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01 03:0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100字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是一本由[印度]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元,页数:20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一):给粉丝的消遣

  我是一个新米粉。阿米尔汗的电影 00年后的几乎都补了。冲着心爱的米叔买了这本书。说是传记其实是米叔电影的道路……更多是他人对米叔的看法。译者翻译得还好,看得懂,不晦涩。不过可能是作者写作不得我心的缘故。全书看下来没什么亮点,唯一记住的竟然是嫩米的照片???恩,还是为米叔的人品性格点赞,给我带来了向上的希望哈哈~想买书的其实更建议你们看米叔的作品 然后你会遇见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电影人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二):对阿米尔汗的喜爱抵消不了对这本书的厌恶

  截止到今天,攒了四篇书评。

  对于前几天的车祸还心有余悸,总是觉得耳旁有嗡嗡的声音,让自己不敢再去想象。做什么事情,都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但是继续攒下去,超过一定的时间,写起来也不止从何下笔,索性就沿着这种心情来吧。

  从看完本书的前10%,我决定打一颗星,一直看完,都没能改变我的这个决定。

  严重觉得,这是我最近看的最垃圾的一本书。

  跟阿米尔汗无关,我很喜欢他的电影,每一步都有很发人深思。

  但是对他的喜爱抵消不了对这本书的厌恶。

  本书是从阿米尔汗从影到现在,拍的所有的影片,一部一部按照顺序罗列出来,导演、制片人、演员等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感受,媒体对本电影的评价,获得了什么奖。

  所有的内容竟然可以用上面的两句话概括。

  我勒个去。

  感觉一堆复制粘贴。

  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三):我的全能影人偶像

  书中采访了很多和阿米尔汗一起合作过的导演,制片,演员对于阿米尔汗的评价,以及阿米尔汗对于自己道路的选择及事业的方向。 很佩服他作为全能影人的那些特质,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全能影人,不光自己演戏好,还导演好的片子,支持好的剧本当制片,以及会为了一些社会问题去出面处理,去当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也是一个潜力股,没有什么成功是随随便便来的,那也是一种执着与努力,也是一个人用心用行动用真诚用力量去做到的。所以,我坚信天道酬勤这一点,也坚信自己只要有梦想有目标为之奋斗一生,我定会成功,也定会达到我的梦想和目标的。阿米尔汗今后将作为我的全能影人偶像,在我心里扎根,深深的鼓励我。向他学习,朝他走进,未来一起来合作拍摄国际走心大片,连接中印电影行业发展模式,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沟通也是很重要的,还是要赶紧学好英文,方便我自己去表达我的想法和灵感。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四):关于电影,关于电影

  整本都是在介绍阿米尔汗的电影。是一本不错的影迷入门手册。 现在我对阿米尔汗的认识,就是只要说是他的电影,就毫无疑问的去看。所以看着这本是他的传记,本想也能对他的生活有所窥探。结果自然是失望。 看到结尾,才看到一句“这本书是对阿米尔汗电影的完整记录”。如果我早看到这句话,也就不读了,嘿嘿。

  这本书的构成,让我感觉像是剪报收集。阿米尔汗的话,都是别的媒体采访的摘录。猜想,是不是他对自己的生活保护的很好,所以大家也并不知道太多别的事儿了。 我就好奇他是个怎样的人,来几句内心独白就觉得满足了。偏偏,没有。 整本都是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介绍,介绍的角度也只是电影本身。而且每部电影的结尾,都会有一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电影,当然是满心欢喜,但是作为一本书来说,这样读起来,太没意思了。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五):【读《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世界上有趣的人很多但有趣的灵魂却很少,而在我心目中,阿米尔汗是绝对拥有趣味灵魂的人!记得当时是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得知他,被他饰演的兰彻圈粉,然后在不断了解之后彻底被他这个人圈粉!我不追星,但阿米尔汗绝对是一个例外。

  通过这本书对米叔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他的专注认真自律,他的诚心实意,他的品德操守,他的心怀家国,他的立志高远……总之说来,他这个人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如今,除了米叔早期的作品我没有观赏过外,其他的如《印度往事》2001、《地球上的星星》2007、《未知死亡》2008、《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幻影车神3》2013、《我的个神啊》2014、《摔跤吧爸爸》2016等都是反反复复看过四五遍的,总觉得他的电影有魔力,能传达给人一种直达心底温暖的力量,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米叔之所以越来越卓越和他的精益求精高度专注分不开,书中提到他的合作伙伴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他想做一件事,那绝对就能做成!这不仅仅是对他的赞扬更是对他的信任。像这样一个人啊,真值得人们称颂。最后,我想说,有米叔这样的电影人,真好!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六):随阿米尔,游历二十余年印度电影史

  这是一本描述《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演阿米尔的传记,诞生于2012年的旧版未曾料到《 我的个神啊 》《摔跤吧!爸爸》后期会如此火爆。所以并未侧重介绍国内观众更熟悉的电影,而是顺着时间,通过多位影视从业者向我们解开印度片的变化发展。

  阿米尔从影二十余年了,他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从腼腆的奶油小生到国宝级的演技派,胶卷记录下他的成长。本书则追寻影片轨迹,透过共同合作的编剧,演员等人的口中,重塑不同时期的电影文化与阿米尔的逐步蜕变。但原著者是印度影评人,对阿米尔的所有电影知之甚详,对印度不同地域文化更是了解透彻,所以本书并未倚重任何影片。可以说,这是印度人眼中的巨星成长之路,但用它筛选优秀印度电影,足够了。

  变与不变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七):权当看各种影评合集了,关于他的思想触及很少

  正如作者所说,作者仅仅是从阿米尔汗的电影作品去呈现他的演艺生涯的进化史,对这个人的整体稍欠丰满。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以为还会看到生活中的阿米尔汗,还有他思想上是如何改变和进化。 因为《三傻》知道了阿米尔汗,当初正因为这无语的电影名,在众人强烈推荐中我仍置之一边,无意中拾起这部电影,才发现也许是填鸭式的教育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而引起的共鸣,我真的太爱这个故事,太喜欢这个演员了。追着看了阿米尔前期的一些作品比如《未知死亡》等,觉得他以前的电影深度没有现在这么深。当然电影内容的深度是编剧和导演决定的,但是演员挑选剧本的眼光和能力却也是不容置疑的。 最后说到这本书,它更像是阿米尔电影的编年史,但是部分描述又未按照电影时间顺序。我本人因为对他前期的电影不熟悉,所以看起来觉得很乏味,后半段的电影比较熟悉,看起来像影评,但是能引起我的共鸣。 看完后,更是深深的被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给折服了,对电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每一部电影的专注和敬业、对学识的追求、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担当。唯有专注和热情能做成每一件事。但是本书却完全未触及《印度真相》这个访谈节目,也许这个节目更能触碰到他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墨的国家,而阿米尔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的形成是否和宗教教育有关呢?这些本书没有提及,希望以后的自传体能多描述。 最后引用一句《三傻》的话,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找上你。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八):只因米叔

  2019/7/21 读完《阿米尔汗:我行我素》([印度]克里斯蒂娜·丹尼尔斯 )

  米叔的传记是我看过的第一个电影人的传记!只因米叔!

  通过这本书可以详细的了解米叔的电影历程,无疑米叔的电影世家背景赋予其良好的从影环境,然而米叔的成功同样有目共睹,他的认真努力加上天赋使其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作为印度国宝级演员,他的电影影响已传遍世界,在中国同样产生深远影响!书中介绍了米叔从影以来的众多重要作品,从导演以及其他合作人角度给出了大量评述,使得更好的了解米叔!然而传记多是正面描写,使得人物不够立体,人无完人,相信米叔同样也有不足之处,书中多次提到有人抨击米叔在电影拍摄中控制欲强,相信不是空穴来风,但也绝不会太过分,米叔的专业与敬业让人敬佩,作为拥趸,本书是很好认识米叔的媒介,对于想进一步熟悉米叔的人,值得一读!

  有人把米叔和刘德华相比,两人都“红”了很久,三十年来一直都有作品出现,刘德华火的时间甚至更长久一些,但其作品的影响力恐怕不如米叔,米叔的电影佳作很多,作品的社会、宗教意义,对印度非常有冲击力,在我们看来也同样非常有教育意义,《三傻》在国内的影响可见一斑,很多人都是一看再看,我同样在多次看后依然感动与震撼!而后者的作品却有些捉襟见肘,烂片层出,单纯从作品质量上我觉得米叔更胜一筹!可能两者在本国影视圈的意义有些相似吧,常青藤级别的电影人,都值得敬重!

  米叔的号召力在国内早已打开,随着印度电影在国内的引进,相信米叔以后还会带来更多佳作,米叔就是最强的金字招牌!很期待!

  (ps.随着最初读此书的欲望很浓,到有点读不下去,可能对米叔早期作品不是很熟,读来有些枯燥。但耐住性子逐渐读下去,直到今天凌晨睡不着觉,再读此书却津津有味,一直看到凌晨三点多才入睡,早晨起来睡不着再接着看,竟一鼓作气读完了,意料之外,只因短暂的热爱吧!可能有时候读书就需要一鼓作气的毅力,而不应该用零散分散读吧~)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九):期待未来的阿米尔

  在本书出版前后,有不少同事问我:“你怎么会预料到阿米尔·汗会大火的 ?”但是说实话,我在报选题的时候,还不知道《摔跤吧!爸爸》什么时候会在中国上映,更别说预测这部电影在中国大火了。

  我当时想做这本书,很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米叔的喜爱,就算没有《摔跤吧!爸爸》,也会按计划出版此书。而本书的翻译,更是他的资深粉,是在网上自发翻译了阿米尔很多影片和新闻的大神。

  这本传记,曾获得了2012年印度最佳传记,我们引进的,是2017年新版,增加了一部分近五年的内容。本书在引入之前,阿米尔的粉丝团已经从印度购入了一批原版书卖给粉丝们,希望我们做的中文版能获得这批粉丝的认可,并且让更多想了解阿米尔和印度电影的读者们接受。

  《摔爸》上映后,受到的欢迎程度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期的,这让原本秉持“只想做一本偶像的书”的小小初衷的我压力倍增。毕竟,阿米尔已经在中国影迷心中树立了一个伟大演员的形象,读者对这本书的期待值肯定远远不止一本明星书那么简单。所幸,本书内容详细、完整,从阿米尔8岁谈起,涉及他几乎所有影片,记录了他一路蜕变和成长的过程。对印度电影界的很多知名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也有诸多着墨,所以,本书也是了解印度电影发展的一本较为完整的书。

  本书开头引用了阿米尔爸爸30年前的一句话——“我从没预见过我的儿子会出名。”而现在,就连阿米尔本人,也对他目前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连连惊叹。

  作为他多年的粉丝,我很清醒,我们大可不必将他当神一样捧上天。希望读过本书的读者了解到——没有人是真正完美的,阿米尔也不例外。作为电影人,他只是比大部分同行多了一点创新精神,一点坚韧不拔和完美主义的信念;作为公民,他只是担起了和自己名声相匹配的责任。

  阿米尔现在才刚过50岁,我们应该坚信,他更好的岁月是在未来。从他一路以来努力寻求改变,塑造各类角色的野心来看,他还有很多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我们一起期待,在未来二十年,甚至更远,他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感动。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十):阿米尔汗自传.《我行我素》

  期待已久的米叔自传《我行我素》终于在昨天中午到了,拿到书籍的我,兴奋不已,看到封面帅气的米叔,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亲吻了一口。 拿到书籍后的我,心想:要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一本书,两个灵魂在文字中交流……

  也许是对米叔狂热的迷恋,我实在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开始了我的旅程…… 这本书确实是像宣传说的那样:5万字,记录阿米尔汗从出生到52的经历,的确是这样,按照米叔年龄的增长而编排的。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不是因为我看书快,而是整本书看下来,我并没有从书中得到什么,顶多就是知道米叔和他电影的导演、制片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是怎么合作的?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记录别人对米叔的评价,而米叔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电影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是只言片语带过,我甚至在怀疑这本书的作者在写这部自传的时候有没有去采访过米叔,整篇文章看下来,就像是把米叔拍的所有电影梳理一遍,背后导演和制片人简单说一下,再附上他们对米叔评价的原文,仅此而已。 现在应该可以明白为什么看完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因为这本书就只是简单的罗列,并没有思想在里面,它只是一个躯壳 ,并没有灵魂。

  其中还有好多错误出现,如,“佣人” 打成“用人” ;《爱在旅途》海报下标《冷暖人间》的注释……

  后来,我才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从小就是米叔的粉丝 ,而这本书的译者则是米叔所塑造的兰彻一角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感性会超过理性。崇拜多于批判。

  我并非是说米叔不好,我也是米叔的超级粉,也深深地崇拜着他,但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阿米尔汗这个人,他如此优秀,如此成功,自然是经过不少磨练才有今天的成就。

  是的,我们都很喜欢米叔,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但是作为一本名人的自传,必须是真实的,有褒有贬的,绝对不是单纯地讲主人公的优点以及他的成功。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米叔也是一样,他也是从“奶油小生”一步一步慢慢蜕变成现在的米叔的。接受不完美,才能走向完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