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足的投资》是一本由吉姆•罗杰斯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01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一):《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
这周读完了这本关于父亲给女儿的信。我的感觉是父亲对子女的爱,以及大师的思想及经验。
可以总结一下。第一,看好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潜力在世界是最好的。第二,要独立思考,这是你人生唯一可控,而且是唯一可确信的。第三,一定要热爱未来,积极进取。第四,学习哲学,历史,心理学,这些知识会帮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第五,要拥抱世界,做世界公民。第六,认识变化,拥抱变化,变化才是根本。第七,谦虚做人,认真聆听。第八,选择自己的兴趣行业,深挖到底。
以上就是自己的总结,需要充分结合实践活动,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想法。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二):听别人的爸爸讲道理
家书,罗杰斯不是第一个人写的。国人最熟悉的《傅雷家书》亦是拳拳之爱溢于言表,做人、做事、做文章傅雷谈的比较多,而罗杰斯的这21封家书,投资、理财、忠于自己谈得更多。世界上有那么多像傅雷、罗杰斯、刘墉这样的“好为人师”的爸爸,是读者的福音。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罗杰斯只有粗浅的认识——就一有钱人嘛。美国这大师那大师多了去了,他们倒是很有钱,但是他们人生致富的经历却不可复制。自己也少阅读怎么赚钱怎么理财怎么投资的书,本以为这是一本鸡汤味道很浓的书,但是读下来对罗杰斯本人也有了更为丰满的认识。
一个人37岁退休开始周游世界,真正做到了“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很多人批判高晓松这句歌词:你有钱你能去旅游,我没钱我只能苟且。在书里罗杰斯也说,很多人因为经济因素一生都不开心,因为他们必须花时间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得到微薄的收入以维持生计。对于此,我想起多年前我看《唐人街》,当时只有24岁的英伦华裔牙医黄小姐说的话我至今都还记得:我最讨厌别人说你怎么那么自由(牙医每天下午上班,收入却非常高),开好车还能去旅游。小时候背书背得……(她的一些经历),那时候他们在干什么?37岁退休的罗杰斯,在我们还在屋外面耍泥巴的时候就开始工作,即便是说退休,其实他也一直没有停下工作,所不同的不过是,我们是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而他是工作、乐趣、享受。在俗世生活中,实现自由,其实最基本的也是基于财务自由。
他的投资经理不可复制,但是投资理念却可供参考。在我看来,罗杰斯也没有讲很深刻的大道理,无非是人要守诺、借钱按时归还、定期存钱等我们常人看来简单的道理,但是参考他的经历,对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道理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多读书——几乎每一个著书立说的父亲家信都要说到,读哲学、独立思考、不要随大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几乎每个父亲也会这么告诉你,但是或许最终是要取决于你能听进去多少。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三):教会孩子真正富足的哲学——读《最富足的投资》
文/岸晓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是个金钱社会。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当然,这里说的是“小钱”,可供每个人衣食住行的“钱”。但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在乎的不是那具体的小钱,而是一种情怀在里面。
这就要说到那些大亨们了。如马云,一个典型的玩情怀的人。美国的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巴菲特,等等,都是。他们的目标是“大钱”,他们赚钱的方式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形而上的方式。那么这就可以这么说,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需要的钱和财富是要“斤斤计较”而来的,是一块一块的积攒起来的,他们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于真正的大亨们来说,则是先有理念、现有追求,随后而来钱。
说了半天钱,其实钱乃身外之物。左宗棠有句名言,意思是说,如果我的子女没有用,留给他们钱有何用;如果我的子女有大用,留给他们钱有何用。这一方面说明了左宗棠的人格魅力,从一个侧面也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留给子女钱,不如留下来好的教育、好的家风,这才是他们一生受用无穷的。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吉姆•罗杰斯的这本《最富足的投资》了。吉姆•罗杰斯无疑是够格的,他被西方媒体称为“华尔街神话”“拥有水晶球的魔法师”,与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并称为三大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慕名听他讲课,并认为他“把握时局大势的能力无人能及”。他留给他两个女儿的财富就是这本《最富足的投资》,并且,似乎比金钱还有意义的多。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二十一个专题与孩子们“晤谈”,对于读者来说,这都是金玉良言,不是随便哪个老师都会讲到或者讲的这么到位的。作者提到,“我见过许多人备受痛苦的煎熬,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金钱和财富的基本原理”。又比如,作者告诫女儿们,要“学习普通话,现在说中国的世纪”,体现了作者务实而又精准的预测能力;对于如何读书,如何获得财富,甚至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展示才华,作者都有精到的表述。可以说,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佬送给年轻人或者年轻的父母的一份绝佳礼物。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四):孩子的三观缘于父母的教育
作者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两个女儿智慧,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堂人生课程。 关于教育: 1.富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我们生活中所见略有不同,例如作者就要求孩子们去打工,在工作中体会生活与挣钱的不易,从中反而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2.培养孩子的大局观,让世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完成依赖书本,要走出去看看世界。 3.生活要有梦想,一个幸福的人,它必然是在持续做着令自己快乐的事。 4.学习的力量。哲学善思考,历史知兴替,还有语言和经济等。 5.孩子学习和从业方面,仅仅是为了给未来的你更多的选择。 关于情感: 1.不要过早恋爱,年少时期的爱转瞬即逝,年少的你,没有办法理性分析两性问题。 2.不要为了某个男孩而转学、搬家或换工作。让男孩子们跟你走。 3.经历痛苦并从痛苦中恢复,能使你们懂得很多事情。首先,它暴露出你的弱点,同时也展现了你的优势。其次,它教导你经历并能够经受痛苦。(失败情感中疼痛的领悟) 4.男人永远不会轻易放弃一段恋情,除非已经有一个女孩在等待他,而且他有其他地方可去。 关于生活: 1.永远不要问别人挣多少钱,或买某件东西花了多少钱。永远不要讨论你们挣多少钱或你们有多少钱。 2.切忌不要衣着暴露,衣服也是一种信息传达,在人们并不了解你的时候,它是你内心潜在最直观的行为表达。 3.谦卑为上,这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要四处炫耀你读过什么书,挣了多少钱,有多大的能力和才华,如此高调,你永远不知道在何处,与何人为敌。 4.和为贵,安冲突。能用“对不起”解决的问题,绝不让事情陷入僵局,以此破坏心灵的健康和成为人际关系的阻碍。先说对不起的人,不一定是错的,而是她更注重和平解决问题。 5.一个家庭里的成员经常在一起吃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6.孤独的圣洁。独处如写作,是剥丝抽茧后梳理内心的好状态,更是了解与认识自己的最佳时机。 关于投资: 1.理财要趁早。 2.市场失控时卖出,恐慌时买进,要遵从买低卖高原则。 3.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进行投资活动。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五):写给孩子的成长书
近年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热情前所未有的增加,一来是因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和影响,二是因为科学育儿这一浪潮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三则是对孩子的特别期待。作为父母,没有哪个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成功,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又或者是个人人格魅力。可是养育孩子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我们也需要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技巧和方式。
初读《最富足的投资》,你会被大标题上的“投资”所吸引,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投资的励志书。而实际上,我觉得把这本书成为“写给孩子的信”更为合适。书中的内容很多,但篇幅却短小精悍,是美国三大投资家之一的吉姆.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告诉年轻的孩子们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出色。教育本身就是一本投资,只有利用得好,才会对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建立起强大的基石。在书中列举了一系列优秀人士应该必备的技能特点,可以说能让人读起来很有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他人的意见左右,尤其是在面对巨大的抉择时,总是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希望可以避免不可承受的失败。不过世间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当我们选择一些东西,就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而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迷失自己,所以你的生活你做主,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思想。因为能够做决定的是你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也是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足以形成属于自己的视角。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切勿做井底之蛙,要多阅读、多学习,多走出家门去看更广阔的天地,你会发现生活比你想象的要精彩。而你的人生阅历就是你视野格局的资本,多去尝试,一切就会变得很不同。
记得在本书中,作者指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确,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的,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作为中华儿女,只有努力跟上国家的步伐才不至于与其他人产生代沟,而是在大千社会中寻找机遇,做无可替代的你。
《最富足的投资》,这是一本信息量比较大的书籍,虽说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略感美中不足的是,章节太多,内容偏少,有点泛泛而谈,不过给孩子阅读足够了,毕竟长篇大论不适合年轻的他们。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六):饱含父爱的智慧之书
华尔街的骗子不少,但思想家也不少,没有思想的人,很难在残酷的金融实战中赢得战绩、获得生存,比如索罗斯,本身就是哲学家波普尔的高足,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成为伟大的哲学家,但他本人的生活也肯定是哲学家比不了的,他自己绝对称得上“一流的思想家”,再比如,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被冠以“投资哲学”,查理芒格的书也不仅仅适用于投资,与这些思想家一样的牛逼的,还有一位罗杰斯,同样有着深邃的思想,他最近写的这本书《最富足的投资》,尤其值得关注,因为这是他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家书,有些类似于《曾国藩家书》的性质,里面满是智慧和循循善诱,而且通俗易懂,不管你有没有兴趣做投资,都有必要读读此书,因为此书讲的是大投资:人生投资。
这本书都是大实话,但很多父母不敢跟孩子讲,比如,罗杰斯开篇就告诉女儿们:“你的生活你做主,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思想”“如果所有人都嘲笑你的想法,就将它视为成功的潜在征兆”,这些东西是有些离经叛道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汉代的马援,煊赫威风,却告诫子侄莫要“画虎不成反类犬”,但是罗杰斯却从小鼓励孩子独立,这或许是国情的不同,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有农业社会的规则,美国是现代社会,独立比听话更重要,不过随着中国的现代化,罗杰斯的道理实用性更强,不过,也可以预测,有过度焦虑症的现代家长,估计会认同罗杰斯,但是很难付诸教育孩子的实践。再比如,罗杰斯一直看好中国,我以前也听说过罗杰斯这个观点,但当时有所怀疑,认为这是为了在中国投资或者卖书的营销行为,只是最近在网上看到他女儿们流利地讲中文,我才相信罗杰斯所言不虚,虽然我对于目前的投资驱动、政府投资的维持度有所怀疑,但对于罗杰斯看好中国,还是表示欣慰,只能默默地祝福他预测准确吧。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些误会,这是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其实不然,大人更适合看,因为,这里面很多理念,比如如何增长见识?如何尽可能弄清楚真实情况?罗杰斯强调了实地调研、旅行和阅读历史、哲学类书籍的作用。这些都是很启迪人的。我相信,正是这些出色的思维,加上强大的行动能力,让罗杰斯在37岁实现了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而现在有几个人能在37岁实现财务自由?现代社会,书籍出版容易了,但好书不多,罗杰斯这本书属于及其难觅的书,精彩真是不容错过。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七):如何研究一家公司
为了估值一个企业,你需要做你的家庭作业。最近的《财富》杂志题为“我得到的最好的建议”文章中,吉姆·罗杰斯谈到,如果你阅读你潜在投资的相关东西,你相对于整个人群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我得到最好的建议是一次在飞机上。那是我在华尔街的早期。我飞往芝加哥,我邻座是一位老先生,我说是老先生,其实是40岁左右。他告诉我读一切能读的。他说,如果你对一家公司感兴趣,你读了它的年报,你就超过了华尔街98%的人。如果你还读了年报的附注,你就会超过华尔街100%的人。我立刻意识到,如果我逐字逐句地阅读了一家公司的年报和附注——或者再进一步,两到三年的年报,我就会比其它人知道得更多。专业投资人惯于炫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我后来认识到,我必须比上面说的做得更多。我知道,我必须阅读我投资公司的年报以及它们竞争对手的年报、专业期刊、和我能搞到的所有相关资料。但我知道,在多数人连一些基本的家庭作业做起来都赚麻烦。如果我做得更多,我就会远远领先,我可能就能找到成功的投资品。”
罗杰斯喜欢摆弄公司10-15年的财务数据表格。他相信对一家公司长期历史了解的必要性。当他发现一个期间公司比较困难或下降,他就想找出原因;对一个公司的繁荣时期,他也是如此。在《The New Money Masters》的附件中,你可以看到罗杰斯的这个表格。我在我的工作中采用它,发现它极为有用。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y involve no projections.
建议完全研究一家公司的清单:
1、年度报告/10K——5年(包括竞争者)。读附注。
2、10Q和股东签署的委托书——1年,包括电话会议记录(包括竞争者的)。Seeking Alpha网站有很好的资源。
3、创建公司10年财务情况的电子表格, by operating segment if applicable (见罗杰斯的表格模式)。除了初步的研究,不要依赖任何第三方的资源。一手的资源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还会逼迫你自己思考这些数字和它们的含义。
4、所有能找到的行业及媒体相关文章。除了网络,许多图书馆提供免费在线数据库,如Proquest。
5、建立一个相关private market 交易的数据库(最少5年)。
6、与竞争者公司的相关估值指标进行比较(P/S, P/B, P/E, EV/EBIT, EV/EBITA, P/Owner Earnings)。包括行业特定指标的分析,例如,用于银行分析的ROA。
7、研究谁拥有这只股票(还有谁没有持有)。(你可能在公司报告和好的机构投资的信中找到有用信息)。有否内部人士买卖信息?他们在其中有否投资(skin in the game)?董事的情况如何?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八):人生投资
人生投资
什么是最富足的投资,人们往往局限于金钱财富的囤积和投资,让金钱给自己带来理所当然的一丁点安全感,斯人以为最富足的投资是对人生的投资。人生道路既短暂又漫长,人的一生如何过的有价值和意义,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和信仰来支撑。人生的境遇充满各种选择性,我们羡慕马云的富有,渴望智慧的大脑,住舒适的大房子,开着豪车兜风,一切的财富和智慧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付出多少的努力就得多少的回报,富有的背后是勤劳,是汗水,是思考和行动的结合。
在现如今的现代化社会瞬息万变,快节奏的生活和浮躁的心灵,在动荡的世界中,如何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投资,是一个问题。投资家,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被西方媒体称为“华尔街神话”“拥有水晶球的魔法师”, 在《最富足的投资》中亲笔撰写的人生成长的经验,深度剖析了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良性诱因,以其清晰的逻辑,富于思辨的文字,旁征博引又深入浅出的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一个完美的指引,告诉人们如何以投资者的视角来做出人生选择,总结归纳了二十一条人生法则来实现最富足的人生投资。
在生活上,崇尚道德,谦卑为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不惧外界的有色眼光和嘲弄,不忘初心,坚守本真;学习使人变得富足,不论是哲学逻辑还是历史文化的学习和,谦虚谨慎,提升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拥有广阔的胸怀,结交挚友,收获真善美的情感;认识变化,接受改变, 世界上最大的不变就是改变,在一切社会和自然规则中,永恒遵守的就是改变的法则,寻求变化的适应之道,遵循世道的演变,遵循金钱和投资的规律。
人生匆匆,这些年来我们未曾停下脚步,一直在寻找与错过。吉姆•罗杰斯说,我见过许多的人备受煎熬,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金钱和财富的基本原理。在最富足的投资中,吉姆•罗杰斯说用二十一条人生的黄金法则,给年轻人上了一堂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财富课。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主动学习,去坚守,去实践,去打造自我丰盈和富足的人生道路。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九):别人的成功自己的路
优裕的家庭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条件落后的乡下也有可能飞出金凤凰,这个世界上万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如果你让一个教育达人讲自己的育儿经,他(她)有可能会给你写出一本书来,而目不识丁的乡下父母可能只会说都是孩子自己争气。故此假如我们仅以孩子的成功视为父母教育成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说,即使一个人在某件事上做得很成功,他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文笔与思想来清晰地说明白自己容易是怎么做到的。所以我最终的表达就是,虽然罗杰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至少在大多数的标准中他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但他也不一定就是很会写书的人,他可以创造金钱的神话,却不一定有足够的能力来向世人传递他神话创造的秘密。我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挣钱是罗杰斯的本事,但写书对于他来说,还是不够擅长。不过,我们也不该对他有此苛求,因为他不用靠写书来挣钱,我们只不过是围观一下人家的人生而已。
《最富足的投资》乍一看书名还以为又是关于挣钱的,原来内容是写如何教育孩子的。罗杰斯有两个女儿,都是零零后,豆蔻年华,最让人吃惊的是两个白人女孩一口流利的汉语。看吧,这已经是一项投资了。
这书名有股商业味,不过如果细想想,如果父母愿意给女儿,尤其是女儿,在我们中国的某些地区,女儿还是赔钱货的代名词呢,如果父母愿意给女儿投资的话,当然不是那种拿女儿换钱的投资,而是为了让女儿有更广阔的未来的投资,这样的父亲母亲,当然是值得敬佩的。
本书中罗杰斯提出的一些论点,是很有远见的,毕竟人家可是三大首富之一,没有足够的眼光能成功吗?认识世界,学会哲学学会思考,学习历史,学习普通话,认识变化接受变化,这些标题首先就很吸引人。网络最大化的改变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当然也以最快的速度更新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这时代不进则退,没有足够的远见根本没办法适应这社会。罗杰斯不仅是以经验也是以前瞻性的视野在提醒我们。
因为他养的是两个女儿,所以本书针对女孩的一些告诫比较有针对性,说话也是很直接,比如说女孩子不能衣着暴露,我就很赞同。罗杰斯的观点认为你穿什么衣服,就等于向别人传递了什么信息,所以你要承受可能招致的回应。这既是一个父亲的态度也是一个男性的看法还是一个老男人的看法,我觉得如果一个女孩子略微懂点事就知道他说得多有道理了。
虽然他很有钱,可是他依然要让孩子懂得金钱来之不易,不要挥霍不要炫耀,她的孩子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很有钱,而是从同学那里才得知的。罗杰斯说能够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你的知识。
罗杰斯把家搬到了亚洲,他认为东方有很多优点,当然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投资。
总的来说,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观点对教育对成功都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说到底,富豪与平民的一些生活也不尽相同,我们只能尽量地多学习他那些高瞻远瞩的观点,至于做到做不到,也是一个能力的问题。这书有商业味,不过人家的成功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可学的东西确实不少,比如信念、眼光,拿来做任何事,都是一样的。
《最富足的投资》读后感(十):最富足的投资是对三观的锻造
因为平时在投资股票,因此,也找了不少财经书籍来读,冀望能从前辈高人手中学得投资宝典,早日从高岗上下来,脱离苦海,或者更幸运一点,窥得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实现财务自由。 市场很懂得我等的欲望,一本本投资秘笈,一部部成功经典在各大平台上向我们招手。 这不,豆瓣上就给推了一本《最富足的投资》:与巴菲特、索罗斯并称三大投资家的吉姆·罗杰斯写给年轻人的财富课;华尔街神话罗杰斯写给孩子的21条法则…… 好吧,都打算把秘笈传给孩子了,这还不赶紧拿来学学? 忙忙下了单,拿到手上来学。 没错,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确实是个牛人。他是前量子基金前合伙人,投资家,金融学教授。他5岁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6岁只身闯荡华尔街,37岁前即已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他曾准确预测了1987年大股灾,率先预测了美国次贷危机,于1998年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他长期为《时代》、《福布斯》、《财富》、《华尔街日报》等撰稿。 看来是个会说也会做的人了。 仔细看完全书,发现这本书与一般的财经投资类书籍不同,它没有谈及对最佳投资领域的具体想法,而是落笔于他从生活中总结精炼的一些投资哲学与人生感悟。 本书是罗杰斯写给两个女儿的,他希望,自己总结出的21条法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分享的建议与想法能让孩子们铭记在心,能够为她们带去一个更好的生活。 罗杰斯成家很晚,生下女儿时已年过半百,他对两个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与热情。他希望女儿们依靠自己的才能智慧,不惧人笑,独立做出明智合理的决定。他从自己的投资生涯中总结出“如果所有人都嘲笑你的想法,就将它视为成功的潜在征兆”因为“常识?并非真正的常识”。 他自己曾两度周游世界,因此,他也鼓励孩子们:“让世界成为你们认知的一部分”。敞开心扉,全世界公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他阅历广泛,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种族的人。因此,他意识到了金砖四国的重要性,并举家迁往新加坡。众所周知,欧美强国人人向往,罗杰斯却意识到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重要性,快人一步近距离接触,并让两个女儿掌握中国普通话。 他告诫孩子们不仅要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要读历史书,历史会向你显示,市场的驱动力是什么。 他引导孩子们展望未来,不要将赌注压在行将就木的事物上,认识变化并接受变化。 在行为方法上,他教导孩子们承认失误,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才能改正错误,避免更大失误。认准的道路要坚持走,生活就是一场专心致志、努力学习、勤于收获的旅途。 对女儿们的学校生活,他也有诸多具体建议:尽最大努力学会心算,多提问,多分享,多付出…… 他还细心地规划了女儿的性别观与情恋观。如何保护好自己,又勇于追求心中梦想……简直是无微不至,沤心沥血。一个超能奶爸闪闪发光哦。 所以,你不必在《最富足的投资》中寻找什么发家致富的秘笈了。这是罗杰斯献给自己的孩子、年轻人、投资者和父母们的礼物。 年轻人和父母们,毌庸置疑,不论是三观塑造、行为方法皆可从中一学。 投资者呢。也会获益良多,因为投资这个活儿,其实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它还是一场修行。锻造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好好赚钱不迟。 最后再说一句,任何投资其实没有“一招制敌”的绝技,如果有,等你知道了,也不成其为招儿了。 投资是你与世界、与人生、与价值的博弈。 所以,读了《最富足的投资》,你可能会清醒一些,不再那么紧张地东张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