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郊外的旅店》是一本由[法]安娜-卡埃勒·雨昂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一):爱不会迟到,多晚都会来
“爱没有举例,没有标准;爱是不假思素,没有逻辑”
那干燥炎热的午后,亮的泛白的油菜花田地,赛马酒馆里的咖啡味道,旅馆菜园的鼻涕虫,叫塞维林的刺猬,夏日的气泡水,莫城芥末意大利小宽面,午后甜点架上那些庆祝而准备的软糖,慕斯和布朗尼蛋糕。还有一屋子因爱和善意处在一起的人们。
爱不会迟到,多晚都会来。
每个人都将经历或正在经历属于自己那独一无二的温暖路途,它春光万里,无限风情,它在你怀里,馥郁芬芳。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二):夏日不仅有骄阳,还有凉风沁人心脾
在夏日读完了这本书,这几日真是自在,天气凉爽,夏雨阵阵,最适合读这本书。 铂莱塔是为父亲,为丈夫活了大半生的寻常老太,但也是最终想为自己而活的不寻常老太,尽管身体已经背叛了自己。
虽然是以伯莱塔为主线,但是确是采用多线并行的人物群像。在这个旅店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极力隐藏的秘密。
可是当这些秘密揭开时,人们没有避之不及,而是选择与他们一起承担痛苦,分享快乐。谁说人情冷暖,这里却热情如夏。
我们永远不知道命运之风将往哪里吹,所以我们要抓住当下。管他来的是疾病还是意外,趁着现在及时享受夏日的时光吧。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三):这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温暖……
这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温暖…… 一位老太太本来想孤独的走完自己剩下的路,和儿媳妇较劲,和儿子闹别扭,却又失算的被送到了一家乡间旅店,在卢瓦河谷的这间乡间旅店,她的一些相遇成了牵绊,让她再也无法离去,这里有一个古怪又刻薄的老太太,一个爱做梦的少女,一个充满秘密的异国厨娘,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先生,一个钟情于自制薯条的面瘫老板,一个单纯漂亮的“小艺术家”,一个热衷于制造“邂逅”的退休阿姨,甚至还有一只拥有“魔法”味觉的喵星人…… 在这家旅店里,一个个秘密浮出水面,藏在帽盒里面的书信,纽约的神秘舞者,图书馆遗落的笔记本,夜间偷盗甜品的窃贼,走进这座小旅馆,在咖啡和羊角面包的香气里,却体验他们一段段平淡却又神奇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个温暖治愈的小故事串联起来的项链,每一个闪烁都是一段温暖,这也是一本人生最后的路要如何走的指导手册,用自己的生命去好好生活吧,努力的去争取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不要让自己最后留有遗憾,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吧,个人评分8.2分,推荐指数三星半。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四):请认真生活
每一个人都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潇洒自由,所谓体面的背后可能都是千疮百孔的过去和不知所措的未来。主人公珀莱塔太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刻薄的父亲和淡漠的婚姻生活都给她的心灵带来伤痛,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儿子菲利普身上,却被儿媳科里娜试图剥夺生命最后的尊严。在旅馆其他住客的感化下,她收获了爱,为生命画上了一个美好的句号。绅士乔治,他博学、专情、温柔,这样一个人间理想对象,背负的是一段异国情愫,一个关于纽约和美丽的姑娘的爱情故事。朴实的老板伊凡,面瘫的一半脸,是因为车祸而丧生的父亲和双胞胎兄弟。饭店厨子诺尔,黑道大佬的前妻,试图摆脱无止尽的家暴,带着儿子逃离原来的生活。朱丽叶特是个天真的小姑娘,唯一的亲人外婆去世,在宴会意外怀孕,因为一本笔记本开启一段非传统意义的“网恋”…每一个人都带着伤痛在生活,但他们也没有虚度每一天。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没有完美,只是快乐和痛苦交杂着,共同谱写酸甜苦辣的生活真相。 全文最喜欢的描写是朱丽叶特和安东尼的笔记本。全部以“我喜欢”和“我不喜欢”开头,仔细想想,好像生活也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吧。一个南法小乡村的旅店,一群无人挂念的孤独的人,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治愈系的文字永远能带来暖意。学着爱自己,爱生活,你值得,生活也值得。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五):如我想象般温柔又明亮
意想不到的感人结尾,让我猝不及防的流泪了。
我没想到,珀莱塔最后竟然帮乔治找到了他的亲生女儿!
尽管这是一部小说,尽管这些故事的发展有着戏剧性,但它仍能为我带来感动和温暖。
人生不是安排好的一场旅行,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许,还不得不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行。但谁又能保证那条不想走的路上就一定会布满荆棘呢?说不定就会遇见更好的风景呢!
其实,在那条不想走的路上能遇见好风景,是lucky,即使没有好风景,那也尽可能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平静心态,勇敢的尝试慢慢在这条路上发现它的美丽。
我始终相信,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当初在图书馆选到它的时候,我是被书前的简介吸引到的:
《夏日郊外的旅店》是一部温柔又明亮的小说,充满了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欢乐、悲伤、喜悦都能在书中找到,是一席精心烹制的文字盛宴。它的灵感来自父亲经营的乡村旅店,当时安娜·卡埃勒常在旅店餐馆里帮忙。在弥漫着自制薯条香气的餐馆里,有一位常客老太太吸引了她的注意,因为在点餐时老太太总爱找她的麻烦。可是有一天,这位老太太在也不来了,安娜·卡埃勒反而失落起来,于是把她写进了这个温暖的故事里,让她在卢瓦河谷的这间旅店里获得了重生。因为“温柔又明亮”,我毫不犹豫的借下了它,很幸运,它如我想象一般温柔又明亮。
感谢,幸运~~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六):生活里的希望
生活里的希望
生活给予每个人希望与理想,可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已经不在年轻的时候,面对着垂垂老矣的自己,以及生活给予的牵挂,我们该怎样走属于自己的老年之路。所有的生活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总会被镀上一层金边,沐浴在夏日郊外的阳光,在夏日里相遇成了牵绊,本想独自一人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抵达却再也不想离去。
法国作家安娜•卡埃勒•雨昂的作品《夏日郊外的旅店》在这个夏日给我们带来治愈心灵的良药,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幸福的滋味。我喜欢这本书营造的氛围,在卢瓦河谷的一个乡村旅店我们的女主人公珀莱塔与自己理想中的养老院失之交臂,不得已来到这个乡村旅店。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从这个旅店开始。
珀莱塔初入这个旅店时为了想要尽快的离开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可以伪装成古怪尖酸刻薄的形象,随着加入到这个旅店,她不得不审视周围的同伴和朋友,当然与之作伴的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爱做梦的少女,充满秘密的异国厨娘,温文尔雅的老先生,钟情于自制薯条的面瘫老板,单纯善良的“小艺术家”,热衷制造“邂逅”的退休阿姨,还有一只拥有“魔法”味觉的猫咪......旅馆里的每一位成员包括那只猫咪,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主角珀莱塔。
《夏日郊外的旅店》我们可以从开篇珀莱塔与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看到很多情况,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人际、田园、怀旧、爱情,对于这本书看的时候不自觉的会微微笑。这本书讲述了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这个故事教会我们努力去爱、用力的生活。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无比美妙而又崭新的一天,活在当下就应该去享受美好的夏日时光。每个人在面对生活时,都可以活出最舒适的模样,而这个夏日旅店就如同世外桃源,就是我们理想中的乌托邦。
珀莱塔在这个夏日旅店与这里的每一个人相遇承蒙上帝的安排,在这里她收获了很多在这里他也看到了很多的秘密,藏在旧帽盒里的旧信件,神秘的舞者,图书管理一流的神秘笔记以及趁夜色偷盗甜品的窃贼......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好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对于这个故事真的是非常的温暖。在幽默,感人中体会幸福的滋味,夏日郊外的旅店会给你带来诗意、温柔和感动。
人面对变老,面对抓不住的时光会变得敏感脆弱,但生活也总是处处给人希望,就像我们的主人公珀莱塔的遭遇,不得不说生活给予了她非常大的惊喜,因为从她踏进旅店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奇妙旅途已然开启。尽管从最初的不适,到后来的依依不舍,中间的过程与众人的相处这一段的描绘着实让人收获了暖暖的温柔。
“走进夏日郊外的旅店,在咖啡和羊角面包的香气里,奇妙的旅途即将开启......”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七):努力去爱,努力去生活
你们有想过自己老了以后的生活吗?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我从小就有一个执念,等我老了我一定要一个人待着。去养老院也好,自己独居也罢。总觉得变老不是件好事情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开始对这件事看淡了,能够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有这么一个老太太,她叫珀莱塔,她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可以在上迦山的一家疗养院度过。
在生活中她努力把自己装得傻乎乎的,就像患了老年痴呆一样。以此引起儿子注意讲她送去疗养院,过程是顺利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她来到一家并不能严格的称作养老院的旅店,在这里和一群伙计度过了她的余生。 旅店位置很偏,少有人烟,那几个固定的伙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又能够聊的开心,每个人都是神秘的。 店主“伊凡”很照顾珀莱塔太太,即使这样柏莱塔还是想要离开这里去上迦山的疗养院,那里环境优雅,服务更好。故意装出一副老年痴呆的模样,迫使“伊凡”不得不联系她儿子“菲利普”,但是“菲利普”就像失联一样,联系不上。 珀莱塔太太曾想过办法独自一人前往上迦山,被店里的伙计“诺尔”发现加以警告。
于是她在这里生活下来,发现赌鬼“乔治”的秘密,教赌鬼“乔治”赌马,给小姑娘朱丽叶特人生建议。她和这里的伙计相处的越来越好,直到儿媳科里娜的到来,珀莱塔太太复诊时医生告知情况紧急。让他们了解到这个老太太为什么一直想要离开,他们陪伴珀莱塔太太一起复诊一起生活,珀莱塔太太甚至和赌鬼“乔治”有了感情。 旅店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热情,大厨“诺尔”不想再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旅店而选择独自离开,伊凡先生一直很照顾珀莱塔太太,哪怕最后珀莱塔太太去世,她的儿子菲利普又遭遇妻子科里娜出轨离开。也是旅店里的伙计们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陪他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旅店的伙计让这对母子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 阅读《夏日郊外的旅店》,让我知道生活不必那么急迫,也不必非得住的多精致。我们也不必为了去迎合别人的想法而放弃自己的态度。只要有房子住,有朋友在身边,就已经是很幸福了。正如古人言“远亲不如旧邻”,有时候家人远远没有身边的邻居朋友可靠,就像被儿媳抛弃的老太太珀莱塔一样,并非是菲利普不理她,而是被科里娜蒙蔽了。 生活其实处处充满美好,只是等待我们去发现 。不管此刻的你因为什么原因阅读本书,都请热爱生活,温暖的拥抱世界吧。 图片源于网络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八):努力去爱,用力生活
一个古怪又刻薄的老太太,一个爱做梦的少女,一个充满秘密的异国厨娘,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先生,一个钟情于自制薯条的面瘫老板,一个单纯善良的“小艺术家”,一个热衷制造“邂逅”的退休阿姨,还有一只拥有“魔法”味觉的猫咪……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各自心怀秘密,却相遇在卢瓦河谷的一间乡村旅店。在弥漫着咖啡和羊角面包香气的旅店里,他们彼此度过了一段温馨、却又充满小幸福的时光。
本书作者安娜-卡埃勒·雨昂出生于法国南部,是一名职业作家。《夏日郊外的旅店》创作灵感正来源于父亲经营的一家乡村旅店,安娜时常在店里帮忙。并因此认识了一位个性鲜明的老太太,后来安娜把她写进了故事里,让她在卢瓦河谷的这间旅店里获得了新生。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她被脾气暴躁的父亲管束着,接下去的时光,又被一无是处的老公消耗着。好不容易获得了自由,身体却背弃了自己。”
主人公伯莱塔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年幼的时候,她没有感受到温暖的父爱,结婚之后,又遇上了一个窝囊的老公,在忍耐了十五年之后,丈夫去世,她终于欣慰获得解脱,从此独自抚养者儿子,并尽最大努力将儿子培养成才。
本以为,幸福的老年生活终于可以开始了。不曾想,儿子却娶了一位不孝顺的媳妇,在儿媳妇的诱骗之下,她被送到了一间乡村旅店,她甚至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
尽管乡间的环境非常优美,但刚住进乡村旅店时的伯莱塔对周围的一切都是不满的,因为她感到自己被最亲的人给抛弃了。她的内心是愤懑而孤独的。
为了能早日住进更豪华的老年公寓,伯莱塔开始向同样独自住在乡村旅店的一位颇有教养的老头乔治学习赛马,两人的感情随着接触的增多而日渐升温。
而伯莱塔的的一次意外生病则让两人的感情逐渐明确,乔治体贴入微地在身边照顾着她,陪伴着她。伯莱塔的内心甚至有了年轻时小鹿乱撞般的感觉。
书上的一段话生动地描写了伯莱塔和乔治恋爱的心情:
“她有时真想愉快地叫出声来,想紧紧拥抱大树,想歇斯底里地大声歌唱,她的信心又全部回来了。她欣赏云的形状、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还有在回病房的路上雨滴打落在脸上的感觉,她喜欢雨滴滑落的清凉,也喜欢看乔治打伞的笨拙样子,还有他的银发被风吹乱的样子。”
乔治给予她的爱,融化了她内心的坚冰,她开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更多地向她人表示善意。她甚至通过乔治多年前和初恋女友的书信,帮他找到了唯一的女儿。
“一抹微弱的笑点凉了她的脸庞。他知道乔治很开心,也知道自己把他托付给了合适的人。在那里,在海的另一边,有人在等他。她希望自己能多拥有几年时光,可以陪伴在他的身边。”
在真爱的包围下,伯莱塔重新燃起对人生的渴望,重新拥抱生活。
朱丽叶特性格善良,为人友善,是旅店的餐厅服务员,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但却因为一次意外,被人强暴,怀上了孩子。在六神无主的情况下,伯莱塔积极鼓励她生下孩子,旅店里其他伙伴的关怀和照顾也使得小姑娘朱丽叶特有勇气面对未知的生活。
后来,朱丽叶特拾到了一个笔记本上写满了“我喜欢”和“我不喜欢”句式的男青年,并与笔记本的主人陷入了恋爱。拥有了幸福的生活。在朱丽叶特身上,我看到的是爱与勇气。
厨师诺尔是一个让我很感动的角色。诺尔是一个遭遇婚姻不幸的女人,被丈夫家暴之后,她选择带着儿子逃出家庭,隐姓埋名地生活在乡村旅店,并深深爱上了旅店老板伊凡。
然而,尽管已经从不幸的婚姻中逃离,前夫的魔爪依然找到了她的藏身之处,为了避免牵连伊凡,她最终独自出走。直到前夫入狱之后,她才回到了旅店,再次与伊凡相遇,过上了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寻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小人物,但小人物的故事,才是真实的人生。正是这些小人物教会了我们努力去爱,用力生活。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九):爱在人间
一个温暖人心的治愈故事,一屋萍水相逢的感情羁绊。小说中的人和事寻常的如三月春光和四月花香,却无比让人确信,生活当然可以如此美妙,有着可以慰藉一生的幸福遇见。而爱,混沌晦涩,却又温柔明媚,一说,便春暖花开。
珀莱塔,一个表面看去尖酸古怪又刻薄的老太太,为了躲避不入眼的儿媳科里娜而主动装起痴呆,一心想着去上迦山疗养院享受下奢侈的庄园生活,并悄无声息的迎接死亡。却阴差阳错的被儿媳骗进了一个远离都市的乡间旅店,在咖啡和羊角面包的香气里,一段既欢乐又悲伤,既寻常又神秘的感人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小说虽然是以珀莱塔为主线,但在行文中却采用多线串行的群像描写,旅店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珀莱塔住进来之前,所有人虽然也同样玩“妙探寻凶”,也吃着面瘫老板的自制薯条,却还没有走进其它人的心,少了一个融入彼此的契机。直到珀莱塔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太太出现,打破了旅馆的一池春水,让所有人平静的心湖开始逐渐波涛汹涌。
“生活就是一段旅程,你要享受过程,不要杞人忧天地担心终点,不要等待暴风雨结束,而是要学会在风雨中舞蹈。”这时候书中的人们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要在很多事件之后,这句话的力量才逐渐显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对读者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作者对于故事更多时候是用人物来推进,这些人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有着寻常人的喜怒哀乐,对生活也有着让人艳羡的真诚态度。
喜好赌马的爱马人老乔治,在开始是被动接受珀莱塔的要挟教她赌马,而珀莱塔就是有那样的本事,把一件小事弄成了小镇人人参与进来的大事件,并负责起了收银,用特有的嘲讽语调让所有人都逐渐信服,也开启了旅馆的全民狂欢。而乔治年轻时的未果爱情,就是那些写给葛洛丽亚的爱情信件也意外的被珀莱塔发现,口是心非的老太太珀莱塔一面对爱情有些嗤之以鼻,一面又被信中真挚的情感打动,也在最后化解了乔治心中的这个遗憾,一对夕阳老人携手走在幻想中的纽约第六大道。
朱丽叶特的意外怀孕让小姑娘突然对人生充满惶恐,诺尔在关键时刻承担起了这份秘密,宽慰着迷茫中的朱丽叶特。而后来珀莱塔更是用她独特的嘲讽式宽慰法让朱丽叶特重拾了信心。朱丽叶特还意外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我喜欢与我不喜欢的各式句子,朱丽叶特被这纯情的文字击中,最后更是鼓起勇气追寻这浪漫的爱情邂逅。
看起来高大可怕的面瘫老板伊凡却有着一颗温暖的心,对于诺尔的维护也终于在最后赢得了诺尔的爱情。最让我心瞬间软下来的是伊凡提议玩的“好意游戏”,所有人要对抽到纸条上的人表现好意,当然,其实上面都是一个人,珀莱塔。虽然游戏在珀莱塔眼中是如此的令人厌烦与拙劣,但心底的暖意已经沉淀的足够分量。
还有喜爱刮奖券的马瑟琳娜,笨拙的伊贝利特,以及诺尔养的有着魔法味觉的猫咪雷昂穿梭在这些房客中间,带来阵阵温馨。在经历了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所有人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也终于在最后让珀莱塔懂得了:“一切皆有意义,每个人都是无根的纸片,随命运之风不断飞舞,我们只能抓住当下。”
至于最初心心念念的上迦山疗养院,用珀莱塔自己的话说就是:
“哦!跟他们说见鬼去吧!”
本书的故事就像山间泉水汩汩而下,有阻碍的石子,也有两岸的鸟语花香。所有人物的悲喜既独立又相互影响,把人与人之间最纯粹又温暖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个旅店,爱没有年龄,爱没有阶级,爱没有利益,爱重新回到了它本来的样子,发自内心的爱让她们亲如一家人,也让她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爱是幸福的前提,而幸福是爱的表达。爱在旅店,爱在人间。
《夏日郊外的旅店》读后感(十):许多恐惧不过是低估了自己和他人罢了
当珀莱塔的儿子菲利普把车停在坐落在田间的一座有彩色护窗板的石头房子前时,珀莱塔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巨大误会的受害者。她一直以来在儿子儿媳面前辛辛苦苦演戏,让他们相信她得了老年痴呆,希望他们把她送到的养老院可绝对不是这样毫无生活品位的破烂地方——廉价的格子餐巾、油腻黏手的塑封菜单,以及半干不净的玻璃杯,还有墙上挂的那些画!这家养老院和珀莱塔自己看上的那个,差的不止高尔夫球场、恒温游泳池和高档白色餐巾纸。珀莱塔觉得自己快要昏死过去了,她在这里绝对撑不过三天。
面对奸计得逞的儿媳和被蒙蔽的懦弱儿子,珀莱塔也只能在他们去年假旅行的这段时间暂时委身在这个旅馆,继续装疯卖傻、摆臭脸。她相信自己的演技一定会让这个乡巴佬老板在一周内给她儿子菲利普打电话,把她接走。珀莱塔发誓,下次一定要给自己买张单程票去南法的高级疗养院。珀莱塔认为自己并非无理取闹,她只是想用最奢侈的方式私密地度过有限的时光,但此刻这只能是个秘密,如果可能她希望一直保守这个秘密,直到永远。
尽管毫无兴趣,珀莱塔却不得不见识了店里的各色人等:弱智少年伊贝利特对着月亮傻笑的样子,以及八卦老女人马瑟琳娜穷凶极恶的吃相最让珀莱塔倒胃口;把自己的人生藏掖在报纸后面的老头乔治像个隐形人;悲观局促的服务员朱丽叶特似乎随时都会哭出来;厨娘诺尔倒是个头脑清醒、言语直接的狠角色;老猫雷昂嚣张地掌控着菜品的生杀大权,除了店主伊凡的自制薯条;说到店主伊凡,半边面瘫的他经常在胡子下自言自语。
毫无兴趣也许并不正确,在好奇心下,甚至有那么点刻意地,珀莱塔洞察着店里每个人背后的曾经以及正经历的当下:服务员朱丽叶特因为自己被暴力摧残时刻感到危险的童年而对把肚子里的孩子带到世上忧心忡忡。乔治的床下藏着一叠关于未果爱情的旧信件。店主伊凡正被恐吓信困扰到夜夜梦游。而勒索者的目标厨娘诺尔,一边强装淡定与伊凡筹钱,一边继续不动声色地照顾着童心未泯的伊贝利特,甚至还抽出精力去安慰张皇无措的朱丽叶特。至于马瑟琳娜,除了刮刮乐、八卦、缠着乔治,真的是再无可聊。
而对于珀莱塔,她本想在南法高级疗养院,用冷漠隔离与他人的牵绊、用孤独避开所爱之人忧伤目光的计划,在这个夏天郊外酒吧的咖啡与羊角包的香气中,在与乔治搭档大获全胜的赌马生意里,在与旅店住客们牌局游戏时彼此嫌弃与关心中,在珀莱塔始终没有等来的儿子的电话,以及伊凡接到的医院关于珀莱塔病情的电话里彻底落空。其实对于死亡她自己无所畏惧,她只害怕她爱的和爱她的人受到伤害,她怕自己的离去会带走他们生活里的某些意义。
尽管计划之外,尽管不情不愿,这个夏日,郊外的旅店,还是让珀莱塔与许多人的生活交织;让她邂逅了爱情;也让她认识到,她用一生赋予孩子的美梦爱和希望,然而某天孩子依然会为生活所伤。就如同时间不会因为谁的遗憾、抗拒就终会倒流、停止一样,生活的剧本不会轻易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写。人们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而那些不安与恐惧背后,也未见得就真的是无法接受的剧情,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我们低估了自己和他人罢了。
朱丽叶特生下来可爱的孩子,也与交换笔记的主人真实地约会;诺尔走出旅店的庇护,用勇敢和正义获得了真正的安稳,崭新地出现在伊凡面前;珀莱塔与乔治手挽着手,享受着曾以为再也不会经历的美好时光;连最不足道也的马瑟琳娜都用她的聒噪和没心没肺感染了因失败婚姻而颓废的菲利普……正如珀莱塔没想到“人生最快乐的时光竟然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一样,习惯了生活在恐惧中的人们没有想到,后来的后来都有最好的安排。而人们该做的不是躲避,而是面对、甚至是占据主动地做点什么……
《夏日郊外的旅店》讲述的故事,真的如所描述的旅店一样,没有多么大的格局、野心,就是这么简单琐碎、充满意外与人情味的生活。除了被结尾珀莱塔的行为暖了一下,内心也并无太多波澜,甚至有点怅然若失。不知道为什么,相比于被爱情与人情柔软的珀莱塔,我更喜欢作者勾勒的那个故作冷漠、骄傲、尖锐的珀莱塔,也许是生活不易下的倔强总是更富有戏剧美感吧。好吧,夏日郊外的旅店,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