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邻人》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3-30 01:43: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邻人》读后感100字

  《邻人》是一本由[美] 杨·T.格罗斯著作,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邻人》读后感(一):波兰-犹太

  描述了波兰小镇Yedwabne中犹太群体灭亡的事件。本书的焦点并非苏俄犯下的罪行,而主要分析了波兰与犹太的内部关系,还原波兰人屠杀Yedwabne镇中犹太人的真实场景。作者深入研究了Yedwabne大屠杀的个案,考证所用资料可靠,分析严谨。翻译不是很通畅,常常要用英语语序才能理解原意。

  《邻人》读后感(二):身边人

  最有可能害你的 不一定是你的敌人

  而最可能的是你的身边人

  对于犹太民族的智商 全是界都很认同

  在波兰小镇的生活中 犹太民族的优越感可能压抑了别人很久

  直到德军闪击波兰 屠杀犹太人

  这让波兰人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 又不背负任何罪恶的理由 对犹太人赶尽杀绝

  人性本恶 只有道德的枷锁太过沉重

  一旦有人打破道德的枷锁 那人便不是人了

  《邻人》读后感(三):人性之深渊不可测...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读之却令人尤为沉重。

作者格罗斯向我们讲述了那段发生在波兰偏远小镇耶德瓦布内的大屠杀事件。那场针对当地犹太人的惨绝人寰的秘密屠杀行为,即便是放在德国纳粹的“清除计划”的角度上来看,也是不寻常的。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往日里友好相处的邻居,又是怎样转身就变成了冷酷的施暴者和贪婪的掠夺者呢?以及,为何人们始终不愿面对真相呢?…这是二战题材中不可忽视的一笔,也是人类反思【人性之恶】的一面镜子……

  《邻人》读后感(四):人性之恶

  看完后纠正了我的一个习惯行认知,就是关于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到的种族大屠杀,一直以为是德国纳粹或德国纳粹逼着普通大众去屠杀犹太人,但在战后揭露的事实当中,德国纳粹或者部队军官没有强迫普通德国民众或波兰普通公民去杀害犹太人,但在这死去的几百万犹太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德国或波兰普通民众自愿去杀害周遭的犹太人,而这些普通人却尚未被纳粹洗脑,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以及什么样的人性才能对熟悉的邻居痛下杀手。

  1600名犹太人被邻居在一天之内屠戮殆尽,这是多么残忍,昨天还与你互相帮助,互相寒暄的面孔,今天就成为了收割灵魂的恶魔;在书中作者对事件发生的前后以及屠杀后所有可以收集到的信息都进行了整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能展现的资料文件也是极为有限的,但仅仅是这些资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承认,那些屠杀周围邻居的人可能仅仅就是为了金钱,为了那些令他心动的物质财富。

  《邻人》读后感(五):人性的罪恶,极权的深渊

  此书的厚重远远超过了这薄薄的一百多页篇幅。作者对于这段特定时期历史的研究引人深思。小镇位于苏联与德国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微妙,种族矛盾也由两国的政治影响不断激化。人性的劣根性在战时进一步加剧,道德的沦丧使人丧失了理智。本是普普通通的人却变成了刽子手在短短时间内几百上千的犹太人被迫害与坑杀仅幸存七人。在这场屠杀中很难说清楚究竟该谁负担起这责任,但绝没有人是无辜的,或许唯有一人,他庇护并救下了那几个幸存者。环境、集体、种族歧视、利己意识、误解以及还有各种我道不清说不尽的原因促使了这次大屠杀。读这本书我不断联想到大字报文字狱那段时期,可惜对本朝那段敏感时期知之甚少,个人感觉两个事件中人性的丑恶是不是或多或少有点相似性呢。随着波兰人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和自我检讨的态度,越来越多的研究使我们能管中窥豹目睹一眼真实的历史脉络。唯有正确对待历史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邻人》读后感(六):邻人书评

  #书评# 《邻人》格罗斯 这本小书承载的内容远比它的篇幅宏大,重现的现实远比封面黑暗,主题远比腰封的介绍沉重。 二战时期,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一座只有3000人的小镇,其中一半是波兰人,一半是犹太人,两个族群,相安无事,生活了上百年。在苏德相继占领小镇之后,两个族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犹太族群不断受到侮辱,强迫劳动甚至殴打。直到有一天,一场屠杀爆发,1500名犹太人被有组织的有组织的杀死,只有极少数人,幸免于难。这段历史,在二次大战后,被重新发现。 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在这个问题之外,我也对犹太民族在欧洲大陆曾经的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对人们在这种群氓状态所作所为产生恐惧,对人性的善恶产生质疑。 每个人心里,都有善与恶的种子。永远不要怀疑人性中的恶,会让我们堕落到哪种程度。同时,我也始终相信只有人性中的善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深渊。

  《邻人》读后感(七):B1813 邻人

  这本书就像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恐怖故事:突然有一天,你的邻居,突然向着你举起了棍棒,拿着刀和斧子,拿着火把和煤油,要杀掉你。

  如果当时不是战争,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吧?战争好像就是可以激发出人内心深处的恶意,那时候已经没有道德,没有法律约束了,再加上各个不怀好意的组织,政治家们的煽动,人们好像轻易就被这种暴力血腥的氛围感染。然后,屠杀就开始了。

  小镇中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就被他们的邻居,朋友,学生,顾客等等杀死了。在之前,他们还相信着政府,教会会一直保护他们。甚至有的不是被德国人煽动,仅仅是因为嫉妒犹太人的财富,而现在有了时机。在49年的被告席上,有的人甚至没有反悔,甚至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是在保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家人。

  战争真的太可怕了,在战争中,所有人都可能是加害者,可能是旁观者,也同样可能是被害者。

  《邻人》读后感(八):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

  这本书的全名叫《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讲述了二战时期波兰小城发生的一起惨案,1941年7月10日,在得到德国军队的默许之后,当地的波兰居民屠杀了1600名犹太居民,以及之后对此事的审讯和对人类社会的反思。

  可以想像吗,某一天你的邻居突然拿起斧子冲过来……在听这本书时,我极其震惊和不可置信。我曾在朋友圈分享过的动画片《Rick and Morty》中有一集就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在《第三种黑猩猩》一书中,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从生物遗传和人类进化的角度解释了这样类似的相互攻击现象。

  感谢文明,愿世界和平,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如联系本人请豆邮,欢迎关注读书奶爸微博http://weibo.com/dushunaiba)

  《邻人》读后感(九):读的过程中简单的笔记

  一,刚看了个前言,先来标记一下,冲着名声给个四星,看完再说。本书是分析类书籍,通过研究历史材料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等。本书的例子就是1941年发生在波兰一个小镇的屠杀事件。

  1941年7月10日,波兰人对犹太人进行了屠杀行为。目前来看主流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件孤立的历史事件,但格罗斯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其中的波兰-犹太关系值得深究。在二战中被公认为受害者的波兰人却爆发出了兽性,对旁人举起屠刀。

  极权主义下憎恶被制度化了,官方甚至在极力宣传和激化对立情绪,制造了种种对立关系,而波兰又不巧先后被两个极权者统治,在大时代下普通人也只是一朵大海中的浪花,很容易被时代裹挟着走,我们看待历史或者说看待客观世界尽量要从大方面出发,不然小视野终究会局限人的思想和进步。 二,今天读到一段证人的口述,描述一次德国侵略波兰后另一个村子里(非本书主要研究的那个村子)波兰人对犹太人的屠杀过程。期间德国人甚至没有出现,整个过程都是极端狂热的波兰人做的。

  这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宣传的重要性,德国人只是宣传犹太人为什么该杀以及杀戮的合法性,波兰人就自然而然的陷入狂热,没有疑问,没有怜悯。宣传得当就是最好的煽动群众的方法,而乌合之众又往往是最愚昧而又自大的,认为所见所闻即事实,难怪我党早期这么抓宣传口。这些人和现在疫情之下,随着媒体报道左右摇摆的乌合之众有什么区别?

  《邻人》读后感(十):每一次大屠杀都是人性之恶的集中爆发

  32开本薄薄的一本小书,正文只有170多页,却短小有力。作者对庭审证词以及各种资料进行了仔细推敲与分析,作为一本在当时极具颠覆性的历史新诠释,对新史实的揭露很是克制,并没有刻意制造噱头,这样严谨与客观的风格我很喜欢。作者并非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讲述给读者,而是利用大量的证词与资料,以他者的角度抽丝剥茧般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所给予人的这种不加渲染的感触变得更加冷硬直白,直指人心。 一个小镇上,一半的居民杀死了另一半,而一切并非刽子手纳粹所为,而是这些犹太人的邻人——波兰人,那些被大家一直认定的战争中的受害者。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我们曾经充当过暴力的工具,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反对同样用暴力来对付我们的人”。这些波兰人,在德国纳粹到来时竟自告奋勇对他们的邻人展开了一场合谋的虐杀。这种杀戮混杂着血腥似已平常,但夹杂的变态般的凌虐却相当触目惊心,有些甚至连纳粹都无法接受。 然而,在波兰人与犹太人的关系里,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宗教分歧交织在了一起,而这种分歧,这种基于臆想与谣传所引发的憎恨与仇视却被极权统治很巧妙的利用,分而治之。书中很妙的一个说法“憎恨的制度化”,“人们逐渐与政府共谋,镇压了他们自己”。因此,虽然这场屠杀是波兰人充当了刽子手,但作为背后操纵与放任旁观的德国纳粹仍旧不该被就此模糊和削减罪责。 然而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与深刻的剖析,为何田园牧歌的生活忽然就鲜血淋漓,为何和善的邻人突然举起屠刀,集体之恶与个体之恶间又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挖掘出了真相,但深度有限,史学家的精神也让人敬佩,所以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大于内容,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邻人》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