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是一本由(美) 查德·奥泽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精选点评:
●比想象中好读一些,是入门量子物理的不错的选择
●量子力学的科普书。但不是那类通过量子力学的研究历史来科普的惯常写法,而是每个章节都从生活中的平常事物入手,比如日出、闹铃、微波炉等等,来引导读者认知这些事物背后的知识。对我这种水平不高的读者来说,读起来的感觉就好像一开始在小跑,“一目十行”,忽然就要攀登一个80度的斜坡,颇觉有难度。书的科普部分,使用了不少图,也涉及数学知识。
●科学,我喜欢它这种表达科学的方式
●谁不想呢!
●这是我读过的写得最好的量子力学
《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读后感(一):科普入门书籍
在普通人眼中,量子物理学的世界往往深奥得不可救药,让非专业人士望而生畏。经典物理学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球会滚下山坡,为什么一架飞机能飞上天空,等等;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的则是粒子的波动性、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薛定谔的猫、黑洞和时空弯曲。但无论你相信与否,即使最普通的日常活动也深受抽象而奇异的量子物理学的影响。
威廉·布莱克从一粒沙子看世界,查德·奥泽尔则从一片吐司中看到了宇宙。这本书在原汁原味地保留科学理念的前提下,让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抽象概念变得“接地气儿”。读完这本书后,相信你的普通早晨将会变得不同寻常。
《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读后感(二):平凡早餐背后的量子现象
在本书作者的所有著作里,这一本是他认为最难写的。这是一本量子物理的科普书,作者是美国量子物理学家查德·奥泽尔。这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思考……一个普通早晨,揭示日常现实中的量子基础”。书的内容并不严格按照物理理论的研究时间排序,而是围绕着一个普通的早上,一个人可以在厨房和餐厅看到的东西和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了背后的与量子物理有关的理论原理。
作者在引言的地方就表达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大家常常认为量子理论所描绘的现象都是发生在大型电子对撞机里或者黑洞附近的,而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告诉大家,在日常的生活里,也是有量子现象的。换句话说,量子物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尽管它实际上是复杂的难懂的,但任何复杂理论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量子理论中的概念有很多,而本书里选取的概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并且作者在写作新的物理理论概念的时候会不断地提到前文中的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这样的方法降低了读者阅读的难度。比如第一章里作者介绍了粒子之间的四种力,第七章里提到粒子之间的力能够使粒子互相挤压最后发生内爆,因此一片面包都可以是一个炸弹。然后引出“不确定性定理”,开始讲解为什么面包不会爆炸,固体如桌子可以维持固体形态。
但是,不得不承认整体阅读本书是有难度的。尽管每次引入新的理论和概念都会讲述理论是从什么现象的观察开始,提出了什么假设,做了什么实验和论证,再到理论的验证,其他物理学家的看法,和理论在物理史的价值和地位。这样的讲述过程相对是比较详细的,不过其中的理论毕竟比较复杂和高深,如果没有前置的知识,有点难理解不同部分之间的串联起来。所以只有高中物理水平的我阅读的时候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因为要深究的话,大量的专业用词和概念都需要查询和理解,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相信这样也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本意应该是更倾向于写一本入门的书。对于那些对量子物理好奇的人,他们可以从中浅尝辄止,大致的了解一些经典概念的意思和涉及到的理论。然后以此为起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概念,然后去找相关的内容去深入了解。
总体来说,我愿意推荐大家阅读本书。看完书之后会觉得量子物理依然神秘依然复杂,但是至少不再是一头雾水。大家一方面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背后的量子原理有所了解,一方面可以对量子物理有一点粗糙的概念,假如有需要的时候多少可以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去查资料和研究。
《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读后感(三):看不见的光与光明
如果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那么,光算什么?如果光属于物质,那么存在光分子或者光原子吗?如果光不是物质,那么光到底是什么?
物理学家称呼光为光,然而文学家却唤其为光明。光明可以让艰难跋涉的人秉烛夜行而不至于陷入泥途,光明可以让身陷囹圄的人怀抱最后一丝期望,据说即使是盲人,也能或多或少感受到光明与希望的存在。可见,人类离不开光与光明;中国人亦是人类,那么,同样离不开光与光明。
每个人类个体都要吃早餐的吧,中国人亦不例外。《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这本书虽然借由一顿早餐起笔,但是作者却并未交代吃的是中餐还是西餐;爱因斯坦曾经到过中国,虽然印象并不是太好,但想必也品尝过中餐的美味。东方与西方,只不过是所处世界的方向不同罢了,光与光明可不分什么东西方价值观。光明像早餐一样,对于每一位中国人都同样必不可缺。
话说得有点乱了。就像这本书乍一初读的感觉一样,两百来页的厚度却分了11个章节,其中不乏夹杂一些客套话与插科打诨,实际内容的篇幅并不太多。写作本书的终极目的也憋到了最后才提及一二——原来作者想说,生活中常见事俯拾皆是而司空见惯,然而想要弄清楚其明白却是不慎容易,可是,千万别因为无知而无畏,思考一点深入的东西,绝对没有什么坏处。作者没有半毫一丝引入大道理的意思,科普就是科普;我就拿来引申繁衍一下,顺便指桑骂槐,牢骚两句罢了。
早餐的篇章里,作者提到了12种基本粒子与4种基本相互作用,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详述12种基本粒子的大概,反而转而阐述4种基本相互作用。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为引力、电磁力、强核力与弱核力。结合往后的篇章以及我个人的兴趣,电磁力这一块似乎更为奇妙,也容易拿来借题发挥。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电磁力。电磁力与引力、强核力共同维持了恒星几十亿年的寿命,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就是给予人类充分光明的太阳。可以说,是电磁力和电磁波让人类看到了一切。
可是别忘了,电磁波的波段分布是广泛的,我们肉眼可见的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波段,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很多的光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我将其称呼为看不见的光。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见不得的光。它有时候让人以为是光明,然而其实它却是黑暗;它号称自己处在光明之下,然而其实不过是黑暗的电磁波罢了。
而反过来,不要以为肉眼看见的光就是全部的光明,其实还有更多更大的光明等着人们去发现、去争取,去睁开眼睛去看;而即便是所有的光明全部都被关闭,也请心中保有期望,我们的身边其实还有很多的光将人们紧紧围绕。
你看,激动的时候总是语无伦次,我的意思是,不要被蒙骗,也要随时保持希望。一旦自乱阵脚、盲目跟随,那么就很容易成为别人裹挟的对象。我们应该追随的东西,应当是也仅仅应当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由与充满希望。
物理学上说,电磁力的作用是对抗坍缩、提高温度。什么意思?所谓对抗坍缩,指的是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依附又彼此独立,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结构不至于坍缩。那么之于人类,也应当是不盲目听信与追随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意见,该热爱的时候热爱,该反抗的时候反抗,这样整个社会才不至于坍缩衰亡。所谓提高温度,说的是光会在不同的温度下散发不一样的颜色,那么人们也应当从这些简单的物理学中学得经验,保持对这个社会的热爱而不是盲目热爱,有时候冷静一些,有时候炽热一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显得五彩斑斓,灿烂绚丽。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需要感谢一下这本书。尽管读的时候以为简单轻松,但其实其中还是藏有不少的硬货干货需要静下心来理解。诸如互联网与扫描枪、盒式磁带与CD碟、能带间隙与波函数,有时候总以为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不少了,然而读书之后仍然感觉惭愧;有时候觉得专业知识用处不大何苦浪费时间翻看,然而读完之后倒也觉得爽快必要。加上近来悲郁离奇的局面,愈发觉得鄙陋之人鄙陋,肤浅之人肤浅。治学其实也是治世,治世其实也是治学。
与有些人共勉。
《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读后感(四):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 ——也许我们能从阳光谈到宇宙
现在的科普书动不动就拿爱因斯坦说事儿,是真看爱因斯坦不能出来要版权费,这本书的题目,真的不是非常吸引我,但是当我读下去,我发现这书被题目耽误了!作者真乃神人!忍不住给个五星好评!量子力学讲得也太好了!爱因斯坦在这个愉快的早晨,跟我们从阳光讲到了宇宙万物!
不知道作者是什么级别的大神,但是如果让他去执教一门量子力学的入门公开课,绝对是博得满堂喝彩。之前,有一个收费软件,按年收费,里面第一课试听就讲得是量子力学的入门,从光开始讲起,说到了双缝实验,我也是没舍得花钱,没继续听往下的课,还时时遗憾,但是现在我有了这本《与爱因斯坦共进早餐》,顿时觉得我又把这份缘分给找回来了!
作者虽然是个外国人,却非常有中国古人的智慧,他居然懂得注释原理。你会发现,其实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一个普通物理学家的日记,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的全文注释。这书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开篇文章与后文的紧紧呼应,引言里提到的所有内容,全都跟量子力学息息相关,让我们觉得量子力学不再遥远,而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作者在书的后面章节中讲述的所有知识,都从一个毫不特殊的早晨引发!这也是在告诉我们,物理不是高深莫测之物,而是息息相关的知识。太阳光照,发热元件,数码相机,互联网,光谱,闹钟,气味,这一切最平凡的东西,我们每天触手可及之物,司空见惯的东西居然都和量子力学有关。
量子力学,这个火得一塌糊涂的词,你真的了解它吗?这个词在互联网上一度成为热搜词汇,人们提到它就会觉得自己的知识点加分。可你真的了解吗?这个词的使用,一度成为了笑话,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押韵倒是很押韵,然而不科学啊!你有没有看到脑残剧中的穿越情景,居然说是因为量子力学——量子纠缠?还有更扯的,那个非常震惊全网的量子阅读——那哪叫读书,简直就是翻书。如果你读了这本量子力学的入门科普书,了解了量子力学的前世今生,和爱因斯坦吃过早餐,同他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一定会知道量子力学有多厉害,那些对量子力学的胡乱引用有多好笑!
最平凡的东西往往包括了最奇异的物理现象,当你对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一定会啧啧称奇,不可置信。就拿量子力学的依托来说吧!我们首先从光,开始说起,要知道牛顿最早可不是从力学开始的,我们总是在说牛顿三大定律,微积分,不断地计算,把物理的那些奥妙和可爱都败坏掉了。牛顿最感兴趣的可是光学,他发现了光由七种颜色组成,发现了光谱,到此为止说远了。且说,如果所有的物理从光开始,那将是非常合理而又顺理成章的,光——物体高温下发出的光,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物质。太阳光,火光,这不算什么纯化学,也是物理学。太阳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是一颗燃烧的火球,而这颗火球是什么组成的呢?它含有大量的氢,量子的碰撞使其发生聚变,又产生了氦,这种不断的聚变现象,使之成为一颗恒星,这样才有了我们这个星系——太阳系,我们的存在都有赖于这样的聚变,而这聚变的产生条件,就有赖于量子力学的四种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量子力学包括十二种基本粒子和这四种基本作用力。这十二种粒子,我可记了笔记,分别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和电子,u子,T粒子,还有它们三个的中微子。是不是非常迷糊,去看看书吧!早餐时刻都讲了哟!
看到这里,又顿生虚无之感了,觉得神话故事也没有那么没边儿,这宇宙就够没边儿的了!浩瀚星河,尘埃而已,引力作用,热能转换,相互更迭,恒星黑洞,扩张坍缩,而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而已。哪有什么时间?时间本身根本就没有意义,过去和未来在宇宙产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包含在宇宙之中,而我,也是——生的我,死的我,源于这一切,归于这一切!宇宙是由力组成的尘埃,而我还不如这些尘埃。不说了,把自己给说没了!每一种都能让人说上一天一夜,在此我呼吁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书里写得非常精彩,没我说得那么缥缈。 单单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就够人回味无穷的了!知识太多还要好好消化一下才行!
一书在手,量子我有!量子力学的业界良心,说的就是此书!
书中提到的爱因斯坦的数学渣设定非常可爱,忍不住要喜欢一波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