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10 03:1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1000字

  《女人的勋章》是一本由[日] 山崎丰子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一):女人的勋章

  独立女性重围突击变奏曲 小人物为名利裹挟的时代悲歌出身大阪船厂的豪门千金大庭式子自幼梦想成为时装设计师,在富豪之子八代银四郎的协助下,她凭家资与实力创办圣和服饰学校。得到三名美貌弟子和银四郎大力相帮,式子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成为知名设计师。但宁静的湖面之下,却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大庭式子视为荣耀的勋章被欲望和名利抹上一层阴影…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二):《女人的勋章》:名为“荣耀”的“勋章”,却是自缚的“枷锁”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什么最重要?是追名逐利被光环围绕的生活,还是和心爱之人在一起过幸福平凡的日子?

  大庭式子,一个自小生活优渥的大家闺秀,不满于被家族的陈规陋习所束缚,而是向往外面自由开放的世界,同时却又耳濡目染于母亲的高贵心性。 双亲死于战火,大庭式子搬出船场,开始和女佣相依为命,喜欢流行事物和洋裁技术,并自带天分的大庭式子,创办了自己的洋裁教室,这个时候的大庭式子,一心只想推广洋裁技术。直到她遇到了八代银四郎,这个从今往后让她名利双收却又不堪其苦的男人…… 在银四郎的帮助之下,大庭式子获得了无上的荣耀,相继开办洋裁分校,在洋裁联盟中的时装发布会上崭露头角,甚至在东京“十大服装设计师作品展”上也获得成功,跻身著名服装设计师之列。这个时候的大庭式子,已经渐渐被名利所笼罩,失去了原有的只想推广洋裁技术的初心。在银四郎的帮助下,她成功的打败了当初建校时让她感到屈辱的人,品尝了胜利的滋味,也在镁光灯的照耀下尝尽了被无限追捧的幸福感。也在银四郎的帮助下在,她这个大家闺秀三十四岁这一年,尝到了鱼水之欢的滋味…… 大庭式子以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速度堕落着,与此同时,更多她所察觉不到的事情相继在她身边发生。看似每一所分校的成立都是她事业上的成功,却不知在分校成立的背后,有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龌龊交易。 追随大庭式子多年的三名女弟子,与那个帮助她扩张事业让自己名利双收的男人之间,竟然有着那样的交易……可悲的是,大庭式子在察觉到真相后,因为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竟然还接受了那样的安排。名利对于大庭式子来说,已经变得比自己本身更加重要。 精于计算利益的银四郎,或许从一开始接触大庭式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好了今后他的布局。银四郎的精于算计不仅仅体现在金钱方面,也体现在对他人心理的掌控上。原本大庭式子的三个女弟子都讨厌银四郎,却在最后都成了帮助他利用大庭式子的“帮凶”。同时,她们三人却也和大庭式子一样,也都成为了银四郎手中的提线木偶,成为了银四郎为获得利益而使用的工具而已。 原本想逃离银四郎的大庭式子,以为白石教授是自己的真爱,却不料,在与银四郎的对决中,白石教授选择了逃避。能说白石教授是懦弱的吗?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答案。 自己自认为一直追求的身份高贵的徽章,却被自己亲手给摧毁,自己自认为获得的荣耀,却只是被别人利用之后而获得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大庭式子在最后获得无上荣耀的一刻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虽然让人感到惋惜,却似乎也是她逃离银四郎,逃离这虚假的荣耀,逃离痛苦的唯一方式。 在大庭式子死后,对银四郎来说,只是少了一枚棋子而已,著名服装设计师少了一个,可以再创造一个。而下一个,只要他想,对他来说,谁都一样…… 这是一个很让人致郁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可悲到了极点。名利的欲望真的能够让人变得可怕,也会变得愚笨。原以为,这是一个高贵女人的成功之路,可是在她通往成功的路上所遇到的景色,以及路尽头那无情的悬崖,仿佛一个伪装过的黑洞,用华丽的外表将人们吸引过去,然后吞噬。 (书中有小小的错误:

  169页:银四银,应为银四郎

  还有封底“出身大阪船厂的豪门千金”,“船厂”应为“船场”?)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三):《女人的勋章》:命运、尊严、以及女性终将面对的独立之路

  故事小说中的人物总是更倾向于寻求爱情与事业的双重美好,却恰恰忽视了生而为凡人的身不由己。而当读者被带入到本书中女主角色时,身如浮萍为命运所摆弄的遭遇,方才更加明了人之于世事,不过是顾此失彼的抉择。在这部小说中,当我们执着于女主的许多人生重大抉择何以一退再退,男主是否真正爱过女主,两人又曾以何种方式共同创业,相互扶持,男主对于任何事情的不择手段,一切皆可利用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寄托和信念,却不曾发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更加深远并且意味深长的人生思考,关于女性如何通往自由之路,关于如何摆脱跌宕的命运,关于如何捍卫失落的尊严。

  山崎丰子在创作本书《女人的勋章》是时年三十七岁,她的早期小说作品中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都来自自己所经历的青少年时期,在那里有着她童年时期的好友,同学,师长们的人生事迹和自己家族的兴衰发展历史。

  事实上,小说中女主大庭式子和作者山崎丰子在人生经历上有着非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她们同样出身于大阪船场,幼年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这也让作者从小就有自我认知的优越感和个性上的倔强与骄傲,以至于在从事写作之后会将大量的作品背景设置在船场。而同样,二战的战火彻底摧毁了诺大的家业,小说中大庭式子的父母死于战火,现实中山崎丰子的家庭也未能幸免,面对亲人的离去,家族的背叛,战后的一无所有,国家的一片狼藉,现实与虚构中的两个人同样奋起直追,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不同的是,大庭式子没有山崎丰子对于人生有更加透彻的感悟,和更加决绝的选择。

  和遇到自己后半生所有幸与不幸皆有关系的八代银四郎不同,作者山崎丰子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贵人井上靖。当时已经成为名人作家的井上靖发现了记者时期的山崎身上巨大的文学创作潜力,他的言传身教和倾力提携在山崎后来走向职业作家之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直到她获得被整个日本文坛所肯定的直木奖。而书中的大庭式子,也同样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之路。对于战后重建的日本来说,传统观念的禁锢并没能让职业女性可以彻底释放手脚,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一展身手,与其说事业是女人足以自豪的勋章,不如说勋章仅仅是让他人为之侧目相看的标记而已。

  拥有着无比艺术天赋和商业眼光的同时又缺乏实际经营能力的大庭式子在长袖善舞的八代银四郎辅佐帮助下,迅速扩大知名度,并相继开办分校,甚至跻身著名服装设计师之列,只不过功成名就的她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带给自己一切的男人,正在逐渐操控着她手中的一切,包括她的人生和她的事业。而她也在名利裹挟下,逐渐迷失了自己曾经为之努力的初心。

  和女主不同,八代银四郎一直都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有着精于算计的商业能力,有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道德底线,作者在设计这个复杂的人物时,也包含着对于当时日本文化中男尊女卑这一根深蒂固观念的深刻揭露描写,男人去操控大局,女人去把握内在,看似各自分工,实则女性更加依附男人,这种不对等性正是当时日本社会的共同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大庭式子在这种身在卑微里却不自知的情况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人生。

  另一面,在事业上无法独当一面的女主,在人格上也同样无法彻底独立,事业与爱情被恶意捆绑,一切听从银四郎安排,却最终发现在银四郎与三名女弟子相互勾连下,被彻底架空,这也成为了让她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小说里,银四郎一直都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工于心计,擅长布局,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心,都做到机关算尽。大庭式子的三个女弟子从最初的厌恶到后来的顺从,一切皆可利用,一切皆不过是提线木偶。后来,大庭式子死了,而哪怕是死亡也会被银四郎所摆布,手里的棋子少了一枚,对他而言,仅仅如此。

  这本小说有着很强的悲剧色彩,女主的人生经历是一个被物欲彻底侵蚀的过程,当名利环绕,曾经为之骄傲赌上名誉亦在所不惜的勋章也不过是一场虚无和空洞,物质之后的寂寥,华丽底下的卑微,大庭式子的在劫难逃,银四郎的不择手段,最后一个曾经心怀骄傲和理想的人困死于世俗的牢笼和命运的枷锁之下。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四):独立是女孩最大的底气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厢时间管理大师罗老师的热度还未消,这厢《女人的勋章》中,残忍奸诈唯利是图厚颜无耻的八代银四郎更是将渣男的养成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痛恨至极。

  看惯了大女主一路开挂的宫斗剧,《女人的勋章》仿佛平地惊雷,让读者通过关西洋裁界女子图鉴,直面现实的残酷,体会世道艰难,人心险恶,深思女孩如何才能拥有独立强大的人格。

  母亲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为女主的大庭式子,出身船场,虽然无法忍受这里的陈规陋习,但是出身高贵的母亲时刻保持着优越感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中。母亲过于重视自己优越的身份,使得式子将其母亲视为榜样,对名声和威望有着迷之向往,并为此不断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家族的勋章。

  母亲自身是否为一个全面的人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女人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她生活中的不同形象和行事风格。不要只聚焦在母亲这个身份上,而是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优先照顾好自己的需要。

  尽管在服装设计上才华横溢,但是式子在学校管理和用人之道上却是个傻白甜,完全由银四郎操控。而在后者眼中,式子就是个人资产的一部分,操作得当便可以一本万利。而式子也在追求虚荣心的包裹下迷失了自我。

  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

  八代银四郎思想上根深蒂固地认为男女分工有所不同,学校管理和未来发展计划本该就由男人来定夺,男人的意见才更务实有远见。

  诚然,日本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每个日本人的骨子中。虽然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女性也渐渐突破“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开始慢慢步入社会,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但是女人对男性依从的观念仍然是主流。

  这种性别角色的束缚让式子内心时常处于矛盾中,虽然偶有反抗,但是一旦被强硬的银四郎冷漠揶揄之后,便如探出触角试探周围环境遇到危险的蜗牛一样,马上缩回自己的壳里,不仅禁锢了式子成为更优秀的人的机会,甚至强制灌输强大的女性在社会上是反常的,是不受欢迎的的想法。

  如此一来,害怕失去这一切的式子更加依附银四郎,甚至通过讨好他来获取所需。甚至后来为了和银四郎划清界限,式子都一直隐忍迁就他完成了服装展。然而,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并没有换来理想的结局,反而让恶魔得寸进尺。

  敢于抗争,守护自己的心爱之物

  式子的一生从来没有完全独立过。年少有父母的束缚,父母身亡后依靠舅父,之后便与女佣喜代相依为命。虽然三十多岁却涉世未深,未经风雨洗礼,哪知人世间的险恶。

  洋裁学校想要在强敌环伺关的关西洋裁界站稳脚跟创出名堂,不仅仅是教好学生这么简单。而长袖善舞巧舌如簧,同时有出身商业世家、毕业于名校的银四郎正好能弥补式子的不善言辞和交际的弱势。如此大家相互利用相安无事还能把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式子对新的依靠心满意足。

  都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式子将全部身家都依靠在一个道貌岸然的野心家身上而不自知,生活表面看光鲜亮丽,荣誉等身,实则暗流涌动,浑然不觉的她一直坐在危船上,随时会倾覆。

  人格上无法独立的式子,将工作与感情也混为一谈。听信银四郎的一切安排,却不知道他已和三个女徒弟暗通款曲,架空了式子的权力和财富。盲目的信任换来的是生命的代价。

  日本人的民族个性里始终存在着一种时刻直面死亡的紧迫感,混生出各种悲情、极端和矛盾。在女性身上的体现便是极度的容忍与极度的突破。式子性格中倾向服从命令和社会既定规则的特点注定了她不会酣畅淋漓地进行反抗,只能将屈辱、悲愤的隐性压力视作个人遭遇,并选择默默承受。

  在时代大背景下,式子的一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改变自身观念和冲破世俗牢笼的勇气也不是凭空而生的。我只能看好自家的白菜,千万不要被猪给拱了。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五):一个八卦と一个故事の一个长夜

  看了很喜欢的UP主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历史八卦,一个艺术家和他的爱人携手共建自己的事业,从温情到撕胯的故事。

  IERRE是个眼光独到的商人,早在那么多年前就善于经营抓住人们的眼球,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很善于制造明星的商人,唯一和我们普通人有点相似的大概就是有点崇拜天才。初相识,在PIERRE眼中YSL是个充满才华的天才,工作中有自视甚高的资本,私下又是一个敏感、脆弱需要保护的小可爱,在YSL眼中PIERRE身上的长袖善舞精明成熟是自己缺乏的,一个负责貌美如花,一个负责赚钱养家,他们的合作是天才+实干家的完美组合,珠联璧合,在当时简直人人称颂。

  其实人们眼中的神仙眷侣在聚光灯之外其实也是一地鸡毛,YSL渴望成功又向往自由,一方面反感PIERRE对自己生活无孔不入的控制,一方面不管工作还是生活软弱的自己又离不开他的照顾,困在矛盾中的YSL无法拯救自己,求助于药品酒精、纸醉金迷和末日狂欢,在迷茫中他遇到一个可以治愈他的蓝颜知己,他似乎重新活了过来,但是他的这种背叛让PIERRE很伤心,赶走小蓝颜之后他们彻底翻脸,不谈感情,只剩工作,而实际上不管是心爱的设计还是昔日爱人都和YSL渐行渐远了,他似乎放弃了自己直到病魔将他带走。

  这个八卦故事和最近看的《女人的勋章》一书有点异曲同工,同样的艺术家和商人的结合,为了梦想一起奋斗然后分道扬镳。不一样的是《女人的勋章》更加惨烈,式子从来没有作为爱人得到过银四郎的真心,只有作为资产的骄傲和作为棋子的宠爱。如果说PIERRE和YSL从开始到结束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相爱相杀互相利用,那式子就是单方面的被掠夺了一生。

  可能是艺术家们都天生敏感,他们很容易的可以感知美好,他们把美好带给我们,比如YSL,比如式子,他们不仅仅是设计服装,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意识上改变了一代人的审美,从他们开始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开始追求舒适,充满诗意,银四郎最开始注意到式子就是因为她的才华,他确信她会成为那颗光彩夺目的珍珠,曾今他也热切的注视过她。但是他们在尘世生活总会比常人遇到更多的不适,需要保驾护航的英雄,这让他们很容易被操控,偏离自己的本心,走向困惑,走向自我毁灭。

  银四郎其人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爱他对理想的专注自持,恨他的冷血无耻。

  “羞耻?我不懂羞耻是什么东西。人世间最麻烦的事,就是知道羞耻。要是没有它的存在,做什么事情就容易多了。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不知羞耻,而你也要尽量做到不知廉耻呀!’”他大言不惭地说着。

  这样的人在你眼前你是想打死他还是膜拜他?我们喜欢用君子和小人将人分类,银四郎无疑是真小人的典范,他知道自己的优势,持靓行凶还引以为傲。他在几个女人之间周旋时的隐藏和躲避不是因为觉得不光彩不道德,纯粹只是觉得麻烦,女人的心好控制,但是激怒了她们也会麻烦,解决麻烦要付出精力,他并不愿意,在式子死亡的时候他只有一瞬间怕自己被卷入麻烦的慌乱,而没有一丝的哀悼,棋子嘛,在换一颗就好了,是谁并不重要,伦子很明显更加适合他。既然是谁并不重要,为什么不能放过式子?可以要求她退出大众视野,只做一个小学校的老师就好了。还是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估计过高了,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之后他和伦子的合作想必不会那么事事顺心如意,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灯。

  对比银四郎,白石教授应该是书中的君子了,一个研究法国文学的教授,给人浪漫多情的遐想,本人又是克制淡雅,有点禁欲男神的感觉,这位式子的真爱,个人不怎么喜欢。白石教授的爱情观是不管再怎么痛苦,都绝不可以靠激动和乞求得来。越是痛苦越要忍耐和克制。无法做到这点就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冲动的激情罢了。他的克制带来了什么?

  是两场悲剧,第一位夫人以为自己得不到他的爱,和他的学生产生了不伦之情,两人殉情而死,当然他们是不道德的,也用年轻的生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场悲剧里教授难道就完全无辜么?他说他深爱自己的妻子,他的深爱这样收场难道不反思一下自己?第二个爱人式子因为他对爱的放弃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用那样惨烈的方式结束,最后还是带着忍耐痛苦的表情离开了。不知道教授在知道式子死讯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白石教授所谓的深爱我觉得爱的是自己,他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旦你破坏他的世界他会毫不犹豫的而离开你保护自己,在银四郎提出那样过分的要求之后,他考虑了自己,表示他不愿意沾染这样的俗事,告诉式子自己忍耐几年之后会好的,既然只是忍耐几年的事情有什么不能陪伴的?他明知道银四郎这样的人不会轻易放手,三年之后必定是下一个三年,式子是永远都逃不开的,他就那样轻易的放弃了。他不是拯救式子的那个人,式子自己也知道,但她没有力气再等那个正确的人了。

  故事里主角们各自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银四郎培养新的棋子,伦子和胜美追求属于自己的闪光灯,富枝务实的经营自己,白石回到自己熟悉舒适的生活,式子呢,三年之后还会有几个人还记得她?

  故事的开始我以为式子和银四郎会像大原夫妇一样,他会帮助她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勋章,他们会是大家眼中珠联璧合,慢慢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情谊淡了,有了很多外人无法窥见的苦闷和鸿沟。岁月让原本相爱的人相互憎恨,让曾经的相互信赖变成试探算计最后化为乌有一场笑话。也不是什么温馨的故事走向,没想到山崎老师这么狠,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温情。

  这时就不得不感慨YSL的师兄老佛爷的选择,老佛爷很理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他眼中人和人之间爱恨纠葛变得幼稚,同样面对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会享受但不放纵,面对光鲜亮丽的美人赋予真情,也保持对自己的真心。

  爱原本是美丽的,但是陷得越深,会变成执念,伤人伤己,原本我们只是追求简单的快乐,最后可能会献出自己的灵魂,这样的买卖明显不那么划算,这样的爱也不是什么真挚的感情,只是一场纠缠不清的不甘心。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六):人性的,太人性的

  在夏宇的《蒙马特》一诗里,她写下:是不是我们曾经一起死过,大家看起来都那么眼熟。

  在巴黎的异乡,阴沉的雨水落在蒙马特广场和街道上,行人稀稀落落,一次对视,内心悸动不已,显得荒诞又真实,让人怅然若失,却又恍然如梦。

夏宇愈混乐队8.6夏宇 多人 / 2002

  在山崎丰子早期的船场小说《女人的勋章》中,大庭式子遇到的两个男人,无一例子都与巴黎有关,命运的结局也恰如夏宇的这首诗:有人上阶梯,有人下阶梯,都知道从此以后要去那里。

  《女人的勋章》创作于一九六一年。这一年,山崎丰子三十七岁,与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庭式子年龄相近,个人经历也高度重叠。两人同样出生于大阪船场,商人云聚之地,幼时家庭优渥。与大阪周围贫贱的农民生活不同,山崎小小地便继承了个性骄傲且品味高雅的船场之血,这成了她此后不断书写船场的某种契机。

  可二战来了,战争将高傲的小姐推入了生活的泥潭当中,山崎的父母死于空袭,大庭式子的父母也同样死于空袭。山崎遭遇了亲戚的责难与背叛,战后几乎一无所有,大庭式子战后也只保留下了薄薄遗产,开了间简易洋裁店教授设计为生。

  山崎将她大量的真实遭遇都融入了故事当中。在二战后的日本,苦难与凋敝是生活的主题。但生活在这种残酷处境的山崎也好,大庭式子也罢,远没有放弃生活的曙光。不同于成濑巳喜男电影中的灰色调,山崎开始在《每日新闻》学艺部就职。在这里,她遇到了提携她的贵人——井上靖。依赖于井上对她的教导以及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山崎很快斩获直木奖。在书里,事业刚刚起步的大庭式子同样也遇到了开篇说到的两个在巴黎学习法国文学重要男人——八代银四郎、白石庸介。在两人的帮助下,大庭式子一步步成为了日本战后的十大设计师。

1960年代的日本街头

  在1960年代的日本,成为一位有名的女人,这既是不朽的勋章,也是致命的毒药。我们还记得被印在日元上的樋口一叶,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女性的处境也远非今日可比。最重要的是,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积攒起的财富开始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与人变成了活脱脱的利益关系。

  山崎丰子无疑是很绝情的,她事无巨细地展现大庭式子的事业不断地发展,个人名望与地位的攀升。她不厌其烦地讲述了大庭式子和八代银四郎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个人财富时的细节,勾勒出两人逐渐分崩离析的感情曲线。大庭式子的三个女弟子也随着权力和金钱的增长,逐步地堕落成为只认眼前利益的功利主义者。

青年时代的山崎

  在《女人的勋章》里,绝少看到那种所谓的日本国策电影中塑造的大和抚子式的女性形象,有的只有在命运中挣扎的一个个利己主义者,富枝、伦子、胜美各自周旋于银四郎身侧,各自争夺本属于大庭式子的财富。

  在名利的罗网里,大庭式子却选择了出走巴黎。

  短暂的和白石教授的爱情没有让大庭式子重燃起斗争的勇气,她的怯懦以及犹疑,以至于最后酿成了悲剧。

  在《女人的勋章》中,每个人都有着致命的性格缺点。在日本六十年代经济高度腾飞的大背景下,无论是银四郎的阴鸷,亦或是白石的软弱和闪避,还是三个利欲熏心的女徒弟,大庭式子尽管在设计上有着独到的天赋但也在日益暴涨的名利面前变得愈加不知所措,她的多情成了击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庭式子赌上生命也要攫取的明晃晃勋章,终究让她在这辆高速运行的国家列车前失去了所有方向。不知道一生都以坚毅、果决著称的山崎丰子,要如何看待大庭式子,这是每个致命女人想倾听的答案。

女人的勋章评价人数不足[日] 山崎丰子 / 2020 / 上海三联书店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七):编辑手记 | 在高呼女性主义的时代,我们还要阅读山崎丰子的理由

  签约、审稿、校稿、版权登记、过三审、申请CIP、封面设计、下印厂、入库……在跑完制作一本书的整个流程、终于把样书捧在手中之后,身为山崎丰子的《女人的勋章》一书的编辑,我突然又直面了发行小哥的一记灵魂拷问:

  ……好优秀的提问!

  诚如发行小哥所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将“厌女症”明确地搬上台面来分析并痛彻反省、“姐姐来了”的呼声一声高过一声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怀抱希望:有一天全球的后代在翻阅今天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各类文献、小说等作品的时候,发出“过去的人怎么会生活在这么愚蠢的一个时代”的感叹。伴随这股全球性的浪潮,出版界也掀起了一阵相关题材的销售小高潮。

厌女8.8上野千鹤子 / 2015 / 上海三联书店

  ( 我社热销图书《厌女》,深刻剖析女性被嫌恶的现实。 )

  那么,作为日本国民级社会派小说巨匠,山崎丰子的《女人的勋章》(以及接下去即将出版的《女系家族》)是否是一部女性主义色彩浓郁的作品呢?

  答案是“不是”。

  在厘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社会派小说”的定义。

  既然紧贴的是作品成书年代的现实,首次出版于1961年的《女人的勋章》当然不会展现出数十年后的时代风貌。

  那么,身处《女人的勋章》时代之后将近一个甲子的读者,还有阅读本书的理由吗?

  回答是“当然有”。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女人的勋章》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同样根据《山崎丰子文学研究》所述,在经历了以《暖帘》《花暖帘》为代表作的文学尝试期之后,山崎丰子以包括《女人的勋章》(以及后续即将出版的《女系家族》)在内的数部作品为代表作,正式迈入真正的职业生涯。在此期间,山崎丰子对大阪文化进行了深刻剖析,挖掘其中的社会问题。

女人的勋章评价人数不足[日] 山崎丰子 / 2020 / 上海三联书店

  《女人的勋章》讲述了出身大阪船场的豪门千金大庭式子,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为了实现服装设计师的理想,她在当地商人富商之子的八代银四郎的协助下开办圣和服饰学校进行洋裁教学。在三名美貌弟子和银四郎的帮助下,学校急速扩张,式子也成为名设计师。但宁静的湖面之下,却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被大庭式子视为荣耀的勋章,却被欲望和名利抹上了一层阴影……

《女人的勋章》人物关系图

  女性社会地位及命运的关注。这也就回答了先前的问题——在女性主义呼声越来越高的时代,读者们为何仍然需要阅读山崎丰子。

  原因就在于:女性主义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个时代的女性悲喜剧,都需要得到后人的关注,哪怕那个时代早已过去。

  阅读了过去女性的悲喜剧,现代的读者或许会和未来的读者读到现代的相关作品一样,感慨地说一声“哎呀,放在现在根本不至于这么惨嘛”。从中大家或许可以感受到,女性以受害者或祸害的形象出现的时代,或许真的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而通过阅读各个年代的“女性”相关作品,来见证这一过程的慢慢转变,或许也是当代读者的一个课题和使命。

  对山崎丰子还不了解的朋友请点击这里

  本书评原文出自上海三联书店公众号,略有改动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八):被勋章所困的日本女设计师传奇一生

  

身为日本著名社会派小说家的山崎丰子,其作品往往借由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来展现其背后所暗藏的社会问题,诸如《白色巨塔》揭露了医学界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大地之子》讲述了二战后日本遗孤问题等等,而此次上海三联书店再版的山崎丰子首作《女人的勋章》亦是如此。

出身于老字号昆布企业“小仓屋山本”的她,继出道作《暖帘》后再度涉足服装行业,为读者讲述了一名女设计师大庭式子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其背后既有行业间的争斗,也有同行者的算计与反目。全书虽厚达五百余页,却以跌宕起伏的剧情给人带来极佳的阅读体验,直到最终合上书的那一刻,仍能感觉到哀叹的余韵回荡心底,久久不能平复。

出生大阪船场的豪门千金大庭式子,在父母双亡之后决定利用自己服装设计师的才华创出一片事业,继开设个人缝纫教室之后,在三名弟子和银四郎的大力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家资与实力创办了圣和服饰学校。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然而她却在不知不觉中,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之中。

所谓的外患,自然是来自其他同行之间的打压与竞争,以此作为小说核心的作品不胜枚举,甚至日本推理小说家山村美纱还以此为动机创作出了《燃烧的新娘》一书,自然以日本服装设计行业为舞台的《女人的勋章》,不可免俗地需要涉及相关内容。

在小说的前半部中,以大原京子、安田兼子为核心的行业老人可谓是对式子各种挤兑,只不过她们的存在在八代银四郎宏大计划面前不过是小问题罢了,后者巧妙地借助手上的资源让式子迅速走红,瞬间将那些叽叽歪歪的老家伙甩在了身后。与此同时,小说的内容也转向了真正的核心——由银四郎引发的内忧。

不得不说,银四郎是个极具商业头脑的男人,相比拥有学者气息的式子,他也更像是一个商人,而且是精明的商人——他知道如何有效地提升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他清楚如何利用转瞬即逝的名气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益,当然,他更懂得如何将所有“有用”的人紧紧攥在自己手中。

于是乎,这个相貌和实力俱佳的男人犹如莫泊桑《漂亮朋友》里的杜洛瓦,巧妙地游走于式子及她的三位弟子之中,满足着她们内心的欲望,以便能将她们为自己的宏大事业所用。

他知道式子爱慕虚荣又极具野心,于是便让其沉浸在著名服装设计师的光环和优渥的生活中无法自拔;他知道伦子一直想往上爬,甚至有取代式子的意思,于是便成立新的学校,好让其彻底接管最初的甲子园分校;他知道胜美想与伦子平起平坐,于是让其分管另一所新办的分校,扶持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至于富枝,他也按照承诺给予了对方一所缝纫学校。

借由这种方式,他将原本拧成一股绳的四人彻底瓦解;同时,为了强化她们与自己的情感纽带,不断玩弄着她们的感情,并借由身体上的定期结合“签下”牢不可破的“契约”。毫无疑问,他将这一切视为生意在经营,自己用各种形式满足女人的虚荣心和欲望,而对方则用身体和劳动来回报自己,那句“银货两讫”无疑是他最真实的想法,令人不寒而栗。

反观式子,虽然在服装设计上极具才华,甚至可以被称作是天才,但在与其方面可谓是一个与银四郎全然无法抗衡的菜鸟,最终会被老谋深算的银四郎抓来做盘中餐,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一方面,当她从裁缝教室的主管者升为服饰学校的校长后,角色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得到转变,仍然以老旧的管理模式面对自己的三名弟子,认为对方只需要教好学即可,并未为其提供应有的发展空间,这自然给了银四郎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对银四郎的过分依赖也不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姿态。一个领导者要想能掌控局面,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好考量与把控,实现自己的决策权和话语权。

而式子却恰恰相反,相比追名逐利,她似乎对学校管理兴趣乏乏,于是全都甩手给了银四郎,于是在此后的整个过程中,她不断默许着银四郎的先斩后奏,并且从不对他的计划进行详细的过问和查证,致使自己最终落入了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窘境。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银四郎对于式子的心理状态及管理能力拿捏得极准,一步步从其手中夺取学校控制权的同时,使之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成为了一个追求名利的傀儡。虽说知道真相后,式子也意识到自己若是想彻底摆脱银四郎设下的陷阱,远离那些虚幻的名利并过上平凡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可是她始终不具备直接与银四郎抗衡的能力,同时也缺乏一个新的谋士与之站在一起。

不难发现,每当出现问题后,式子除了逃避和妥协,什么也不会。如果她是个有主见的女性,或许会暗中找人对银四郎进行彻底的调查,便能发现其有意借款使学校出现赤字的秘密。又或许会像白石教授说的那样,继续沉默和忍受银四郎一阵子,并有意逐步削弱自己的影响力,以便最终让对方不得不“舍弃”自己。甚至,她可以佯装听话,背地里卧薪尝胆准备绝地反击,打一场像半泽直树一样的精彩翻身仗——只可惜,这皆不是她最终的选择,而那看似充满反抗意识的自杀,也不过是在利用死亡逃避现实而已。

相比之下,斯嘉丽在面对人生悲剧时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在《乱世佳人》的影片中,她从地里挖出一截萝卜,饿的直接吞下去,对着即将升起的太阳,大喊:“愿上帝替我见证,他们不会将我屈服,在战争结束后我再也不要挨饿!”面对白瑞德离开的背影,她痛哭不已,却在镜头前说:“我会想办法让他回到我身边,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正是因为她对生活的不屈服,正是因为她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才使其拥有了无限的魅力。

另外,身为学者的白石教授自然没有与银四郎抗衡的能力,关于式子到底是真心喜欢他还是仅仅为了借此摆脱银四郎姑且不论,但白石教授每当面对问题时都表现出的退缩态度着实让人心寒。看来,式子不过是从一个不靠谱的男人怀中,投向了一个靠不住的男人怀里而已。

至于本书中有谁能与银四郎抗衡,大概也只有富枝了。她巧妙地利用自己外表存在感弱这一点,抓住了银四郎的小辫子,并以此胁迫对方答应自己的条件。同时她精明地选择了拥有不动产的缝纫学校,并出于自保利用调虎离山之计,为自己争取时间复制朗贝尔的纸样。甚至为了让银四郎安心,她同意与其发生关系,但并不为对方的花言巧语所动。可以说,她是个极具城府、心思细腻且极有主见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个能同银四郎抗衡之人。

《女人的勋章》一书无疑是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作品,勋章虽然闪耀,但也同时是沉重的负担,若想持续拥有这份荣耀,便要先具备承受这份重压的能力,否则最终只会成为追名逐利的牺牲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人的勋章》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