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是一本由[日]陈舜臣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精选点评:
●人物性格通过几个细节小事塑造成功,仿佛确有其人。故事及推理反倒一般,像大唐狄公案的缩减版
●六个密室杀人案件,又刻画了大唐的繁华,不过和狄仁杰系列是没法比的!
●案子其实都很简单,展现大唐风貌的一面还挺有趣。
●大师的作品这本很一般
●想象中的贺望东探案集不应该是样的,感觉是平平无奇,难道是我的要求太高了?
●三星半 六个独立的密室小案子,故事描写地非常流畅,读起来很舒服,塑造的人物也十分有趣,但就是推理部分有些弱。
●各种密室小案子,手法大都能猜到。这本书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作者对大唐长安的布局非常了解,有很多涉及各坊各街各寺的地方,适合对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另外画面感很强,挺适合改成电视剧的。
●候机加上整个航行一气通读了两遍,真心很有回味的六则探案故事,简笔画似地描摹了贺望东这一神探及他的知己小凯和拍档遥大鲸,自然还有每则案件里的那些当事人们。只想追问何日再见贺君和他身世之谜的答案。
●还是挺期待贺望东的后续的,不知道有没有。
●好久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读后感(一):初读陈舜臣推理小说
初读这本小说,陈舜臣对大唐风情民俗、官职制度及人物描画刻写尽显唐朝风范,虽此书是几个小案件汇聚而成,各案件篇幅虽短但五脏俱全,独立又有联系,只是欠缺推理剧情描写,如若陈舜臣能以贺望东扩充剧情结构,衍出如高佩罗《狄仁杰断案》大部探案集,凭陈舜臣善于历史材料背景铺陈的技巧定能博取更多读者争阅。个人喜欢小凯这个歌妓角色,仅通过作者的描写,仿佛如同影视剧拍摄一般形态娇媚动人,水灵机巧,不得不说陈舜臣笔功深厚啊。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读后感(二):先生大赞,这本一般
之前看过陈舜臣的另外两本,当时只觉得很好看,但比较后知后觉,直到这次看这本了,才忽然意识到他写书很流畅,读起来不仅没有外国人写中文背景故事的滞涩感,也没有日本小说一贯的语言特点。 关于这种滞涩感,参见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反正我实在是没有读完,那个语言的感觉太奇怪了,不过高罗佩对中国文化确实是真的喜好,以至于他结婚也是找的中国人,插个八卦,他太太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有没有一种破次壁的感觉? 至于《大唐》这本,陈舜臣自己也有说,是很喜欢高的《大唐狄公案》,有感而发,后创作了这本小说。至于小说本身,我自己的读后感是,并没有很好看,走的是“日本狄仁杰”的路子,每个都是独立的小故事,有个贯穿小说的身世成谜的侦探和他的头脑简单的工具人般的知交好友。每个案子都是密室杀人,但是不管是杀人手法还是小说结构本身设置的都很简单直白,反正看多了推理的读者看这个肯定会挺失望的。
但是,另一方面,这本小说没有日系小说一贯的语言特点,所以看起来没有很强烈的违和感。这个得益于作者的华裔背景,陈先生是台湾家庭移居日本的,所以他从小是有汉语家庭环境的,此外发现先生是精通5种语言,汉语、日语、英语、印度语和波斯语。不同的语言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他的小说里能感觉到融会贯通的很好。
一句话总结就是,先生大赞,这本一般。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读后感(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非帅最近看了一部推理小说,感慨万千,难道是我的口味变了?这部推理小说便是由陈舜臣所写的《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原名为:长安日记:贺望东探案集,非帅更喜欢这个书名)。这部推理小说于1985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过,此版本目前已买不到,二手市场应该还有淘到,这次有幸能阅读到也多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在此感谢了。
总共有六个案件,如同单元剧一般,互相没有联系,只是主角和配角没变过而已。这六个案子分别是:东方来客、上元夜谭、如烟如雾、诗中真假、富商之惑、工匠往事,不知为何,这几个案子虽然个个都是本格推理,但是总给人感觉差那么点意思。大唐的风貌,在陈舜臣的笔下描绘得有声有色,书的扉页还画有整个长安图,配合着长安图阅读着这些文字,仿佛置身于长安城一般。
贺望东这个人来自日本,虽然长居长安,但对于自己的身份还是个谜。在整部小说中属于谜一般的角色,就是这么个角色,居然还担当起了侦探这样的角色,真的是非常有趣。另一位是他的搭档遥大鲸,属于右金吾卫,在金吾卫当差,当然是少不了查案子,这不,每每有案子的时候,遥大鲸便急着找贺望东帮忙。贺望东还有个相好的,叫小凯,几乎天天赖在小凯的房间不走,他喝完酒后就把自己的脑袋枕在小凯的腿,好不惬意哟!看来,贺望东也是个浪荡子呀。
按往常情况,非帅分别简单分析下这六个案件:
一. 东方来客
一起密室杀案,打了个时间差。
二. 上元夜谭
机械杀人手法,说出来就都知道了,这是个非常老的诡计,类似十分钟探案里都讲到过。
三. 如烟如雾
藏头露尾的文字游戏,虽然非帅当时没有分析出来,但这也是个老诡计吧。讲述了个凄美的故事。
四. 诗中真假
冒名顶替的诡计,也是用烂了的手法。
五. 富商之惑
以舞蹈来传送情报,真的是个不错的手法。
六. 工匠往事
二十年的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之后,原来是又是件密室杀人案,手段之高明,让人望其项背,算是这个六个案子里最精彩的手法。
怎么说呢,这部1979年的推理小说,放在上个世纪可能还算是上品,但是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推理小说也经过了很多变化,人物的塑造,谜团的设置,诡计的使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日本的推理小说,近几年都是新本格大行其道。这几年阅读过的这些新本格推理小说之后,再回过头来阅读40多年前,上个世纪的推理小说,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没办法,毕竟是这么老的推理小说,也不能苛求陈舜他老人家,所以,如果还有其他读者朋友想看他写的推理小说,就不要太苛责他,好好享受这大唐时代的风光吧。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读后感(四):遣唐使连破长安城密室谋杀案,《长安十二时辰》同时代的福尔摩斯:3.5星陈舜臣|《大唐探案录》
“因此,若是房间没上锁,嫌疑人确实有几百人,可偏偏房间上锁了,这就一下子缩小了范围,而且,嫌疑最大的就是能打开门锁的人。”
01
—
作者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本书又加了侦探的情节。
故事发生在《长安十二时辰》27年前,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5年。这一年的遣唐使中,有一位名叫阿倍仲麻吕,后来改汉名晁衡,考中了进士,做了官。753年获准回国,海上遇险,只好又辗转回到长安最终死在长安。李白曾以为他回国途中遇难,写了一首《哭晁卿衡》。
这位阿倍仲麻吕也出现在了书中。
主人公贺望东是日本遣唐使,但身份是个谜。书中他是揭秘的侦探。遥大鲸是金吾卫的差人,破案找不到头绪,经常来找贺望东帮忙。
书中的六个案件都是密室谋杀案,贺望东借助一些线索破案。
情节的转折与冲突、悬念设计现在看都一般,不过本书的日文版是1979年写的,现在还能看下去,已经很不错了。
案件发生的长安城的各种生活娱乐细节,写的都不错。《清明上河图密码》《长安十二时辰》的写法跟本书有点像。
总体评价3.5星,还不错。
02
—
1:灵龟三年十一月,元正天皇改年号为养老元年。同年三月,大批遣唐使从难波出发,远赴唐都长安。这是日本派出的第八次遣唐使,距离上一次派出遣唐使已经十五年了。P2
2:日本人无不为拥有如此宏伟的国都感到自豪。然而到了大唐的都城,这些人全看傻了眼。长安城的规模竟是平城京的五倍之大,长安城的主道竟宽达一百五十米,怎不叫人叹为观止! P3
3:从难波出发的时候,皇室将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小箱子交给押使,让他到了长安后交给一个叫贺望东的年轻人。小箱子不重,但封得严严实实的,不知装的是什么。押使将这小箱子和日常用品一同拿到了屋子里。P7
4:这就是“符验”。皇室将纸交给多治比县守时曾说:“将一个黄金圆盘弄成两半,一半用墨描在纸上,若有人拿着另一半实物来,且与纸上的半圆能契合上,那人就是贺望东。” P8
5:死了个人啊!就现场来看,死者是被杀的。在一个门窗皆上锁的屋子里被杀,实在匪夷所思。P12
6:阿星的父亲嗜钱如命,仗着自己有外国人的血统,在四方馆内白吃白住。阿星在长安出生,虽不是外国使节,但也在四方馆占了一个房间。“阿星死了,这下麻烦了。嫌疑人可不少,光长安城里,估计就有几百人呢,连我也有嫌疑啊!”大鲸说道。20
7:贺望东何许人也?老实说,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这世上还有比不知道自己是谁更糟糕的事情吗?他是六年前来大唐的。在那之前,他一直在日本,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日本的什么地方。他只记得离国都不远,P21
8:因此,若是房间没上锁,嫌疑人确实有几百人,可偏偏房间上锁了,这就一下子缩小了范围,而且,嫌疑最大的就是能打开门锁的人。P28
9:大鲸果真认真思索起来,俄而说道:“我明白了,在吹箭上系上细绳,杀完人后把吹箭拉回来。我听说西域就有一种细而坚韧的丝线,只要足够长,应该不会影响到凶手吹箭。” P60
10:凶手其实是用冰做的吹箭杀死了曲明其,而冰吹箭在身体的温度下融化成了水,所以曲明其的衣服是湿的。你猜怎么着?他们都说,那衣服上的不是酒吗?我就说:“当然不是,酒壶里的酒还是满的呢,曲明其根本没来得及喝酒,就被杀死了。” P62
11:贺望东脑海中出现一幅画面——“烟雾仙人”将一根长管子放进金扫家的烟囱里,用风箱将含有剧毒的烟吹进管子。毒烟沿着管子进入烟囱,接着缓缓下沉,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屋子。明珠是想告诉他,“烟雾仙人”要杀金扫! P97
12:“这个颜庄……谢全肯定是被赌场的颜庄设计杀害的。”大鲸分析道,“提前打听、诱骗颜庄、改装房间,连字画都做了,他早就想好了要杀掉谢全。” P124
13:南北朝时期,一些规模较大的寺院中的僧侣们利用剩余的香火钱为百姓办理押物放款的业务,当时称为“质库”,这便是最早的当铺。到了唐代,质库的收入已成为寺院经济主要来源之一。P140
14:“一个人就像一支笔,通过舞蹈时的动作、路径,在舞台上写字。春燕就是用这种方式跳的字舞。她每完成一个段落,即写完一个字。起初我也觉得惊艳,细看之下才发现其中的门道,便一字一字地读下去,正是方才我说的买斑布的事情。” P148
15:且说遥大鲸,结束段靖的案子后,没几个月,就升任了旅帅之职。这是个武官官职,从六品上,率领二十人,岗位仍在金吾卫。P156
16:“凶手取下一块木板,钻到顶棚后,再将木板钉好,将整个房间伪装成密室·····难怪人们会觉得连个蚂蚁都休想进出。至于怎么拆、怎么装,我是外行,不过你应该很清楚·····”贺望东的语调相当平淡,仿佛在叙述一件久远而平常的事. P178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小说剧透14本,好书9本
历史类好书40本
近年读了1008本书,挑出32本5星好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7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7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228本书(截至7月31日)
本号1038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截至7月31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