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著作,65.00元出版的488图书,本书定价:线装,页数:2019-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海经》精选点评:
●小时候看鲁迅先生笔下提起,很感兴趣。挺有趣的
●刚开始有点看不下去,后面多坚持几下就到了来结尾。山的地方佩服脑回路,后面太多生的关系,晕了。但是整体不错,图片自然就没有观山海好看啦。
●书是不错的,扣一分给印刷,味太呛了。
●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这句描绘的是真美。
●8.5分,清华美院版的。古人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滴 适合多看几遍。总结了下这些神兽类型:兽类组成(鸟嘴猪尾巴)、人兽组成(人面蛇身)、单肢组成(一只眼睛一只手一条腿)、还有龙蛇鱼虎等,蛇出现的最多 哈哈哈
●插图……好在哪?
●看这个觉得还蛮有意思,有意义的……
●想象与原始人的工具一样粗糙。但文体有两个开创,一是地理与魔幻结合,一是运用现在进行时,比如某个人正蹲在地上张开双臂,某个人正在吃鸟头。这超前思维太现代了。
●不求甚解的读过
●看到各种山上有各种治疗各种病的药材,哎,想要
《山海经》读后感(一):可爱的角色
最开始读的时候其实觉得很无趣,无非就是些山石矿物、奇异动物,外加一些祭祀或者是迷信的东西,但是读着读着就想到了自己看到地一些仙侠和神话影视作品,似乎绝大部分的l取材立意都或多或少来自于此,甚至会找到影视作品的改编之处,比如说,宸汐缘里夸父山上种满了桃花,但书中是没有的。又诸如九尾狐、毕方此类,书中不过寥寥一两句,但影视作品呈现出来的却是眼花缭乱、层出不穷。不得不佩服想象力的伟大。而我也自认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也很希望从中找出那么一两个陌生的角色去杜撰一本有血有肉的作品。有了这样的念头,渐渐地觉得这些东西极具吸引力,里面的每一种生物都变得可爱又迷人,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变得极其生动。
《山海经》读后感(二):占坑记笔记
四大凶兽:梼杌(颛顼子)穷奇(共工)饕餮(蚩尤)浑沌 神兽:白泽、谛听、毕方(大火) 凶兽:夫渚(水灾)、朱厌、蛊雕(食人)、猰ya貐yu(食人)、狻猊、狰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鸟。” 狌狌 钦原(黄蜂)犰狳 鹦鹉 鹿蜀 修蛇 雨师妾 颙 橐蜚 鵸䳜tu 鬿qi雀 胜遇(水灾) 瞿如 蠃luo鱼 魳魳za之鱼(食之杀人) 猼bo訑yi(佩之不畏) 土蝼 精精 獓因 䑏疏 孟极 狕yao 峳峳 耳鼠 朱獳 “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mi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又北三十里,曰 牛首之山 ,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 “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chu,可以已癙,食之不眯(不做噩梦)。”
《山海经》读后感(三):中国人的神话集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只会做八股文。如果你要反驳这种荒谬的说法,就不妨将《山海经》甩在他脸上,让他好好看看这本书。
不过,如果说中国神话不成系统、不成谱系的话,这应该大体是对的。中国人向来重历史而不重神话,神话零零散散,也没有哪个文人愿意去整理,因此,各个神话就只能出现在简短文体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会出现像《神谱》或是《荷马史诗》那样的巨著。
《山海经》里的奇思妙想,不亚于任何一个西方的神话故事,里面有马身鸟翼的孰湖、长着翅膀的蠃[luǒ]鱼、凶狠吃人的穷奇、独角虎爪的驳、一目三尾的讙、三首鸟身的鵸鵌、混沌无脸的帝江……有羽民国、讙(huān)头国、厌火国、三首国、长臂国、一臂国、奇肱国……有夸父追日、西王母、羲和御日、常羲沐月、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共工触不周山……
所以,如果有人用儿童的笔法将《山海经》翻译出来,或者直接写成童话故事,配上有趣的插图,想必能极大地提升小孩的想象力。
有人费尽心思,去考证《山海经》里描写的山脉、动物都是古代存在过的,得出的结论令人咋舌。其实,这种考证都是臆想,完全没有历史、地理和科学的依据。《山海经》确实有真实的部分,或者说是以真实为基础,但是大部分内容还是杜撰的,它纯粹就是一部中国人的神话集合,仅此而已。
《山海经》读后感(四):收藏《山海经》原文与白话文
【译文】
南方山系的第一列叫作山山系。山山系中的第一座山是招摇山,它位于西海边上,山上有许多桂树,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外形像韭菜却开青色的花朵,这种草的名字是祝馀,人如果吃了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上有一种树木,外形类似构树,却有着黑色的纹理,它的花会发光,可以照耀四周,这种树的名字叫迷榖,人若佩戴着此树的枝就不会迷路。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却有一双白色的耳朵,能够爬行也能够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狌狌的肉可以让人走路飞快。丽的水是从这座山发源的,然后往西汇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名为育沛的植物,人只要把育沛佩戴在身上,就不会得蛊胀病。
堂庭山与即翼山【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即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名为堂庭山,山上有许多棪木,有许多白色的猿猴,还蕴藏着丰富的水晶石以及黄金。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为即翼山,山上有着许多怪兽,水中有许多怪鱼,这里蕴藏了丰富的白玉,但也有很多蝮虫、怪蛇和奇形怪状的树木,因此人不能随便上这座山。
杻阳山【原文】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山名为杻阳山,山南面蕴藏着丰富的赤金,北面蕴藏着丰富的白银。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头部是白色的,长得像马,身上的斑纹像虎纹,尾巴是红色的,这种野兽鸣叫的声音就像人在唱歌,名为鹿蜀,人若把它的毛皮穿戴在身上可以多子多孙。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宪翼之水。怪水中有众多玄色的龟,外形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毒蛇般的尾巴,名为旋龟,它的叫声像木头被劈开时的响声,佩戴这种龟,耳朵就不会聋,还可以治愈脚底的老茧。
柢山【原文】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山名为柢山,山上有很多流水,没有花草树木。水中有鱼,外形像牛,在山坡上栖息,有着蛇一样的尾巴,有翅膀,翅膀长在肋骨处,鸣叫的声音像牦牛,这种鱼名为,它在冬天蛰伏休眠如同死亡,夏天又重新苏醒,只要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类疾病。
青丘山【原文】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山名为青丘,山南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北蕴藏着丰富的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且有九条尾巴,鸣叫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会吃人;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不被邪气、毒气入侵。山中还有一种鸟,长得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好像人类在吵架,名为灌灌,把它的羽毛戴在身上会让人意志坚定、不受迷惑。英水从这座山起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外形像普通的鱼,却有着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吃了它的肉就能不生疥疮。
【译文】
南方的第二列山系中,第一座山名为柜山,它的西边临近流黄国,往北可以望见诸多的山水,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白玉,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砂。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如同普通的小猪,但是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吠,名为狸力,出现狸力的县城都是大兴土木之事的地方。山上还有一种鸟,长得像鹞鹰,却有人手一样的爪子,鸣叫声如同雌鹌鹑,名为,出现的地方多为文士被流放之地。
长右【山原文】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郡县大水。
【译文】从柜山往东南走四百五十里,有山名为长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是有很多流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猕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为长右,叫声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旦出现长右,肯定会发生大水灾。
漆吴山【原文】又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海,东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山名为漆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可以用来做棋子的博石,却没有玉石。这座山位于海滨,在山上往东边远望是片丘陵,远处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的停歇之处。
丹穴山【原文】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山名为丹穴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种鸟,外形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都是五彩羽毛,名为凤凰,它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顺”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义”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鸟,吃喝很从容,常常是自个儿边唱边舞,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旄山【原文】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处的南面有一山谷,叫作育遗,这里有着许多奇怪的鸟,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南禺山【原文】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
【注释】鹓雏:鸟名。在古代传说中,鹓雏是和凤凰、鸾鸟同类的鸟。【译文】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有山名为南禺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山下有很多流水。山中有一个洞穴,春天时水会流入洞穴,夏天时又会流出洞穴,到冬天则闭塞不通。佐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大海,佐水流经的地方栖息着凤凰和鹓雏。
符禺山【原文】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译文】再往西八十里,有山名为符禺山,山南面蕴藏着丰富的铜,山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山上有一种树,名为文茎,结的果实像枣子,可以用来治疗耳聋。山中生长的草大多是条草,外形像葵,开的是红色的花朵,结的是黄色的果实,果实的外形像婴儿的小舌头,吃了此果可使人不受迷惑,意志坚定。符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葱聋,外形像普通的羊却长有红色的鬣毛。山中有许多叫的鸟,外形像翠鸟却有着红色的嘴巴,饲养起来可以预防火灾。
嶓冢山【原文】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译文】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山名为嶓冢山,汉水发源于此,然后向东南流入沔水;嚣水也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汤水。山上有很多桃枝竹和钩端竹,野兽以犀牛、兕、熊、罴居多,鸟类以白翰和赤居多。山中有一种草,叶子长得像蕙草叶,茎杆却像桔梗茎,开黑色的花朵但不结果实,名为蓇蓉。人吃了它会不孕不育。
天帝山【原文】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楠,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山名为天帝山,山上有很多棕树和楠树,山下有很多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狗,名为谿边,人坐卧在谿边的皮制成的坐垫上就不会中蛊毒。山中还有一种鸟,外形像鹌鹑,但长着黑色的花纹和红色的颈毛,名为栎,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痔疮。山中还有一种草,外形像葵菜,会散发出和蘼芜一样的气味,名为杜衡,在马身上放上杜衡可以使马跑得很快,而人吃了它可以治愈颈部的肿瘤。
小次山【原文】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译文】再往西四百里,有山名为小次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白玉,山下蕴藏着丰富的赤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普通的猿猴,但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名为朱厌,一出现则天下就发生大战争。
皇人山【原文】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译文】再往西五百里,有山名为皇人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山下蕴藏着丰富的石青、雄黄。皇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中皇山【原文】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有山名为中皇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黄金,山下有很多蕙草、棠梨树。
西皇山【原文】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牛。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山名为西皇山,山南面蕴藏着丰富的黄金,山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麋、鹿、牛。
不周山【原文】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译文】再往西北三百七十里,有山名为不周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不周山居于岳崇山之上,向东可以望见泑泽,那是黄河的源头,那源头之水喷涌而发出巨大的响声,奔流汹涌。这里有一种特别珍贵的果树,结出的果实与桃子相似,叶子却很像枣树叶,开着黄色的花朵而花萼却是红色的,吃了它就能使人忘记烦恼忧愁。
峚山【原文】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锺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山名为峚山,山上有许多丹木,红色的茎杆上长着圆形的叶子,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果实的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会再感觉到饥饿。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稷泽,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白色玉石。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时一片奔流涌现的景象,黄帝常常享用这种玉膏。玉膏能生成一种黑色的玉石。用这涌出的玉膏去浇灌丹木,丹木再经过五年的生长,便会开出鲜艳美丽的五色花朵,结出味道香甜的五色果实。黄帝采撷峚山中玉石的精华,投种在锺山的南面。后来便生出瑾和瑜两种美玉,坚硬而精密,润厚有光泽。五种颜色一同散发出来的光泽相互辉映,刚柔并济、和谐美丽。天地鬼神都来服食享用;君子佩带它,能抵御不祥邪气的侵袭。从峚山到锺山,途经四百六十里,其间全部是水泽。在这里有许多珍奇的飞禽走兽和鱼类,都是些罕见的物种。
锺山【原文】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锺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山名为锺山,锺山山神之子名为鼓,鼓的形貌是人的脸孔加龙的身体,他曾和钦神联手在昆仑山南面杀死天神葆江,于是天帝将鼓与钦诛杀在锺山东面一个叫崖的地方。钦后来化为一只大鹗,外形像普通的雕,却长有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样的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晨鹄鸣叫,它一出现,天下就有大战发生;鼓也化为鸟,样子像普通的鹞鹰,但长着红色的脚和直直的嘴,身上有黄色的斑纹而头却是白色的,发出的声音与鸿鹄的鸣叫很相似,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发生旱灾。
槐江山【原文】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槐鬼离仑居之,鹰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抟。爰有瑶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为槐江山,丘时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蠃母,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石青、雄黄,还有很多的琅玕、黄金、玉石,山南面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砂,而山北面蕴藏着丰富的多纹彩的黄金、白银。槐江山可以说是天帝的园圃,由天神英招主管,天神英招的外形是马的身体、人的面孔,身上长有老虎的斑纹和鸟的翅膀,他巡视四海,传递天帝的旨意,发出的声音如同辘轳抽水的声音。在山上向南可以望见昆仑山,那里火光熊熊,震人心魂。从槐江山向西可以望见大泽,那里是后稷死后的埋葬地。大泽里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大泽的南面有许多榣木,而在它上面又有若木。从槐江山向北可以望见诸山,一位叫槐鬼离仑的神仙居住在那里,那也是鹰等飞禽的栖息地。从槐江山向东可以望见那四重高的恒山,有穷鬼一族便居住在那里,他们各自分开居住。槐江山有瑶水下泻,清澈寒冷。有个天神住在山中,他的样子像普通的牛,却长着八只脚、两个脑袋和一条马的尾巴,叫声如同人在吹奏乐器时,乐器的薄膜发出的声音,这个天神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兵灾。
昆仑山【原文】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是多怪鸟兽。
【译文】往西南四百里,有山名为昆仑山,这里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由天神陆吾掌管。这位天神的外形是老虎的身体、九条尾巴、人的面孔、老虎的爪子,这位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普通的羊却长着四只角,名为土蝼,会吃人。山中有一种鸟,外形像普通的蜜蜂,大小与鸳鸯差不多,名为钦原,这种钦原鸟蜇鸟兽,鸟兽就会死亡,蜇树木,树木就会枯萎。山中还有另一种鸟,名为鹑鸟,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和服饰。山中还有一种树木,外形像普通的棠梨树,却开着黄色的花朵并结出红色的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却没有核,名为沙棠,可以用来辟水,人吃了它就能在水中漂浮不沉。山中还有一种草,名为草,外形很像葵菜,但味道与葱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消除烦恼忧愁。黄河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而东转流入无达山下的湖泊里。赤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东南流入氾天水。洋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南流入丑涂水。墨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到大杅山下的湖泊里。这座山中也有许多奇异的鸟兽。
蠃母山【原文】西水行四百里,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犳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译文】往西行四百里水路,再行二百里流沙便到蠃母山,天神长乘掌管这里,他是天的九德之气所育。这个天神的形貌像人却长着犳的尾巴。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下到处是青石却没有水。
玉山【原文】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山名为玉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相似,但是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主管自然灾害和五刑残杀。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为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五谷丰登。山中还有一种鸟,外形像野鸡却通身红色,名为胜遇,以鱼类为食,发出的声音如同鹿鸣,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发生水灾。
长留山【原文】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有山名为长留山,天神白帝少昊居住在这里。山中的野兽尾巴都有花纹,而飞鸟的脑袋上都有花纹。山上蕴藏着丰富的彩色花纹的玉石。这里也是员神磈氏的行宫。此天神主要负责太阳西沉时把影子反拨向东方。
章莪山【原文】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译文】
再往西二百八十里,有山名为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却蕴藏着丰富的瑶、碧之类的美玉。山里经常出现一些奇异古怪的现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赤豹,却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为狰。山中还有一种鸟,外形像普通的鹤,但只有一只脚,长着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体,有一张白色的嘴巴,名为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毕方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原因不明的火灾。
符惕山【原文】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楠,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有山名为符惕山,山上有很多棕树和楠树,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一个叫江疑的神居住于此。符惕山上常常落下怪异的雨,风和云也常在此兴起。
騩山【原文】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译文】再往西一百九十里,有山名为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美玉却没有石头。天神耆童便居住在这里,他发出的声音常常像敲击钟磬的响声。这座山山下到处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