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句点更悲伤》是一本由大师兄 / 紫图图书出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一):人生如此短暂,何必空留遗憾!
读了大师兄的《比句点更悲伤》,心中感慨良多。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应该珍视生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生命的起点已经被设定好,但终点确随时可能到来,珍视生命,认真地生活,努力地工作……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拼搏的我们就没有理由去遗憾!人生如此短暂,何必空留遗憾……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二):非常珍贵的一本书
今天在三里屯page one书店,无意中看到本书,刚好在看海蓝博士的《不完美才美》一套书,看到海蓝博士也在推荐,就读起来了,果然题材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生死题材。作者用特殊的视角,又专业又幽默的,描述了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生死之事,洞彻了人性,看透了人情,又不使怜悯,温暖,与温馨。看的让人又唏嘘,又感动,又彻悟。很感谢此书。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三):泪中闪现人生哲理的微光
这个题材的书平时接触不多,不知道是文化上的忌讳还是内心充满某种恐惧,这倒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神秘感,晚饭后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没有浮夸的辞藻,没有冗长的铺垫,没有欲盖弥彰的剧情设置。有的是真实,有的是悲情,有的是温暖和让我审视过往的勇气。每个故事仿佛就像发生在身边或者邻家,让人体会到世间的冷暖和人生无常,也让我回头审视了人生过往是否充分呵护了家人、善待了朋友,在每一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里,珍惜无比珍贵的亲情和友情,让人生不留遗憾和愧疚。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四):世事无常,且活且珍惜
生命脆弱,我们无法预料身边的人突然离世,然而能做的只有珍惜身边的人,无愧于心对待父母要多一些陪伴,对待孩子要告诉他生命的珍贵,要能够抵抗挫折。
读完此书我感觉很幸运,我还很健全,我不会因为任何事轻生,不超速。相比大多数人来说我比较知足,我相信当下的是最好的。
全书确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发人深省。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人都很怕死,特别是以前的皇帝,怕的要命,为此不惜花重金让人大炼“仙丹”,以期长生不老。但事与愿违,“仙丹”更加速了死亡。其中,魏武帝是个另类,他对死亡很超然,知道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谁都逃脱不掉,不管你是皇帝还是百姓。
所以他在《龟虽寿》里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自然界中活得长久的,莫不是龟鳖之类的动物了,但它们也有生命活动停止的那一刻。道家讲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片树叶的掉落和一个人的死亡,并没有什么不同。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六):《比句点更悲伤》
从书中我发现,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每个人功课都不一样,首先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好,才有能力去帮别人讲功课。有时太为别人着想未必是好事,我觉得为他人付出就要抱有不求回报的心态,不然会生活的很累,甚至连自己的这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就像书中的那个人物,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读多少书,就出去打工帮忙养家,供弟弟妹妹上学。想到结婚又是另一个责任的开始,于是这一生选择不结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从这点,我觉得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有的甚至可以说觉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心态很重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七):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殡仪馆是一个很悲伤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人们最不愿意来的。书名《比句点更悲伤》我的理解是:在失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这是最悲伤的事情。
试读部分大多是子女送父母来这个地方,有懊恼没有多照顾一点的,有责备他人并推卸责任的,但是父母子女一场,还是希望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地步。
这本书也提到孤独,那些孤零零独自生活的人,他们的结局让人感觉到很悲伤,不管站在哪个角度,让人首先思考的,是愿自己及身边的人最后不要活成这个样子。其实悲伤有很多种,但天人永隔的悲伤会让活着的人看到更多“真相”,也会有更多的思考,我想这本书里面的例子,都非常值得我们偶尔翻来看看,检验一下自己生活在这么幸福的时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悲伤”,也算一种警醒吧,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八):透过句点看人生,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当问起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悲伤,我们的第一直觉可能就是你最爱的或最爱你的那个人,离我们而去的那一天。当读到《比句点更悲伤》这本书时,才真真切切的悟到,真正的、最痛彻心扉的悲伤,是那个人离开前或离开后时的悲伤。作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第一视角直白的展示了我们没有接触到的人生百态,中间夹杂着其本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心理感悟,在但这个百态里,无疑都是悲伤的。这本书给了当下只顾低头前行的我们,努力拼命生活的我们,当头棒喝,读完我们清醒了,明白了我们要的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在哪里。身体的健康、家人的团圆。总记得看到过一句这样的话:医院和监狱里没有亲人,就是幸福。为了拼命的生活,失去了生活本身应有的快乐。钱挣了还觉得不够多,孩子的功课永远都不如别人的好,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放慢你的脚步吧,好好的、细细地品味,属于自己美好的生活吧!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九):越读越悲伤,尽管如此,读完依旧感觉人间值得!
故事里面面对亲人的离世,有痛苦的,有遗憾的,有抱怨的,有不舍的,有无助的,有不以为然的,有事不关己的,每个小故事的背后都引申了值得每个人深思的点。孤独死,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等一些因素让老人独居,更有甚者和老人关系变的僵硬的,不往来的,然等老人离世后才觉亲人离开自己的那种痛苦和遗憾。家里谁最笨,付出的嘴笨,这个故事讲到了儿女尽孝,老人在大哥家离世,弟弟妹妹抱怨大哥没有照顾好,大哥的一番话值得深思,不顾老人身体状况,以尽孝未借口让老人变的更痛苦是尽孝?给钱不陪伴是尽孝?抱怨不能是自己没尽到孝心没有承担责任而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另一个故事则是不忍看到老人因病痛而逐渐消瘦的面孔,因为一些世俗规矩让爱无拘无束的老人死后还受约束而不愿参参见仪式的他,在世人眼中尽是这个如此不孝,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保险死,当验尸官告诉家属如果是死因和保险赔偿有关,尽然同意解剖验尸,让人更觉人性尽如此不堪。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十):比失去生命更悲伤的是人世间的冷漠
读《比句点更悲伤》有感
1、做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且要做好,才能去更好的帮助别人。而每个人所要做的是不一样的。“有钱人拿到的可能是一加一等于多少,我们拿到的可能是加减乘除又开根号,不必替别人去想答案,要专心做好自己的题目。做最好的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2、努力做一个最笨的人 不论是一个家庭亦或一个组织,只要有个责任感重、想要付出的人,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那是应该的。如果有一天那个人不付出了,不论什么原因总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谁最笨?付出的最笨。付出可以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但真正为付出的人回报点什么难道就不应该吗?如果付出的人哪一天真的要求回报,一定会有人说没有良心,不懂得感恩,但请问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信念与生命支撑腰的灵魂又拿什么来担负起责任感恩社会呢?努力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不求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只需要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