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又做到》是一本由[美]肖恩 • 扬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想到又做到》精选点评:
●完全专注于梦想,会让人把步骤规划得太大,以至于半途而废;目标才是关键,你需要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小目标。没错,有时候梦想太大,反而成为了阻碍我们向前的心理障碍。
●曾经放弃吉他的我最近想要学一种新乐器:尤克里里,朋友推荐我来看看这本书,说会有帮助。
●泛读一过,七种武器,三类行为。
●感觉就是影响力和10000小时行为养成理论的柔和,不过不止说个人行为的养成还说了商业方面的应用,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理论欠缺逻辑性。
●无论结果如何,谢谢给了我希望。
●方法很科学,很系统,湛庐文化出的书一般都很不错。改变过去坏习惯的一本好书。
●虽然没有那么具体,不过也确实说清楚了一些东西。拿来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当参考书也可以看一看吧。
●本来看别人的介绍以为是基于科学研究或者统计分析得出的心理规律,实际上是200多页的各种奶奶/朋友/同事/名人的鸡汤合集也真是辛苦作者了。
●抱着很大的希望买的这本书,结果发现讲的内容完全没有超越之前已有的知识系统。基本属于偷换概念二次包装。
●介绍的方法很不错,可操作性很强。
《如何想到又做到》读后感(一):坚持没有那么难
很多书里都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也都认为坚持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而非天赋。坚持一件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如果我们及时行动起来,坚持一件事也并没有那么难。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关于如何坚持做一件事的七大工具,即“SCIENCE”模型。我们可以根据三种行为模式“自动”“冲动”““常见”,来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工具。一本很实用的书,推荐。
《如何想到又做到》读后感(二):行胜于言 与 行动先于意识
我们常讲“行胜于言”,倡导做的要比说的多。我们说这句话的语境是劝人面临一个任务或目标时,不要想太多(做什么、怎么做、做的后果),而是先行动起来,先做事情再思考。
这种思维的巨大魔力在这本书被挖掘出来,“行胜于言”居然可以帮助我们发生持久的改变,通过行动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做到想做的事情、甚至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行胜于言”和扬倡导的行动先于意识、通过行动改变意识并持久改变是相通的。
本书重要的是给出了让人发生持久改变的新思路,并给出了7大武器:阶梯模型、社交、致命吸引、容易、要事为先、行动、铭刻。值得尝试,让我们期待(持久的)改变发生。
《如何想到又做到》读后感(三):如何想到又做到
作者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和理论实践,从7种武器,对应3种行为,让人们在认识自己行为的情况下能更好的使用7种武器改变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行为先而不是想为先,先动起来再根据自己的行为分析如何去更好的动。对我来讲更是这样子,之前的日语学习每次都是想一想就不动了,从18年11月份开始终于能持续的健身,一开始每次(258,最贵的)买次卡,到后面可以买5课包、15课包、30课包,11月去了2次,12月去了11次,1月现在已经去了10次,身体各部位的维度至少有1cm的减少。奖励自己的办法就是去够10次可以买一件衣服,如果当月有超过的,那就和之后的累计起来,够20次、30次更多一项奖励。至少目前已经从健身开始了,之后会在其他方面继续努力的~
《如何想到又做到》读后感(四):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在生活中做任何事行动力都是第一生产力,看这本书第一是被标题吸引,但究其根本原因内心其实是不满足于现状,想对生活有更高要求,遂读此书。这是第一本让我做思维导图的书,本书结构清晰,例证简单,引发思考同时总之本书对我产生了积极的改变,那就是一本好书,能消化能吸收。希望能在未来生活中有更多的改变。
《如何想到又做到》读后感(五):行为改变的七种武器
#游趣阅读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 编号:21-003 评星:⭐ ⭐ ⭐ 只看封面,只读前言,会被肖恩.杨提到的七种武器吸引到,正像影响力这本书提到的法则一样,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总结出的普遍规律。 接着阅读第一章,就能看到肖恩.杨提出的行动改变两个步骤(确认想改变的行为属于那个类别;运营改变对应类别行为所需得武器);并对SCIENCE理论中的七种心理武器,做了比较有体系的阐述。 再看第二个模块,肖恩.杨在每个章节仔细阐述每一种武器。跟常见的美国佬文章一样,写了太长的故事来引入,举了如何在生活和商业中应用的例子,但对于如何使用武器、精确使用的锦囊涉及的却很少,导致这个模块很不落地。 四年前看这本书,会打四分;如今再看这本书,可能只能打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