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09 00:1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经典读后感有感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是一本由刘润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精选点评:

  ●2019/14~0807-0812 提供了思考工具,可以作为未来学习的索引 #2019Q3No10@Book#

  ●不知道为啥这版的分数比前一版低那么多,图书馆也只有这一版,对一些常用的工具做了详细的介绍,每一篇都值得细细看。个人感觉还不错。获得能力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

  ●从看的第一本个人篇觉得有点水,到管理篇的见其功底,再到这本工具篇,润总的成功和其努力真的是分不开的,讲的不深,但框架搭的好,非常有收获。“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属于得到网课的文稿,工具篇是四本中第一本看完的。总体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系统的温习了大学管理学课程中的概念,所举案例也是深入浅出,每篇文稿长度适中,适合碎片化阅读,随时可以翻开任何一页开始学习,常翻常新。

  ● 刘润的三段论给我很大的启发 但第三点需要适当调整 不是每个人立即就能当巨人的 而是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能够触摸到行业的最佳范本 在掌握大量棋谱的基础上 迅速洞见下一步最佳实践可能性

  ●2019年读的第38本书,太浅,仅作复习

  ●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人与人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让人提高了一个level

  ●很好,理论都梳理的很清楚,需要后续的应用练习。

  ●在书中,找到了很多提高效率的小工具。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读后感(一):要看月亮,而不是漂亮的金手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书给我们罗列了许多商业分析的框架与工具,让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商业现象时可以对症下药,用各种新奇武器解读之。

  避免了普通人商业决策时,每每无从下手的窘境,以及直觉思考的惯性。

  但工具只是一种模型的简化,条件变化时工具也需要与之相应变化;商业世界,千变万化,决不能简单的套用。

  所以,“得鱼忘筌、得忘意言”,工具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们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漂亮的金手指。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读后感(二):把事情说透才显功力

  四本看的最晚的一本。读的最晚,却是总结拔高的更出色的一本,更有前瞻性。印象深的是在战略的最后一讲看到了商业画布,之前对商业模式说不清,通过四个视觉、九个模块下钻一级,明显清晰不少,以后凡是商业模式通过4*9去解析,就能找到背后的逻辑。还有一个就是BSC,熟悉的好东西,为什么企业总是不采用,值得商榷。最后荐书如彩蛋,留下了作者推荐的20本商业书籍,值得每一个从事商业的人去钻研和打磨。阅读最后想起了刘润的那句经典话,每一个商业现象背后都有其逻辑。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读后感(三):各种思维模型和工具

  本书介绍了各种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运用的思维模型和工具

  波士顿矩阵:

  市场增长率高 相对市场份额高: 明星业务 先期大量投入 未来产生巨额利润

  市场增长率低 相对市场份额高:现金牛业务 印钞机

  市场增长率高 相对市场份额低: 问题业务 将来成为何种业务不确定

  市场增长率低 相对市场份额低: 瘦狗业务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发展战略:将现金牛的利润投入到问题业务中,使问题业务成为明星业务

  2.保持战略:养牛

  3.收割战略:收割不佳的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

  4.放弃战略:清理瘦狗业务

  平衡计分卡:

  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错误:短期利益一毛不拔,却渴望拥有长期利益(小型经销商)

  财务 客户 过程 创新与学习

  WOT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一报还一报:第一回合采取合作策略 ,然后每一回合都采取上一回合对手的策略

  本性善良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规则清晰

  MART 具体 可衡量 可实现 相关 有时间限制

  DCA 计划 行动 检查 纠正

  学习型组织的诊断标准之一: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

  搜索技巧:- 搜索没有该内容的页面 | 搜索包含其中之一的内容 intitle 关键词在标题中

  filetype:文件格式

  李开复5秒钟原则:大部分人需要思考5秒钟一下的事情,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代劳

  七个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的领域:1.跨领域推理 2.抽象能力 3.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常识 5.自我意识 6.审美 7.情感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读后感(四):职业经理人快速入门

  作为一个工作不到3年的职业经理人,5分钟商学院帮我打开了不少思路的,一些理论也在日常的管理、决策、思考上,被证实非常有效。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战略工具,包括三部分

  1. 战略分析工具

  宏观环境分析:PEST,了解企业与行业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背景。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经典的行业分析理论,应多加使用。头部市场与分散市场,不同行业的形态不一样。

  业务分析:波士顿矩阵、通用电气矩阵。2X2或者3X3的二维象限分析法,给企业业务分类,并决定下一步策略。

  业务能力分析:SWOT。SWOT分析重点是两两结合,SO/WO/ST/WT,得出相关战略,增长、扭转、进攻、防守。

  2. 决策工具与博弈工具

  传统的决策方法:决策树、概率树、德尔菲法

  如何在变化中做出选择:麦穗理论

  不完全信息博弈与拍卖:可以正向,也可以逆向(买家拍卖);可以竞价拍卖,也可以降价拍卖;还有各种玩法,例如密封式拍卖,第二价格拍卖,拍卖美元。

  零和/正和/负和博弈,智猪博弈

  二、项目工具

  1. 准备策划:5W2H

  2. 计划执行:PDCA

  3. 总结展望:复盘

  三、思考与表达工具

  1. 创新思考:头脑风暴(有专门的流程和原则,必须遵循)

  2. 发散性思考:白板。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发散思维。

  3. 多维思考:二维象限图

  4. 形象表达:视觉会议。将思维视觉化,让与会者有直观的感觉,记忆更深刻,参与感更强

  四、效率工具

  最后,自恋的刘润同志还介绍了他的一天生活,名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介绍了各种牛逼的技术和手段,帮助他高效睡眠,高效运动,帮助他移动办公,快速输入、整理和输出信息,实现每天的高效能。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读后感(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书中内容摘录

  1.SCQA模型,通过不同的组合,得出不同的结果。

  2.SWOT,重要的是分析后采用不同的应用策略

  3.商业模式画布

  4.智猪博弈

  5.KT法,状况分析,问题分析

  6.西蒙满意决策论,一切决策都只是折中,只是当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

  7.戴明,高质量来自于过程的不断改进

  8.二维四象限,用两个对立统一的属性画出象限

  9.开会是用时间换结集结的商业模式

  10.SCRUM法,用燃尽图来表示进度

  11.若读书的目的是高效获取知识,应当用电子书,这才有效率。

  12.要平衡的不是工作与生活,而是工作生活和休息。必须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13.用高效而可怕的勤奋,把时间换成能力,就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14.获得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换来。

  15.我的读书方法,是买10本同类书籍,对着目录画出结构,而后快速阅读补充,再请教专家。

  16.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商业逻辑,我们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巨人过河不需要策略,踏水而过。

  17.商业篇的两大逻辑,一是创造价值,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定价权,二是传递价值,用效率的手段,降低定倍率。

  18.管理篇有两个核心,一是企业与员工本质是合作关系,二是一切管理问题的思考顺序是战略--组织--人

  19.个人篇有两个核心,一是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二、一点想法

  全书印象深刻的是润总一天的行程,真正感受到高手是如何把高效贯彻于工作和生活中的。

  高手不是一夜形成的,而是非常稳定的一套效率系统在持续做。

  工具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应用工具的思想。需要用工具来达成怎么样的目的,然后组合使用。

  三、后续行动

  1.在豆瓣上整理一份润总推荐的豆列。

  2.持续阅读,写作,复盘改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