更有趣的是,书中还包括了帝王、名臣、奸佞之臣等,每人典故出处略举一二,俨然是一部史记的缩略版。也有读来想笑的,比如“符咒”一节所录治脚麻法“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此书读来颇有趣味,仿佛一位l老先生嬉笑怒骂地抖了个机灵:“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夜航船》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山河故事掌中轻

  初识张宗子,大约国人相似,自那篇入选课本的《湖心亭看雪》,其用书画之手法行文,读之畅达,只觉其风采,仿若自“世说”中走出。、

  好其文必究其人,搜罗其生平,免不了便转至他那篇《自为墓志铭》。读至“好娈童”,不由想起“童年噩梦”,再不敢直视。

  所谓“童年噩梦”,十余岁时,初读红楼,也不知哪个版本,将宝玉男风写得分明。当时单纯,倒不至“三观尽毁”,只是实实感受到了“不适”,自此对这“名著”畏之如虎。

  是以见张宗子自述“好娈童”,便颇不自在。少年偏颇,好以事废人或以人废事,是以自此对张相公惟怕避之不及。

  再见张宗子,那便是许多年之后了。读三痴之《雅骚》,主角虽不是张宗子,却见了其诸多趣事。于是回头再观此人,再读其文,岁月淘去诸多沙石,始见金玉煌煌灿然,令人唏嘘。

  《夜航船》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且待小僧伸伸脚

  张岱最为人知的大概是他的墓志铭,还有“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曲曲几字,就可看出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关于他,李敬泽说得好:张岱好文字。不是那种正大的好,是纨绔子弟的那种好。好得有点儿赖皮,好得不讲道理。明代小品,文字通常是放得开了,但二袁其实还是官员气派,作爽朗作洒脱,自高处平易近人;至于竟陵诸家,越放开越别扭,如仆人扮老爷,手脚不知何处安置。倒是张岱,便是赖皮,便是不讲道理,也是娘胎里带来的随便。

  这种随便,与其说是一种玩世不恭,不如说是一种自信,透着一股子个人趣味。趣味这东西了不得,不可模仿,不可效颦,是一种熏染出来的气质吧。

  《夜航船》就是万卷藏书熏染出来的,张宗子掉了一手好书袋,这跟张氏三世藏书而张岱“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是分不开的。一页一页翻过去,是张岱多少个“航船的夜”里的寻章。可贵的是,张岱最是严谨,所以这《夜航船》才流传至今。

  果麦对《夜航船》的诠释很是可心,深蓝色的封面像夜的海,若用黑色就太重,那种蓝刚刚好。简简单单的白色夜航船三个字简简单单利利索索,却明晰醒目。内文排版是古代和现代的结合,很舒服。

  随便翻翻,能翻出明代文人的趣味和博闻。在流量信息泛滥的今天,真觉这份强识和趣味可贵。

  《夜航船》读后感(五):江山仍留斯人去

  在云南的尖山,我看见过许多墓碑。

  墓碑上的墓志铭自上而下,自右至左,磨损的不太容易让人看清。

  看了一会儿,看不太懂,我就走了。

  这些刻在石之上的“墓志铭”是一个人毕生的定论,作为死亡的使者而拥有长久的生命。

  张岱的墓志铭由他自己所作。

  在墓志铭中,他叙说着自己的“荒唐”。

  “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这学农学圃,俱不成。”

  实实在在的一个“纨绔子弟”。

  他的前半生纵欲在声色犬马的愉悦,而后半生却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那段痛苦之中,眼睁睁的看着帝国崩塌而进入一个不同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并不怎么让他及绝大部分的江南士人所欢喜。

  他留下颇多的著作,我却只读过《夜航船》,而在卷三的“人物部”之后,就再也没有意趣读完这本“百科全书”。

  他是一名魏晋般的学者,是一名堪称伟大的史学家,却也是一名孤独而自信放浪的踽踽独行者。

  张岱的一辈子都在用各样的文体与各色的文字回味着前生的辉煌。可他自己也知道,随着时间的前行,他化成了时代的遗老。

  如果他的后半生算是“堕落”的话,那他就是“堕落”了。

  像是百年之前的唐寅。

  他说:”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他是有遗憾的,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化解这份遗憾。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我知道这首词的时间距离现在不超过五个小时,却也找不出其他的话来形容这位故人。

  东北边疆签订“尼布楚条约”的那一年,张岱卒,终年九十三岁。

  《夜航船》读后感(六):不只是一个人的百科

  不只是一个人的大百科 ——散读《夜航船》 一本从哪里都能开始读的书,一本到哪里都能合上的书,一本古典意味的百科集结,还可以当作经典备于家中时而拿出来品读一番的,这本奇书就是张岱的《夜航船》。果麦文化这一版本,纸张轻巧,字体排版仿古典,可以放在枕边,读读放放,当做消遣。然而,张岱为文并不是供人消遣,没有用心的话,他也不会去记录一些关于天文地理的种种事宜,还要与人分享,所以说,这般热情就值得推崇。 张岱对文字很有研究,文言的魅力自是优点多多,字句简短,行文利索,转折自然,留给习文的后者以典范。《夜航船》看起来很庞杂,实则归拢的很具体,几个大类别,又分几个小类别,长年累月的记录才有系统性的划分,张岱是个有心的文人,这样的人常常会有大抱负,然而时局动荡,时运不济,没能当上一官半职,所以将文字看成了一生际遇,终也将文字发扬了光大。张岱的记录也不是着重于典型,随手记下来一般,亦有自己的嗜好,不仅带你认识五岳是什么山,或见证建安七子之流的人文记录,这些记录自然有归拢到一起的意义表露,所记之事,看似八卦,实则很有意味,不只是表面的记录,读者可以联想到更多方面,从而建立自己的体会。 张岱的足迹遍布多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文化历史都在他的笔下生辉。张岱记录历史地理,求真求实,也注重山水之情,抒发自我。凭着丰富的阅历,张岱放到现在,也是一顶一的风流才子,游山历水,拜师交友,也会到处发微博发微信,八面玲珑,终成著书无数的交际才子。 张岱、李渔这些有个性的古代文人颇值得研究,皆是性情中人,他们俩人有着许多共同点,都不是死磕呆板的学问人,遵循着七情六欲,活得也算潇洒风流,但对学问充满了真挚之情。李渔的剧作在当时已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反映社会现实,亦有饱满的情感体现。对于张岱,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著作《陶庵梦忆》更是受到诸多文人的追捧,周作人说过“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说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背景。”陈平原将其称为“明文第一”,都是对张岱为文极高的肯定。 上天入地,天南海北,无所不晓,无人不识,博学众彩,既存在于无限的知识海洋之中,又处于个人趣味之内,将大千世界化为了入心的点滴,这不只是一个人的百科全书,也是后世读者的寻宝之地。或许,你认为写出这本书靠的只是日积月累,其实不然,热爱才是重点,这一切,张岱做到了,他凭着一颗多么广袤的内心呀。

  《夜航船》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夜航中听故事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网络时兴,让人们有问题就习惯上网找一下答案,网络无形中就成了一个移动的百科全书。那么在古代,没有网络,那个时候,也有百科全书吗?没错,在三百年前,就有一本百科全书《夜航船》,我很好奇,就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岱,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三不朽图赞》等绝代文学名著,另有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如在读《夜航船》的时候,人穿越到过去,回到那飘飘摇摇的船上,趁着夜色,航行中。在以前的南方,坐船就如同我们乘火车,乘飞机一样,各行各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都会遇见。而我们永远不可能提前预知,旁边的人是怎么样的。而作者也不拘于一格,天文地理,什么都有,倒是十分贴近生活。一介文人将眼中的世界,从古至今,从地理到星象,统统综合在一起。好久不读文言文,初读,甚觉有些枯燥,断断续续读了好久,反而又爱上了文言文的简洁明了。

  张岱这个人,非常有趣,出生仕宦世家,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玩物玩世,爱好广,在文中就能体会到。如天象地理,皆可理解,还有政事,文学,特别有趣的,是古玩,外国,植物等等,无一不在内。中国的天文学在历史上也是比较有名的,从二十八星宿,到长庚,再至北斗,金星彗星木星,这些在当时,人类可见的,基本上都概括了所有,除了文学知识有,还有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等等。特别有意思是一些传闻,如有提到御史雨,说是唐平原有冤狱,然后就很久没有下雨,之后颜真卿当了御史,正确处理后,终于下雨了,这场雨就被称为御史雨。还有侍郎雨等等。像是植物部,作者的文笔简直就非常有趣,如护门草,在常山上有一种草,取一些回来,放在门上,有人经过家门,草就发出呵斥声。还有一种草长得如剑形,上面有七颗星,看起来跟北斗一样,人们叫它为七星剑草。还提到葡萄昔蓿,梨等等。内容很多,却很杂乱,正如船上的人一样,恰恰同作者一样,好精致,好新奇,好古董,好花鸟草,爱好的多,却不失为一个性情中人。或许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未必能同作者一样,集合成书,成就了《夜航船》。

  1689年,张岱卒于九十三岁。《夜航船》从此湮没。三百年后,尘封抄本现身于世,辗转入藏宁波天一阁,至于,我们现在得以阅《夜航船》。

  《夜航船》读后感(八):张岱的私人博物志

  说起明朝的张岱,这位赫赫有名、不比纳兰容若差的张公子,总会第一反应想起他的“墓志铭”,清楚些应该叫《自为墓志铭》,书中如此自嘲:“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不成,学农学圃,俱不成。”听得人很是汗颜,张公子那哪是“俱不成”,搞得如贾宝玉那般“顽劣”,只是人家的心大,装得下这花花世界,博闻强识的头脑早已成了一所小型的私人博物馆。

  头脑成型,落笔无声,《夜航船》恐怕就是这么来的——一本极为好玩的私人博物志。说起“私人”,每个条目都由着张公子的性子,高兴的时候多写些,能看个整页;不高兴了就一笔带过,一两句话把出处写明,绝不说得清清楚楚,叫人看得明明白白,倒是有些读书笔记的味道。

  书中的分类在如今看来不同寻常:一会儿是正正经经的“天文部”、“文学部”、“礼乐部”,一会儿又是没个正经的“容貌部”、“九流部”。这个“部”下头的分类也好玩,很是有些奇奇怪怪的词,比如“政事部”里冒出个词叫“烛奸”,初看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专门去查才发现,“烛奸”只是一个简称,来自于一个成语“洞烛其奸”,指洞察出事情前后的真相,专门翻到索引的那页瞅瞅,记录的都是办案过程,很有些悬疑小说的势头,仔细留意一番,发现张公子选的案件多多少少与妇人私通外人、谋害夫君有关,而办案的执法人员则多是“使诈”诈出了案件真相,有些甚至都变得神乎其神了。比如“旋风吹叶”,不过是办案老爷坐堂中发现了一片不属于这地方的树叶,就断定有僧人杀人,虽有冤魂托梦为解,但还是蒙上了一层奇幻色彩。

  不过,按照张公子的说法,《夜航船》中的条目,本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自嘲“不足为信”,甚至直接划分出一个“荒唐部”来,专门列举了“鬼神”、“怪异”之说,搜罗的条目有我们极熟悉的“钟馗”、“旱魃”,也有看似没见过其实换汤不换药的“义妇冢”(梁山伯、祝英台),还有完全没听说过的“支无祁”(大禹治水时获得的水兽)。听过与没听过的混在一起,多是些小玩意儿,如同一个个小故事,倒能读出些许聊斋的意味来。

  难怪别人说起《夜航船》时,总有种恨得牙痒痒的感觉:“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包罗万象的内容,变化多端的条目,简洁明了的叙述,偏偏读来又不像是单纯的博物辞海,记录的东西好玩得仿佛每个词都是一个故事,一场奇遇,一段传奇,一本书的厚度,它无所依傍,从虚无中来,又往虚无中去,只可惜人世间匆匆一瞥,尚无踪迹可寻,倒成了“奇案”。

  罢了罢了,还是容小僧伸伸脚吧。

  《夜航船》读后感(九):古代百科段子手张岱

  古代百科段子手张岱

  文/米雪

  中国古代的通讯技术并不发达,信息的流传也不如现代广泛。在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今天,在百度中输入“张岱”这一个名字,词条达到3360000之多,连张岱的祖宗三代都可以人肉出来,可见资讯的发达程度。

  张岱其人,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前半生荣华富贵,后半生颠沛流离,生活于明清朝代更迭之际,有才情,有格调,“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谲谑,书蠹诗魔。”是一位典型晚明式的人物。《夜航船》这种百科全书一般的资料大全,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在明清之际,确实是一本好用的词典。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张岱只把这本书作为一种资料集合,作为一种备忘录存在,甚至自身都不曾言明有这么一本书,无心插柳,柳却成荫,在《夜航船》中,“从天文地理、四方星象到三教九流、古往今来,或严肃,或幽默,或正经,或玩笑,无所不包”,

  这《夜航船》的成书目的简单粗暴,“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书中记录的这些百科知识,绝大多数是当时文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尧舜是一个人、澹台灭明是两个人这等常识错误能让人笑掉大牙,简直丢了读书人的脸。 “极为浅显” 显然是作者自谦,这包罗万象的“肤浅”,从古至今,也没有几个。百科指南,张岱在《夜航船》体现了个淋漓尽致。

  全书分成二十个“部”,如“卷三 人物部”、“卷八 文学部”等等不一而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严谨的礼乐到饮食日常,文学典故,诸如此类,皆有涉猎,显示了作者作为一个顶级纨绔的“段子手”功力。 有纯知识点,只需牢记即可的如“五臣 舜有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也有典故之流,如“面朋面友 颜克志面交如携手,见利即解携而去也。杨子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同类曰朋,同志曰友。”更有逸闻野史志怪的,“男人生子 宋徽宗时,友卖菜男人怀孕生子。”“辟蚊子 咒曰‘天地太清,日月太明,阴阳太和,急急如律令。赦。’……”至于这种方法用了,蚊子吓跑了没有,不得而知了。

  以上例举的,都是书中极小的一部分,书中的包罗万象,是对作者博闻强识、博古通今的一个完美呈现,书中内容的丰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明了的。作者将自己喜欢干的事情都写到了自己的著作里,总是在精简的文字中,似乎看到作者那张精明、促狭的脸。前半生的衣食无忧、富贵奢华养成了张岱的“气”, 书香世家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张岱的“质”,作为一个高标准的文人,君子六艺、纨绔习气于一身,于是在身后留下了这本如何正确的装13且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夜航船》。

  《夜航船》读后感(十):明末那些事儿:富二代教你如何掉书袋

  准确地说,这不是一位富二代。祖孙几代人都官居高位、舞文弄墨,是典型的贵族世家。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无俗世繁杂纷扰,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此似乎也并不正确。因为生活优渥,张岱的文字有着与那些生活困苦且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截然不同的雅趣。富贵之家长大的张岱,让我们见识到生于安乐是一种怎样自在的体验。

  《夜航船》,一个颇有江南诗意的书名,其内容倒也并非咏叹江中孤舟山间明月那般多情,它像今天的《辞海》一样,是普及常识类的百科全书。而所谓“夜航船”的经历,更像是今天我们坐慢速的绿皮火车,在无聊漫长的旅途中,彼此聊天消磨时间。如果阅历不够丰富,知识不够渊博,那就可能成为张岱序中被人耻笑的士子了。读《夜航船》,在张岱的百科世界里,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能粗略地知晓些了。

  《夜航船》二十卷,天文地理、礼乐歌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从这些词条中不难看出古人的智慧与想象,那些朴素的科学,在今天看来也有其合理之处,如五行、北斗七星,这些概念今天仍在使用。张岱在书中有对飓风的解释,看来早在几百年前,国人对海洋现象就有一定的认识了。而蜀犬吠日、吴牛喘月之类,让人颇觉好笑,是不是古代的动物太没见过世面了?

  说完天文,我们再看看地理。在《夜航船》中,寻到明人认为是名胜的地方,再与今天相对照,不免抚今追昔,徒生感慨。张岱的语言散淡自由,简洁有力地阐释,并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形容峨眉山“其二峰对峙,宛若峨眉”,三言两语间把山的最主要特点概括出来,干净利落。

  张岱是个衣食无忧尽情享受生活之人,他所擅长的自然是琴棋诗文之事。礼乐部中乐律类是一处亮点,将宫商角徵羽五音与治国平家联系起来,想必是生活在明末的张岱自身的切实体会吧。张岱记了多个琴瑟的典故,无论是寻知己还是觅明君,与音乐联系在一起,总多了一份律动的美感。

  无论写什么,张岱总能在着墨不多的情况下写得趣味盎然,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富裕的家庭生活滋养,塑造了他这样非主流的文人。方术部的那些真真假假咒语,若是感兴趣,无关痛痒的不妨一试。也不知张岱本人有没有尝试过这些,如果他知道几百年后还有人对此半信半疑,也许会偷着笑笑。

  纨绔子弟张岱留下了《夜航船》,几百年后的某个夜晚,我们乘着江南的小船,在水乡的桨声灯影中肆无忌惮地掉书袋,岂不美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夜航船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