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击》是一部由马尼·沙恩卡尔执导,桑杰·达特 / 伊尔凡·可汗 / 康格娜·拉瑙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痛击》影评(一):这部电影背景如果放在天朝,最后的结局只能让我们痛哭
这部电影背景如果放在天朝。最后结局把3200亿转到国库(税务局)简直就是徒劳。因为国库就是天朝官员的银行。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何必挪到瑞士银行这么麻烦。在天朝应该是吧国库的钱平均分给每个公民的个人账户才对。
《痛击》影评(二):《痛击》是一剂药
很多人活着,但事实他们已经和死去没有什么区别,而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却是永远存活的。《痛击》是一剂药,一剂精神上的药,可以帮助那群活着的人真正活出自己人生意义的药。
《痛击》影评(三):knock out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带着感动看完这部电影,就像童话故事一样,虽然我们知道美好结局的虚假,知道制度之丑恶永远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可是我们还是会怀着憧憬的心情眺望未来。腐败滋生在黑暗的制度和贪婪的人性之上。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愿我们也有苏醒的那一天。
《痛击》影评(四):感动
我就是我,一个不想坐在五星级大酒店的咖啡馆里只是谈论着他那境况恶劣的祖国而无动于衷的印度人,一个不想只是坐在卧室里,一边品着威士忌酒一边控诉政府腐败的印度人,一个不只是在电视节目中评论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印度人,一个不仅仅只会牢骚满腹的印度人……
《痛击》影评(五):印度金钱帝国
不错的印度影片,和《狙击电话亭》相似,因为题材严肃,所以是难得的一部没有歌舞的印度电影。
虽然故事讲得有些理想,但敢于面对政府腐败的精神是很宝贵的,要是在天朝,根本就没有公映的可能.。喜欢这部影片的豆友可以看看香港电影《金钱帝国》。
《痛击》影评(六):e
和我们有点像不是么 有一点对媒体、娱乐的反思。当这成为申张正义的方式,是不是就同梁山是一个概念了?不同者,盖人与科技之异。印度就敢播这样的电影,直面丑恶,媒体真的起着监督的作用,这不也在进步发展么。中国拍出来的电影,也是记录社会,内地上映和海外上映就会有不同结局...关于到底是否应该归还人们的对真实消息的知晓权..靠心思考而非脑子。不过最近的微博反腐倒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结局欢乐,是否还是想说本片纯属虚构,是电影而非真实有的结局..
《痛击》影评(七):让我们为碾豆吃的老头,喝彩!
1.身上肩负着数亿元的任务,还有闲心接陌生电话。心有多大!
2.我发现电视机前,看转播的人群里,只有碾豆吃的老头看穿了一切。
3.女记者爬7楼挺快的。
4.银行转帐,转你就好好转,搞什么进度条?
5.危机解除专家出的什么倒霉主意,中枪后居然原地不动,连古老的三角洲游戏都没有玩过。
6.死了的警察小头头人是不错的,不知道为什么下巴会有道伤疤,给了几次特写,误导我以为是要有武戏呢。
《痛击》影评(八):終極YY
《痛击》影评(九):痛击
整个一个中国和印度社会的真实写照,贪污腐败,骄奢淫逸,正义感十足,拯救国家和社会,虚幻的英雄在真实中是不会存在的。
和《狙击电话亭》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重点放在贪腐问题上,一个辅助领导贪污的小人物在逼迫下觉醒,然而幕后的真英雄是国家为数不多的正义领导幕后操作,但是这位大叔也太NB了吧,武艺超群不说还是十足的科技达人,简直一个救世主嘛,无所不能,而且预谋缜密,所有细节面面俱到,有他这些超能本事,还何必利用他人呢!在这样一个歌颂英雄拯救国家的电影里,我们暂且就不去计较这些了,电影蛮好看,紧张刺激!
《痛击》影评(十):警世钟
“这些钱是属于一天工作18个小时,而家人却在饥饿中挣扎的劳苦大众;这些钱属于那些工资领得晚,却首当其冲被扣税的成千上万的中产阶级;这些钱属于从生到死一辈子,就只住在破烂窝棚里的人们;这些钱属于那些为了祖国失去丈夫或儿子和兄弟的人们;这些钱不该被放在瑞士银行的账户里,而是放在我们国家的账户里。”
“在英国统治我们的250年里,英国人掠走了10万亿的国民财宝;在······的60年里,他们却掠走了超过700万亿的国民财富。”
印度人说,中国人听。
时势造英雄,英雄的改变虽然有限,但却反映着一个时势,这也许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表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