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情深》是一部由丽萨·阿祖洛斯执导,苏菲·玛索 / 克丽丝塔·特瑞特 / 杰瑞米·卡彭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女情深》影评(一):献给自己的大片
由苏菲.玛索任女主的“母女情深”在母亲节的日子里算是送给自己的礼物,浪漫国度的少男少女们该是多幸运呀,母女俩双手紧扣搂在怀里躺在床上的画面实在是太美好了,轻松的语调、悦耳动听的音乐,最难忘的是萝拉过生日时,母亲安插的亲信外婆被孩子们设计加催眠药呼呼大睡,孩子们闹得天翻地覆,而母亲又提前回家的那一幕,太开心啦
《母女情深》影评(二):LOL,关于青春与成长吧
话说是部喜剧,但我感觉不到有搞笑的情节,或许“喜剧”指的是喜剧结尾吧
总体感觉有点混乱,它要表现的就是母女间混乱的关系吧
觉得父母想要让他们的孩子成为好孩子,然而很多事都是无法避免,就好像他们自己年轻时
他们的非主流个人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情节说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知该如何把他们引向正常的道路,只能强制,有的人选择反抗,有的人只能顺从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隔阂
背景音乐不错
这部电影让人联想起自己的青春期,有教导意义,我觉得
《母女情深》影评(三):当国民偶像变老时,当女王到了演妈妈的岁数
过着悲惨苦闷的法国留学生活,每天一个人,自炊自饮的生活。怎么也LOL不起来,某天正当我边吃着不变的菜花炒肉时,忽然看到TF1新闻上开始介绍该片。
苏菲玛索的地位就是法国女王,法国人都喜欢她。但当岁月无情的摧残每个人的时候,女王也不例外。自从结婚生子后女王之后走幕后。该片不是由女王MIS EN SCENE的,是说两代人之间的FOSSE的,特别是年轻一代一些大人不理解的事情,其中那个女儿挺漂亮而且演技挺出彩。
这星期考完后会去主动买票看看。(8大洋欧元啊!!!)
《母女情深》影评(四):母女情深
和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一样,罗拉觉得自己的生活纠结成了一团乱麻。不仅仅是男友亚瑟的三心二意让她十分愤怒,她和母亲安娜之间的问题也似乎永远都得不到解决。然而,对于安娜来说,独自抚养一个个性叛逆而倔强的女儿究竟有多么辛苦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同时,在渐渐变得冷漠而陌生的女儿面前,安娜又何尝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初学者”呢。
影片意在揭开青少年在父母面前的伪装面;更加意为告诉父母不要忘记每个人都经历过青少年的时段,那个懵懂,有些愚蠢,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阶段,从而唤起父母对子女更多的理解。
《母女情深》影评(五):to绝代风华的苏菲玛索
无意中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给出的7分里,有1分是献给女神苏菲玛索的,我最早的电影启蒙之一就来自苏菲玛索的《勇敢的心》,电影里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关于自由的呐喊,由电影生发的校园故事,于我都是遥远又不可重来的难忘记忆。几年后和我可爱的室友在复旦北区的宿舍里通宵看《心火》,任由他们的爱情使我们热泪盈眶,那份震撼今日亦不再得。到了《云上的日子》,女神全裸出镜,我吃惊地长大了嘴。再后来看了她主演的《芳芳》,为法国人保持爱情新鲜的努力唏嘘不已。说实话,《母女情深》是部很平庸的片子,之所以看了两遍,纯属为着女神的缘故。当苏菲玛索和女儿在同一夜对各自的男友说出“第一次”时,我在镜头外会心一笑,看法国电影是如何“浪漫”地处理母女感情的,她女儿还未满十八岁诶!
讲下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吧。苏菲玛索在女儿衣柜找东西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女儿的日记本,好奇心驱使她读了下去。但看完之后,窥探女儿隐私的不安、愧疚逐渐笼罩了她,不得不去求助心理医生。给我的感觉,欧美人和心理医生谈谈就像我慢感冒发烧了去医院挂个号一样普通。然后心理医生给的建议是苏菲玛索应跟女儿坦白这件事。可惜事情不像医生预料的那样发展。看来,看心理医生是一回事,听不听心理医生的指令办事又是另外一回事。
片中饰演苏菲玛索女儿的演员和苏菲有点像,但远没有苏菲漂亮。怎么说呢,女儿也不是不漂亮,只不过美则美矣,总是缺点什么,不如母亲人到中年仍是绝代芳华。
电影里不只是苏菲玛索和女儿一对亲子关系,仿佛群戏,女儿好友、男友同父母之间的相处也贯穿全片。当孩子的志向和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时,父母到底得怎么处理和适应,电影一定程度上给了借鉴。
《母女情深》影评(六):La Boum.LOL
这两天看了《初吻》1、2,然后是这部,法国teenager的娱乐生活,聚会和青涩的爱情充斥,苏菲亘古不变的美颜,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青春。每个家庭父母和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代沟,但是理解和爱会化解一切矛盾。
只是《初吻》里的形式更单纯,那时候没有大麻,少年少女更加羞涩和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会下药使聚会里的大人睡着···不过相同的是朋友圈总是相对固定的,形成一个很和谐的小天地。小小的恋情里有误解和谎言,但是最后还是皆大欢喜。
苏菲玛索从女儿变成妈妈,还是这么美,不知她会不会想起当年,会不会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萝拉着想,其实这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聚会,音乐,年轻的身体磨蹭着······也许只是在浪漫的法国···
但是法国的父母们还是理解孩子们的,最后总会让孩子做想做的事,他们只是想保障孩子的安全,想多和孩子沟通。
苏菲也有了第二春,在《初吻》里她的父母感情也有波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和谐的,她在LOL里是离婚但还和前夫有点勾搭的妈妈(萝拉似乎很不爽她父母勾搭·····)苏菲太迷人了,任何男人都想迅速占有她······“这世界好像没有男人就不行似的”苏菲抱怨说,“事实如此”瞬间觉得好惆怅·····
想到《初吻》里的奶奶,一头美丽的短银发,笑起来能融化一切···真的是最可爱的奶奶了,她鼓励苏菲大胆寻找幸福,她自己也在第二部结婚了,我不断感叹,法国女人无论何时都如此美丽和青春!!!
这几部法国家庭青春电影实在是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不必惋惜你的青春如此平淡,YOU WILL HAVE ETERNAL YOUTH IF U LET IT.
《母女情深》影评(七):LOL,你要很来劲
将原片名LOL (Laughing Out Loud)译成《母女情深》真不是个精明的选择。这样的译法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虽然整个电影按原片名的意思主要来讲罗拉(朋友对她的昵称也即为lol),但是不要忘记本片的第一大配角---苏菲玛索,在法国当然不用强调她的演出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可拿到中国,就得在电影名字上体现出来才行,所以用“母女”来强调一下苏菲的出演也许能赚到一部分的票房。
其次,将一部青春闹剧带上一个家庭类型电影的名字,多少会吸引家庭的主妇和姑娘进到影院,而且在看过之后,也的确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第三个原因就不想再说了-----中国人对四个字的电影特别来劲。
说到底,这是一部青春片,片名所强调的家庭元素根本就是瞎掰。让我们仔细分析这部片子的元素:PARTY,毒品,安全套,秘密日记本,集体旅行,摇滚民谣。。。。。。和罗拉这一票的同学内心所充斥着的也都是:叛逆,嫉妒,炫耀,逃避,窥视,不安全感。。。。。。所幸,青春片中一贯的暴力血腥元素在这部片子里凤毛麟角,让观众有足够的精力去观看罗拉的生活。
在罗拉的家里,妈妈显然是一个中心,也是罗拉和另外两个孩子成长的最大的观众。有一天,妈妈不小心翻开了罗拉的日记本,从这本日记中她知道了女儿已经逾矩,伴随着对纪律的藐视和对性的迎接,罗拉已经不是一个小女孩了,妈妈每晚的拥抱已经不能让她摆脱成长的烦恼。当然,男孩子对她犯下的错误,又怎么能让妈妈来解决。
妈妈对待性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也自称自己在这一方面很彻底。可是,女儿罗拉长大到要面对这些的时候,妈妈却一下自己动摇了自己的立场。女儿长大成人,一步一步地远离自己,而自己无能为立,这种感觉让她很是焦虑,即使找来心理医生,也只能解决掉一部分的问题。
“这个家需要男人。”外婆说。五六岁的弟弟说:“我算吗?” 你当然算,但起码要等个十几年吧。我们有句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法国家庭就是如此,每个家庭成员一定会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然后,再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好好解决掉其他的一切。
:当极力阻止儿子玩音乐的父亲来到音乐会看到黑压压的一群年轻人在为儿子欢呼一起享受音乐,他也缓缓地舒解紧锁的眉头,跟着节奏鼓起掌来。这样的画面在励志电影里上演过无数次,可是,它就是很来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