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河川》是一本由雨楼清歌著作,青马文化 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瓣河川》读后感(一):江湖清流
不媚俗,不跟风,浑浊尘世的一股江湖清流,喜欢这样的文字,喜欢杨逊,喜欢云公子,也喜欢为云家报仇的一干江湖人。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轻功卓绝的小胖子,最后的悲壮献身赚了我好多眼泪。作为一本中短篇合集,故事的密度之大让人惊叹!感觉随便抽出一篇都可以拍一部很好的电影了,期待后续影视化进程!
《一瓣河川》读后感(二):读《一瓣河川》
今听闻扬州扶柳梨花开 后惊世因侠客巴蜀东来 背负了一身的春雾秋霜 辜负了余生的夏雨冬雪 目前刺来的不是剑尖 而是佳人之青眸 耳边掠过的不是刀风 而是故人之轻叹 落花承步履,吹雪染行衣 什么儿女情长相忘江湖 全都如那一地梨花化了 赢者失意,输者畅快 要问江湖在哪 情义所在皆是 看毕,掩面惊觉 江湖仍在,武侠未灭
《一瓣河川》读后感(三):君有白衣入梦
年少读金庸。读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读到萧峰乔峰顶天立地,读到郭靖夫妇纵马入襄阳,每每血热冲顶,泪湿衣襟。
成年读徐浩峰。读民国,读民国的北平,读功夫抵不过子弹,读复仇让步于大义,每每叹韶华易逝,人生不惑。
然后就像看到《The Last Samurai》,感觉武侠世界大势已去。
没想到过了9102年竟遇传承,快意江湖,慷慨赴死,封神又老去,套路又跳出套路,结局又留有开局,甚感欣慰。
大概每个人心底都抹不去英雄梦,白衣少年,仗剑天涯,独孤求败,深埋功名,只留传说于闲暇酒肆。
《一瓣河川》读后感(四):大梦一场罢了
最近在看雨楼清歌的《天下刀宗》,延续了《一瓣河川》的风格,重在写意,需要感知体会。
但《一瓣河川》应该是作者最经典的作品,目前来看。
剧情确实简单,但是给我的观感也很惊艳,我感到的是一个清丽的女子站在梨树下,微风吹拂她的发丝,花香阵阵。
文字很优美,每个人物的选择都让人心生感触,有的人愿意为自己的义付出生命,有的人道貌岸然空有虚名。
还有杨大侠的那把涉川剑,在最后的时刻,喃喃出的涉川,涉川......又代表什么呢?
作者确实借由这本书的人物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武侠的认知。
什么是大侠?怎样才能成为真正大侠?
跨过自己的那道坎,才能成为大侠吧。
《一瓣河川》读后感(五):武侠梦越来越大了
从头到尾的八篇故事都贯彻着悲凉的氛围。其实我更爱看热血的武侠小说,主角武功盖世,行侠义与天下,结局皆大欢喜。但现实好像都是失望罩在头顶,很少体验过成就感。金庸先生的十四本小说我也曾囫囵吞枣的读过,两种写作方式完全不同,也给人新的体验感。给我一种悲到不想读的境界,但又迫切想知道埋下的坑。什么才是大侠,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想无愧于心便是对自己很负责了吧。但迫于现实中的压力又有几人能做到?
把词写到绝处
把歌唱到绕梁
把刀练到白头。
我一个北地男儿的武侠梦会一直做下去的。
一些肤浅而真实的想法。
《一瓣河川》读后感(六):江湖梦远
每个人笔下的武侠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在江湖里活着都是独一无二的。
岳空山想着杜若一般的姑娘; 许青鱼念着到底无趣的人生; 陆青渊做了20年的乞丐,死的时候说何苦来哉; 方雪一辈子忘不了飘落的花瓣和一团云; 沈凝炼不成游梦看不见心上的人; 最怕饿的燕横为同伴留下粮食,对方晴最冷漠的陈闲留下一个吻; 赵北客放不下他的白鹿和渔阳; 杨逊守好他的名字却也有画不出的第五瓣花瓣和涉不过的河川。
这是一个绝对会让人动容的世界。故事总是精彩,结局总是不尽如人意。里面活着的、死掉的、困顿着的、恣意的、不甚起眼的各类人,他们都带着各种故事,在这个江湖里。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侠,不是所有人都得偿所愿,不是所有人都轰轰烈烈、流传百年。天下第一也可能不知如何自处,青楼妓子也可能怀一腔热血。你可以死而无憾,也可能还想再看一眼这世间;也许一生痴缠的,到死也放不下。
于是这就是江湖了。
一瓣飘落世间河川,许多人的悲欢在这里,生死在这里,故事不拘于这里。
《一瓣河川》读后感(七):一瓣春风万里河
很久不读小说了,不过毕竟这是雨楼的小说,值得拿来一读。曾被雨楼的《云中梦华》开头惊艳过,那一只酒杯在众人身间传递,或在手中,或在剑尖,穿过酒杯的传递过程,雨楼刻画了一幅北宋汴京城汴河岸边的流连景象,读来颇有弱化版文字《清明上河图》的感受。
这次读到雨楼的新书,第一个故事《风露刺》故事其实比较单薄,说白了无非是江湖上一个大侠要去赴约,约是十几年前和一个女子立的,去是为了赴死,但整个故事描述的都是江湖上的人们拦住他不让他去然后他武功特别高过关斩将去了的事情,到和那个女子见面时,戛然而止。
雨楼的文字依旧极具画面感。故事一直从主角的视角出发穿针引线,一路上见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武林中人,场景变换了几次,每次换一批人,尽管由于篇幅的限制,雨楼并未能十分准确地刻画出每一场景里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还是能看出雨楼驾驭文字的能力。
前一个场景里,结尾处「映在他心中也不过是一碗阳春面」,后一个场景的开篇便直接是「碗中面白如雪,汤清如云」;前一个场景里,刚经历过一番激斗,「水花冲天数丈」,紧接着「水花落下」,已是斗转星移,来了一场乾坤大挪移,人物、时间、地点都变了。
阅读时就在猜测,雨楼在写这个故事时,想必已经在考虑影视化了。
雨楼最让我赞叹的是他雕刻文字的能力,细腻、轻柔,但雨楼似乎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这一块上,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物本身的刻画,当然由于中篇故事的篇幅问题,人物刻画比起长篇来那难度自然加上了好几倍。
听雨楼说,他正在撰写长篇小说。无论是从对他的信任还是从对原创武侠的支持来说,这都是很值得期待的。
《一瓣河川》读后感(八):一瓣梨花中窥见一座江湖。——侠义、宽容、爱
关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可能是要学习,可能为了开阔眼界,可能只是因为喜欢。我读书是仅仅为了读书时的那一分欢愉,对于书的感悟反而不够深刻,因此读起书来往往不求甚解,自然看见好书就急不可耐的一口气读完。 但面对《一瓣河川》,我却频频掩卷沉思,不舍得一口气读完。 原因有二。第一,《一瓣河川》全书共收录八个短篇,八个短篇讲述八个不同的故事。看似独立却又通过杨逊、云陌游两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八个故事的主人公毫无疑问是杨逊与云陌游二人,但具体描写时,有好几个故事都是利用的他人视角。利用江湖小人物的故事,把两位侠士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每个故事都有新意,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饱满。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读者看见这江湖既有大侠也有小人物,也让读者感受到侠义精神。 第二,作者文采斐然文字功底很强。文字优美语言凝练,全文引用大量诗词,每句都恰到好处而且不显突兀,不像刻意卖弄。武侠小说配上古风文字,再加上不时引用些诗词名句,使得全文赏心悦目。如果这样的文章还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来对待,未免有些过于不解风情了。所以每一篇短篇都细细的看,不敢以随意的态度对待。 本书对两位主人公的描写也很有趣。杨逊像是金庸笔下的大侠,谦逊纯良、时刻秉持一颗侠义之心,力求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云陌游更像古龙书中的人物,潇洒自在、随心而动随意而行,行走天下寻求武道巅峰。 作者兼两家之所长,却不受两者束缚。每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文风可以说是属于他自己的风格。 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核,侠义精神、宽容和爱,都有很好的体现。 《一瓣河川》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 期待作者下一部作品。 以上。
《一瓣河川》读后感(九):雨楼清歌的武侠江湖
无论是云陌游,杨逊,还是梁雨,他们都可以称之为真正的“侠”,有人此生为亲人,有人此生为爱人,有人此生为天下,但是到最后他们都没有摆脱一个“情”字。 此书最令人称叹的是虽然它是由很多个故事和人物组成,可是每个故事之间都是互相联系,每个人物之间都是互相纠葛的。云陌游,杨逊和梁雨三人之间看似不是一个江湖的人,可实则都身处于同一个世界,他们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云陌游身陷为父复仇泥潭,手上沾满鲜血后进入化境,踏遍世间河川;杨逊得云公子卦意,竟也为一女子放下多年修身涉川剑,最后的时光画出最后一瓣梨花也算无憾;梁雨与云、杨二人有缘,身有涉川,最后也只为她一人拿起,杀戮于星夜森林中,他们身上都有互相之间的影子,都有互相对于侠义的理解。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让人不自觉的陷入他们的江湖之中,想要跟随他们的脚步去探一探这河川的深浅,去悟一悟这最后一瓣梨花的画法。 剑招于无影之间进行释放,似舞蹈,似高歌,似游荡。杀戮的艺术摆脱了一招一式的旋转,而存在于血液迸发的瞬间!说是武侠的江湖,可每一次存在生死的决斗都可以隐约看到“玄”的痕迹。无论是刀,还是剑,不出鞘便能伤人于无形之中,就是他们此生所求的“意”。雨楼清歌的江湖世界观不在于常规的雨雪天地,在于超现实主义的意念之中。 作者雨楼清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主义者,看他的作品让人有一种飘忽于世俗之外的感觉,有人说,如果他与金庸先生生于同一时代,他仍能与之媲美,此种评价我想也源于他写的江湖实在令人惊叹。 ——古森 2020.2.24
《一瓣河川》读后感(十):《一瓣河川》故事脉络
这么一个重意境轻情节的故事有一个故事脉络,真是一件煞风景的事…
—————————分割线————————
岳空山下山闯荡,师妹陈瑜随后下山 两人为柳青鹤所救,陈瑜与柳青鹤成亲,岳空山归隐(《山中清眸》) 一年后 岳空山败柳青鹤 次年 岳空山杀云寒川 败叶流笙(《山中清眸》) 云家管家周玉安夺走《落英谱》 岳空山再度归隐(《吹雪藤》) 四人相遇前十三年 司徒雷接下沈凝的镖,送青魑盏给叶流笙 云陌游找叶流笙,探求岳空山的刀意(《舟上云踪》) 云陌游寻访岳空山,岳空山出山,在晋阳野外开酒馆为师妹守墓 岳空山败叶流笙七八年后 薛方晴四人于蕲州簌玉楼杀周玉安 方雪遇云陌游 许青鱼 天霜堂为寻找《落英谱》追杀云陌游 云方二人被岳空山所救,云陌游转修剑术 云陌游于昆仑山杀许青鱼,方雪与薛方晴相遇 方雪到达苏州,遇少年杨逊(《落英谱》) 云陌游遇杨逊,败陆清渊(《一瓣河川》) 云陌游出海 四人相遇前七年 云陌游归来,遇韩固,赠铜镜给沈凝以炼制毒酒“游梦”(《舟上云踪》) 四人相遇前四年 沈凝雇佣九霄杀岳空山 云陌游于汾州救萧晚 败九霄(《舟上云踪》) 当年八月 岳空山喝下沈凝的毒酒 当年九月初八 岳空山与叶流笙晋阳再战,岳空山 叶流笙死 云陌游遇卢飞尘 云萧二人北游(《舟上云踪》) 韩固 卢飞尘 萧晚 司徒雷四人在枫桥相遇,云陌游出现(《舟上云踪》) 杨逊遇赵北客(《燃萼楼》) 杨逊杀柳寒山 赴柳青凝必死之约(《风露刺》) 几年后 杨逊于苏州城遇梁雨,被陆清渊所杀 云陌游杀陆清渊,收梁雨为徒(《一瓣河川》) 梁雨(虞凉 梁轻枝)诛弦歌门(《凉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