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20 03:2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摘抄

  《吉卜力的伙伴们》是一本由[日]铃木敏夫/口述 / [日]柳桥闲/文本整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吉卜力的伙伴们》精选点评: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显得话特别碎,但放到时代背景下,的确是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宫崎骏偶尔的神光一笔,更是让人期待。

  ●看这本书的时候,惊叹日本人对营销的严谨及大胆尝试,从影片名字、文案和海报的统一,利用渠道宣传,都让你震惊。现如今,中国的电影宣发依旧按照这些来,没有任何其他的突破,可想西方国家在营销这块的能力了。重庆这块,甚至都不如人家90年代,差距呀。

  ●因为是口述整理,所以格外轻松随意。从最初到如今,宣传方式的增加改变,也是时代发展的浓缩。铃木敏夫谈起来轻描淡写,但他这个人的聪慧灵敏、执着热情、对市场的判断、对作品的理解把控,却都在其中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你只是没看到别人的用心!

  ●吉卜力就是梦想的信仰啊。熠熠生辉的历史源自于这么一群熠熠生辉的人们。

  ●流水账。

  ●轻描淡写惊天动地的事业。

  ●纯粹当一个个八卦故事来读,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

  ●读吉卜力制作动画的故事就已经够有趣了,何况还有在日本宣传电影的点点滴滴。背后的内涵特别多,例如吉卜力的衰落和日本电影的衰落几乎是同步的,宫崎骏大师那几部票房百亿的电影原来是这么宣传的,高畑勋和宫崎骏相比对过度宣传的反感更强烈,以及日本电影产业如果真的是像这本书写的一样,那比中国干净太多了。

  ●如果被问及,想要和哪位名人共进晚餐?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铃木敏夫。铃木先生,应该是我这辈子的人生偶像和工作楷模了吧?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看上去是effortless street smart,自信大方,观察力细致,适时的玩笑和严肃,有着超强的商业头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还有无人能敌的好运,一生能遇见不止一位、而是两位伟大的导演和艺术家,顺着时代的潮流和他们一起并肩努力。即使是这样优秀又幸运的人,也深知伙伴的重要性,珍惜诚挚的交流。另外,吉卜力的文案,简直是超高级别的!

  ●宣发手段、文案打磨相当优秀~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一):系井重里的一些名文案

  “4岁与14岁,都想活下去。”(《萤火虫之墓》)

  “活下去。”(《幽灵公主》)

  “这个奇怪的生物,在日本大概还有”。《龙猫》

  “忘记的东西,帮您送回来了”。《龙猫》+《萤火虫之墓》

  “虽然偶尔会消沉,但是我依然很快乐。”《魔女宅急便》

  “什么叫帅?这就是!”《红猪》

  “唤醒‘活下去的力量’!”(《千与千寻》)

  “变成猫,也没什么不好吧?”《百变狸猫》

  “如果没有父亲,我就能活下去。”(《地海战记》)

  “幸好降生到这个世上。”(《悬崖上的金鱼姬》)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二):吉卜力动画大揭秘

  一本关于吉卜力所有动画的宣发过程的书。其实,并不是铃木敏夫本人写的。虽然,铃木敏夫在后记里面自谦地说本书作者的逻辑性要优于他本人,又因为铃木敏夫本人并不喜欢做抽象理论的人。所以,整本书,内容很完整,但是似乎缺少一些画龙点睛的底层逻辑(也可能是我自己喜欢了解事物背后抽象逻辑)。

  铃木敏夫绝对是个善于和艺术家打交道的制作人,一直秉持为吉卜力工作室的艺术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而非只是打造卖座电影的态度在工作。在做宣发创意策划的时候,除了会上百遍地翻看作品来卡片来了解作品的核心内容外,还能敏感地捕捉“时代情绪”把这个情绪反向传达给电影的导演来激发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这样才制作出又优质又卖座的动画电影。

  在宣传手法上也做了很多介绍,但是时代变迁,有些手法有部分值得借鉴的,但是还是得往前看呐~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三):吉卜力的理性和任性

  大部分的宣发方式现在看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从《风之谷》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铃木敏夫的宣发方法论都极具洞察力,而到了近十年,国内的宣发已经和日本没有明显差距,可见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之快。印象最深的是天才的倔强: 1.《千与千寻》破票房纪录后,“片子能这么卖座全靠宣传”的言论传到宫崎骏那里,气得宫崎骏下令《哈尔的移动城堡》不做宣传,铃木敏夫被迫采取“没有宣传的宣传”策略,直到票房大麦,宫崎骏才得到了“内容制胜”的满足感(宣传跟电影本体的矛盾在天才那里都不能避免啊)2. 高畑勋对宣传是否贴合内容本体非常警惕,批评《幽灵公主》的slogan“活下去”莫名其妙,本质上是因为这一代人经历过学生YD,对用煽动性语言将人们引入狂热状态的警惕。(目前国内走这种捷径简直成为了一种风潮);而另一部《我的邻居山田君》,高畑勋否定了铃木的“合家欢”策略,却默许了“随意”的主题,铃木抱着铁亏的心态,也要尊重高畑勋的意愿,真是任性得让人尊敬。PS.《起风了》和《辉夜姬物语》,原来都是铃木敏夫向两位导演推荐的项目,复盘耗时8年耗费50亿最终票房只有20亿出头的《辉夜姬物语》,铃木敏夫把责任归结到自己没有把握住作品和时代的关系上,这种眼光和气魄,完全不输两位天才啊。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四):吉卜力的三位天才

  大部分的宣发方式现在看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从《风之谷》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铃木敏夫的宣发方法论都极具洞察力,而到了近十年,国内的宣发已经和日本没有明显差距,可见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之快。印象最深的是天才的倔强: 1.《千与千寻》破票房纪录后,“片子能这么卖座全靠宣传”的言论传到宫崎骏那里,气得宫崎骏下令《哈尔的移动城堡》不做宣传,铃木敏夫被迫采取“没有宣传的宣传”策略,直到票房大麦,宫崎骏才得到了“内容制胜”的满足感(宣传跟电影本体的矛盾在天才那里都不能避免啊)2. 高畑勋对宣传是否贴合内容本体非常警惕,批评《幽灵公主》的slogan“活下去”莫名其妙,本质上是因为这一代人经历过学生运动,对用煽动性语言将人们引入狂热状态的警惕。(目前国内利用这种捷径简直成为了一种风潮);而另一部《我的邻居山田君》,高畑勋否定了铃木的“合家欢”策略,却默许了“随意”的主题,铃木抱着铁亏的心态,也要尊重高畑勋的意愿,真是任性得让人尊敬。PS.《起风了》和《辉夜姬物语》,原来都是铃木敏夫向两位导演推荐的项目,复盘耗时8年耗费50亿最终票房只有20亿出头的《辉夜姬物语》,铃木敏夫把责任归结到自己没有把握住作品和时代的关系上,这种眼光和气魄,完全不输两位天才啊。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五):电影卖的不是故事,卖的是哲学

  

这本书是吉卜力董事长铃木敏夫,以制片人的身份对过去30年电影营销工作的总结回顾。

在吉卜力,宫崎骏和高畑勋主要负责电影制作,保证做出有趣的内容,而铃木敏夫负责宣传和广告,总之就是想办法让大家走进电影院,掏钱买票。

看完本书,我整理了自己几个印象深刻的点,供大家学习:

营销第一课:

营销就是在两种思维间拉锯的过程。

铃木敏夫要面对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高畑勋的“在广告宣传面前守住电影的底线”,即宣传文案不能背离电影内容;另一种思维模式是“想要让电影卖座,牵强附会也是必要的手段”。

高畑勋决不允许宣传和正文内容出现冲突,在做《辉夜姬物语》时,铃木从策划书中提炼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文案,“公主犯下的罪与罚”,可是高畑勋在制作过程中,因为不顺利中途放弃了这个主题。一时半会想不到第二个有趣的宣传主题,高畑勋又抱着“宣传和内容必须一致”的观点,怎么办呢?

最后还是高畑勋为了呼应“公主犯下的罪与罚”,开始折腾剧本,作品已经接近完成,只能修改部分台词,来实现作品与文案的呼应。

营销第二课:

营销方法要与时俱进。

广告的宣传的本质是捕捉时代的风向标,抓住现代人对什么感兴趣,发现新的流行趋势。制片人的工作和侦探业差不多,探究大家到底想要做什么,还要探索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再以这些为基础考虑如何宣传电影。电影卖的不是故事,卖的是哲学。

营销第三课:

宣传就是不断增加伙伴。其本质就是将周围的人都变成伙伴的工作。周边漫画、音乐、试映会、公众传媒(报纸、杂志、电视)、现场见面会、展览……善用各种媒介。

营销第四课:

电影同企业合作要有底线。尽管企业可以使用电影的形象,但是必须清楚地让对方明白,只有电影受到注目、票房大卖,支持电影的企业形象才会提升。如果企业只关注自己的短时利益,甚至要去干涉创作,那就只会鸡飞蛋打,本利全无。

营销第五课:

你要有一套公式,清楚知道想要达到一个目标,需要投入多少的成本。

在铃木敏夫这里,宣传费=分账收入。这里的宣传费是将发行、制作宣传费、企业合作、报纸曝光、电视台节目、唱片等所有效果都累加换算成金钱。

营销第六课:

文案在商品产生之前完成。

广告文案不是你看过影片后,提炼出来的信息,而是根据策划书、分镜图,制作出有吸引力的文案。文案的作用不仅是给消费者看,也是给动画工作人员看,让他们知道正在制作的将会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给宣传的人、发行的人理解作品的本质。这样在宣传时,大家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营销第七课:

营销是为了什么?有的是为了票房大卖,有的是为了可以长久的创作下去。

铃木敏夫在做杂志时,曾经因为杂志卖的太好了,担心连续热卖会让公司和周围期望过高,给编辑部带来太大压力,因此故意想办法做一些冷门的好内容,让杂志销量维持着一个稳定的水平。编辑部可以享受做杂志的乐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吉卜力的伙伴们》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