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23 02:02: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1000字

  《小鸟睡在我身旁》是一本由黎戈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一):因为我爱你们,因为你们爱我

  一口气读完,行文是黎戈一贯的风格,流畅精准直抵内心,而插图是她的女儿皮皮的画作,母女之间的联结用这样的美好方式呈现。

  看黎戈笔下的皮皮,也会爱这孩子,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安静懂事的小姑娘呢,看黎戈笔下的妈妈,也会觉得尊敬她,这样的母亲,一心为孩子克己付出,这本书是一家三代女性的日常,在生活荒凉艰难的底色之上,因为这样的相爱相守又绚烂温暖。读到皮皮的点滴,我会想到我的孩子,读到妈妈的点滴,我会想到已经过世的父亲,亲情就是这样,看似平淡如空气,却总能击中你,是我们最宝贵的爱。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二):该带着期待看书吗?

  感觉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看。

  现在越来越觉得好看的东西需要自然一点,纯粹一点。这样说可能有点伤害到作者。作者本身是非常质朴又很诗意的人。感觉里面整体上涉及到孩子的部分没有我想象中的多,更多的反而是作者本身的生活,家人,父亲的变故,自己的心情等等,在里面印象很深的是作者真正的安贫乐道的达观和生活细微之处对美的捕捉和欣赏。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并不是一些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容易回忆起来的大事件,而是那些细碎的微小的触动你心房的小小的片段,那些吉光片羽可能会让你暂时忘掉艰难的世事,让你会希望时光就停留在那一刻。

  我本以为会有这样的暖人片段。可能是编辑的问题或者是别的问题。也可能我本不应该有着预期去看书,然而真的无法做到。

  作者的本意是非常好的。

  然而真的没有在和女儿的互动上让我感触很多,让我感触最多的反而是作者本身而已。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对生你的和你生的人负责。

  育儿,不是为了培养丛林法则下食物链上端的优胜者,而是,在两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建立温暖的情感联结,给孩子储备足够的爱能,让她在遭遇冰冷的人世冰雹时,可以有充分的燃料,去支持她的内心。终其一生,她都积极致力于自我建设,心智欣然,不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判断体系里,有着丰沛的幸福感。这才是一个母亲的成功。生而为人,我遇到的幸运不多,能成为我妈妈的女儿,是其中间一件。有次,我读到一条新闻,说是一个女儿在妈妈墓碑后面刻着"愿生生世世做母女",不知这是否属实,但这也是我的心声。养孩子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对方是独立的价值个体,在"爱"之中,一定要包含尊重,尊重她的个人意志丶审美丶执行力,不能把对方强纳于自己的评分体系,不能把对方作为一个教学平台,滔滔不绝地演讲自己的大道理,获取教学快感。我做母亲之前,是个极其自负的人,但并不懂得"爱是重心挪移的能力"。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四):从温暖而坚韧的生活中学习

  

最近在读黎戈的《小鸟睡在我身旁》。

我给这本书打5星。

黎戈用她温暖、细致的文笔,分享了育儿、亲情中对峙与和解的变化,以及一个女孩从被“宠坏”到摸爬滚打成为独立女性的亲身经历。不鸡汤、不励志、没有口号,却有一种朴素的坚韧,润物无声地温养着我的心灵。

读着这本书,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想到了我的童年,我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对我的付出和关爱,我曾经“不想长大”的种种天真和芒刺。

我的回忆在阅读中不断重现当时的碎片,碎片渐渐清晰,我似乎也获得了一些更温和的自省视角、解决方案。

感谢黎戈用文字给予读者温柔的陪伴,对于我来说,又多生出了一些面对未来的勇气,走向自我实现这条孤独的道路。

幸遇好书。希望作者的生活越来越好,期待能多看到她的新作品。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五):唯有爱才能唤醒爱

  时隔一年,再读黎戈的书,比起之前的读书感悟,这本更贴近生活,女儿和母亲,一个女人生命的来处和延续。

  虽然还未曾成为母亲,对于育儿这件事仍是未知,在读这本书时,没有作为母亲的感悟,相反,我时常穿越到儿时,从孩子的角度,对比自己的成长,试图获得一些关于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影响的诱因。从黎戈的育儿中,得到自我意识启蒙后的再次强化,我来做自己的“妈妈”,告诉自己,从前父母带给你的一些想法是不太美好的,虽然未能在十分健康,完整的亲密关系中长大,但渐渐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迹,都值得被珍视和宠爱,不应该以成功学的眼光来审视每一个孩子。

  散文是琐碎的,是将生活,思悟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因而更容易窥见作者的脾性与气质。在这本书中,妈妈和女儿彼此妙趣横生的日常,让文字另一端的我忍俊不禁,一些小事总会掀起她微量的喜悦,似乎细碎到不值一提,但仍是喜欢。

  女儿的想法时而天马行空,对世界保持着单纯的想象,时而似乎深谙世事,常常语出惊人,对妈妈的体谅和关爱也流露很多;而妈妈像一个田园观察者,为女儿做成长笔记,思考,咀嚼,以文字留痕。唯有爱才能唤醒爱。妈妈和女儿一人一盏灯,各看各的书,安静的陪伴对方,时光就这样静谧流走,希望终有一日,我也可以有如此这般的幸福时刻。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六):妈妈心,妈妈爱

  第一时间拿到《小鸟睡在我身旁》,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黎戈这本写给皮的书不同于以往的书评,最深厚的情怀都隐藏在淡淡的字里行间,生活细节处处透露着爱与尊重。爱阅读,爱画画,内心丰富深邃,温柔如水的皮,与黎戈给予的爱和自由是分不开的。书中那些皮的插画,鸢尾花、虎皮鹦鹉,红帽子小熊、蓝围巾大白、独角兽、天狮、大白,救公主的男孩(不是匹诺曹吧哈哈),色彩斑斓,处处透着灵气和柔软,想起皮很小的时候画的两只长颈鹿,长长的睫毛,依偎在一起,温柔极了。

  黎戈从一个“自我”的少女到柔软平和的母亲,历经磨砺蜕变,那些最艰难的日夜,皮外婆和皮皮是最坚强的后盾和温暖力量,时常感叹,黎戈和皮低调内敛,深厚丰富的性格其实都得自勤劳朴实的皮外婆一脉相传,可见身教的影响多么强大。

  在这里说说书中《第一次》,我的孩子跟皮相差一岁,黎戈第一次带皮看大象,长颈鹿,看海,吃烧烤,喝生啤,皮在海浪中咯咯的笑脸,都让我眼前浮现出第一次我带孩子看熊猫,徒步九寨沟栈道,攀登黄龙的场景,登顶后给孩子买了一杯热可可加烤肠,看着孩子在雪风冻得通红的笑脸,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欣慰和开心。正如结尾写到“在你的人生中,还会有很多见到大海、大象、长颈鹿的机会。但至少第一次是和我……每一个母亲,都想倾其所有,换取孩子的一个笑。那一瞬间,所有碌碌的奔走、幸苦、委屈,生命的一切苦味,都会被那笑脸熨平。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黎戈说每个母亲都可以写一本孩子的书,是的,孩子成长的点滴是每个母亲最美最暖的记忆。谢谢黎戈这本温暖明亮的书。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七):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去年以来,迷上了黎戈,先是《时间的果》,再是《私语书》,到现在的记录女儿皮皮成长的《小鸟睡在我身边》。以前的我灵魂里住着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欣赏的风格像七月的瓢泼大雨,又像波涛汹涌的海浪。黎戈的文字像一双温柔朴素的手,抚摸一下,便驯服了我。

  我比较喜欢偏静的生活,爱好读书写字,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这与职业生涯来看有些格格不入,只能一边妥协修正自我,一边无言抵触着。

  接触黎戈之后,发现原来这世上有人跟我有那么多相似,同样喜欢抒情气息比较薄弱的铜钱草、薄荷、文竹。看到她与自己的心性相处的那么好,才知道原来平淡朴素的生活态度更接近丰满充盈的人生本质。

  卸掉浮躁的伪装之后,生活现出它本身的朴实美丽,充满了真实小确幸。

  黎戈说她的女儿皮皮读了很多书,又敏感多思,总有一天满溢的情感需要在文字里释放,于是很快便有了皮皮自己的第一本笔记本。我想到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内心敏感,情感丰富,也许这恰恰是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写字的原因,解释了我的爱好来源,我那害羞的性格不允许我在人们面前畅所欲言,于是我便寄托在写作上。认清了这一点以后,终于可以放平心态正视自己并没有与众不同的才华,而是踏实的态度来记录自己感触的点点滴滴。这对于我才是写作本真的意义所在。

  不知是不是受了皮皮的感染,开始学习绘画。练习了三天线条,发现绘画和写作有着同样的属性,没有谁上来就能画好三维物体,需要不断的试错,坚持练习。文字也一样,很少能做到每次写文章都下笔如有神,都需要勤加练习,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没有什么比遵从自己的内心更让人愉悦的事情了,毕竟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八):自由之美

  十月的时候看完黎戈的《时间的果》,喜欢她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那些琐碎的小事在她的笔下变得轻盈饱满,很少有像她一样“接地气”的青年女作家,绝大多数都喜欢写”诗与远方“”美丽与哀愁“,因此她在我眼里很与众不同。喜欢她的文字就像她在新书《小鸟睡在我身旁》里写自己喜欢的男人类型一样---“厚且稳”,越读越踏实。

  《小鸟睡在我身旁》是她和女儿的合著,她负责文字,插图是女儿皮皮平时的手作,在微博上黎戈的更新常常是她和女儿一起看了什么书,一起去了哪些地方,用她的话说“女儿是她最好的朋友”。黎戈阅读科塔萨尔《南方高速》的时候,女儿皮看的是同一个作家写的儿童文学《熊的话》;她们一起看莫兰迪展;一起带着草木书去山上找寻植物。有人问黎戈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她说没有引导,只是分享,我想这是皮皮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乖巧安静的小姑娘的原因吧,黎戈对她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给予她足够的尊重与自由,把她看个一个个体,而不是自己的一部分。

  早在很久以前,我对黎戈与她女儿的相处方式就特别的感兴趣,甚至是羡慕,虽然我并没有小孩,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希望与子女的相处方式便是如此,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一起成长,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不因为你的年幼无知就把成年人的理论灌输给你,不对你做任何的要求,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是最好。很多时候当我们在为下一代规划人生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我们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没过好。

  欣赏黎戈身上的淡然,她是真正的文字工作者,对文字的热爱和满足亦都延续到了生活里,虽然遭遇了一系列的打击,但她因为拥有对文学宗教般的感情,却安于颠簸。她写与母亲,丈夫有关的细节,温暖如煦日,这样宽厚之人不仅照拂了她,也使我们对人世间多了份信心。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九):我每天也都在收集低碳的快乐

  读完黎戈的这本书,立马又去读完了她的《各自爱》和《因自由而美丽》,回头想想还是最喜欢这本《小鸟睡在我身旁》,可能我不喜欢书评类,更喜欢描写真实生活的散文。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可是我很喜欢小孩子,已经读过很多母亲写的书了,比如台湾作家蔡颖卿写的每一本成长日记,还有红茶的《和妈妈如影随形的日子》,它们和这本小鸟书一样,都非常非常温柔,读到本书中的部分段落,我几度哽咽。

  我一直在思考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给小朋友报班学英语、学舞蹈、学奥数,可是儿童时代最应该护心。技能虽然很有用,可是晚一些学可以吗?作者说:育儿,不是为了培养丛林法则下食物链上端的优胜者,而是,在两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建立温暖的情感联结。给孩子储备足够的爱能,让她在遭遇冰冷的人世冰雹时,可以有充分的燃料,去支持她的内心。终其一生,她都积极致力于自我建设,心智欣然,不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判断体系里,有着丰沛的幸福感。这才是一个母亲的成功。

  与其把这些书当作散文消遣,不如认认真真学习如何做一个温柔、尽职却有独立思想的母亲,甚至能够享受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乐趣,能够处处挖掘生命的喜悦。作者在好几本书中提到自己的生活其实很窘迫,但是并没有强烈的匮乏感。“清风明月不花半文,知己家人我都不缺,几条布裙可以洗换一个夏天,存储的书还可以都很久,而又有很多边角零星的事物,让我喜悦。可以那么低碳地快乐着,忍不住记一下。” 能成为这样一个妈妈、这样一个女人,没有怨气、没有戾气,孩子怎么样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而我是读到她这句“存储的书还可以都很久”突然很有共鸣,因为我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的藏着可以让我喜悦的边角零星事物。比如冬天一屁股坐在卫洗丽暖暖的马桶圈上,每周六早起去读心理学都要来一杯非常暖非常温柔的咖啡,每天大汗淋漓跳完2小时爵士,矿泉水变成了最可口的饮料,那种舒爽......还有偶尔发现的小吃店,芒果配龙虾配松软的面包,真的是一种松软的幸福。

  也许很多人只是在出国旅行的时候,或者是买了一个几万块的包时才感到幸福,这个幸福的点未免太高了。我已经有能力和作者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收集这些低碳的快乐、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好好训练,早日掌握这个快乐的技能吧。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十):温柔明亮的颜色

  最近床头小几上放着的两本书都是粉色的,温柔明亮的颜色。其中的一本是黎戈的新书,《小鸟睡在我身旁》,书里是温柔明亮的调子。

  黎戈把书献给母亲和女儿,这是身为写作者表达爱意的一种特有方式与荣幸,羡慕她。36篇章,絮絮的说着与母与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那些闪着金光的、却又属日常的时刻。她没有刻意规划或总结,像流水一样的写,我则在像在河岸散步,不知不觉被河水润泽了双眼。

  正像黎戈在书中所说,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以私人体验回应文本的过程。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和女儿,不乏随处的共鸣与感动。比如,“孩子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或许天真,却不蒙昧,他们真的可以品尝你的灵魂。”

  这是真的,每次与孩子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的时候,或是他在一旁听你说话,看你做事,然后冷不丁说一段话,透过了你的表象看见你的本质,真是直击灵魂!

  每位父母大概都有自己的育儿心得,爱与自由,尊重与平等,这些理念并不陌生,你可以在书里看看黎戈的践行,得到一些启发。可她说的更多的是,与孩子在植物园野餐,在苏州小巷闲逛,在灯下共读,还有与妈妈逛博物馆的一个春日,妈妈在灶台前炸小丸子。她极其珍视她生命中的生活家和行动家,那些把“爱”、“生命力”、“善意”都翻译成具体东西的人,珍视那些针脚绵密的生活日常。日常即是教化,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道理。

  读书的过程,有时会忍不住拿起手机——不是分心,而是要“捡宝”。黎戈对女儿皮皮的阅读启发,很有一套,她称之为“分享”。皮皮从妈妈那里接来好多精神食粮啊,因为妈妈相信孩子的理解力,愿意向孩子展示尽可能大的世界。读书于自己,是可以安贫乐道的精神享受,于孩子,则是为她储备尽可能多的光热与美,为将来可能经历的磨砺存储一些能量。我捡的“宝”就是一个个书目,当然不会全部推给小图,是为了帮助他形成自己的阅读谱系,多一些启发。

  皮皮,这个与小图同岁的小女孩,敏感,细腻,羞涩,隐忍,温柔,善良,好喜欢她啊!得子如此,真是幸福。小图,此刻正在客厅为着什么事情暴躁着,这个毛躁的小孩,也是我的珍宝。与他建立情感联结,为他储备足够的爱能,保护他的心灵枝叶生机勃勃、生动如初,同样是我履行母职的追求。

  妈妈喜欢蓝色,皮皮喜欢粉色,皮皮送给妈妈蓝色的八音盒......写至此,突然明白了书封这温柔明亮的颜色的意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鸟睡在我身旁》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