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是一本由[日] 小泉八云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5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谈》读后感(一):好好做人,也好好做鬼吧。
“怪谈”一词在日本有时泛指任何恐怖故事,但有时亦指江户时代的灵异故事集,这本由小泉八云收集编著的故事集,大部分都是来自古时候时间地点都很明确的鬼怪传说。其中的故事大多带有浓厚的扶桑乡土气息,还有一部分则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
这些故事成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浓重一笔,深刻影响了日本人对恐怖美学的认识,也影响了日本文化输出的框架,很多日本恐怖片里的桥段,都能在这些怪谈中找到原型,是当之无愧的灵异文学经典之作。
这本书可以拍成几百个狗血剧,如果有弹幕的话一定充满欢乐。因为这些怪谈多数看来真的很扯,甚至看着看着就冷笑了,比如,能看到无数次“相思成疾”,呵呵,以前的人可真容易想念一个人痴情到生病甚至死亡啊,要不戾气怎么那么重。
不过,原来早在1964年,这些怪谈就被改编成电影了,由小林正树导演,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人有爱有恨,鬼也有爱有恨,只不过是不同的形态,阴阳两界从来不是分隔开的,而是纠缠不清的。好好做人,也好好做鬼吧。
2020.4.27看完《怪谈》
《怪谈》读后感(二):怪谈
文:薇薇安
小时候看电视剧《聊斋》的时候觉得那里面的鬼怪真的是好吓人的。 晚上看完电视不敢出门。 长大了之后再去看的时候, 觉得蒲松龄当年收集起了这么多鬼怪轶事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 有的内容后来又被拍成了电影, 还专门去网上搜来看过。
小泉八云写的《怪谈》这本书是收集了很多日本关于鬼怪的故事。 里面的内容也不是都那么吓人。 书的开始讲了关于地藏菩萨的故事, 孩子们都喜欢地藏菩萨, 而日本当地的人也用面若地藏来形容一个人的面容好看。 年幼夭折的孩子因为有了地藏菩萨的庇佑而没有伤心哭泣, 一群孩子在河边垒起了高高的石头, 有恶人来欺负他们的时候, 地藏菩萨都是过来保护这些小孩。
作者从最开始以一个游客的身份随着友人游览, 在寺庙里面经人引导看到了很珍贵的画, 画面描绘的是关于地府的一些传说, 以及地藏菩萨的传说。 画面经由作者的描述变得好像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样。
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1850年生于希腊。他先后在爱尔兰、法国、美国和新印度群岛流浪,度过二十年之久。1890年他被美国报馆派往日本工作,到日本之后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入了日本籍,改名小泉八云。小泉是他的妻姓,八云是日本古地名。他是近代有名的日本通,一生痴迷于研究日本文化,写过不少向西方介绍日本文化的书,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相互了解上,有着巨大贡献,其代表作《怪谈》,堪称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对日本乃至整个东方的妖怪文学、美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是总计80个故事, 关于怪异故事的收录可谓是很详细的一本书了。 有的故事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惊奇, 也有的是历史传说中的故事。人、鬼、妖的故事都混合在了这本书中。 很多时候想看这么一本关于怪谈的书, 因为每一章的篇幅都不是特别长, 适合碎片时间里的阅读。 让人觉得称奇的同时也看的津津有味。 这本书的翻译也比较到位, 读起来很通顺, 不会因为语言的差异让读者读着觉得别扭。
《怪谈》读后感(三):从“怪谈”品日本文化
美学家朱光潜说,读过小泉八云的作品,别的不说,对于文学的兴趣至少要加倍浓厚些。的确,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够唤起人们更多的阅读热情,这点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怪谈》一书是小泉八云的著作,虽然市面上见过很多版本,但是通过对比却发现书中的这部确实中文版中收录比较全的一本了。况且,从封面设计都足以体现浓浓的日本文化风格,更令人不由得想要迫切的了解其中的内容究竟有多么精彩。
读任何一本著作,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信息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正在阅读的我们更好的感受作品想要传递的东西。很难想象,小泉八云其实不是一个地道的日本人,而是一个曾经流浪各国二十年,拥有希腊民族血统的混种人。可是,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迷上神秘而梦幻的东方文化,在日本文坛留下了独属于他的特别印记。
小泉八云创作的《怪谈》,被看作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怪谈美学作品。而本书正是从《稀奇日本瞥见记》《怪谈》《骨董》《来自东方》《佛国的落穗》《日本童话》《灵之日本》《奇书物语》《奇谈》和《天河的源起并其他》10部原版著作中精选80篇文章汇集而成,且书籍附有日本浮世绘大师精美插画,更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异国文化气息。
一个专注而执着的人,一旦想要去了解或者是做什么事情,就会立即付之行动。当小泉八云想要了解佛教中关于赛河原孩童幽灵以及地藏菩萨等更多资料的时候,他马上奔赴另一个目的地,只为解除心中疑问。而这种探索的精神和态度也一直持续存在于他的生命中,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那么多奇闻异事。
从内容上来讲,《怪谈》中的故事和中国的《聊斋志异》有些类似,不过却自有其风格和魅力。毕竟两国的文化背景虽然有共通的地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巨大差异,这就注定了作品富有各自的民族性。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佛教文化都是十分繁盛的,由小泉八云作品中对诸神佛的了解和描述,就可以管中窥豹了。当然,书中的民间传说、童话故事、鬼怪妖魔奇闻也不少,比如《舞女》《鸳鸯》《乳母樱》《雪女》《土蜘蛛》《丢失团子的老奶奶》《守约》《伊藤则资的故事》等。这些奇妙的故事既构成了《怪谈》,也带给我们新奇的阅读体验。
或许,在阅读之前,你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部很恐怖、很吓人的文学作品,但事实上《怪谈》所表达出来的东西绝对不是如此,它所要呈现的是一种具有日本气息的灵异的美,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入迷,一直读下去......
《怪谈》读后感(四):怪谈
《怪谈》是一本志怪小说集,相当的精短。从我长期受教育的角度来看,我总会尝试着寻找一篇小说想说些什么,表明什么的中心思想,要教育我们什么,但是在《怪谈》里,这样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功。《怪谈》里很多篇章就单纯是指记录了一个传说,实在说不上这个故事要告诫我们什么,或许可以从字缝里看到那个传说和谣言横行的时代被阴暗笼罩着。
比如有个地方有传说,过某个桥的时候不能唱歌,有个武士不信邪,偏唱了,回到家,发现家里的孩子脑袋没了。
传说某个地方有妖怪,一群人打赌说要是谁去那个地方了,就给他很多东西,有个女子就背着他的孩子去了,拿回来一个牌位作为证物。女子跑回来,很得意,可以回头一看,自己孩子的脑袋没有了。
真的是残忍的传说,孩子有什么罪,要遭受这些。或许故事里有旁支的情节导致了孩子的不幸遭遇,但是大家不明就里,把问题都归咎于传说了。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东家开了家店,店里太忙了,实在忙不开,就把自己的外甥找过来做二掌柜。二掌柜实在很能干,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有条有理,大家都称赞他,店里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可是突然,二掌柜身体变得越来越差,终于倒下了。请医生过来看,医生也看不出所以然。东家就问二掌柜,到底怎么回事。二掌柜本不想说,后来实在禁不住东家问,只好实话实说,最近一直有一个女鬼纠缠着他,让他夜不能寐。二掌柜描述了一下女鬼的样子,东家心里一惊,女鬼的样子和东家的夫人一样。东家就找他夫人问,夫人只好说,我是心里十分怨恨二掌柜,可能这种怨恨就凝结成了鬼吧,你看二掌柜这么能干,大家都信服他,以后等你死了,这个店肯定会归他所有,你儿子什么也得不到。后来东家给二掌柜在很远的地方重新开了个店,二掌柜搬过去了,二掌柜的病也好了。
整个故事其实可能只是二掌柜想分家的一个托词而已,不过在外人没有看破的情况下,变成了怨恨成鬼的故事了。
日本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确实是同源,想通的。《怪谈》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和《醒世恒言》里的一致。两个朋友约定了在某个节日相见,到了那天,朋友甲在家里备好酒菜,等着朋友乙,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乙才姗姗来迟。乙说起事情缘由,原来乙距离甲几百里,实在不能遵守承诺赶过来,只能自杀,因为鬼魂跑得快。
《怪谈》读后感(五):怪谈之说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封面吸引到了。黑色的封面上画着几个鬼怪,神态动作很流畅,颜色对比很明显,而且书是精装的,硬硬的外壳摸着也是很顺手。翻开内页,有着精美的插画,也是很走心了。
自小我接触的一些神话故事,奇闻异事,都是中国本土的故事,就像是聊斋志异那一系列的,如今品读日本的怪谈之事,别有一番滋味。《聊斋志异》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那应该是中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里面也是讲了一些奇异的故事。
《怪谈》是日本怪谈美学的代表性作品,取材日本民间的故事,最让我吃惊的是,作者小泉八云,并不是日本的本土人,他生于希腊,在多个国家流浪,被美国报馆派往日本工作后,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入了日本籍,改名小泉八云。他一生痴迷于研究日本文化,写过不少向西方介绍日本文化的书,这样一位外国人如此钻研日本的文化,除了真正的热爱,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这本新出版的《怪谈》共从《稀奇日本瞥见记》、《来自东方》、《佛国的落穗》、《日本童话》等多部原版著作中精选80篇小泉八云的文章,基本囊括了他全部的怪谈作品,在此前从未出现过搜集这么齐全的《怪谈》版本,而且开篇是以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写小泉八云的万字长文代序。
自古,神话故事、志怪小说都会传达一些作者想要弘扬或宣传的意义,就像《聊斋》一样。《怪谈》也不外乎于此。
《雪女》中,一男子在山上遇到了美丽的雪女,雪女看到男子英俊、与其他男子不同,放了男子一命,告诫男子不要对外人说出此事,否则自己就会杀了他,男人答应的很好,下山后也忍住了没提及,过了几年,男子遇到一个叫雪子的女孩,互相心仪的二人结为夫妇,雪子为男人生下十个孩子,一天夜晚,在灯光下,男子看着妻子的样貌,突然想起了那段往事,于是和妻子说了出来,说完后雪子看着他,道出了惊人的真相,为了孩子,雪女没有杀男子,但是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有人可能会说,雪女自己主动找上男子,与之结为夫妻时也没说明自己的身份,怎么男子告诉了作为妻子的她,雪女还这么计较?我认为这是诚信的问题。即使是妻子,答应了别人不说出秘密,就应该守口如瓶,一个人言而无信,是最大的问题。
《无耳芳一的故事》则是另一种悲惨的故事。自幼双目失明的芳一,拥有高超的技艺,琵琶弹唱的《平家物语》堪称一绝。可就是这项技能,吸引了已成亡魂的平家注意,他们夜夜邀请芳一前去弹唱,可怜芳一看不见,不知道自己一直给亡魂弹唱。后来寺中大师,为救芳一性命,将他身上画下符咒,却偏偏忘记了画耳朵,前来接芳一的武士找不到芳一,看到空中漂浮着一对耳朵,就将耳朵揪下来前去复命......
看着有些残忍,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只因弹唱的曲子太好就被亡魂纠缠,或许这是表明了音乐无国度吧。
每篇故事都传达了想法,这背后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怪谈》读后感(六):惊艳的怪谈
《怪谈》 本书大封面是以黑白为主色调,夹杂红黄他色,小丑,妖怪,仕女,怪鸟。。。。充分展示一个“怪”,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内封面又采用绿色,给人以浓重的幽玄感觉。本书共分十一章八十篇故事。翻开本书,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些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具有日本特色的绘画,这些图画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且很多图画是从没有见过的,这也正是日本独特的怪物,让我们大开眼界。本书的封装精美,让人赏心悦目,装帧精良,类似于口袋书一般,便于携带。
本书作者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出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希腊,作者是爱尔兰裔日本作家。他在英法长大,先后在爱尔兰,法国,美国,新印度群岛流浪。他在美国打工,做过酒店服务生,邮递员,烟囱清扫工等,后来成为了记者。后来他被美国报馆派往日本工作,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开讲英国文学讲座。后来他娶了一位日本女子为妻,他加入了日本国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作者是现代怪谈的创始人,不仅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地位。作者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大受欢迎,而且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是以悲伤之感的怪谈贯穿全文,而且还突出了几个主题,给人一种鲜明的感觉,"执念"与"无常"也是本文的主要话题 ,而这种语调也使内容之美显得异常浓重。让人在内心之中升腾起一种悲伤之感,论及爱情,故事中也是多痴情怨女,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特色,本书也是主要突出了怪,也由于历史文化,国家民族不同的缘故,这种作品在我们看来也是比较另类,奇怪的,也为怪谈增添了几分怪异。
从本文的内容上来看,整部作品虽然为怪谈,却没有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之感,给人更多的感觉则是寂寞,幽怨,甚至感觉到唯美。这可能跟日本这个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书的故事情节设计的比较巧妙,给人一种:缺憾美,这种美才是最为真实的美,把缺憾书写的如此精彩也能看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作者灵异文学创作风格及叙事方式确实是非常精彩,也正是这样的叙事风格独辟蹊径,使其成为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在作者的作品中,通过对"灵"的描写,不仅将东方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而且表现出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作者将东方与西方文化加以融洽合,达到了东方古典和西方色彩有机结合的最终目的。 所以本书不仅有着东方的文学底蕴,也有着西方的色彩,读者从本书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本书的编译非常的人性化,由于是外文作品,毕竟有着文化差异,所以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歧义,或者对于文学内容不尽理解,所以在书的下方,给出了一些注解,便于读者能够轻松的阅读。作者的笔触细腻真挚,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文章,非常喜欢这本书。
《怪谈》读后感(七):不一样的日本故事
我喜欢的内封 在我收到这本《怪谈》之前就知道这是一本硬壳精装的书,共有528页,是在目前所有的版本中篇目最全、注释最精、装帧最美的。但是当我收到时候还是被惊艳到了,外封内封都很有日本特色,我特别喜欢内封。
《怪谈》是日本怪谈美学代表性的作品,书中涵盖《稀奇日本瞥见记》,《怪谈》,《骨董》,《来自东方》,《佛国的落穗》,《日本童话》等10部原版著作中80篇小泉八云的文章,而且在这八十篇文章里有新增100多年来从未被引进中国的6个故事,其中的《舞女》曾被法国《Doux Mondes》杂志推为世界最好看的言情故事。书的精美插画更是由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月冈芳年绘制的,是独特的又是和故事相结合的,而且资深日本文化学者精心添加348条注释,美学大师朱光潜以万字长文序开始这本书,可以说这本汇聚了很多大师的心血。
在序中就朱光潜大师就介绍了小泉八云是一个生在希腊,后在英法长大,他本身应该算是一个西方人,但是他的妻子是日本人,后来他就定居日本,并且将自己名字拉夫卡迪奥·赫恩改成了日本名小泉八云,他写过不少向西方介绍日本和日本文化的书,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日本通,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我觉得他改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在西方的生活并不是特别好,到了日本生活得以改善,或者是因为他很喜欢日本文化,他愿意留在日本。
《怪谈》的第一故事是关于地藏菩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而这个故事讲得就是那些不能顺利出生的孩子们,不能陪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们,他们来到地狱在河边堆石子来赎罪,赎自己无法孝顺父母的罪过,总有小鬼出来把孩子们堆好的石子山踢倒,孩子们只能重新堆,后来地藏菩萨出现,小鬼吓跑了,孩子们可以好好堆石子山。百善孝为先,第一个故事就蕴含了很多道理,孩子们没能顺利长大而能孝顺父母就要地狱将自己的罪过堆石子山弥补,而现实中有孩子长大了却不知道孝顺父母反而当“啃老族”,甚至还有虐待父母,这样的孩子下了地狱又要怎样去赎罪呢?地藏菩萨如此孝顺,为了救母亲,自愿留在地狱普度众生,但是当他遇见那些因为虐待父母而受到惩罚的人是否也可以普度他们?
《怪谈》里的故事涉及很多类型,很有深意,有不少也改成了电影,这本书属于看了不会后悔系列,翻译也很赞。
《怪谈》读后感(八):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奇谈文化
如果说,没有阅读到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做的代序,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样一本扶桑国气息浓厚的短篇怪异故事集,竟是出自一位西方人之手。读完之后,我甚至觉得,就算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也不一定可以写出如此丰富,而且将日本独特的怪谈文化和民俗风情表达得如此精彩了。
作者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他其实是一位生于希腊的多种血统的混血,后来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并加入了日本国籍,取了日本名字,逝于日本,葬于日本,小泉八云和日本的缘分可谓是千丝万缕。
很多人都喜欢看小泉八云的故事,他的故事看起来不累人不怕人,而他写怪谈故事,却总是惯于用一种朴实而且淡然的语言,似乎不需要那么多光怪陆离的渲染,就可以将一个个离奇的鬼怪神话刻画的深入人心,媲美于很多日本传统文学也并不逊色。
大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怪谈故事时,很大一部分读者的心理其实更偏向于猎奇,去读一些闻所未闻的传说,去了解一种不曾涉猎的文化,而不是单单想着在这些鬼怪奇谈中,寻找刺激和惊吓。小泉八云将故事的风格和内容,细细读来正是在满足读者猎奇欲望的同时,将更多的人间真情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展现在我们眼前,本就丰富多彩的故事在他的娓娓道来之下,把世态披露,将真情流出,甚至有些故事中颇有些警醒讽刺的意味,既读来有趣,又发人深省,然后将东方之美与西方之美相互交融,别有一番风味,就像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曾说——他是对于西方的“东方的解释者”,他是从情绪方面解释东方,而不是单从物质方面解释的。所以到了后来,连他自己也东方化,变成了一个慈祥文秀的小泉八云了。
《怪谈》从出版至今,已经有过很多种版本,从故事的选择与取舍上来看,各版本之间其实大同小异。而这一版的《怪谈》可以说是目前的诸多版本之中,篇目最为全面的一版,除了我们在其他版本中看到的那些故事之外,更是涵盖了一百多年以来,从未被引进到中国来的六个故事,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看到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小泉八云。
八十篇怪谈故事中,各自演绎了其不同的精彩,动人有之,暗喻有之,幽默有之,惊奇有之,看似是一个个的鬼怪故事,实则是将这人与鬼、妖、魂之间的种种爱恨情仇刻画的淋漓尽致,受日本“物哀”审美意识的影响,多有种寥寥落寞之感,同时又得以从侧面反映出了日本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和民风民俗。
《怪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于它的素材丰富,魂魄幽灵,狐仙柳精皆有之,小泉八云那将一个个来自于民间传说的小故事中的人物写活了,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将美好品德尽数放大,也让奸佞阴谋无处躲藏。
怪神鬼之奇,谈世间之殇,这样的一本书,实在是别具一格。
《怪谈》读后感(九):一本寻觅良久的“妖式乡愁”
日本女妖的故事,可以算是耳熟能详了。曾经霸屏的日本电影里,不少浮世绘画轴里才能看到的妖怪世界的景象,都以真人的形式展现在大荧幕前。还有很多日式动漫短片,也以日本女妖的故事居多。不得不说,日本人的脑洞向来是很大的。
不过说到日本的妖怪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恐怖故事,而是通过妖怪身上的种种事件与妖怪的特性,来真实反映人类世界的光怪陆离与人性之恶。
这本《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很像一本日式女妖的浮世绘,其实书里不仅仅有女妖,其他种类的妖也是很多的,不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妖却都是女的。说实话,看《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选择,因为晚上看比较有感觉,可是太有感觉的后果就是,晚上睡觉会做梦(幽灵飘过~呜呜呜~)。
想说,妖到底代表着什么?我感觉所有的神妖志怪反映的都是人内心最真实的影像。就像《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书中所写的那个为了挣几斗米而跑去挑战妖怪,最后孩子在自己的后背兜里死掉连头都不见的故事。像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一些仿佛即时可得的利益,而失去最重要的宝贝的真实(故事题目因为看完以后太害怕了,记忆丢失没记住~)。还有《雪女》的故事,所谓的不能不许,难道不是因为害怕人性的反复无常,才用令人恐惧的方式,来试炼人心的单纯善良么。
《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本次特别新增了100多年来未曾引进中国国内的6个故事,这样大大增加了图书的观赏性。说实话,看完这本《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之后,对本书的作者比较好奇,因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虽然书中已经将作者的生平介绍的非常详细了,可是我还是想写一下,在我的视角下的小泉八云。
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1850年生于希腊。作为在爱尔兰、法国、美国和新印度群岛流浪长达二十年之久的人,对于命运与人性肯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40岁的不惑之年,他到日本工作,随后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娶了日本妻子,入了日本籍,改名小泉八云。作为近代有名的日本通,一生痴迷于研究日本文化,我在想究于他“怪谈文学鼻祖”的称号,是不是对日本的恐怖电影也有相当巨大的贡献,手动捂脸中~
小泉八云与妻子将小泉八云拉下神坛细看,《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不仅是他的代表作,更可以说是他由一个任性的男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后,对于这个世界那些无法解释的光怪陆离的描绘。小泉八云的姓氏是他妻子的姓氏,而八云这个名字则是日本的一个古地名。他以日本作为自己最终的故乡,是不是有点儿寻觅良久得以还乡的感觉。用句肉麻点的话来说,小泉八云以《怪谈(硬壳精装80篇全本)》这本书解释了自己一生的乡愁。
《怪谈》读后感(十):小泉八云 一位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如果到地狱里去,他能享美,他也可以去的。——朱光潜 小泉八云,生于希腊,长于爱尔兰,后加入日本国籍。小泉八云童年的经历使得他性格敏感,他始终坚信,自己曾在儿时看见过自己表妹的灵魂。也正是这一事对其文化创作的“灵”产生深久的影响。
小泉八云将西方古典人文主义与东方佛教色彩结合起来,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小泉八云凭借着其独特的创作风格,鲁迅和胡适皆曾对其赞誉有加,新闻学者胡愈之评价其 “是对于西方的‘东方的解释者’,他是从情绪方面解释东方,而不是单从物质方面解释的。所以到了后来,连他自己也东方化,变成了一个慈祥文秀的小泉八云了。”
至今日,小泉八云文集著作版本繁多,本书精选小泉八云作品80篇,其中还包含百年来从未被引进中国的6个故事,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小泉八云怪谈作品集中最齐全的一版。
刚拿到书时,不禁为本书的装帧而惊叹,前封面底色的黑与右上角红色的鬼怪孩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封面上下到处都彰显着本书的“怪异”。拆下前封皮,映入眼中的是墨绿色底调,白鹤飞向红日,又无处不彰显着日本的“和”文化。
翻开书籍,本书配有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月冈芳年绘制的十六幅精美画作,风格繁复,画中鬼怪栩栩如,纸质摸起来也很有质感。
本书译者郭睿、孟令堃对日本文化皆有着深厚的研究,译者王如胭则对志怪传说类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所谓强强联合使得本书的编译读起来很是流畅,毫不涩口。本书还配有日本怪谈文化学者精心标注的348个注释,使的读者在保持良好阅读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对东方文化有进一步了解。
本书虽名为《怪谈》,但却不是单纯的“鬼故事”,讲述的更多的是一种凄美,无处不透露着日本传统美学的“物哀、幽玄、侘寂”。
在《鸳鸯》一节中,因猎户射杀了雄鸳鸯,雌鸳鸯将自己活活啄死;《青柳的故事》中,友臣与青柳李靖磨难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却好景不长,青柳本体——一棵柳树被人砍伐,青柳离世,友臣痛不欲生,剃发为僧;《阿贞的故事》中阿贞真如离世前所说转世寻找到了爱人。故事中同时也透露着对人性的拷问,《幽灵瀑布的传说》一节中,御胜因对众人打赌的赌注纺料的贪念而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生灵》中一人的怨念过重,使得他人被生灵附身;《雪女》中,即使是面对家人、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轻易打破诺言。
小泉八云走访各处搜集日本民间故事所创作的《怪谈》是日本灵异文学的代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但承载着东西方交融的文化美感,同时也是日本历史的一种间接体现。
小泉八云,一位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