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妈妈不买玩具》是一本由[韩] 郭银京/紫图图书著 / 何汲/译著作,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49.9,页数:20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感(一):一本搞笑的零基础育儿书
读的过程就觉得非常搞笑,我看了一个中国人翻译的韩国人写的观察到的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按照作者的思路应该读一读《塔木德》。而且章节分的很零散,所有的育儿知识都非常初级,适合快速浏览,当朋友圈小故事来看。
无论是犹太人还是任何地球人,其实都应该保持时刻充满好奇、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坚持读书、保持自信、勇于沟通的生活态度,才能够自己成为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才能给孩子带来正能量。所以为人父母,第一步就是自我修炼。
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大人,可以一起讨论发生的时事、身边的故事,不要以“你是个孩子不要插嘴”的落后态度让孩子和你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
家庭周会:犹太人每周五的下午都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一周的工作、生活和心情。其实很多家庭已经非常疏于沟通,沟通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饿了睡吧你好吗,真正的情感流动应该是,我和你分享我生活的高潮低谷,我情绪的变化影响,然后一家人一起分析解决办法,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力量。
善于言辞:犹太人善于演讲和辩论,是因为沟通是最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以及获取到别人的有效信息。犹太人有句谚语说:“沉默的孩子无法学习。”光看我周围的犹太妈妈,就可以发现她们有相当卓越的语言天赋。这与犹太教育可以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犹太教育非常强调对话、提问、演讲、辩论,他们甚至连处罚都是采取言语斥责的方式。
学会提问:犹太谚语说:“你很聪明,很聪明,很聪明。但是并不会变得更聪明。”有时候,我们会误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后来才发觉比我们聪明的大有人在,而且人外有人。因此,犹太人教导孩子:与其轻易相信,不如提出问题。不停留在原地,而是思考“要是……的话,会怎样”“如果是我的话,该怎么做”,这就是犹太式的提问方法。犹太父母总是会问孩子:“你问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没有问题也要想出问题来问,正是犹太式的提问教育。
面对错误:温柔且坚定,不要带情绪化的人生攻击,就事情本身必须要严肃的解决。因为你不教育你的孩子,社会将会给孩子更加严厉的惩罚。
挫折教育:直面失败,“如果我发现比我更优秀的人,我不会把对方当成敌人,而是会试图观察,努力学习对方身上的长处。如果可能的话,找出一种双赢的方式。事实上,竞争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惭形秽的自己。”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感(二):《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感-2021.02.01
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书名。通过樊登读书对犹太文化有了系统的粗浅认知,知道那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此这本亲子育儿类书也许可以让我了解不同种族文化下的教育理念,取长补短。
拿到书后,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韩国人。那正好,用东亚文化视角写犹太育儿理念,其实比中国人自己著书更加客观。
文中是一个一个短篇,通过作者的儿子在美国犹太人幼儿园中的生活以及作者认识的犹太朋友身上发生的日常育儿情景,总结出的集合。全书分为7大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认为犹太孩子与其他种族孩子间的理念差异和优点。
其实这7部分的主题和其他育儿理念有很多部分是重合的,不会因为你是犹太小孩,父母的期许和培养就会有质上的不同。
例如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具有创意,会与众不同的思考。但是中国许多父母寄希望于让孩子早早学习更多的知识,上更多的兴趣班来实现这个愿望,但犹太父母则是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提问(开发好奇心),因为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于好奇。没有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求知的欲望的孩子是不会有创意的。总结如何做就是不要限制、多鼓励提问、多问问题、让孩子通过问题多思考。
让我觉得学习到的是其中的两大部分:”无愧于自己人生的孩子“”享受交谈与演讲、辩论的犹太人“
主要内容集中于两个核心:一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是谁或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例如犹太孩子会被从小教导自己是犹太人,被浇灌犹太教教义。明白自己是谁,能有效培养自尊、自信。这很重要,中国的教育多在教知识,教技能,但不在于教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以很多年轻人会迷茫,花时间去寻找生活工作的意义。二犹太人对语言交流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从小时候不停的提问,不停的沟通,到安息日的例行发言沟通,造就了犹太人的好口才,只有懂得沟通交流,才会进一步产生社交,建立人际关系。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整本书花了很多篇幅在讲犹太人的育儿细节,总结下来,我最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有:
1、和孩子的交流多用反问句,保持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2、让孩子做主,自主选择,可以给予意见,但做主的是孩子。因为人生是孩子的
3、遵守诺言
4、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如何孩子便会如何,这点爸爸做的比我好)
摘抄:
犹太人教导孩子:与其轻易相信,不如提出问题。
敢于说真话并且具备反省的能力,将成为我们得以充满自信且自在度过人生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说出实话。但是,鼓起勇气说实话,往往会让我们获得自信这份大礼。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你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那么就算你很有钱或者成就非凡,又有什么用?”
一个具有强烈自信和自尊的人,即使面对大风大浪,也能够坚强地生存活下来,而且这种自信不同于自命不凡。
过去可以原谅,但是永远不要忘记
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无法随心所欲
犹太人有句格言说:“成功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在于你认识谁。”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感(三):犹太妈妈不买玩具》:比起玩具,犹太妈妈更重视的3个教养秘诀
周末带孩子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抱怨玩具太多不好收拾,并向我吐槽:“今天收拾房间,我才发现这2年给女儿买了这么多的玩具,光是各种娃娃就有三大筐,还有很多声光玩具几乎没摸过!瞧这个贵的益智玩具,玩过两次就不玩了!孩子果然是传说中的‘吞金兽’”!
家长朋友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玩具堆成山,很多都是玩一两次就闲置了,甚至还会跟妈妈说:“我好无聊,都没有好玩的玩具”。对孩子来说,玩具永远都不嫌多。而作为父母,给孩子买玩具,不光是孩子爱玩,还将玩具当成了能锻炼孩子思维的工具。然而那些号称“开发大脑”的玩具真的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吗?真正能陪伴孩子成长的,除了玩具,更重要的是什么呢?《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这本书中就给了我们答案。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的作者郭银京是美国公立小学的教师。在此期间,她结识了很多犹太朋友,并且非常好奇为什么犹太人能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于是深入研究犹太人的教养观念,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正是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其中有一点是,犹太妈妈认为,不需要购买很多昂贵的玩具,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当玩具。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跟家长们共同探讨一下,犹太妈妈关于玩具的想法,以及他们认为比玩具更重要的3个生活教育细节。
一、犹太妈妈:不需要买玩具的两个理由
01 最有“价值”的玩具来源于生活
很多家长会花大价钱买玩具,目的是想借助玩具来开发孩子大脑,训练思维逻辑能力。并且认为越昂贵的玩具越好。但是买回来发现,很多玩具孩子玩了几次,就不新鲜了。
酷我乳业创始人郭朝举说:“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玩具有不同的需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最好的玩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有趣的玩具,比起那些电子玩具,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乐趣,玩的时间也会更长。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比起颜色鲜艳的玩具,孩子更喜欢生活中的开放式玩具,生活用品或者废旧物。生活中越简单的玩具,孩子越能创造出更多玩法,更有利于想象力的开发。
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在树叶上画画、用树枝做手工、用蔬菜的切面创意作画、用好看的包装纸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甚至纸箱纸盒都成为孩子过家家的玩具等等。曾在视频上看到一个网友,跟孩子一起用纸板做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更是开动脑筋,想出很多好玩的玩法。视频中可看出,孩子非常开心,投入在自己制作的玩具中。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生活中很多微不足道的东西,加上孩子的想象力,就可以拿来当玩具。孩子正是通过实际操作,将生活用品改造成为玩具的过程,从而获得了乐趣和学习经验。
02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孩子需要的是和父母的亲密关系。
有很多父母只管为孩子买玩具,却从来不陪伴孩子一起玩。孩子每天跟不会说话的玩具互动,相信也不会对玩具保持太长的注意力。有研究表明,家长如果主动关注孩子玩玩具的过程,不仅能使孩子乐于表现自己的“能干”而玩得愈发投入,而且家长的重视还会使玩具在孩子眼中变得更加“贵重”。所以对孩子来说,玩具再好玩,没有和父母的互动,也是枯燥无味的。
郭朝举说:“在生活中发掘有趣的玩具,而且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爱”。在生活中,父母带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带孩子一起捡各种各样形状的石头带回家,一起研究石头的奥秘,然后把石头洗干净,跟孩子一起拼搭和画画。或者带孩子玩面团,我在幼儿园接触的孩子中,都对捏面团有很大兴趣。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和面,和面过程中与孩子讲一讲我们的粮食是怎么来的,然后给孩子一块面,让孩子在面板上任意的搓、捏、揉。小小的面团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双手,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孩子还从中获取了知识。
在犹太家庭,他们觉得跟孩子一起玩游戏也是再自然不过了。他们会观察周围的一切,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及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并且他们认为,无论在哪,不停的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就是最好的玩具。
总之,对于犹太家庭来说,他们会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中取材,寻找有趣的玩具。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买玩具,只是他们更注重观察生活,带着无限的想象力,将一切事物都做成玩具。而运用这些想象力做出来的玩具,也更能激发孩子的知性与感性。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感(四):《犹太妈妈不买玩具》读后碎碎念
在念叨书中育儿相关的内容前,我想先说说我在这本书中意外收获的共鸣——虽然书中育儿理念我也有同感,但是我没想到一本育儿书里会提到这一点:正确的历史观和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关于这点,我就引用书中几段文字吧,因为如果我自己写,就会有很多情绪化的东西跑出来,然后我又不能写那些,憋的难受啊……引用如下:
“……儿童虽然是从世界各地聚集在此(我注:美国犹太幼儿园),但都能认同彼此,并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份。孩子借此以身为犹太人而骄傲,并养成对民族的热爱。”“……因为他们很强调教导孩子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即便是现在,犹太人也在不断搜集和研究自己的历史,根据时代的变化,弹性地重新解读。”“犹太父母也会让孩子去看在纳粹集中营中死亡的同胞的悲惨影像……犹太人教导孩子正确看待犹太人遭到迫害的历史,并且好好地面对历史。同时也让孩子认识到这段悲惨的历史不该重演,教导他们'过去可以原谅,但是永远不要忘记'!”“正确认识历史所感受到的民族大爱,自然延续传统的自豪感,乃至于敬爱祖先的真情,都让犹太人以身为犹太人为傲。”
————————分割线它叫————————
本书作者是韩国人,随先生到美国后,特意将孩子送入犹太幼儿园,并通过结识的犹太朋友,了解并学习了犹太人的育儿理念及为人处世的哲学。
本书标题如此,但实际书中关于玩具这点,仅是其中一小节的内容。而且,所谓不买玩具也不是一点玩具都不给孩子买,只不过犹太人——不单指母亲——更加善于利用周围物品激发出媲美玩具的乐趣。
作者对犹太人的育儿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大加赞赏,至于是否客观,我没接触过犹太人,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以上+以下文字基于书中所言真实客观,并且具有高度的广泛性。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没有一种育儿理念或是育儿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当然,如果一种育儿理念或方法越宽泛、越抽象,那么它将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孩子,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尺度也将越来越难以把握。
相对于上面这些“前言”,我要谈的本书中的知识点就要相对简略了……好像是我每本书读后碎碎念的特点哈……写完下面的字后发现,这次关于本书的知识点还真写了不少……
书中所述犹太人的育儿理念,我大致概括为,较高的自由度、与孩子多交流、遵守规则、保持正义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大概这几点吧,再想起来可能还会补充(信你会补充才怪)。
1、较高的自由度,“较”的是什么标准呢?教育方面,笼统地说,“较”的就是纯应试教育的自由度标准吧。还有就是生活中,在安全和规则的前提下,尽量不干预孩子的行为。
2、与孩子多交流。交流包括沟通和提问,沟通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提问更能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提问不是“今天开不开心啊?”“这个东西喜不喜欢啊?”这样笼统的问题,而是要具体的提问。
3、遵守规则,这与1并不矛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前方红灯但前进仍较为安全的情况下,聪明+较高的自由度并不等于就可以前进。而且,这里说的规则不是各种潜规则,下面会说的正义感,与此相关。还有就是,不要认为遵守规则就不会创新,相反,遵守规则才能创出健康、持久、有积极意义的新。
4、正义感,这点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现今,各方各面都有意无意的在压制个人的正义感,鉴于这篇碎碎念已经多有跑题,就不再赘述了(3里说的潜规则呢?)。
5、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现在我们国内对孩子的教育中有这点吗?印象中我上学时是没老师说过,现在我没了解过,还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我感觉秉持这样的信念,不单能增强责任感与气度,还比简单的旅游更能促使我们开阔眼界。《人类简史》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世界幸福指数应考虑到世界上所有动物的幸福感,而作为人类食物被饲养的家禽家畜,饲养者对它们的所作所为是极不人道的,因此,现今世界幸福指数并不比原始社会高。曾有人评论这个观点是极富犹太色彩的——之后我才知道《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确为犹太人——当时我还没太在意这点,现在结合本书,应该可以某种程度的证明犹太民族的确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思想,我对犹太人的这点真是很佩服。
———————又一条分割线————————
应该没有人相信看几本育儿书就能成为育儿专家,且不论各种书中的内容是否足够科学有效,也不说看书的人能领会多少,更不提每个孩子有自身的特性,只说家长在面对孩子各种情况时,能否抛开当时所处环境的因素和自己情绪的干扰,将所学正常发挥出来这点,就是极不容易的。
我看育儿书也不是妄想自己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能有多么的出类拔萃,只不过想尽量避免错路和弯路,在此基础上,尽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个人育儿其实与书中很多观念一致,但这个“度”的把握是我最难控制的,也是我性格上的问题吧,好像看多少书都没用啊,哈哈……
另外,书中多次提及“犹太智慧宝典”《塔木德》和《妥拉》,其中《塔木德》已加入购物车,因为我也很想了解下其他民族的思想与精神。
惯例仓促的结尾,嗯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