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到瓦尔登湖》是一本由郭初阳 / 汤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西湖到瓦尔登湖》精选点评:
●旅游应该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那叫路过。真正的有趣的旅游是带着问题、怀揣希望、充满好奇心地和一个或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旅行、学习、思考,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快乐的交流,或与几百年几千年来发生过的很多故事开展一次对话,融入其中体味生活。本书就是讲述这样的旅游故事,尤其适合青少年们。
●少年需要壮游,有趣而深刻的游学。少年们在200年梭罗生日之际去瓦尔登湖,出发前读完了《瓦尔登湖》并且又重新写下自己的感触,从而集结成了这本新书,真的太有意义了!【石头记、城市之光、看图说话、九故事、博物馆、社会观察、不亦快哉、剪贴梭罗】
●我认为是升华版。
●读《瓦尔登湖》,自然要讲到梭罗的另一篇名文《论公民的不服从》,在《美国的历史文献》中有收录,正好对照着看,与这两种相配合的,还有一则TED演讲《为何普通民众需要懂得权力》,主讲Eric Liu曾任克林顿的演讲撰稿人,他在演讲中说道:“设想一件城市生活中的小事情, 比如路灯要装在哪里; 再大一点的事情,比如图书馆开放时间要不要延长;更大一点的事情, 比如废弃的海滨要不要修一条高速或改建成绿化带……这不是《权力的游戏》中帝国层面的问题,这是地球上随处都在上演的问题。”
●好文
《从西湖到瓦尔登湖》读后感(一):非标准旅行
国内的教育从小就要求孩子要“听话”,这是我最厌恶的两个字。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写“标准”答案、用“标准”格式,甚至“统一”思想。看了书里的孩子们用眼观察(而不是相机)用脚丈量(而不是景区电动车)用心体会(而不是找景区门口刻着字的大石头)。他们对着一面湖水静思时有各自独一无二的想法,甚至对一块小石头都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数百字,我知道这不是一次“标准”的旅行。
《从西湖到瓦尔登湖》读后感(二):这是一场自由之路
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精神之旅。孩子们旅行之前在老师引导下读了好多书,尤其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反复读,摘录笔记写感悟,梭罗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旅行中所遇见的都不是普通的遇见,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是带着思考去行走的。“城市之光”书店的拜访;瓦尔登湖边徜徉、诵读;林肯纪念堂下的齐诵;在中央公园的草莓地听约翰列侬的歌迷吉他伴唱Imagine;参观the MoMA,the MET博物馆,感受艺术之美;参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等,感受世界知名大学的魅力……
旅行回来每个孩子写了好多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集结成这本书。这是一场自由之路。
《从西湖到瓦尔登湖》读后感(三):物我两忘 自然合道
读完两湖,很是羡慕这群学子,能够去体验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时空交错中与先哲开展心灵对话,在如画山水中观照内心自我。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能够在读书行路的过程中,感知世界,认识自我,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修为。历来,中国的先贤文人都喜欢情寄山水,诗歌咏志,西湖边更是留下了无数名言佳句。而在瓦尔登湖边,梭罗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越是在寂静的时空里,思想越是奔涌不息。
如今这个世界太闹腾了,很少有人能静下来做点什么,他们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人们需要回归自然,孩子们更需要回归自然。这次的游学之旅,就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用指尖去碰触世界,用心灵去感知自然。
《从西湖到瓦尔登湖》读后感(四):被称作“仪式感”
作为这次旅行的亲历者,我很感激。
四月到六月每月一次行前课中,我学到的是无论去多少地方都不能取代的历史背景;是如何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读《瓦尔登湖》;是如何着手制定项目计划,如何将方案变成可能,以及如何让调查问卷变得简明易答。
在真正的旅途中,我们终于有幸踩在三个月里魂牵梦萦的土地上。我们走过梭罗给百年后的我们留下的印迹,走过自由之路的朱红色砖石,走过林肯纪念堂后的草地。我们看见四处游走的罗丹,我们走过无数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名画,终于在此刻可以面对面的交谈。我们站在世界两端站在时间两端,我们尝试着复刻,却不完全是复刻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但我们,一群来自东方的少年,曾经了解过,怀念过。
这本书则是对我们的怀念的回忆录,我很开心能够有文章被收录其中。书中有调研和中美对比分析的内容,(很可惜,我们组的调研活动最终不了了之)也有旅行中的细碎感想。我觉得,这本书的存在,就是一个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