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1 01:45: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摘抄

  《我们的身体》是一本由帕斯卡尔·艾德兰著作,未来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身体》精选点评:

  ●精美,适合三岁以内的孩子

  ●小朋友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这本书边看边讲,能讲一晚上,累死当妈的了。

  ●认识羊水的部分很形象

  ●18M 小栎栎非常喜欢 尤其是触感那里

  ●信息量足够,最重要还有趣,制作真不容易

  ●宝宝说:我原来是住在妈妈肚子里的,妈妈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是妈妈把我生出来的。

  ●设计很棒

  ●有这样的绘本真是太好了!可以给孩子讲他们的由来、身体的构造,让孩子认识身体、爱惜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画风简约形象,机关设计巧妙,文字精炼还很符合小孩子的习惯。真正做到了封底上引用哈佛大学教授的那句话:“任何知识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孩子。”

  ●超赞

  ●大芒果阿姨买给bia的八月礼物,已经荣升bia九月最爱读本了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一):《我们的身体》幼儿生理启蒙图书 揭秘人体奥秘

  我从哪里来的?我身体的每一部分手、眼、大脑、嘴巴……都有什么用呢?我为什么突然觉得非常难受呢?他是男孩,我是女孩,我们为什么有这么的大不同?

  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身体都是无比好奇的,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关身体的疑问。

  《我们的身体》:

  ★独特的创新设计和趣味性互动阅读:巧妙的立体及机关设计,很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立体、转盘、推拉、触摸,一个个的设计亮点,直观形象,让孩子充满惊喜,又充满好奇,让创意在他们心中点燃火花!

  ★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信息质量高,信息含量极大,符合儿童接受知识深度和数量多少的科学规律,从生命的开始,到宝宝的出生、我们的肌肉、心脏、血液、消化系统还有男孩、女孩身体间不仅有很大的区别,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哦。

  ★完全从孩子的视角来编写和设计: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图文结合,翻开每一页都会有惊奇感,就跟探险一样,无意间,关于我们自己身上的各种秘密就揭开啦,是每个幼儿初步认知自己和自己身体的理想选择。

  《我们的身体》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的学会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二):书评|很惊艳的阅读体验

  《我们的身体》这本书是我在表姐家偶然看到的。

  我外甥今年3岁,表姐为了儿子的学前教育操碎了心,家里放了一堆童书,好奇翻看之下, 突然发现, 其实儿童的童书很多也适合成人看。

  《我们的身体》算是很典型的一本了,其实我们很多大人对人体的构造都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这本书讲的很生动,有很多翻翻转转的小机关,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比如,有一页讲的触觉,这一页就用了不同的材质来让孩子认识,粗糙是什么感觉、柔软是什么感觉、光滑是什么感觉等等……

  还有一组翻页,从皮肤到心脏和血液、消化系统、到骨骼,很形象的科普了人体这部分的知识。

  还有一页讲的是孩子在妈妈肚子中的形态,专门用液体做了羊水袋的样子,一摸上去就能大致了解到原来孩子没出生之前在妈妈肚子里是这样的。

  外甥对看这本书很积极,拿在手里一直翻过来覆过去的看,是个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小朋友。

  边看着还问了我不少问题。

  像什么,“妈妈生我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吗”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说“看起来好疼呀”“心疼妈妈”。

  “我也想玩滑板篮球……”

  “我可以穿裙子吗”

  “大脑中枢神经是什么……”

  “这页怎么玩怎么拉”等等等等。

  之后又从头开始翻,一点点的消化这些知识。

  我作为一个不看童书的,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讲的很全,关于人体生长的变化、睡眠中孩子还在长个子、肌肉的运动都是由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的、受伤的地方不能够再去剧烈运动、关于骨骼的知识、为什么在碰撞后身体会出现青色或者紫色、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人为什么会打喷嚏、注意饮食等等,讲了很多孩子认知所需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在遇到自己身体出现某些变化时,就可以知道这是为什么。

  知识非常多,内容充实,阅读方式有很有意思,准备身边的新手妈妈~

  从头看完这本书忍不住来夸一下!真的十分惊艳!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三):绘本分享《我们的身体》

  推荐年龄:2岁+

  阅读方式:亲子共读

  推荐理由: 知识需要用合适的方式传达给合适的年龄的孩子,此书用立体,翻页,推拉,转盘,触摸等等新颖的方式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惊喜不断,直观形象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从2岁开始给宝宝讲解,到现在3周多,孩子会反反复复的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都会问出不一样的问题。例如:2岁的时候在知道了有水痘,3岁去打疫苗的时候,宝宝说:妈妈,是不是我打了疫苗脸上就不会长红红的点点了?3岁半的时候会问:妈妈,水痘为什么会传染呀?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当我们的宝宝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好奇的时候,那我们该如何讲述宝宝们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的开始,爸爸妈妈们伟大的爱,翻一翻就可以看到宝宝不同月份在妈妈肚子里面的状态哦!当宝宝们想感受一下自己在妈妈肚子里面是如何生活的,本书巧妙的设计了“养水袋”摸一摸感受一下生命的奇特(最巧妙的设计)当宝宝们一天天长大,也会发生很奇特的变化,书中通过拉拽的方式什么时候宝宝在长身体,每个年龄宝宝发育的特征对于1岁+的宝宝已经有感知能力了,那么可以通过“物种感官”去感受不同器官的作用,每一个器官打开都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如此的互动可以增加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如果我们的宝宝不爱吃饭,我们也可以通过讲绘本的方式告诉它食物是如何消化的,吃了东西会长肌肉哦,拉一拉,动一动

  当我们的宝宝一天天长大,对于孩子的隐私部分,家长其实最难以讲解,孩子也难以理解,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分别采用男/女孩不同的身体特征,骨骼特征进行了讲解,其中讲身体分为了上中下三个部分讲解,中间的部分,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手挡上告诉孩子们,这是隐私,谁都不能碰触哦(未放图片,大家回去探索一下吧)~ 推荐图书,愿知识与您共享 -- 大C爱陪娃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四):《我们的身体》,孩子看了好好吃饭、运动,爱自己的一本科普书

  翻绘本,分享我们的睡前故事

小读者:爱文(男,6岁11个月)+圆宝(男,4岁5个月)

这又是一本“百科类的科普立体书”,买科普类图书,就一个原则——认准专业权威。

《我们的身体》,豆瓣9.5高分评价,出品方也是以做立体书为主的乐乐趣,这本书不仅可以翻、拉,还可以触摸,开页就是逼真的羊水袋,娃爸爸一看就问我:这本书一定很贵吧!(并没有~)

《我们的身体》

官方介绍说:适合3-6岁,但爱文已经6岁11个月了,依然很爱,我原本以为这种带骨骼类的图他们会害怕,竟然完全没有(四岁多的小圆宝也丝毫不怕),字也不是很多,正好可以锻炼他自主阅读。

这本书的宣传点一直是“性教育启蒙”,但它绝不止于此。

你如果问爱文、圆宝,糖的危害是什么?

他们会准确地说出来:第一,会让我们的牙齿变坏;第二,会让我们发胖;第三,会让我们变胖。

——这是我看一部《糖》的纪录片得出的答案。

但我也会告诉他们“糖的好处”:

甜甜的,很好吃;吃了感觉很开心。

他们有明确的答案后,基本上就会控制自己少吃糖或者不吃;

小圆宝感冒的时候出去玩,哥哥喝饮料,他也会自觉地喝白水,并且说,我不舒服喝白水最好。

说出来有点好笑,我现在已经在想他们过几年住校后的吃饭问题。

因为我生孩子之前是吃不胖的体制,所以经常间歇性胡吃海喝并不觉得不妥,后来产后爆肥减肥的过程中,我开始感受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所以就很希望他们在小时候就建立良好的饮食观:任何口感好的食物都可以吃,但要少吃,吃了也要通过运动消耗掉。

他们对此一点都不抵触,反而很爱听我讲每种食物的功效,在身体里的变化,但随着他们长大,更严谨体系的东西我怕误导他们,所以就借助专业图书。

《我们的身体》内页

和他们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他们出生的趣事,长高的过程(每月的第一天都会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他还会自己演示如何吸气、呼吸,同时推拉书页的机关看肺部的变化……

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认识自己,才知道如何爱自己。

这也是他们自己挑的一本书。

我买书的一向规律就是发掘孩子在这个阶段最感兴趣的主题,然后选购几本,让他们在网上先看一下详情页从中挑出自己想看哪一本。

这样做有四个好处:

①主题阅读可以增强孩子的探索能力;

②加强孩子“做决定”的感受;

③自己挑的书他们明显会有成就感,认为自己挑的就是很好。

④他们挑完等待收快递的时间,会一直期待,收到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的身体》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