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流浪》是一本由江一燕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一):1.4
小爬的文字已经不是第一次读了。之前大都是讲江小爬公益团山区支教的故事。这次书中添加不少游记篇和野生动物篇,主体强调与大自然相处与万物相处,呼吁大家多一点善良真心,少一些冷漠和残忍。说实话每回新闻报道关于某某残杀动物我都不敢看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二):爬的第二本书
读了开头就是关于西藏,忍不住要来写一下,像是同她一起去了西藏,心里期待的想要知道后面的故事,今天晚上十点半我出差回来,从快递店拿回来的书。细水长流,我喜欢这样的随笔散文,透彻的在讲故事,有温情有自由有美好。
时过数年终于是写完了第二本书,喜欢一个人不是盲目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喜欢就是喜欢。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三):与非洲有关
看过几本与非洲有关的书:《撒哈拉的故事》,《走出非洲》,《非洲三万里》。前2本与人有关,却让我向往那个地方!第3本和这本流水记事,似乎无法使自己产生多少情感情绪!但江老师的书还是要支持…
众多语言的呼吁都不如亲身经历具有说服意义!我们都知道地球的现状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保护她,我们都知道有很多孩子缺少粮食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浪费一粒米。
今天你用了几个塑料袋?今天你用了几张面巾纸?今天洗手流了多少升的水?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四):拥有生活的底色,是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在时光里流浪》。江一燕与支教二字联系紧密,很想看看她眼中的自由向往。总体来说,书中图片好评,诠释了江一燕多方面的美,文字的话差强人意。
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江一燕在非洲的那段美好时光展开,当地人热情好客,建筑原生态,保留了生活最初的模样。书中谈及她的公益项目,所有事情大部分亲力亲为,身为公众人物,能坚持这么久并且愿意为此付诸行动的不太多。
我很羡慕她能说建就建,说走就走,说捐就捐,因为这些事情除了需要勇气,还需要一定的金钱基础和人际关系,能勇敢做自己,首先要让自己拥有生活的底色。只有先把自己过好了,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让更多的动物受到保护。
作为一名文字爱好者,对于书中的文字逻辑或者是遣词造句,还感受不到她的魅力。出于公益和个人写实,还是值得去看的。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五):万水千山的跋涉,终是内心的破茧而出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20天的假期,7趟飞行,唯一带着《在时光里流浪》这本书,感受在万米高空的恬静阅读。
吃遍重庆、成都的美食,眺望海口岸边的海天一色、感受西安的人文古韵,大自然给了我们前行的勇气,我在书的封面写到“万水千山的跋涉,终是内心的破茧而出”。
回到单位,我认认真真看了一遍《七十七天》,没有片酬,被骂的很惨,但当我们置身于那片神秘的地域,体会着蓝天的执念和导员的真挚,我认为他们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是可贵的牵连,我不禁对他们生命中的不公平而黯然神伤,但也为他们的勇气心生敬畏。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会很悲观,但我们又充满期待,我们一定要相信,属于我们的那一日,那个人,正款款而来。
正直25岁生日,我将努力创造化繁为简,将心放下,魂才能真正归于天地。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六):理性思考,感性去爱!
偶然关注了她的微博,公众号,偶然看到她要在上海办新书分享会的信息!好吧,承认本意是想近距离去看看明星,还能要一张签名更是完美!辗转了三趟地铁,两百多号人的屋子里,并不喧嚣。空调开得非常盛,我们坐到了第二排的边缘位置,姗姗来迟,显然已经和最佳视角的位置无缘了。等了大概二十分钟,小江老师走进了整屋人的目光,“高挑,大长腿,笑起来好美...”看到她的第一眼,感觉她就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明媚美好。
静静地看着她认真回答观众的问题,感性中又能感受到她的理性,真是美好又赤诚的一个人。正如她的外表一样。
回来后一口气把她的这本新书看完了,第一次的西藏之行,她一边无比狂热地感悟着它的壮美精致,一边了解了当地的修行文化,感悟修行人生,人生修行。她还分享了自己在非洲参与野生动物救援或是山区支教时的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真情流露,让人神往,让人动容。就好像跟着她一起去了大非洲,感受了它的自由狂野,宁静真诚。拥抱了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
她说,她还会保留一份和自己在一起的特立独行,其余的,都给天地和爱!
这个女孩,我真的好爱!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七):明星出书 本就带有名人效应
明星出书,本就带有名人效应,喜爱这位明星的拥趸必然是要拿过来读读的。
虽不是每位出书的明星文字功底都很扎实,但粉丝当然并不是冲着文字而来,只是想进一步窥探明星日常的点点滴滴。
江一燕是明星,她演戏,她也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比如,摄影。她还在尽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点义务,比如,做慈善事业(爬行者公益团、野生动物救援项目)。
关于她做的慈善项目,不想过多赘述,知道的人必然知道,不想知道的人,再多介绍也于事无补。
这本《在时光里流浪》,是江一燕推出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我是爬行者小江》相比较,文字风格仍然偏重于女性的细腻和柔情,男性读者阅读时会觉得过于腻歪,可书中描述的那些事情,却是实实在在令人钦佩的。
漫威世界说:能力越强,责任最大。江一燕在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羡慕。
书中的图片繁多,内附江一燕大量的明星照,还有她在西藏和非洲“爬行”的摄影作品,这也是有很大的商业价值的。
再看到书的背面那句“作者个人稿酬将全部捐赠给山区儿童助学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应该不会有人还会觉得这本定价52元、且文字功底并不卓越的书籍太贵了吧?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八):《在时光里流浪》
2019.11.21
书名:《在时光里流浪》
作者:江一燕
特定时间读完,用时26min。
主要内容:
一本关于江一燕个人在旅行、公益、生活与人生的一些简短片段介绍,读来会有鸡汤味,静静翻阅会有美与爱的传递。虽然篇幅及介绍同许多励志书籍一样。当然取决我们每个人怎么读。
其中会提及一些关键字的范畴:梦想、离别、爱与自然。
我想同大家分享戳动我的字句,带来所能看到是一些佛性的东西。亦有因果循环、也有简单细致 。
其中有很多的金句。我就选择其中一句来分享!另外分享一首诗。
一句话:”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偶然的事情,每一件事情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个原因就是你做了什么?”
你遇到的每个人都经历着你所不知的战斗,请心存善意,直至永远。
一首诗:
人生的快乐是输赢吗?
不是,是真心。
所以如果我们走散了,
我不遗憾我们在彼此的灵魂里占有最重要的一席,
所以我们的字典里没有强求,
对于天地,对于美好,对于爱,
我们从来相同,
我们,
都不爱计算,
也不懂得那繁琐的算计,
我们属于大自然,
一切都顺其自然,
包括爱,
即使我们走散了,
我们的灵魂还在天地间
保有自尊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九):自在就好
关于苦难。“穿越痛苦的唯一途径是经历它,探索它,吸收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苦难铸就了天才,不妨说是天才升华了苦难,成就了自己。 关于可爱的想法。“猫咪是不是僧人的护法呢?”似乎庙宇里真的有很多自在的猫儿,一方面,寺庙作为公共场所,自然吸引这些可爱的圣灵,另一方面他们是否也在寻找和他们精神契合的居所呢?记得体检的时候,一只花猫向我奔来,死死抓着我不放,它也舍不得我么? 关于善良。“你遇到的每个人都经历着你所不知的战斗,请心存善意,直至永远。”就在刚才,一位小姐姐非要和同伴一起赶着上地铁,不顾车门关闭,冲了好几次,被门夹到了好几次,幸好工作人员在旁边拦着,我刚开始觉得她不顾生命安危,后来转念一想,谁知道呢?生命参差多态,谁能参悟谁的道? 关于幼儿园教育。“坚持做幼儿园,因为没有任何学龄前教育的山区幼儿无法适应九年义务教育,这也是他们一部分人始终厌学和辍学的原因。”物质上补足,精神上更要慎重考虑。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需要从学习上获得晋升和跨越本阶层的资本,更要获得尊重和爱护。 关于真正的爱。有的人喜欢所以掠夺,如象牙制品的风行。而有的人只要有它图案的周边常伴左右就够了。“看着眼前这条黑色的围巾,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欢喜,是愿意尊重和我们一样被创造和安排在这个地球的美丽生命。” 关于美和生动。“最美的风景始终隐匿于心,是不卑,不怒,不恼,不念,无视时光和环境扰动,如同旷野上自在而生的岩石,高傲地向着天空,自在屹立。”自在就好,能守住自己的道已是不易。 你要带一件物品回家,你一定要确定会喜欢它一辈子。
《在时光里流浪》读后感(十):想写的东西太多就没有主题了…谁都一样
本来是想给两星的,又加了一星给一直做公益的小江老师。我记得上一本六指爷爷的故事,他让我非常感动,那时候我觉得江一燕的文字是温暖而有力量的。出于这种当时的触动,当听到有朋友说江一燕出新书的时候我马上就下单了。但是看完之后,还是很失望的。 怎么说呢,就是不尴不尬。如果把它当成游记看,照片也不怎么清晰,太多关于自己的写真式照片稍嫌反感。如果把它当成一部个人文学作品,文字又动不动换段、换句,行间距又贼大,图片穿插排版不佳。实际可读的内容非常少,这也是另一种不环保吧。从每篇内容来看,也是有人物描写的,但文字功底欠缺使很多本可以抓人的人物太过单薄。我想看的不是文艺青年内心的小骚柔,而是能触碰到心弦的东西。 为什么我会对小江老师有这么大的期望?因为西藏、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非洲、“苏丹”、环保,一个个名词都理应饱含敬畏,本能地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不应该浪费,浪费可耻。 要说也是有喜欢的篇章的-《可可西里,孤独的守护者》。
1.“我会坐在保护站的大羚羊角下发呆,或者,和我的羊说话。”
我的羊,是巡山队员们对藏羚羊的爱称。
2.他们说月圆的时候盗猎分子最为猖狂,好借着月色对那些动物下手,我到现在看见圆月,心中都感到担忧。
天呐,读到这里简直眼泪要掉下来。可可西里是我心灵的净土吧,我曾想过,如果生活突遭变故,要选一个地方孤独老去,可可西里大概是我的归宿。在这之前,我想去可可西里看看我的羊,只和我自己一起。出于这种生命的共振,我多希望有人能好好地写写我的羊啊。
想写的东西太多就没有主题了…谁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