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5 02:2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摘抄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是一本由[日]新井一二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9-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精选点评:

  ●旅行不一定要走出国门,阅读、美食、电影、写作、周边出游等都可以。只要你有一颗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充满好奇的心,即使在家里也能感受在路上的快乐。

  ●依旧是那个在路上的新井一二三

  ●中年背包客充满书香,却有意无意地回避面对危险或不愉快的现实。当然,那可叫做成熟没错。 对年轻人来说,现实总比书本有趣,他人一定比故事可爱。要标榜个人主义的原因,其实不外是为了邂逅另一个人。 岁月是百代过客,永不停止。的确,我们都一个人生来,一个人死去,孤独是既定条件,不必特地去寻找。既然今生相遇了,好好珍惜今世之缘吧。

  ●『如果你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出门旅行的话,我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或品尝美食等,尽量享受这一趟人生之旅。毕竟,我们都是走同一条路的旅伴呢。』前面部分有非常多很棒的美食描写,有mark了一些想读的书目,后面写长崎和澳门的旅游emm略显得拖沓。(个人取向不一样。游记部分真的像她说的lonely planet那样有点太个人了。共情部分不太够)

  ●阿 为什么没忍住晚上翻起了它 想吃东西想学做饭想去旅行 本来是说给考试周一点调剂 现在一点也不想复习了

  ●文字中有一种旅人的自由,灵动和柔和,看似是新井碎碎念的经历,细细一读,却发现那番心路历程,也颇有点成长的意味。以至于最后,旅行在她眼里又成了回归家的怀抱的必经之路,在一个兜兜转转之后,最终真正感受到了家到底在自己心中的分量。而经过旅途的历练,眼界、心胸、思维都会跟着历练,做事也更多了几分沉稳,淡定和从容。

  ●比较平淡。

  ●东京交通、温泉旅馆、马六甲和平户。

  ●后半部分写得略显啰嗦,看得疲惫

  ●对于目的地的名胜也好、美食也好,新井总是饶有兴趣地探寻其历史由来,对其背后的故事好奇不已,因而一切东西在她眼中都是新奇可爱的。这颗永不老去的好奇心,大约就是旅人之魂的精髓了吧。 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写了作者的长崎之旅。作为日本最早的通商口岸的所在地,这里也是西方传教士在日本最早活动的区域,幕府时代的禁教令给这些美丽的教堂增添了一份悲壮的色彩(读这段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远藤周作的《沉默》)。有意思的是,长崎的老字号文具店石丸文行堂在设计135周年店庆纪念商品时,首先想到的正是书中提到的大浦天主堂。这段充满异国风情的历史,对长崎人来说,果然也有非凡的意义。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一):好像现在无法标记哎,作为书评Mark

  里面有些话很认可,去一个地方,就应该看当地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进去,否则即便是参考着书籍打卡也不过是另一种报团游,我们各自的经历不一,想要寻找的东西不同,看到的角度各异,所以用心去感受。

  而且现在科技发达,我们比以前的人可以用更小的成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这世间千万种的生活。经历的多了,也就会渐渐沉下来思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熟后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伴随我们终身,也就是为了找到灵魂归一之处。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二):世界的入口,什么时候才能找回呢

  

这本书,是好几个主题的杂糅,你可以说新井一二三一直在重复她自己,也可以说是把与以往相似的内容,又灌进了新的瓶子里。

因为疫情的缘故,感觉“世界的入口”这一年算是被关上了,本人别说没离开过生活的城市一步,基本都没超过上班路线的范围,这在以前,大约是无法想象的。这种情况下,大约也只能通过读书来神游,算是一点小小的放松。关于一个人踏上旅途,自家餐厅里的异国风情料理,这样的话题在新井一二三以往的书里也不少见,让我稍微读出一些差异感的,倒是最后一章关于长崎历史和当地天主教发展史的介绍。确实在这之前,我对长崎这个地名的认识,也仅限于是被投原子弹的两个地点之一,而原来此处是日本早期对外开放的前沿,而后又因为禁止信仰天主教而被残忍镇压,明治维新后又复建了教堂,经历了“发现信徒”事件,而今是日本教堂保有率最高的地方。另外,原来郑成功是中日混血,我对历史的了解也可谓是相当浅薄了。

未曾踏足或投去目光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未免太多了,人终其一生也很难摆脱狭隘的认识和思想,更何况有些人倒是以狭隘而为荣的。这世界的入口,什么时候才能找回呢,在一年将尽的时候,心里不觉有些怅惘。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三):读《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后有感

  忘了何时的自己摸到“世界的门”又何时开始独自旅行,一个人拿着LP穿街走巷,随时都能发现惊喜。每次因工作焦躁抑郁的时候会下意识打开旅行网站为下一次的假期旅行选择目的地,只要把机票订好直至出发前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像书中“一次旅游结束以后,马上开始计划下一次的旅游。全身都充满起跟谈恋爱时一般的幸福感来,恐怕大脑分泌出令人兴奋的荷尔蒙了。”

  “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始终是最初的出发点,否则的话,就不叫旅行了,该称为自我放逐。”没错,正因如此,才可以无所顾忌的出门浪。

  作者很多观点深有同感,比如旅行时也会随身携带一本跟目的地有关的文学作品更能加深对旅行地的印象,而出发前会做一些“功课”,但是也会只选特别感兴趣的认真看看其他的一概而过。本书最后一部分也真是让我大大涨了一番见识,没想到日本和澳门的部分文化重合来自大航海时代,也能看出作者的中文功底相当深厚。

  被作者在“卷二”部分的温泉和部分美食描写所种草,日本的家庭以温泉聚会,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大喊“干杯”,脑海仿佛都能想象到那种日式剧情的画面。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次出发去进行一场专门的“温泉巡礼”,再去浅草找找老字号的驹形泥鳅锅、去平户尝尝物美价廉的大鲆鱼全鱼刺身。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无法出门的这段特殊时期,这本书像是带着我又走了一遍我曾经没看到过的日本,没尝到过的美食,那些还未曾到访过的国家。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期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四):身体和灵魂总是在路上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这本书是新井一二三非常独特的旅游回忆,她将几个曾游之地的记忆写成这本书。旅行,是人们非常向往的事情,是一种让你暂时中断每一天周而复始的工作,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世界各地的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我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游览风光、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也是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一种需要。但不管旅行多么完美,生活是常态。旅游的时刻毕竟是暂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途中的美景,能够欣赏,不必流连。真正把旅行当生命的追求,每当完成一次旅行,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该继续发奋,继续打拼,毕竟这人生,还有更好更多的风景等着咱们。

  新井一二三的旅行就在于它存在乐趣,虽然每次旅行不一定全都完美,却是身体和情感都在体验,事后想起来,都觉得可爱,这就是旅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人必须要旅行,见识很重要,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会影响到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它会让自我更有信心,不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方向。没有比把钱花在旅行上更值的了。正因它给你带来的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记忆的财富。

  这是一本有关“在路上”的图书,是以旅行的方式来记录生活,探寻现代都市人的理想生活方式。在这本书中,涉及的旅游名胜比较多,包括了国内的知名地域和国外的美丽城市,书中用清寂的文字,讲述每个旅游城市的故事,用精美的图片记录每一次旅行的点点滴滴。表现出当时的心境来,从日本到北京、到台湾、到东南亚,新井一二三不曾停下脚步,一路前行,在这些旅行生活中,感悟生活,重新开始。

  带着梦想去旅行,旅行的故事令人怀念,令人倍加珍惜。在书中穿插的图片,让人领略到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和各民族风情。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有热闹非凡的日本大都市,有碧海蓝天的海水沙滩,有郁郁葱葱的花园城市,无不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这本书是新井一二三对旅行的深度思考,在有了旅人精神以后,决定一辈子过旅人的生涯。这是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像旅行一样,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的脚步不会停止,还会继续心灵的旅行,从自然中得到启示。这是以足行走,以手记录,将旅行之中的所有的记忆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每次旅行的纪念,感受到旅行生活之美。通过旅行感受到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与作者一起完成你的旅行吧。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五):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

  说来惭愧,喜欢阅读日本文学的我,竟然没有看过新井一二三这位以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的作品。她的中文造诣,几乎接近了母语写作,我觉得读起来语感和中文母语写作者无差别,很亲切。和日本作品再翻译后的语感完全不一样。

  书中感悟甚多,摘录几点共享之。

寻找世界的入口

  作者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旅行经历,因为找到了寻找世界的入口。其中讲到的一些观点,让我的思考更加丰富,例如旅行的方式,可以有自己亲身体验的旅行,也可以通过阅读旅行,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一个观赏电影的方式。每个人寻找世界的入口不同,作者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舍弃,除了旅行,而我,实在是宅,阅读就是我寻找世界的入口了。

望远镜和显微镜

  旅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最重要的是开阔眼界,从而让自己更怀有谦卑的心,所谓虚怀若谷吧。作者认为,旅行的终点应该是故乡,否则,就是旅行就变成了自我放逐,我是深深同意的。除却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每个人应当有精神家园,有我们中国人传统所说的根。见过世界的纷繁复杂之后,再回到故乡,带着望远镜和显微镜同时审视自己的故乡和内心,我觉得对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是很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羁绊,牵挂,束缚,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才会有所敬畏,更懂珍惜吧。

最终目的地与出发地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旅行的最终目的地若不是为了回到故乡,该称为自我放逐。日落回家,鸟倦归林。这是千万年来进化也未曾丢失的基因。皆因有“回家”二字,在外也是充满信心的。

旅途中看以当地文化为背景的书

  书本会让我们增加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使旅游经验深化,更加个人化。

  东京交通物语完善一段,使国内许多城市发展走过的程序之路,借着某些大型活动(如大型会议,国际赛事等)的契机,城市建设一步步提升起来,当然,也会经历环境污染这一步。

45分钟的奢侈旅行

  每天通勤乘45分钟的快速列车,带上罐装咖啡和周刊杂志,看着沿路老百姓生活的模样,享受45分钟的奢侈小旅行,多么好的心态呀。

东方女孩闯世界

  作者把出国旅行的中国女性们成为“大妹们”,真是接中国地气又有点可爱的叫法。她盛赞到:中国大陆的女孩子们也开始出国旅游读书,也不忘孝顺父母(有很多女孩子是带父母出国旅行的),尽情享受有限的人生。读来让人热泪盈眶,中国女孩子的形象在改变,有越来越好的变化。

旅行家的饭桌

  尝过各地美食,对外来事物的程度也会高一些,心胸开阔。谁说不是呢?!

旅行的矛盾

  游客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古迹,但是另一方面,对毫无修缮的古迹表示失望。因为真正古老的建筑里,似乎一些都显得暗淡,教人不能不意识到万物枯荣盛衰。

  这是一本轻松愉悦的书,但是读来又让人又许多深刻的思考共鸣,引人深思的点俯拾皆是。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更是为了丰盛生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