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本由俞敏洪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精选点评:
●俞敏洪关于教育、文化、成长和成功的看法。
●由“教”向“育”的跃进,虽知行均难,却关乎进而决定着个体成长与整体未来……
●看下来还是能对俞敏洪的“全人教育”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的。书中一些观点确实耳目一新,但因为是演讲合集,所以观点不免重复。 这本书还有个作用,就是激励我更多的去阅读。 今天又学到一课,一个关键词“判断力” 中国历史文明是二元文化相互搏击的过程。 2020.9.5晚——疫情在家看的这书,还是有些许作用的,在读了一些无产阶级书籍后,我觉得他在书里只是说了个人的一些生活经验,但对普通人指导意义不大。一来,他说的不够透(甚至经常有些政治正确的话),二来, 他不是站在普通人角度讲问题,所谓立场不同。
●给自己定一个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20本书
●价值体系和俞敏洪完美对接
●我喜欢他的书,隔着书看他创业的过程,听他对教育的思考。尽管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残酷,让人深感无力,可是有束光在前面照着,就是希望,就有奔头呀!
●收获有二:1.在我迷茫时,告诉我要相信未来,要继续前行。2.开启听课模式,在听六神磊磊,与樊登。多谢俞老师!!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一本人生方法论的书,结果看了半天就是在讲教育,特别是在讲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而且还是一本演讲合集……
●坦诚相见俞敏洪的教育世界观。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后感(一):人生的几个基本问题
在这本书里,俞老师讨论了几个地方,我觉得值得记录。
第一,选择朋友、爱人、领导。
如何选择朋友?孔子曰,不交损友,乐交诤友。慎重选择朋友,甚至于选择不同的朋友,刻意保持联系也是不断改造我们自身的办法。我认为要交努力的、谦虚的、大方的,客观的朋友。人都是被周围的人与事不断影响的,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值得花时间思考。
如何选择爱人伴侣?这比选择什么样的朋友更加重要。因为ta将成为你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如果不加考虑仓促成婚,最后又闹着分手,那代价可就太大了。一个好的伴侣至少应该具备在三观上是一致的,是善良的人,有一定的见解。
如果选择领导?一定程度上,领导是我们的师傅,师傅有能耐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领导往往决定了我们的职业发展顺利与否。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栖。你的领导一定要比你有见识,有胸怀,比你能力更强,如果没有这些,那就不值得跟着他。遇到不好的领导,比如比较小气,没有眼光,没有格局,是一定要换个领导,离开他,早离开早幸福。
第二,处世的原则。我们中国人口众多,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和光同尘”,做人不要棱角太多,调子太高,与人有很多纠纷,要让大家感觉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做事的空间才会更大,能做事的余地也会更多。“积极进取”,和光同尘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原则,而积极进取则是我们对待事业的态度,并且和光同尘的目的也是为了能更大限度的做事,而不是为了求同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做事情就必须有自我要求和自我追求,决不能随便了事,人生只有一次,必须全力以赴。
第三,反思,检讨的重要。
俞老师在书中提到他经常问自己“未来的方向,今年的目标,今天的任务”,反思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得与失,纠正那些做的不好,做的不对的事情,检讨自己,一再明确他的长期努力的方向和计划。你看就连大佬俞老师都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反思,我辈岂能松懈,岂能放纵自己。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后感(二):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
风吹过,一朵云推着另一朵云向前飘;教育者,一步步引领祖国的未来到达更远的地方。
最近有好些事情困扰着我,但这些问题,都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一解决了。
这本书是俞敏洪老师在各处演讲的合集,虽为合集,但每一篇文章的旨意一致。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个人自身的发展与追求、关于与外界的合作与融合,这类的笔墨较多。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是每个人之为地球村的一员而应该竭力做到的。做到这点很简单,因为它不需要你拥有多高的专业水准,但真正做到它又很困难,因为它是对个人心性的考验。
一个人对学习能力、社会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需求应该是终身的,而所谓终身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书中的知识,还需不断吸纳新思想,学会与人打交道,一次次离开困人身心的舒适圈。
我们需要追求知识,亦要播种爱与希望。
学会理解、欣赏、帮助他人,这是一堂人生必修课。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竟会对父母有这么深的误解。之前总觉得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自己,有时还会各种嫌弃他们。我一直都觉得是因为我爸从小对我太严,所以自己不愿靠近,加上初中三年住校且高中忙于学业,有了自己的朋友,就更不愿与他们交谈。直至今日看到书中,(大概意思是这样)孩子总得对家中某一人心怀敬畏,通过这份敬畏,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处人处事准则。就像书中,俞敏洪老师的儿子听到父亲的三声敲门声,不论此时多失落或生气、多不愿开门,都会让他进来,那么问题便可以在交谈之中得到解决了。我现在似乎更能理解为什么我爸从小对我就很严,倘若我爸我妈都对我言听计从,只恐怕我得比现在的自己还糟糕一万倍。这里特别想引用书中的话,我觉得很受用:
“请你们记住,你们的自由、个性和你们的地盘,全是因为你们父母为你们顶上了一片天空。他们以牺牲自己的自由,牺牲自己的喜爱,来换取了你们今天和未来更大的世界。”
“如果你追随一个比你更好的人,你迟早会变得更好”。我从前是个自尊心特强的人,当众难堪的事,当时在场的人一笑而过,而我会记念好久。有比我优秀的人,我会更加的努力,争取超过他,甚至会嫉妒他的优秀。直到大二,我才意识到那不是好强而是自卑和心胸狭窄。回答什么是“优秀与成功”,就像回答什么是“道”一样,你具体化了,就会显得很俗。你心中不欣赏自己就会觉得所做的皆无意义,若认为自己优秀又回自恋自傲。所以无法定义什么是优秀与成功,那一味追求所谓的优秀与成功这种行为便没有任何价值。学会欣赏他人,追随比自己更好的人,自己才能够更好的成长。
书中写道,“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我虽没有亲身体验过新东方的教育方式,但我知道,这本书告诉了我该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后感(三):熟悉的鸡汤味道
老俞,坚持正能量,坚持鸡汤,还是挺温暖的!
书摘:
1.人类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脑子。
2.未来的成功与否,其实也是一个给自己讲故事的过程,就看你给自己讲了一个多大的故事的过程。你所有的志向,所有的理想,都是你给自己的故事。你不用去想做得到做不到,你只要有讲故事得能力,就说明你对未来有期望。我觉得我的成长,其实是对自己讲故事的过程。有的故事讲成功了,有的故事没讲成功了。
3.当初毛泽东他们手里,一杆枪都没有,他们要解放全中国,那是讲故事最厉害的人,但是不管怎么样,小目标到大目标都可以。通过语言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把自己激励起来,激发出来。
4.交到一批好朋友,保持联系,而且交往越来越深入,十分重要。当然要尽可能找志同道合的,未来还要找到更好的朋友。
5.一个人最厉害的,不是你自己厉害,而是你身边有一批比你厉害,而且还愿意带着你跑,你也可以带着他们跑的这一群人。
6.与人交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领导别人,振臂一呼,你们跟我走。另一种是追随别人。作为引领者的,毕竟是少数,你去追随别人,一点都不丢人,但追随就要看哪个人气度大,哪个人能力强,哪个人未来可能有比较大发展,哪个人能带着你跑得更好。
7.不够大气一定会有后遗症。与人打交道,大气善良这两个要素把握好,就什么都好了。
8.不精进就没进步,到最后就会被别人落得越来越远。
9.充分利用时间,让自己不断长进,特别重要。
10.既然我们要产生思想影响力,我们就要想办法成长。因为只有你成长了,你才会有影响力。人只会跟随那些成长最快的人。
11.你读不读书是成长的一个显性标志。
12.成长还在乎于你的意愿。比如你是不是有意愿向别人学习?你是不是真的放不开了胸怀,摆脱了自己的自私心理,愿意跟别人合作,同时帮助你周围的人一起成长。
13.人的成长是没有极限的。你总要给自己生命中树一些标杆。我们生命中应该去找一些标杆学习。
14.你的生命除了为自己活着,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活着。而为别人活着,往往比为自己活着。更加容易让人充实。当你发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变得更好或者更幸福,更成功,你才能同时解决自己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15.所以努力和勤奋是你达到目标,人生不断往前的一个前提条件。
16. 一定要保持进步心态,不断督促自己努力学习。我有一个心态,就是即使在我最迷茫的时候也要保持进步。
17. 人生的改变,永远不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点点滴滴进步的结果。生命常常也是这样,在你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迷茫,感到痛苦,感到没有出路,但是只要你不断保持进步,修炼自己,让自己达到某种境界,这样的话,我们人生就有可能不断取得进步。
18.因为人是社交动物,叫别人的影响,一定要“进朱者”,接近优秀的人,不知不觉就会被他们影响,向他们学习。
19.因为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个就是不断勇往直前,不断取得进步;二是一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后感(四):评《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在自己的新书中提供了答案,在这本《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中,老俞回顾了这20多年来专心从事教育行业的经历,于实践中获取心得,在行动中得出验证。
并向无数家长及年轻教育工作者袒露心声,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参考。
若你为人父母,这本书能让你洞开全新教育观念,帮助孩子全面成才。若你是年轻人,这本书能让你通过自我教育,获得更加健全的自我教育。若你是教育从业者,这本书能帮助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你更好的理解教育。
你对教育的理解,这本书都能给你答案。
01
最好的教育
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和武亦姝一样,老俞也有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岁起,母亲就给他买连环画,那些黑白颜色的小人书,帮他打开了新世界,正因如此,他在5岁前,就认识了几百个汉字。
在老俞看来,如今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激发。
相比于学习成绩,老俞更关心一个孩子能不能独立思考,有没有良好的品德,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
而这,也是老俞在书中提倡的“全人教育”核心价值观。
摄影:周映像
他鼓励孩子读唐诗宋词,不是为了背诵,而是让孩子感受诗词之美,以及探究体会诗词背后的人文艺术价值;
他培养孩子热爱体育、学习艺术,也并非为了参赛获奖,而是让孩子真正有个兴趣爱好,并通过提升审美,发现世界的美好之处。
好的父母,向来不会让教育停留在说教之上。
对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他一刻也没有错过,陪孩子滑雪、潜水、打篮球、带着孩子旅行,都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家庭必修课。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家长,能有几个?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多读书,自己却一年都读不到5本书。想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独立思考的孩子,不如父母先带头做好榜样。
02
年轻人理解世界的第一步
是从理解自己开始
当然,把这本书理解为家庭教育指南,显然是不准确的。
老俞认为,一个人想要更好的自我发展,必须学会自我教育。实际上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个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
作为曾经的落榜生,他参加了3次高考才考上北大。
作为班上仅有的3个农村孩子之一,他和城市同学的英语水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他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学霸。
经历过三次留学失败,他却因此走上了创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道路。
摄影:周映像
面对当今同样迷茫彷徨的年轻人,他分享了自己的独到经验:
①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去世界各地看看,读不同领域的书,多经历多实践,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成为一个抗得起挫折的人。
② 要学会控制情绪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而改变自己,莫如学会控制情绪。
③ 培养判断力、决断力和执行力
如果你判断对错的能力很强,判断完了做决断又非常果断,并且执行力坚决,那恭喜你,你离一个更强的自己越来越近。
④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他/她的生命厚度。当你发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变得更好或者更加幸福、更加成功,这样的结果也反证了你的价值存在:
做一个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的人。学会成全自己的价值,不也是另一种对全人教育的解释吗?
03
教育的本质
是让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你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老俞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全人教育,这讲的不只是知识教育,更是帮助学生提高德、智、体、美、情、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
如果教育者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又如何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