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鞋与风鞋》是一本由乌尔苏娜·韦尔芙尔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页数: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鞋与风鞋》精选点评:
●就是只看了这一本书 附小图书馆也够我感谢的了
●好棒的生日礼物~~
●很温暖,很喜欢,很治愈。
●文章写得很有趣,就是太短了,我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可爱~
●告诉孩子如何面对艰苦与困境。但整体写法过于模式。从中只看到父亲对儿子的引导规劝,忽视孩子的感知与在环境中的自我成长,说教意味浓。
●鞋匠父子俩出去游玩,在草原上走来走去,晚上给妈妈带来了一大块巧克力和戒指。我喜欢他们。
●很喜欢那位乐观,开朗,幽默的爸爸
●某些寓言稍嫌一般
●我得说这书挺说教,不过似乎小主人公还蛮受用的。
《火鞋与风鞋》读后感(一):童年的执念
我小学二三年级吧…忘了从表弟还是从朋友那儿定的书《七彩语文》里看到了这个推荐。同时还推荐了《宝葫芦的秘密》还有其他的一些书。
书上节选了几段原书内容。
一段是妈妈给爸爸和迪姆寄来了红色绒线帽子,还有火腿,和烤面包,还有袜子?有点儿不太记得了。明明作者没有对食物描写过多,但是我看了真的觉得很馋。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梦到的大餐一样,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
还有是爸爸和迪姆遇到了一个古堡,他们猜测也许有宝藏。然后迪姆掉到了坑里,爸爸花大力气把他拉了出来,还说:“啊,找到装着宝藏的大箱子了。”《七彩语文》旁还问:爸爸找到的大箱子究竟是什么?我小时候真的以为找到了宝藏,就像当时看的所有童话故事一样。
还有尾巴上有蓝色蝴蝶结的猪。
啊啊啊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本书,我们市里所有的书店都没有。我很多年都一直在看那本《七彩语文》,反反复复看。我都一直以为爸爸带着迪姆还有宝藏回到家。
后来差不多十年了,我终于在某宝上买到了。书的价格是8.00。运费5.00。
《火鞋与风鞋》读后感(二):推荐让孩子们看一看或者为孩子读一读
我一直以为是个科幻类儿童小说,拿起之前有些犹豫。
但是,坐在借阅馆里,从翻开起一个半小时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这是一场旅行,但没有名胜古迹。
这是一场寓言之旅,但没有堂而皇之的“道理”。
我喜欢这部小书的结构,故事里的故事,人物中的人物,像是一个德国版的套娃,
环环相扣的乐趣不仅存在于侦探小说里,感情的融解,转变是在旅途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也是在一个一个故事中转化而来的。
这场旅行,起点是家,终点也是家。
这场成长,起点是被人嘲笑,终点依旧。
这些都没有改变,但是什么变了呢?
去经历,去委屈,去冒险,去长大
去看看这本书。
《火鞋与风鞋》读后感(三):关于《火鞋与风鞋》的作者乌尔苏娜·韦尔芙尔 Ursula Wölfel
和这本书的遇见只是一种巧合,这是一本不知名的书,但因为孩子学校的推荐书单中出现了这本书,所以把它读完了,总共才78页,其中还有差不多十页的画,所以一小时就能读完。故事很简单,一个叫Tim的男孩因为在班上是最矮又最胖,所以被人嘲笑,他变得没有了自信。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鞋匠,为了帮孩子找回自信,他带孩子进行了四星期的远行,父亲在乡村各地帮人修鞋,小Tim见识了各种人,父亲在路上给他讲了很多故事,小Tim终于在回家的时候,找到了自信,虽然他还是原来的样子,但他的心却有了一次洗礼与升华,和以前不一样了。
看了此书,我想起电影《那山那狗那人》,这是一位中国爸爸带儿子走村过寨,让儿子熟悉邮寄员这份工作。走完全程,父子变得更了解彼此,之前的很多矛盾,在这次远行中得到化解。
但我想查下作者乌尔苏娜·韦尔芙尔时,却遇到了困难,所有的中文网上资料几乎直是一模一样的:1922年生,曾获得过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想要知道作者的成长背景和成书时间居然都查不到,连长啥样也不知道。
我查了下作者的英文资料,居然也查不到,英文维基上居然都没有,后来只好查了德文资料。
整理了一下:
关于《火鞋与风鞋》的作者乌尔苏娜·韦尔芙尔 <wbr>Ursula <wbr>Wölfel
她出生在德国,爸爸是位音乐指挥家,妈妈是位中学老师。她排行第四,是最小的孩子,但父母都非常忙,经常没时间陪她,她回忆说,她每天白天都在街上和公园里闲逛,晚上才会回家。不过,她母亲是位很有想象力的讲故事者,这对她影响很大。
她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德语专业。
二战后在学校工作。
1961年写了《火鞋与风鞋》
她一直创作,一直到2007年还出版了Fliegender Stern一书。
逝世于2014年。
《火鞋与风鞋》读后感(四):读《火鞋与风鞋》
这是一本孩子成长的书,也是一本孩子旅行的书,更是一本体现父母语言智慧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作提姆的小男孩,父亲是一个修鞋匠,家住在小小的地下室,自己呢又长得又矮又胖。所以自卑总是萦绕着他,但是六岁的一个特殊的生日礼物,改变了他,火鞋与风鞋的旅行,让他正视了自己身体的不足,学会了感谢爸爸妈妈的付出,学会了自信、善良与乐观,让他觉得住地下室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一直陪伴着他。
其实读这本书我主要关注到三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
这个又矮又胖的小男孩所有的改变都是在旅行中发生的,长期处于一个被嘲笑的境地,让他感到自卑得无以复加。很自然地,因为提姆的外形,即使换了一个环境,小孩们还是会嘲笑提姆的胖。但是风鞋爸爸通过一个“小黑羊”的故事让提姆知道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提姆,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如果你们让我跟你们玩,即使让我当守门员我也愿意”,就这样提姆与陌生的孩子们愉快地玩耍起来,到了要离开村子的那天,提姆已经和当初嘲笑他的孩子们依依不舍了,并约定第二年再见。
乐观、幽默是言传也是身教
提姆一家生活在地下室里,用提姆的话来说他又矮又胖又丑还又穷,但是提姆的父母是怎样的呢。提姆的妈妈并在乎自己的丈夫没什么钱,她高兴的是孩子的爸爸是一个善良又聪明地人。当孩子把柠檬、盐和米买成肥皂、葡萄干和雪茄时,妈妈说:“我只好拿肥皂煮汤,然后撒上点葡萄干了!”这是一个多么幽默而体贴的妈妈呀。
爸爸呢,幽默就不必说了,他就是这部书的另一个主角——风鞋,因为儿子的自卑也因为想带给儿子一个不一样的生日,所以和妈妈策划了这一次旅行。这是一个温柔而睿智的父亲,在孩子遇到各种事情或开心或不解时,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故事来深入浅出地让孩子明白某种道理。孩子的童年总是有不计其数的愿望或天马行空或充满美的希望,当提姆说“要是我能飞就好了”,爸爸同样通过一个叫“我想 我有 我能”的小男孩的故事,让提姆明白不能时时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这将让自己脱离现实,陷入幻想的深渊。
当然,这样的讲故事的说教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有用,到了三年级随着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够分辨故事的真实性,这样的讲故事的方法就不适用了。
父母之间的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
虽然书中大量的笔墨都是在写提姆和爸爸旅途中的事,但其中也穿插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心心相惜的情感,离家前爸爸对妈妈的千叮万嘱,旅途中爸爸对妈妈的思念等都在不经意之间跃然纸上。
有些书不一定只是孩子读,不同年龄的读者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这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更适合我们成年人读,从中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散发出的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