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1-03-19 03:39: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的影评大全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是一部由孙志强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精选点评:

  ●孙志强的东西...我向来不喜欢!但...他在纪录摇滚名册方面...还是有建树的...

  ●接近两个小时长度就听着自我介绍和家庭状况,很奇特的感觉。人选择的意义到底被什么左右呢,家里有几口人的重要性很微妙。

  ●还行吧 也不排练一下 很多人都不自然 应该拍人家排练的样子 那样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他们 还摇滚纪录片 一点音乐作品都没有

  ●痛仰,舌头,废墟,夜叉,声音碎片

  ●大多数乐队都没了。他们后来都去哪了?现在又在干嘛?

  ●住在树村边上。。

  ●纪录片也需要讲故事

  ●树村。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并没有存在这个社会!

  ●......群像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影评(一):树村的哥儿们,现在怎么样了

  看了,有种还想看的愿望。虽然,作者的访谈,并不很深入。但看到了这些2001年、2002年混迹在北京树村的摇滚青年,怎能不想他们后来的生活?2001年我大三,好像就是那时候看到了纪录片,也喜欢上了纪录片。而那批树村的哥儿们,喜欢上的是摇滚。无论是痛苦的信仰,还是铁臂阿童木,大伙大都很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由的声音。片子中的他们,那样洒脱地说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不如意以及自己亏对的家人等等。一个千僖年初的中国草根摇滚世界就这样呼之欲出了。我深知,其中的大多数人境遇不佳。或是堕落,或是撤退,能混出一片天地的寥寥无几。现在他们怎样了?我想,我看到了这些讲述,还不够,我想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在怎样了~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影评(二):边缘的自由

  摇滚是什么?特立独行、长发披肩还是鬼哭狼嚎。作为一类音乐的统称,摇滚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树村作为2000年后中国地下摇滚的一个根据地是曾经存在的一个纪念。

  影片很简单,没有叙事,就是每个人回答几个固定问题,你能看到极度贫乏的物质生活,异常饱满自信或者无所事事的精神生活。这些乐手们大多来自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南方的很少,自由需要时间,大城市的人们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是否自由,房子、车子才是每个人的归宿。

  导演的问题很简单,叫什么名字、来多久了、玩儿什么乐器、家庭成员以及未来的打算。这些问题可以编织出一个完整的树村蓝图。树村是个梦想和破灭的地方,流动性很大,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又有一批新的人来,家人大多无奈,对于未来很多人想做自己想做的音乐,也有人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也有的人只是在玩。

  作为纪录片这部影片是不成功的,但有其存在的价值,当时间行进到9年以后的今天,很多人很想知道这些乐手的生活如何,因为会把这部纪录片看完的人,应该都有过或者想过像他们这样生活,也都有过摇滚梦,也想自由地追求那些可笑的东西,也想过,如果是我,那该是多么幸福或者扯淡的一段往事啊!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影评(三):我们是自由青年

  1997年,来自新疆的孙志强来北京投奔以前的朋友,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舌头乐队 ,并很快和树村的地下乐队生活在一起。他写小说,但半途而废,过上了垮派的生活。后来爱好摄影的他,有一台家用摄像机(松下M1000),开始拍摄摇滚乐演出的录像,同时也为乐队拍摄一些简单的宣传片或资料。

  1999年他决定拍摄一部关于身边地下乐队的纪录片,经过艰苦和漫长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最终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自由的边缘》。这惟一一部能够近距离和不夸张地记录原汁原味地下摇滚生活的纪录片。

  15年后再来看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短发的@痛仰乐队 主唱高虎,跟现在没啥差别,房东太太对他的印象挺好,并且还给了蛮高的评价;@龙神道国囝BassGuo 那时候还没有留脏辫,他是里边采访者里最有镜头感的一位,十五年后他的梦想都实现,做着舒服的音乐,还有一个漂亮可人的外籍妻子;不小心在里边逮到了鲜肉一枚——还在人大读书的雷振剑@雷子 ,我想问雷子,你当年拍的片子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我看到了穿着时髦的废墟主唱@周云山 还有@夜叉乐队 主唱@夜叉胡松 ,那个时候胡松应该已经就是纹身师了吧~

  纪录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吴吞拿着镜头对着孙志强,把他问别人的问题也问了他一遍,在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将摄影机不停的在手中旋转,那是影片里最美的画面。

  不管是盲流还是有理想的街头混混,但愿这个社会一直留给你们一个乌托邦的神话。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影评(四):与生存平行

  对于我这个认识摇滚好多年,却一直不曾深陷其中的伪摇迷来说,这个纪录片简直是本摇滚乐迷入门教程。一路看下来,有好多只听人提过却没有尝试过去了解的地下乐队(所以说我就是一伪摇迷啊),开始真正一个一个记下来去百度,这个过程简直让人激动又担忧得心惊肉跳。害怕那些各具个性的乐队名字在百度词条里搜索不到,害怕他们最终没能坚持下去,或者坚持也只是不为人知的垂死挣扎。所幸,真如那位房东大叔说的:“这里面大部分人都会是星星级的摇滚乐手,一定会”。好多乐队都有了自己的名气和地位,出专辑,各种演出……也许生活依然拮据,可是生存总算不用再那么绞尽脑汁儿地使劲儿。

  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问到对未来还有什么希望的时候,有人回答说:“还有什么希望,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是最大的希望。”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在我看来,算是对摇滚乐者生活形容得最内涵最贴切也是最真实的表达了。一方面,面对当下生活的窘迫,感到无比失望,甚至绝望。可是仍然对生活和理想怀抱着美好夙愿,当有一天,所有的愿望都实现,就也不需要什么希望了吧。

  对我来说,其实摇滚乐手的生活和境况远比他们的音乐更吸引我。这不是在贬低他们的音乐,而是绝对地欣赏他们坚持选择自己想要选择的,哪怕只是短暂的坚持。那些没有能最终出现在乐队成员名字里的人,他们一定也认真努力过,中途放弃大概也是因为生活所迫。也许他们现在会有遗憾,想自己当初要是坚持下去,现在站在舞台上弹吉他唱歌的就是我了。可是任何事情,尝试了才知道合不合适,经历了才知道是好是坏。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能鼓起勇气迈出那一步,于是一辈子也没能彻底了解自己,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就耗尽了一生。我希望自己不是这样。而那些最终没能实现理想的人,我希望他们依然摇滚地活着,放弃的只是摇滚乐而已。

  与生存平行,不是生存之上,也不是生活之下,而是不追求物质的卓越,是最脚踏实地,怀揣着对生活最大的激情和敬意,心无旁骛。这大概是由生到死,最好的生活状态和方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自由的边缘 之 鉴证》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