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29 03:1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1000字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是一本由常青藤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编著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1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一):亲子互动故事书-牛奶从哪里来

  你的家里是否也有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当你的宝宝脑洞大开穷追不舍的问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你是如何做的?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身边的事物呢?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二):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拼装玩具赛车》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 儿子的头大手儿小, 爸爸的头小手儿大. 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 走着走着走走走走,转眼儿子就长大. 啦啦啦啦啦啦拉啦,转眼儿子就长大!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看大头儿子动画片的情景。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自己当了妈妈,也能陪着我的宝宝一起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它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迭代升级,同时具备娱乐性和知识性,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小朋友的需求。这样的寓教于乐的动画片更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鼓励孩子观看。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三):克服恐惧,是长大的第一步——《阁楼上的怪物》

  小时候自己就是看《大头儿子 小头爸爸》长大的,现在长大为人父母了,孩子依然在看《大头儿子 小头爸爸》,从这么长的时间历程,动画片却还是经久不衰,就不难看出国产动画片能如此寓教于乐,人物刻画如此栩栩如生,就说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我特别喜欢小头爸爸的机智,围裙妈妈的宠溺和大头儿子的乖巧可爱,仿佛这个动画片里浸泡了我整个的童年时期。我一直觉得动画片真正的意义不能止于看个热闹,而是带给孩子更多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启迪。

  在这次的《阁楼上的怪物》里,我带宝宝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宝宝正是恐惧,恐惧是人的本能,面对未知的事物,会因为害怕而心生恐惧,但恐惧未必代表的就是危险,很多时候恐惧自在人心,不过就是对看不到的不敢尝试而已。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宝宝明白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亲自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来知道其背后的真相和事实,于其胆怯、畏缩,不如勇敢起来,对生活的任何挑战都应该主动尝试和发掘真正恐惧的根源。

  孩子的世界很天真美好,大人应该鼓励他们去化解一些不美好的恐惧,这本书正是用大头儿子的阁楼上的怪物,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化解危机,战胜恐惧的,来告诉小朋友正视困难,让畏惧消灭在萌芽之中。

  这本书画面精美,故事生动有趣,女儿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而且还学到了很多英语、生活物品和常识知识,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帮助,真的是很不错的成长读物!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四):认清金钱,认清劳动

  钱,是很多小孩子都认识的东西了,上了小学,老师也会教给小朋友们金钱的价格,如何分辨各种金钱的价值最贵的是100块钱是一张红色的毛爷爷,其次就是50块钱一张青色的毛爷爷,然后就是橘红色的20元的毛爷爷,再往下就是10元蓝色的毛爷爷,五元紫色的毛爷爷,1元绿色的毛爷爷。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认识金钱呢?其实,所谓的金钱,不过就是一种货币,是方便人们进行物质交换的。

  最早的时候,人们以物换物,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再往后一点创造了货币这种东西。最早的一种货币是海生的贝壳(主要是带有槽齿的齿贝),叫做货贝,大概出现商、周两朝。再晚一点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种货币,他们分别是布币、刀币、爰金、蚁鼻钱、环钱。但是这几种货币只能适应于自己的国家里,所以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做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度量衡。他把统一后的圆形方孔形状的货币叫做“钱半两”。这就是最初的货币的形成的历程。

  布币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五):好奇心是上天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牛奶从哪里来》

  大人的世界是约定俗成、本本主义的,对于很多新生的美好事物,都容易失去人类原本最初的想象力,因为我们会被社会、被认知、被规则束缚在既有的框架里,再难对任何事物抱有好奇之心。

  而孩子就不同,他们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涂抹什么,他们就会增添什么样的色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并继而不断的发问,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并开发创造力和对事物认知的过程。

  所以,今天我给家长们推荐一本书《大头儿子之牛奶哪里来》,这个故事通过描写大头儿子对平时喝的牛奶从哪里来的好奇心,引发出爸爸带他去牛奶公司、奶牛厂一一观察学习和了解牛奶制作的整个过程。

  通过一步步深入的了解,大头儿子知道了牛奶怎么制作的,并跟着工人阿姨学习体会挤牛奶。这个妙趣横生又受益匪浅的学习探索,将好奇心追根究底,必能深入挖掘更多的知识和比书本上更有意义的生活常识。

  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是可以促使宝宝们主动探索新生事物的源动力,所以,小头爸爸带着大头儿子深入农场,解开孩子心中的疑惑和难题,这个实践出真知的过程是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的。同时,大头儿子还主动出版报纸,带领其他小朋友去农场共同观察牛奶如何产生的。

  故事虽然貌似很简单,但实则却透漏出一种教育的智慧。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有对世界的未知,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孩子最本真的天赋。

  爱因斯坦说,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所以,保持那份天真,共同探索新生事物,一定会对小朋友的成长大有益处。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六):正确价值观,科学来引导---评《小小打工仔》

  家喻户晓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而这次,我们家又迎来了由华文天下*常青藤推出的关于这对父子拍档的系列幼儿经典读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结束了《送玩具回家》的阅读之旅,我和孩子最近又开始投入到《小小打工仔》这个分册的阅读中。保持着本套系列丛书贯有的风格设计,本书又是一个通过小头儿子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启发培养孩子优秀品格的读本。

  大头儿子还只是个孩子。他可以去做个小小打工仔吗?带着一堆的问题,小读者们可以跟随着故事去寻找其中的答案。事实上,这个故事中的内容可能也许就出现在我们孩子平时的生活中。借助着大头儿子的经历,家长和小读者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一个小故事,而且也可以从中提炼和总结出不少的精华。孩子长大了可以为家长分忧做家务。可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呢?初时的发工资让大头儿子干活干得不亦乐乎。可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对孩子培养正确价值观和金钱观的担忧。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有幸一睹了大头儿子在身边帮助他的人们身上感知的关于劳动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关联。有时候某个人的劳动付出并非一定是需要用金钱进行回报的。借助着这个故事,书外的小读者想必也会由此及彼地感受和领悟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书除了引导孩子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外,我们还可以启发小读者们欣赏卡通趣味的配图,学习聆听书中的英语单词教辅。故事结束后的跟着大头儿子一起学英语的版块更让本书除了听故事,还可以作为英语启蒙的开导用书。

  如此趣味,生动,且有教育意义的幼儿读物真心觉得值得推荐孩子们翻阅。期待更多这个系列读物的推出,丰富小读者的课外阅读生活。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七):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拼装玩具赛车》

  教育专家说: 当宝宝独立活动的愿望得到相应满足或支持时,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 这也即是今天这个故事《拼装玩具赛车》为什么需要家长朋友好好品读的原因。

  因为孩子独立完成任何工作,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享有完成一项任务的快乐。当大头儿子要拼装小汽车,然后小头爸爸偷偷趁他睡觉,帮他拼好后,大头儿子非但没有开心,反而很失落、很生气,这个行为真的与现实中孩子的心理非常贴合。

  我的女儿也曾经因为她在拼图的时候,我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替她拼好了而大发脾气,起初我还不太理解女儿,直到后来看了很多教育书籍才知道,我是在破坏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原本孩子有独立完成活动的愿望,应该值得家长鼓励和支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一旦家长给予否定和断然帮助,很容易扼杀孩子这种自主动手的意识和精神。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大人的鼓励和支持,并在这种精神支持下,让孩子得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孩子的独立意识才会渐渐形成,也才能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懂得什么事情都不要依靠他人,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

  为什么当今社会妈宝男、巨婴男那么多,因为很多人小时候都是爸妈从小什么都替孩子完成了,甚至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依然连内衣裤都不会洗。这个独立能力的缺乏就是父母从小没有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造成的,于是,他们即便成家立业,依然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

  所以,家长朋友们,如果大家有时间一定要陪孩子一起阅读这本《拼装玩具赛车》,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智力开发、习惯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八):良好品德从趣味故事学起--- 《送玩具回家》

  家喻户晓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而这次,我们家又迎来了由华文天下*常青藤推出的关于这对父子拍档的系列幼儿经典读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这是一套汇集着众多个小故事的系列读物。每个单本有着独立的故事。紧紧围绕着大头儿子们一家,分享着大头儿子成长经历的点滴细节,更是融会贯通地深入分享着关于孩子良好品行培养的点滴细节。《送玩具回家》这个分册讲述的是大头儿子和朋友间相互送还玩具的故事,告知着书外小读者关于“别人东西不能拿“的深刻道理。

  作为一本给低幼年龄孩子的读物,本书采用了彩色卡通绘图和简单文字描述的形式分享着其中的故事。事实上,书中更时刻穿插入了故事之中的某些特定词语,英语解释,拼音标注。一本故事书浑然天成地提升着其本身的阅读价值。在《送玩具回家》这个故事中,主角的大头儿子私拿了小朋友的汽车,又借由着小头爸爸善意地引导而让大头儿子知道了自己行为上的错误。除了大头儿子自己主动返还他人的玩具。他的小伙伴同样也在拿了大头儿子玩具后主动归还。将整个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书中不仅仅将玩具汽车进行了拟人的联想构思,书中更是将互相返还对方小伙伴的玩具作为实例教育孩子们要不随便拿他人的东西。简单的故事,生动的道理,更是由此及彼地同样影响着书外小读者们的优良好品行的引导。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他人的东西不能拿。“深刻的人生哲理就此循循教导地分享给所有的小读者们。作为家长,我同时还很喜欢翻看本书的开篇导读---帮助宝宝正确认识物权。有目的性的导读让我这个家长在亲子互动阅读之中更明确了方向。有意识地启发着家中的孩子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优质童书。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九):趣味幼教读物

  《眼镜的故事》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读物中的一本小故事。

  在分享故事之初,本书深入浅出地将故事的教育主题进行了剖析。《眼镜的故事》将会侧重于培养宝宝的判断力着手。各种观点无处不在,让宝宝思考,帮助宝宝做出正确判断,让宝宝独立判断。循序渐进的启发引领着家长朋友们陪伴孩子走入随后的故事正文。在这个小分册中,内容紧扣着爱模仿大人的大头儿子想要和小头爸爸一样戴上眼镜变得更加得像爸爸。爸爸没有驳斥儿子的观点,却通过随后的一系列事情启发着小头儿子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想象。可以的模仿带眼镜其实并非真正的想象。由此及彼地,书外的小读者们其实也可以借助小头儿子的事情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相像,怎样才是刻意的牵强-----尽管事小,但是小事情背后却有着大道理。明亮的画面,曲折的故事,绘声绘色的构图中,小读者们其实可以收获满满。除了学习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可以借机学习有关于身体各部位的英语单词,寓教于乐,趣闻无穷。

  事实上,我个人还觉得本书有很多方面的拓展阅读形式。类似于孩子们可以借助着画面自己学习如何讲述故事,发挥想象力。类似于孩子们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和探讨下平时自己是怎么样做出判断的。怎么样的判断力是值得自己培养的?吃一堑长一智有时候未尝不是很好的人生成长经历。跟着大头儿子一起学英语的版块无疑又是一次趣味的互动。有图有文,借助着故事穿插入简单的英语单词,如此的编排设计无疑让小读者们又有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学习过程。初始的故事内容中的英文单词穿插学习,随后总复习形式的巩固复习,英语单词的互动学习就是那样简单。

  其乐融融中《眼镜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判断力》读物开启着宝贝们从身边事情出发,不断提升自我的判断力。这是一本着实不错的寓教于乐的读物。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十):帮助宝宝正确认识物权——《喜欢的玩具》

  大人都知道,喜欢并不代表拥有,不管是物还是人,但是小孩子年纪小,对是非善恶还不懂得分辨,所以此时家长朋友们更应该教会孩子从小培养起物权意识,自己喜欢的未必就一定要得到,尊重他人的物品,是一种良好的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

  通过大头儿子拿小朋友小军的玩具,爸爸间接通过善意的谎言,让大头儿子将玩具物归原主,后来又在小军顺手拿走大头儿子玩具的时候,大头儿子很着急的心理,启示了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否则别人会着急,也不是一种好习惯。

  记得小时候,我去妈妈的朋友家,看阿姨家的糖果非常多,心里一直惦记着要给姐姐拿回去尝尝,就趁着大人不注意,塞进衣服兜里好多。后来快回家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严厉的斥责了我,还让我把糖果还回去,阿姨说,糖果没多少钱,何必为难孩子呢。妈妈当时就说,糖果虽小,但是现在不经过允许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长大后将会酿成更大的错误。

  打那件事以后,我再也没有不经允许拿走别人的东西,想来,《喜欢的玩具》所以表达的教育观也如我妈妈那时候的一样,是教育孩子,懂得物权的重要性,不拿别人的东西,是尊重,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小事而已,何必小题大做,看到自己孩子偷拿东西从来不管束,但俗话说的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从小时候一言一行家长的教育开始的。

  成年人的世界,很现实也很残酷,即使你再有能力,再努力奋斗,很多东西你是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但于其去偷去抢,去强己所难,还不如放宽心态,告诉自己,人生而不同,得不到就不需要强求。这也是小孩子从小就应该被家长所教会的一种理念,善待自己东西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他人的东西,拥有原则和底线,才能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亲子互动故事书》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