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15 04:0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1000字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一):恒久温暖的汉字

  初见“你”,被中国红底色的封面而温暖!一句“你好,汉字!”的简短问候而倍感亲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传承文明、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组成,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

  本册书即为我们开启一扇亲近汉字的大门。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全书从汉字从哪里来,造字传说,字体的演化,简化的汉字,六书与汉字的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汉字的注音方式等方面带我们走进汉字的源头,最本真的助力于孩子们对于汉字文化的感知。

  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字中,汉字是极其富魅力的文学样式!恒久温暖的古汉字扑面而来,一时惊艳时,却也很是茫然!初看每个字都很是特别,不是那般的标准的横平竖直,而是直线曲线间、停转回旋式的优雅而温婉。像画一样的象形字,指手画脚的指事字,善解人意的会意字,左右默契的形声字,各具特点的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轨迹,好比一块块活化石,反映出中国古时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传统、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相应的时代信息。 每一个看起来极为工整的汉字,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背后都伴随着有趣的故事。

  感谢暖书给予我们提供的学习暖机会,让我们去查阅,去求证,去认知那汉字背后极具暖情怀的故事。汉字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石,它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处处皆学问,让我们温暖的学习起来!相信这承载恒久温暖的方块字会将更多的温暖与感动簇拥着我们,融入升温于我们的血脉。

  感知汉字的魅力,从当下开启:我们要继续借助更多的工具书,从中感知那颇具魅力的汉字之美!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二):了不起的中国汉字

  蒙曼是一位对我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深的学者,曾经听过她在《百家讲坛》的演讲,也看过她对唐诗的品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如今居然编著了一套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绘本,即《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真是令人惊喜的阅读福利。

  正如其在书籍前言中所说的那样:“中华文明的悠久不须讲,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影响不须讲,从古代到如今;中华文明的传播范围不须讲,从中国到海外。”可见,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若是不继续传承下去,实在是很可惜啊!因此,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孩子们是特别需要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明的。

  《你好,汉字!》是《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系列书籍的其中一册,它通过精美的配图和丰富而详尽的历史资料向孩子们讲述了那些与汉字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将中国文字的发展轨迹和诸多变化展现在小读者眼前。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每一个都如同拥有了智慧而灵动的生命,在文明的世界上了各自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笔,始终发光发亮。

  在我的心中,汉字是最美的文字,它鲜活而饱满,能塑造出诸多不同的面貌。那么,中国的汉字到底怎么来的呢?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那就是“仓颉造字”。据说,仓颉本是黄帝手下的官员,掌管着牲口的数目、食物的多少这些需要时刻记录数量的工作。面对与日俱增的牲畜和食物,在绳子上打结已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于是,他通过观察各种事物的特性,创造出了图像,这就是象形文字。

  除了象形文字,还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出现,而原本复杂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简练,更容易被人所书写。因此,也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同音字、象形字、形声字、假借字等。汉字的秘密是那么地渊源流长,若是不加以学习,我们又怎么能知道原来在文字出现的过程中有那么多曲折和传奇呢?

  虽然如今仅仅只读了《你好,汉字!》这一册,但却足以窥见中华文明的不凡之处。若是能够把《了不起的中华文明》全系列书籍都读完,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能更加热爱我们了不起的祖国——中国!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三):说好中国话,写好方块字,做好中国人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渊源流传。无论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还是历史考究的引经据典,都说明时代在进步,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

  文中出现了不少生僻字和文字由来演变创造史中的杰出贡献者,实话讲如果不注音或标注释义,我也是看的一头雾水。历史典故娓娓道来,穿插一些出土文物的真实图片,让人更加真实地走进历史,亲近历史,感叹历史。

  说到结绳记事,我想起《字有道理》中开篇动画配音和释义,更形象生动地还原了远古时代生活场景。只是配音动画特别简短,而书中大量的文字记载尤为详尽。不得不佩服老祖先末卜先知过人的智慧啊! 谈到甲骨文的出土和损失,难免让人心生遗憾。愚昧无知的世人,只顾眼前的利益,疯狂买卖贪图钱财,却造成了一大段历史的空白,真是让人痛惜得不偿失啊!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和平年代。科技飞速发展,网络时代遍布全球。但追溯到文字的起源,从学拼音写汉字,无论哪一种字帖,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当今哪一位著名的大书法家,临摹起来都是看着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最让人赏心悦目。

  听家庭教育讲座,略略了解到现如今面临教育改革,今后阅读理解题占到60%——70% ,这就需要孩子们拓宽视野,大量阅新课标必读书籍,积累丰富的文学常识,奠定好基础才能沉着应“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花朵,温室里浇灌将来真得难以成大器。做事先学会做人,人们又常说“字如其人”,归根结底还是要在学生时代认认真真写好方块字,无论你将来字体飘逸俊秀还是刚劲有力,都要大大方方说好咱们的普通话,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四):了不起,我的国

  以前上语文课,老师聊起闲篇时曾说过几句拆字联,其中几句有: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岩乃山下石,岚为山谷风,苗乃田上草,炙为火烤肉,内即门里人,话为舌边言。

  那会儿还看不出滋味,现在越想越觉得汉字之高妙。 以象形,指物,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式构成的汉字主体,无论从外观还是立意上都显得极为讲究,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因为用心,所以足够上档次。

  当然,大多汉字内外的美都是上学时候才慢慢感受到的,我们的学生时代因为多接触所以也多抵触,其实想想也不无各自的理由。许多学习的乐趣都是在学习之外发芽生根,这也并不是学校的错,我只是觉得作为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学校之外的兴趣来源,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想当初,民国革命闹得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无数英才都在为旧中国找出路,古文字学家谭嗣同、钱玄同、陈独秀等人都在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落的情况下,提出废除汉字的倡导,甚至于文学大师鲁迅更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说法。即使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马来西亚等华裔普遍的地区依旧为驱逐汉语做出过极多暴行。

  所以其实我们得了解一点历史,才能明白,汉字能够绵延至今,依旧被使用并且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接受,它所遭受的苦难并不比这个国家经历得更少。《超级演说家》里胡渐彪说起马来西亚的“华教”事业时,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那就是荒漠中艰难开放的奇葩,被一代代人用鲜血和泪水浇灌并保护的奇葩。

  当你的孩子愿意了解这段历史,再去看这本书,大约就能明白,小小的汉字身体中蕴含的大能量,那是传承、苦难、守护、沉浮这一切历史的缩影。

  当然了, 这本书受众定位是童书范畴,肯定不会直说这些沉重的东西。它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联系到更多的古籍野史,继而聊起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有甲骨文上的图案,有竹简上的刻印,再到绢布纸张中慢慢演化的文字,直到现在我们熟悉的简化字。内容以诙谐和轻松为主调,加上引用和发散,配合绘本和小故事,在激发适龄儿童学习兴趣这点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而家长们更需要记住的事情是,学习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它是面对整个家庭的“考试”,该如何学,如何“用”,如何去“懂得”,家长更要走在孩子前面才对。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五):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很独特的文明。文字也是最独特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因为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你好,汉字!》这本书是《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的系列书籍,由文化名人蒙曼主编。中对汉字追根溯源,讲汉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哲学理念。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书中讲解汉字,诠释汉字的发展过程,这些汉字虽然都是你认识的字,也许你不一定知道的汉字秘密。汉字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的结果。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这妙趣横生的汉字世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妙语连珠地为读者详细讲解汉字,深入浅出,轻松地普及了汉字知识。汉字源于自然,取之自然,是古人在生活劳动过程形成的文字,汉字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发展进化,通过读这本书,认识汉字最初的模样。书中的汉字文化课,为读者讲述最常用的汉字。于丹老师轻松地串联起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讲述了汉字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之美。

  蒙曼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就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蒙曼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的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蒙曼讲述的中国文化经典,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你好,汉字!》书中的内文使用绿色印刷,保护环境,爱护健康。是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印刷示范项目,选用绿色印刷图书,保护青少年读者,令人敬佩。

  读这本书,普及国学知识的传播,使我们中国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六):汉字的寻根溯源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只有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他才能够加深对于自己民族的认识,自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感。简简单单的寻根溯源,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根。在启蒙教育当中,我认为缺少不了的就是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与变化。 在许多实践经验的结果当中,我发现当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家长学到东西和孩子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且两者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尽量也要陪同着孩子一起去学习,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对于家长的一个模仿,当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看着你做什么,他也不自觉的跟着你一起去做你做的事情。有的时候,言传身教就是这样,非常明显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这本书不是很厚,但是很大是很薄的一本。在这本书里面,孩子可以学习到汉字的来源,了解到一些关于造字的传说。甚至他们可以看到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长什么样子。之前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知道仓颉造字和结绳记事这两个传说。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知道了有伏羲八卦说、河图洛书说、图画说等等一些传说。真的,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你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 在孩子的启蒙教育当中,文字必不可少。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字是一条河流,它流经时间和时空留下,又带着人类的记忆。在这些记忆里,有世界,有智慧,有思想,有情感,还有美好的文学。如果没有文字,我们心中的世界都不复存在。我们中国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而且汉字是活的,它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着,有的时候它还带着深刻的寓意。 我们会发现,在许多新闻当中都会说到,有的小学家长在辅导自己的孩子写文字的时候,把自己气到生病。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孩子学习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我觉得,学习汉字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采用非常温和的方式把它们当成久违的老友,与它们聊聊,仔细看看它们,也许你就会发现它们有趣的来处了。 这本书里面的插画也非常的美丽,在美丽的插画的陪伴下,和汉字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七):汉字知多少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明从中国传播到海外,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对祖国的文明又知晓多少呢?我们该如何将中华文明传承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同事,朋友间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聊起中华文明,但是更多的担心是孩子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严重缺失,家长也会拿出《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国学启蒙读物来和孩子一起学,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修养。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好玩的书,为什么说好玩呢?因为在这本书里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古典文化奥秘,不枯燥、不背诵、不说教,像长辈胡子里的故事一样,慢慢地走进我们的内心深处。 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包罗万象,天文、历法、节气、节日、文学、艺术、神话、姓名、棋牌、戏曲、皇权、器物、手艺、丝绸、建筑、园林.....在《了不起的中华文明》这三十本中,一本一个主题,进一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文化的源远流长、培育文化自信。蒙曼老师用最平实的、好玩的语言,把正确的事儿,讲给读者们听,潜移默化地将道理灌输到每位读者的脑海里。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爱上中华文明,喜欢上中华文明。 做中国人,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我们中国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能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且它是活的,是有智慧,有情感的,如果没有文字,我们心中的世界都不复存在。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汉字原来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它们经历了许多进化、组合、精减,才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漫长的故事。让我们驾驶时光机穿越到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的时代,那时的人类用绳子打结的方法记事情,简单的事情还好记一些,随着事情的增多,打的结越多,好多事情就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候仓颉象形文字诞生了,渐渐地,人们又发明了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到了清朝末年甲骨文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后是小篆及简化的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的形成相对较晚。“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汉字流传至今,不仅字的样式经过了多次改变,很多字义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页,原本是人头的意思,现在我们再来看颈、项、额这些字,是不是觉得这个页字旁有点本意了。最有意思的是考字,你们知道它原意是什么吗?估计小朋友们想都不会想到,它的意思是爸爸,后来人们借用考来代替攷,考就从严格的爸爸变成严格的考试了……中国汉字有趣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身为一名中国人,为祖国文明而感到骄傲自豪,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来,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要想更加深入地、细致地认识它,了解它,就从化学工业出版社推出的《了不起的中华文明》这套传统文化绘本开始一次探索自己家的中华文明之旅吧!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八):神奇的汉字

  最近看了一本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叫做《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看到这样的书名,相信每个读者也都会明白这是一本介绍汉字的图书,确实是这样的,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我们所熟悉却又陌生的汉字。这本书是了不起的中华文明全集中的一本,全集共有三十本之多。每个分册都有自己的专门介绍的事物,而本书中就主要讲述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汉字。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这本书中,作者详细的讲述了汉字的由来,以及一些关于汉字的传说,还有关于汉字的结构等等,让我们对于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汉字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当代人,都是上过学的,不像是古时候的人们,很少上学,对于汉字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现在的人们上学是义务教育,必须上,而在这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是必不可少的。不管那个学科中,都会用到汉字,而语文中我们就开始学习汉字,从简单的学起,我们知道了象形字,然后是会意字,指示字,形声字等等。而在本书中我们就会详细的介绍一些在语文课中可能接触不到的内容。

  在书中,开篇作者就提出了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汉字是如何来得。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回答不出来的,书中则详细的介绍了比较真实可信的汉字造字,也就是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原名侯冈颉。当时没有任何记录的方法,人们更多的是靠记忆,然后是结绳记事,可是事情越来越多,人的记忆没有那么好,所以聪明的仓颉凭着善于观察的能力,创造出了象形字,然后在黄帝的带动下,开始了使用,着就是现在来说最为可信的汉字起源。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们对于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吧。当然了还有其他的造字学说,也有沮涌造字说,还有伏羲八卦说,河图洛书说,图画说等等,这些在书中都有介绍。

  接下来作者又讲述了最为古老的文字,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甲骨文,作者详细的介绍了关于甲骨文的一些知识,让我们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还有字体的演化,也就是金文,石鼓文等等,当然了最为熟悉的还是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楷书,行书,这些知识也是丰富了大家的头脑。当然了作者还在文章中讲述了汉字简化这一重要的举措,汉字以前是繁体字,书写起来是非常复杂的,而简化后的汉字则是更加容易记忆和书写。而汉字的结构也是本书的一个要点,注音方式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值得学习的,而这些作者在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传统文化书籍,本书的主编是蒙曼,副主编是张迪,这两位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学者,这次出版的这套作品,可以让读者对于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非常不错的书,很喜欢。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九):汉字与文明

  这本《你好,汉字!》是“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的系列丛书之一。这本看似薄薄的绘本却讲述了汉字的历史以及发展。“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这一系列绘本一共有20册, 除去《你好,汉字!》,还有 《你好,神话!》《你好,圣人!》《你好,二十四节气!》《你好,皇帝!》《你好,成语!》 等。编者旨在通过编写这一系列绘本,将传统文化介绍给小朋友。

  在我和娃娃一起阅读了这本绘本后,我发现这本绘本需要娃娃和家长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一是因为作为家长,我学习了很多以前自己都不知道的常识;二是因为里头有一些内容还需要家长给娃娃解释才能更便于他们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本适合小朋友和大朋友的绘本。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这已是世界共识。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中华文明,汉字是其中之一。从最早的仓颉造字到今天我们汉字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历史进程。对娃娃来说,这本绘本由浅入深,而且运用了很多卡通形象,这样娃娃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增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学知识的同时也并不感到枯燥乏味。一开始我想这么薄薄的一本绘本会讲一些非常简单的内容吧,实则不然,因为有的地方也是我比较生疏的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这本绘本的可读性确实很强。

  在我的印象里,对汉字开始有特殊的情感认知应该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选修了《音韵学》和《训诂学》两门课。当时是出于极度好奇所以选择了跟汉字有关的两门选修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意蕴,我记得那会儿还不流行现在的吟诵,但当时我们的老师在吟诵那些文字的时候,我确实有种恍惚的感觉。我们的古人是那样说话的,他们当时的发音是那样的。好像一瞬间就把我们拉回到当时的语言系统中去了。我当时就觉得,我们的古人的汉字、语言真的很具有艺术性。它们的内在是息息相关的。

  后来还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我们有一个同学是研究方言的,当时她也在搜罗地道的方言,但是她当时很苦恼,原因之一是她找到的人所念的方言非常不准确,当时她遗憾的表情我现在都历历在目。这种古音的渐渐消失在她看来是中华汉字文明的缺失,这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需要好好保留下来的无比珍贵的内容。由此可见,我们的汉字文化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既有它系统内稳定性的东西,也有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进。

  作为中国人,作为世界上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娃娃阶段,就开始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结构、注音、释义等,这是娃娃树立名族自信心的一种非常好的渠道。通过这本绘本,娃娃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神秘,对汉字的梳理也能使娃娃更好地理解以后学习的汉字,从而由内而外地感受汉字的艺术魅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三点,一是这本书的卡通形象非常可爱,他们着汉服,跟相关文字相契合,通俗又形象;二是这本书用了一些真实的图片,从卡通到真实的过程也是由古及今的过程;三是书中的绿色印刷给我印象很深,对娃娃来讲,有助于娃娃的身体健康,也有助于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讲我想我们的绿色印刷工程可以走的更远。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十):如果觉得汉字没什么大不了,那就错了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是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关于汉字的由来,有所谓“仓颉作书”的传说。《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当然仅仅只是传说,其中应该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绝对不会有《淮南子》中说得这样玄乎。所以相对来说,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的记载就相对有一些道理:“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就是讲了汉字的所谓造字六法中的象形字和形声字的由来。

  不过,从解放前一些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等处可以得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字的发展最初期,“结绳记事”的阶段大抵是免不了的,而象形文字的阶段也是很多文字的必由之路——画画总是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只不过画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罢了;所以汉字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所谓“六书”,至少,形声字占据了较大比例——也就是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

  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的发展并非最早,发展也并非最为兴盛,但中国却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字、文化一以贯之的唯一国家,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一切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文化、文字更是不复存在。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文字、文化没有断绝,而总是能够屡经磨难之际得以浴火重生。就是在“汉字无用论”甚嚣其上乃至于不少文化人主张“消灭汉字”的民国时代,或者是在汉字录入技术严制约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年代里,汉字也终于挺了过来,由此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经过了伴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从现在较为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到金文、石鼓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直到今天的简化字,一部汉字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中华文明一路向前发展的历史。汉字之于中国,意义和价值远非一种文字系统那么简单。

  所以,虽然一个个方块字看似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对于孩子或者外国人来说还不那么容易学习,但这样认为却非常不正确。说实话,对汉字给予多高的礼遇都丝毫不为过。明朝人陈继儒曾经说过:“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说出了古人对文字的一种敬畏和尊崇。今天我们讲究文化自信,更应该对汉字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应该说,这也就是《你好,汉字!》这个绘本最大的意义所在。

  绘本主要是给孩子们看的,除了“绘声绘色”,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作为《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系列绘本之一的《你好,汉字!》,确实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汉字!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