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3 02:1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观后感10篇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是一部由Philip Martin执导,大卫·田纳特 / 安迪·瑟金斯 / 丽贝卡·豪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一):几个不妥之处

  片中时间开始是1914年,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即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关于光电效应研究成果应该也已经发表,在影片就已经开始名满天下,而且不仅仅是在科学界。但在影片里怎么搞得好像很不为人知似的。末尾字幕,说是爱丁顿发布了他的观测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正确,爱因斯坦才从默默无闻变得。。。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另外,爱因斯坦在片中不止一次和普通人提到光速(扔袜子,面对投资人等等)不变的问题,按说这个问题已经得到确证了(迈克尔孙的光速测量实验),他没必要总为这个问题纠结,其时他思考更多的是引力(gravity,片中翻译重力,也不妥)问题,应该不会总提到自己9年以前的成就

  关于爱丁顿,末尾字幕提到了他的的其他工作,包括之后为信仰之类的工作,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科学家。这段纯属画蛇添足。爱丁顿自己在片中也说到(大致意思,原话记不清),作为一名测量家,验证广义相对论这样划时代理论的正确或者错误,是他毕生的理想和最值得自豪事情事实也是如此,提到广义相对论,很快就会有人想起爱丁顿那次着名的日蚀观测,爱丁顿已经借此在物理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总之,爱丁顿在片中,除去那一点隐晦同性恋之外几乎处处正面而光辉,爱因斯坦只是一个疯子式的自私的科学家,和爱因斯坦传记中所描写的相差甚远,印象中不至于痴狂到如此程度,他对自己妻子家庭负责任确是事实,但似乎没必要在这部包容这许多内容的影片中过于渲染。据说是英国BBC拍摄,呵呵,也没必要这样吧。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二):科学,神和战争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他虽然简单叙述了Einstein和Eddington之间千丝万缕联系,更让我从“科学无国界”中看到了“科学,神和战争”交织在一起复杂人性——这就是为什么牛顿余生都致力于神学研究——科学无法解释世界万物起源

  所以,科学到底是什么?信仰或者神,又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并不都是伟大的唯物主义论者,就像Eddington也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神一样。那么,也许现实教育中所赖以贯彻的所谓的“唯物主义”其实并不能代表一切——人本来就有选择权利,也许世界真的有神灵存在

  我曾好奇日本工业发展,少数研究后发觉其很多优秀的现代工厂都是从军工厂演变而来。我不能说战争使科学发展,但勿庸置疑,自古以来的伟大发明,总于战争脱不了干系。火药发展成了炸弹,核能可以变成原子弹。科学创造了一个世界,也可以毁灭他。我始终坚信理性人类的存在——所以科学会运用于创造幸福而非毁灭。

  Einstein和Eddington握手的那刻,世界被感动了。也许一切矛盾,在科学至上的信仰下,可以都被摒弃。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三):那些帮助我们思考的人

  看过以后,猛然想起小时候我也是想当科学家的,高中还一个劲的用质能方程推出一些结论,结果还是对的,比方速度接近光速,质量趋于无穷,不过大概现在是当不成了。

  一天到晚和机械设计手册打交道,各种各样的国标嗡嗡的飞来飞去,我只剩下头昏脑胀而已。天才常人区别就是天才脑子里的东西简单而又分明,莫扎特如此,爱因斯坦亦是如此。而吾等,装满“前途”、“工作”、“爱情”、“金钱”、“名望”、的臃肿脑袋,就只能扮演螺钉的角色。不过我认为编设计手册,编写各种字典的人与写质能方程的爱因斯坦同样伟大。

  如果能活到80,那么我的人生好过了1/4,该专心致志地干点什么了。至少,不能老这么穷~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四):真正的科学无国界

  说的是爱丁顿上下求索去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故事背景是一战前后。夹杂了爱因斯坦抛开家庭跑去柏林的风流的野史。

  其实这部电影就很像野史。爱丁顿最好的朋友参军战死沙场,Oilver爵士儿子也战死沙场,马克思普朗克的儿子也战死沙场。爱丁顿很绅士保护了一个德国家庭,淡定地擦去脸上的口水。大不列颠人保守思想拒绝了他与身处柏林的爱因斯坦交流请求,然而他还是写信到柏林。比爱因斯坦幸运的是,爱丁顿看起来更像个正常人,而且,他有个支持他的老婆,而爱因斯坦,他的家庭理解不了他对科学极其狂热追求。普朗克的为人竟如此不可取,弗里茨哈勃穿灰色军装。不知道是制作者的YY还是经过严谨考究

  小提琴和管弦乐器贯穿其中,二十世纪初的剑桥和德国街头梦幻般地美丽画面很刻意地追求唯美,尤其在爱丁顿与温妮在树下拥抱的画面,蓝天白云绿树,还有英式的白色房子。但却一点不做作不自然。剑桥的网球场,绿的太美太美了。

  最终两人终于见面。此时一战结束,剑桥迎来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的爱因斯坦,和爱丁顿的手握在了一起。我总感觉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友谊一样,不同的是他们之间,是科学无国界的无间合作。让那些不愿接受德国的爱因斯坦否定了英国的牛顿的大不列颠老夫子们见鬼去吧。

  我喜欢这部浪漫化了的野史。只是,如果爱丁顿的英国口音更重些,爱因斯坦在柏林讲的是德语,那岂不是更真实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五):沉默的信仰

  这是一个跨越战争与空间的科学家之间的思想交流。爱丁顿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却在电影的最后一幕握手微笑

  故事要表达内涵丰富,战争、立场宗教、同性之爱、出轨、科学与真理……很多矛盾和艰难险阻,而这部电影却处处表达得极为克制,每一步每一个情节,都点到为止,充满了英国气息的沉敛和宁静。让人看着,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即使是较为外放的爱因斯坦线,也无法逃脱这些气氛——爱因斯坦的张狂和有趣、反叛和骄傲,也无法抹杀影片的基调

  喜欢他陪孩子在河里穿上玩耍的场景鲜活古怪幽默。但这种令人会心一笑的气氛很快就结束了——他回家了,看到了妻子,态度变得敷衍冷漠。于是这个人开始不可爱了……他私生活作风令人讨厌,对妻子对孩子有失责任心疼他的妻儿

  我是因为David看了这部电影,他身上总是糅合了极其鲜明的矛盾特质眼神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他的眼神坚定、沉默、内敛固执悲伤,在一些时候,还带着青涩胆怯悔恨和骄傲。把爱丁顿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通过这样的表演展现淋漓尽致。偶尔几个镜头会让我想到他演的Doctor,那个快活疯癫可爱自由、悲悯而忧郁形象,我果然还是更喜欢他笑得可爱的样子

  英国人的克制真是无处不在,他们似乎天生就能驾驭好这种分寸

  英国德国两条故事线风格差异明显,爱丁顿的沉郁内敛与爱因斯坦的自由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两位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工作的认真都令人敬佩。

  最喜欢的两个镜头:一个是同事质问爱丁顿他的儿子死在战场上,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而爱丁顿却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深爱的人也死在战场上,但这件事比这些要……他只能沉默。

  另一个是他和同事在非洲拍日全食的照片,只有5分钟,天空深邃壮阔,而镜头里只有他一言不发有条不紊地换底片的声音。没有音乐,没有天空的壮丽镜头,只有轻微而有规律的换底片的声音——探索科学似乎就是这样,枯燥繁复,看起来简单——其实这些都通过了无数艰难的探索、演算、假设积累

  敬所有超越国界、利益追寻真理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六):信仰是什么?--神仙不是不可靠,就是太忙了~

  爱因斯坦不相信信仰!相信自己判断

  特别反感中国人一说信仰就说他很神圣,还说中国人没信仰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也不给解释。

  或许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因为不了解,很多人都存在偏见和误读。

  但,我还是不信信仰。我也不全信科学。我可能是达达主义的支持者,最后自己把自己推翻了。

  反感的原因是这样的:

  东方的神仙不是不可靠就是太忙了。那个《疯狂赛车》里面,黄渤对佛祖说:“你最近都没上班。”把我笑坏了。而《新白娘子传奇》里面那什么圣母娘娘不是个通情达理的娘娘,不分青红皂白不问人间冷暖就要拿下白娘子。秃驴老法海就是个混蛋!而《西游记》里面的玉帝老儿天天喝酒吃葡萄...各个在天宫的神仙动不动的就犯点错误。麻烦阿麻烦~

  西方的神仙就对我来说更奇怪了。一个白皮肤眼睛的人,我怎么和主沟通呢?他要是能告诉我怎么说外语我还真想和他老人家聊两句......

  唯一值得信仰的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叫你懂得一切。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七):斯坦与丁顿

  其实在所有观众都应该知道电影的结局——爱因斯坦和爱丁顿成功了。所以导演突出的并不是这个结果,其实得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也不是最最关键的东西。导演想体现的是伟人平凡不平凡,平凡的是私生活,不平凡的是立场。而我从这种平凡和不平凡中看到了感动

  最一开始的感动是爱因斯坦和他老婆吵架了,为了爱因斯坦过分热爱科学而忽略了妻子。但在即将拦下离家出走的妻子时,爱因斯坦又被科学阻碍了。爱因斯坦一个注定成功的科学家,我们看着他为了成功而逐渐失去时,也会联想到自己逐渐失去的东西。其实他的妻子是很爱他的,只是自己得不到他全部的爱,所以并不支持他的工作,当然也没有理由反对。得不到支持的爱因斯坦到了柏林后感到了孤独,于是碰到了艾丽萨。艾丽萨因为和妻子不同,其实也是学物理的,但艾丽萨只懂音乐,这让爱因斯坦很有自由感。但是在热恋之后,艾丽萨一点都不支持爱因斯坦的工作,爱因斯坦也执意要完成自己的研究。最重要的2个女人都不支持后,爱因斯坦终于病倒了。平凡的他是孤独得在乱世挣扎,他一直坚持的东西——科学,也被战争利用。科学的发展是为了填充的人欲望,应该是往使人幸福的方向发展的。但爱因斯坦那个时期却被用来杀人,所以爱因斯坦的不平凡出现了,他站出来反对了。可是毕竟他还没成功,人微言轻,反而自己被政府孤立爱人离去和政府的孤立,这些都不能阻碍他对科学的热爱。这种坚持也是一种感动

  爱丁顿就没有爱因斯坦这么热爱科学,但他始终追求的是真理。爱丁顿对于感情也是一直在追求真理,同性恋在那个时代是几乎不可能被认可的,所以他胆怯了。但是后来当威廉即将去当兵,爱丁顿发现错过了可能再也没机会寻找到真理了,于是他赶了过去,但还是没来得及。我也随之叹息,感动于爱丁顿的勇敢上帝牵绊了他,哀其不幸。随后死讯传来,其实我也猜到肯定会出现这样的剧情,但当确认死的时候,还是随之心痛天意弄人。感情上无法追求真理的爱丁顿并没有灰心,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爱因斯坦的理论去了。其实爱丁顿也是渴望推翻牛顿的,就如同他是同性恋要推翻传统婚姻理念一样。他的妹妹一直在背后支持她,我很感动她能理解爱丁顿,于是我又会联想到自己,在无助地时候,是否也会有那么一个人来支持和安慰我,这是欣慰的感动。同样因为战争,爱丁顿失去了爱人,也失去了高层领导的支持,同样也是坚持,同样也是感动。战争期间,爱丁顿还保护了一些背井离乡的德国人,平凡的他,不平凡出现了,和爱因斯坦一样,都是为了人道和幸福。

  虽然早就知道结局了,但是他们成功的时候还是感动。没看电影前知道的,只是他们成功的事迹,看了电影后,知道的是成功背后的辛酸。他们的成功代表着无视了那些极端政治,无视了过去的定论,他们拾起了一个科学家的尊严

  笑而不语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八):This is much more!(相对论中的善恶问题)

  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爱是超越性别超越国界的,人类不应该有战争,我们要有大爱要善良BALABALA〜。这一切似乎是那么正确而又是无用的。我们总是在电影中被感动,在现实中慨叹善良是愚蠢。因为一切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信仰是很难站得住脚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推翻。

  稍有理智的人都会在公众场合鼓吹爱和和平,或真心假意。假意者带着对自己没有被“爱”的愤恨曾经侵略不满,却在背地里说,换作谁处在强势地位都会那么干的,言下之意,自己也不例外

  但这部电影说的是物理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这让一切都使得它和其它同类型的电影变得不太一样。至少对我而言,因为我从中还看到了问题的答案。

  物理学家玻尔说过,相对论、量子物理这东西世界上没有人懂。这话还是比较中肯的,他可以说他知道如何用公式推导出这些理论,他知道如何向你解释他的理解,但他依然不敢说自己懂了。因为所谓的不确定性原理就和我国的玄学有相似之处,懂的人不是神也至少是个半仙了。就像那句著名的“上帝掷骰子”所描述的,那和我们每天在佛主面前摇签桶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丽丽的分割线---------------------------------------------------------

  下面说点真正和电影有关的。

  我其实和很多人一样,很早就知道“爱因斯坦生活在纳粹时代,但因为他的人格高尚不想参与战争而逃到了美国”这样的故事。但一直没想过这和他研究的理论可能有什么联系。直到前不久听到古典在罗辑思维的演讲中提到对爱因斯坦的一个的采访,这个采访别出心裁地没有问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有关的问题,而是问到“你觉得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什么?”爱因斯坦经过十五分钟左右的沉思回答到“是世界是善还是恶的问题”。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世之前,科学界普遍相信牛顿三大定律已经解释了宇宙中的一切,世界的规则已经被人类所掌握,从此物理学不用再往前发展了。想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时代会是怎样的心情吧,认定世间的一切都是确定的,都是按一定的轨道往前走的,而且自己已经知道这条轨道是可计算的,是不是就理解了有些人对生活的绝望以及纳粹的狂妄自大?幸好幸好,爱因斯担及时推导出相对论,破除了这一迷信。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拯救了世界。

  世界是不确定的。一切的规则都有漏网的概率。

  人类不知道世界是善是恶,但至少我们现在确知我们无法掌控它。是这种无法掌控感教人心存敬畏,对权力产生威慑,令恶者适时止步,让善者网开一面。这不正是世界善的体现吗?

  生活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说,中国人很多都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不信轮回,所以无所敬畏,做出来的事情可以没有底线。我想说的是,也许适当的科普就能改善这一问题,因为在科学理论中,“上帝”一直都在。

  在被生活欺骗,前路迷茫,峰回路转之前请坚定地相信。你说呢?

  ---------------------------------------------------------------PS--------------------------------------------------------------------

  有人说其实爱因斯坦不相信量子力学,晚年是一个坚定的保守派,还说“上帝不可能掷骰子”。那么看一下下面这段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然而多年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对这个故事提出了质疑。深入研究爱因斯坦所说的原话之后,他们发现爱因斯坦关于非决定论的思考远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激进,也更细致入微。“正确理解这件事情成为我们的一项使命,”美国圣母大学的历史学家唐·A·霍华德(Don A. Howard)说,“深入发掘文献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事实与一般叙述截然不同,这令人吃惊。”就像他和其他人证明的那样,爱因斯坦其实承认了量子力学的非决定性——理应如此,因为就是他发现了量子力学中的非决定论。而他所不能接受的是,非决定论是大自然的基本原则……

  ……他在试图解释随机性,而不是通过解释消除随机性。”

  我想没有人会轻易否定自己辛勤与智慧的结晶,这句话只是表达他对革新的一种谨慎态度,就像我们遇到吃惊的事情感叹一句,“不会吧!”,并不能代表我们否认事实。颠覆物理学大厦这种事如果没有一定理性的约束,一不小心可能就变成了“大跃进”式的发展。对于我们不能理解的理论,与其盲目鼓动大家相信,不如努力去证实它。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九):爱因斯坦的日食缘

  科学松鼠会地址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776

  (本文已发表于新民网)

  没有哪个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震"了,以至于霍金写《时间简史》的时候拼着销量减少一半的风险也要写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作为平凡人的我们,跟三五朋友吹吹爱因斯坦,一定让众人仰慕一把。这不,谈资来了,今年是爱丁顿用日全食观测验证广义相对论90周年,以拍摄科学纪录片著称的BBC(英国广播公司)为此而拍摄了《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足以满足我们在舒适的享受中了解科学的小小心愿。

  影片从风景秀丽的非洲海岸开始,爱丁顿亲自帮助工人一起将望远镜吊到山顶上,另一位科学家、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戴森(Sir Frank Waston Dyson)则以标准的绅士精神"帮忙"喊加油。

  1919年发生在非洲的这次日全食,是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次"巅峰对决"。 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从苹果落地到发现新行星,从杠杆到蒸汽机,牛顿力学"一统江山"。科学家们一度以为,到19世纪末,物理学已经终结。牛顿理论的基础是平直空间,空间是没有边界,处处均匀的,时间就在这个"绝对空间"框架中均匀地流淌,很少有科学家会怀疑这个基础,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

  爱因斯坦直接挑战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中,将运动、空间和时间整合为一体,由此得到了德国学术泰斗普朗克的赞赏,将他延请到当时世界科学的中心柏林大学任教。爱因斯坦又花了十年时间,才将引力整合到相对论中,于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质量(比如太阳)的存在,如同床单上的重球一样将空间弯曲,行星就是沿着弯曲空间中的"直线"进行运动。可惜此时的爱因斯坦才不过36岁,只是科学圈的"新兵",在实验未曾证实以前,难以得到"言必称牛顿"的科学家们的认同,但英吉利海峡对岸一位更年轻的科学家却与他产生了共鸣。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788-1944)是一位贵格会派(Quaker,又称教友派)教徒,这个教派主张宗教自由,奉行和平主义,并拒绝服任何形式的兵役。爱丁顿是个颇有意思的人,比如他很喜欢大数,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用到几十亿这样的大数字,他一定要把所有的零都写出来;他甚至过于相信整数,比如当时物理学中的精细结构常数大约是1/136,他认为分母应该取整数136,后来实验结果发现其实更接近1/137,他又坚持应该取整数137(实际精确测量的结果分母上必须要挂上一串小数)--因此学生们给他取了绰号"Adding One(整数先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双方的科学家也被高涨的民族主义所感染,几乎断绝了学术往来,但爱丁顿却一直关注着爱因斯坦的学术进展,深刻地理解了广义相对论的价值。巧合的是,这两位科学家都反对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荒谬的,科学家对战争的支持,人们对于杀戮的狂热是不可理喻的。

  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已经打响,他的论文通过当时中立国荷兰的科学家德西特(de Sitter,后来在宇宙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送到了爱丁顿手中,他深知只有爱丁顿才能够理解这理论。爱因斯坦预言经过太阳附近的星光路径会被弯曲,从而看上去(与夜晚看到的)位置有所移动。按照牛顿理论,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弯曲角度约0.87角秒(1角秒是1度的3600分之一),而广义相对论给出的结果则是1.75角秒,比牛顿理论的预言要大一倍。

  爱丁顿敏锐地认识到,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太阳光完全被遮挡,观测太阳附近星光偏折就可以用来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于是积极为此事而奔走,向同事们宣讲对广义相对论进行验证的重要性,他所撰写的《相对论的数学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这一领域的最佳作品。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戴森爵士发现,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符合进行这个检验的理想条件,不仅全食阶段持续长达6分钟,而且此时太阳正好位于七姐妹星团前面,这个星团的恒星相当明亮。非常适合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在戴森的游说之下,英国政府决定,作为对爱丁顿拒绝服兵役的 "惩罚"(其他拒绝服役的贵格会派教徒已经被送到了苦役营削土豆了),如果战争在1919年结束,责成爱丁顿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往非洲观测日全食,检验星光的弯曲。

  1919年5月29日的这次日全食本影从南美西岸开始,经过巴西北部,跨越大西洋,抵达非洲中部东海岸。为了保险起见,英国派出了两支探险队,一支由格林尼治天文台的Andrew Crommelin带队,前往巴西Sobral,一支由爱丁顿带领,前往非洲西岸几内亚湾的Principe岛。6月的皇家天文学会杂志上刊登了两支观测队来回来的电报,Crommelin说:"日食精彩。"而爱丁顿的电报则多少一些沮丧:"有云,但仍有希望。"

  因为星光偏折的程度随恒星距离太阳边缘远近而有所变化。爱丁顿与戴森多次讨论后,对观测结果的重要性给出评判,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给出偏离1.64角秒的结果,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很接近,这个结果于11月6日皇家天文学会的特别会议上宣布。

  英国《泰晤士报》立刻报道了这个消息,11月7日的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是《科学革命:宇宙新理论!牛顿学说被推翻!》(Revolution in Science / New Theory of the Universe / Newtonian Ideas Overthrows),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教授立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

  当时报纸的插图

  爱丁顿公布的结果,虽然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并成为广义相对论早期的支持证据之一。但也并非没有怀疑,毕竟相对于爱因斯坦预言来说,观测结果误差高达20%,更别说爱丁顿舍弃了明显"不正确"的结果。因此有些科学家拒绝承认爱丁顿公布的结果。

  随后的日全食观测中,测量星光偏折,验证广义相对论成为一项重要的观测内容。由于干扰因素比较多,总精度提高并不大。

  1960年代,随着类星体3C 273和3C 279的发现,提供了非日食观测方法,每年10月8日,太阳就会遮蔽这两颗相距很近的类星体,射电天文学用观测两者间隔变化代替观测单课类星体方向变化的方法将误差降低到1.5%。上个世纪末,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专门用于测量恒星位置的喜帕恰斯卫星,勿须日全食就可以测定太阳附近的恒星星光偏折,用跟爱丁顿同样的比较手段,卫星给出的数据与爱因斯坦的预言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一。

  影片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做了相当真切的刻画,尤其是在战争氛围中,爱因斯坦和爱丁顿仍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不为当时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动,正如爱因斯坦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假如政治家能够学习到科学家的品质,那么欧洲就不会遭受战争的疯狂破坏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代表了人类思想的洞察力所能够达到的高度,由此也成为一战后彷徨的人们所需要的偶像,直到今天,爱因斯坦的公众影响力还无人能够超越,但是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的爱丁顿却很少为大众所知,由BBC拍摄的这部电影算是90年后对爱丁顿的一种迟到的补偿吧。

  不过影片里面,存在一些小的科学偏差,比如必须要精确测量的统计结果被简化为只要比较两张底片上星光位置存在移动,就证明爱因斯坦正确,假如历史上确实如此,牛顿老先生想必要气得爬起来抗议这样的"技术性击倒"吧。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科学史上举足轻重的科学家,如果你以为这两位科学家是"圣人"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你会发现,爱因斯坦不仅仅如传说中擅长拉小提琴,还是个花心大萝卜,在还没有离婚的时候就带着情人表姐四处招摇,最终抛弃了曾经共患难的妻子。而另爱丁顿则与一位同性朋友有一段当时无法公开的"恋情"。这些"八卦",并非是导演故作惊人的虚构,而是确有其事。再伟大的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的普通人。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十):电影的德国部分之我见

  强烈建议学物理的同学们看一下。

  我只说一下的德国部分,主要的德国人物有Albert Einstein,Max Plank,Fritz Haber,以及老爱的妻子Mileva Maric和他的表妹Elsa。

  Einstein很色众所周知,但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过了,让人觉得甚至他有点weisuo,他疏远Mileva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想一个人研究,一个人享受成果,所以需要的是一个不懂物理的人Elsa来照顾他,这一点影片中也强调过。他的数学不好,他的朋友Marcel Grossman 帮了他很大忙,但即使是这样亲密的关系,据说当时他写广义相对论的论文也是分为物理部分和数学部分,分别属上各自的名字。

  至于Max Plank,他也是个极度不幸的人。他早年研究统计力学,辛辛苦苦研究了几年,好不容易做出成果,才发现美国的吉布斯早已经将论文发表了,他当然极度郁闷,但科学就是这样,看的是原创,白白浪费了很多年时光。他的妻子很早离他而去,他自己把四个儿女抚养成人,但是,他的几个儿女却相继因各种原因过早地离他而去,我知道的他有个女儿因难产而死,而电影中也提到他的儿子也在战争中死去,所以此时的Plank也是处于极度绝望中和对英国的仇恨中。但是,他在最后能帮Einstein寄信,让我真的很感动。而且他也是发现Einstein的伯乐啊。

  至于Fritz Haber,当然毒气是他造的,那么多人都是因他而死,后来英国科学家也诟病他的诺贝尔奖,但从大气中固氮的新工艺也是他发明的,才可能大量生产化肥,世上才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但是据说他后来改过自新,仍又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总之,我觉得如果能对那一段科学史有更多的了解的话,会对这部电影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前读历史时只是知道交战中两国的科学家不过艰难险阻相互交流,看了电影才知道有多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