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2-08 04:3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精选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是一本由[美] 丹尼尔·佩科 / [美] 科里·雷恩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一):全书

  此书记录太浅,两位老头子在股东大会其实没有透露什么,他们想做的两件事就是,推销自己,稳定投资者信心。所以他们标新立异,不敢预测股票和评论政策。巴菲特就是巴菲特,他的秘密要是透露出来,自己就不赚钱了。他想我们知道的就是投他的公司和股票。他们现在并不需要做价值投资,只需要随便选一个不错的公司,大家趋之若鹜,股价就上来了。名人效应如此而已。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二):翻译的真的不太好

  这本书刚出来,一位朋友极力推荐,说是五星好书。但是读完,不免有点遗憾。

  首先,书名哗众取宠。本来英文的书名是,伯克希尔大学,里面的内容是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的问答,结果到这里,就来一个内部讲话。在中国,只有内部的东西,人们才会感兴趣。什么马云内部讲话、任正非内部讲话,吸人眼球。本来是一本好书,也被书名给掉了份儿。

  其次,翻译很差。估计找的不是懂金融的翻译,很多相关的术语都没有翻译清楚,得自己琢磨一会儿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再次,内容太简略且重复。由于是股东大会上做的笔记,所以内容很简短,有些重要的内容,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尤其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干脆就不提。而且重复的内容太多了,每年都有几个话题,来回的说,什么核子大爆炸引起世界末日、衍生品迟早崩盘等等。这还是在作者说已经大量去重之后了,还有这么多重复的内容。

  但是毕竟还是一本不错的书,可以用来补充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内容,可以了解当时一些投资的考量、一些事情的看法。这也是在以前资讯不发达的时候的一个优点,现在伯克希尔的年化都网络直播,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也有各路媒体还有国内的朝拜者的直播和总结,这种书,也就是一段时间内的产物罢了。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三):行为金融大师巴菲特和芒格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这本书记载了伯克希尔自1986年至2015年期间的会议纪要,这些纪要可以帮助咱们深入了解巴菲特和芒格投资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与人生观的联系。

  家庭教育和阅读——投资思想起源

  巴菲特和芒格都提到父母对他们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要远胜于学院教育的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在会议中经常开商学院的玩笑。比如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问题“ 什么让好的公司越来越好,又是什么让不好的公司越来越糟 ”,芒格认为商学院无法提供真实的答案,因为商学院的生源是公司,为了挣钱,就要为公司说好话。

  基于上述道理,巴菲特专门为儿童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巴菲特神秘俱乐部》,教给小孩子理财的理念。在B站有这部动画片的中、英文版本。

  另外,阅读对他们两个人投资思想的形成也非常重要。芒格提到他和巴菲特“ 10岁就读完了奥马哈公共图书馆里所有投资方面的书籍,有些书籍甚至读过两遍 ”。巴菲特也提到“ 19岁时,巴菲特读了《聪明的投资者》。他告诉大家,即便到了76岁的年龄,他依然沿用着19岁时从那本书中学到的思考方式 ”。因此,巴菲特说“ 如果你读上20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芒格也说“ 有了书,你就能以自己的速度来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 ”。

  社会环境——人生路径

  巴菲特和芒格在书中多次提到年轻时机会少,而现在机会多。年轻人生在这个时代,非常幸运。

  而这可能是巴菲特和芒格走向投资之路的关键所在。他们曾提到“ 假设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人约翰·古登堡曾经是日内交易员或是对冲基金经理,这样一来,印刷术就不会问世。以此类推,之后也就不会有互联网、有钱电视 ”。也就是如果没有金融市场的机会,他们两个可能就是思想家了,可能学术界会有新的思想出现。

  人性——投资的重要切入点

  巴菲特和芒格洞察人性,并且能够将人性与金融市场关联起来。

  针对人性贪婪,巴菲特曾经断言“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给发起人一个机会,通过风险资本市场将数百万投资者的希望与贪婪转化为金钱。大量钱款从轻信发起人的投资者身上转移到了发起人手中,可真正富起来的人凤毛麟角”。

  针对人性从众,他们曾说过“ 投资最重要的是要遵循逻辑,不能感情用事。把精力放在重要的、可把控的事上,不要浪费时间去考虑公众的意见 ”。

  针对权力,芒格曾说过“ 领导早晚不再是领导,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正如凯恩斯所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得死'"。另外,芒格也开玩笑战胜他人的方法之一,是活得比对手够长。

  针对聪明,芒格曾说过“ 到了最后,你会发现还是我的想法靠谱,因为你聪明不假,可我才是对的 ”。

  因此,巴菲特认为“ 真正的风险来源于某些公司的性质、商业经济学的本质以及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如果你了解经济学又了解人性,你就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风险 ”。

  总之,巴菲特和芒格不太相信经济基本面的预测,而更关注企业价值、市场运作。他们的思想更接近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从人性入手,来进行投资。比如他们经常提到凯恩斯(曾经的股神,股市中发了大财)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投资思想,将选择股票比作选美,关键选择未来买家喜欢的,而不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这也是行为经济学家研究投资动物精神的起点之一。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四):成功是一场考验耐心的游戏

  #不要停下读书的脚步 8⃣️May #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内部讲话》 科里 雷恩

  这是五一期间看完的一本书,很不巧,今天早上在一个公号看到德国威廉·舒尔茨制造公司在伯克希尔收购期间涉嫌造假,金额接近50亿,但是本着 卖裤子生意人的选择,还是要推荐一下这本书!

  我们都知道,伯克希尔的年会是每一个投资人的终极朝圣之旅,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证券公司经纪人,因为父亲和巴菲特是朋友,有幸接触伯克希尔并在1982年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这本书整理了1986年-2015年30年年会所有巴芒两个人发言的硬核内容,当然,也会介绍年会地点,以及方面公司市值已经股票价值,我们可以更具体细致的了解到两位睿智的老人和一个伟大公司的传奇之路。

  首先这是一本门槛很高的书,里面很多的专业术语花了很久引擎搜索才了解了一个皮毛,衍生品 衍生工具,债券,金融杠杆,蓝筹股,私募股权,贸易逆差,市盈率,年复合增长率等等,他们所谓摊销前利润的欺骗性,保险行业浮存金的对企业的巨大作用,衍生品给投资市场带来的混乱,美国金融危机过后投资市场前景,通货膨胀的市场影响,以及美国经济市场的预测,谈及伯克希尔及其收购,他们说,他们只会投资那些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坚实资本结构的低风险企业,我们在回头看伯克希尔旗下的那些公司,麦当劳,可口可乐,吉列,迪士尼,比亚迪,思糖果......一个优秀的企业有它的品牌和注定成功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包括了高素质人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了和不可替代性,未来的创造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一个品牌和企业优秀的特质,会让投资者万无一失,游泳池是好是坏,可比你游泳的技术重要的多。

  如果想看懂这本书的智慧,首先建议看《滚雪球》和《穷查理宝典》,但是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两本书的集合,更像是 巴菲特和查理 两个人关于投资和人生核心理念的提炼,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比人恐惧时我贪婪,查理说,成功不是一直做正确的事,成功是避免做错误的事。

  可以看到他们投资一直信奉的护城河理论,在一个价值为1的产品,你想获得3的收益,你只需要在价格为0.5的时候买进,降低风险,降低收益期望,保持耐心,不断学习在稳健的经济环境下寻找便宜的好买卖,虽然我们永远无法100%排除外部因素,尽可能降低外部客观因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冷静,耐心是一个投资者最基本的品质,也是大多数投资者缺少的品质!

  巴菲特和查理两个人很小的时候在巴菲特祖父的杂货店就认识了,之后一个师从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加上天生的投资直觉和不断的对投资知识汲取和实践,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一个学习法律,因为超群的投资天赋进入投资领域,加上极其全面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睿智敏锐的眼光,被称为“西海岸的哲人”

  谈到他们的合作,他们说,和热爱事业的人一起去做你热爱的事情。

  书里不止专业的投资方面专业的内容,还有对世界的温情,他们从经济和金融角度下看世界的大事件,再生能源,自然灾害,恐怖分子,核武器威胁,有人生大智慧的探讨,读书,终身学习,爱情,交友,同事关系,有个人品质的养成,乐观,耐心,自律,克制贪欲,嫉妒,每个人这一生都带着不同的使命感,尽快找到自己的生存使命,它值得做,你想花一辈子时间做好它,它也也值得做好。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有了投资的和理财的意识,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两个我觉得不应该分开,所谓的投资和理财也远没有想的那么遥远,投资不是非得买股票,买债券才叫投资,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投资,做物超所值的投资,永远不会贬值的投资,用一块钱买到一包方便买面吃出10块钱的满足感是一种投资,花钱学一门受用一生的技能是一种投资,这个概念可大可小,也需要极强的耐心和自律,然后尽量保持手头资金运转正常,不要借债,这是我能给的最的的建议了!

  最后用结合一个故事结束这一本结合了巴菲特和查理智慧的书

  2011年,芒格投资的韩国连锁超市好市多,他向前来朝圣的投资者们分享公司的成功经验,连续好几年实现增长。

  芒格说,如果他在商学院任教,他将把好市多的兴衰史讲个透彻。

  巴菲特开玩笑道,如果他和芒格被恐怖分子劫持,恐怖分子决定枪毙这两个资本家,但他们可以答应两人最后一个请求。

  芒格说:“我想再用幻灯片介绍下好市多的优势。”恐怖分子勉强应承了下来。然后他们问巴菲特有什么请求,

  巴菲特说:“先枪毙我。”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五):背后的认知

  本书实际上是两位作者参加3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的笔记,中译版的书名有股老干部内参风格,相比之下更喜欢英文书名的直译:《伯克希尔哈撒韦大学》。今天也正好是新一年的股东大会召开日,回顾过去,智慧总是在细节中。

  每年股东大会巴菲特和芒格都会谈及他们的资本配置以及投资理念,这部分已经耳熟能详,属于显性的部分。本书记录的、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生活理念和认知,才是真正决定巴菲特是巴菲特、芒格是芒格的因素。

  谦逊

  1987年:芒格否认自己为人谦逊(这是当然),但他指出,他和巴菲特的成功都是源于“我们不恃才傲物”。他说他宁愿和智商130却认为自己的智商只有128的人共事,也不愿和智商190却自认为智商240的家伙一起工作,后面这类人只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

  阅读和学习

  1988年:被问及喜欢看什么书时,芒格回答道,他钟爱传记,强烈推荐大家看传记来“和逝去的伟人交朋友”。巴菲特打趣道:“他们也从不顶嘴。”

  1995年:芒格说了句题外话,却值得我们深省。他指出,没人知道该如何教育别人,所以我们大家都很聪明。巴菲特援引伯特兰罗素的话总结道:“大多数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思考,且许多人真的这样做了。”

  1997年:芒格指出,学习别人犯的错同学习自己犯的错一样重要。他援引巴顿将军的话说:“为国捐躯无上光荣,但要确保其他人感受到这份光荣。”

  2003年:巴菲特补充道,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定量研究法教起来很容易。但芒格却强调起定性研究法。根据以往经验,他们靠着低价收购优秀企业而非高价收购平庸企业赚了不少钱。

  2004年:巴菲特声称,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非凡的智慧,反倒需要超常的纪律性。可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事实上,他若有所思地说:”历史告诉我们,人们从来不学习历史带来的经验、吸取历史带来的教训。“

  2009年:如果巴菲特要办所商学院,就打算开设两门课程:1.如何判断企业价值;2.如何思考市场。思考市场时,切记”市场是为你服务,而不是指导你的。“关键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对你的决策抱着心如止水的态度。市场的关键在于,你不能让自己被迫抛售,也不能吓得急忙抛售,因为一时的冲动打乱自己的计划。

  2011年:芒格指出,我们每天睡觉前总会比清晨醒来时更加聪明。

  专注

  1996年:巴菲特一直强调,他们喜欢有专注力的管理。可口可乐公司和吉列公司都在发展中失去过专注力,然而他们一恢复过来,就给股东的腰包里多塞了几十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盖可保险公司失去过专注力,差点破了产。

  2008年:巴菲特坦言,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事上。如果觉得不行,巴菲特就会中途停下在做的事情。如果他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会在5分钟之内做出决策。

  公平

  1997年:被问及资本收益的理想税率时,芒格想到了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的现象:公平才会令体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巴菲特指出,照顾好没中卵巢彩票大奖的人也很重要,所以某种形式的税收在井然有序地开展。

  2003年:然而,他指出,社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对公平的看法。在美国,这种观念的培养体现在最富有的家族的变化上。如果同一个家族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富有,就会滋生怨气。然而我们很难遇到这种情况。举个例子,杜邦的继承人已经让位给了欢乐厨妇公司严厉的管理人员。

  理性

  2000年:几年来,“哲学家”芒格一直提倡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人类遇到的难题。芒格在韦斯科金融公司年会上告诫大家,“保持理性”是我们的毕生追求。

  2006年:巴菲特认为,嫉妒是七宗罪中最无聊的错误,因为它会令你郁郁寡欢。要是一个人拿到200万美元的奖金,而另一个人只拿到210美元的奖金,那么这个人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都会痛苦不堪。所以,这就是嫉妒,并非贪婪,这就是投资银行家们犯的最严重的过错。

  2011年:巴菲特预言,未来100年间,我们会遇到15-20个糟糕的年份,但我们一定会比现在强大得多,我们将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芒格以他特有的乐观态度总结道:”黑死病曾经带走了欧洲大陆上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但生活还在继续。“

  2011年:举个例子,伯克希尔刚刚收购了亚拉巴马州最大的砖块公司。淡季时,没人从亚拉巴马砖块公司买东西。巴菲特插嘴道,喜诗糖果一年中有8个月都在亏损,但我们知道圣诞节会到来,所以没有必要为几个月的亏损而惶恐不安。未来20年一定会遭遇坎坷的岁月、美好的岁月,以及更多平淡的岁月。

  2013年:芒格补充道,《圣经》说”不可贪恋别人的一切“是有原因的。他借曾经说过的话总结道:”更糟糕的是,嫉妒是毫无趣味的罪恶。“

  投资自己

  2002年:想象一下,精灵来到一个17岁的孩子面前,允诺送给他一辆他想要的汽车,但有一个条件,不管他选择了哪辆汽车,都必须让它寿终就寝。好吧,你可以想象得到,为了能让汽车开上50年,那个年轻人一定会读上10遍用户手册,更换机油的频率也会是正常的两倍。

  2004年:芒格补充道,关键是”不要做傻事“,千万要躲赛马、艾滋病、吸毒和欠债这些远远的。他建议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心性,走到哪儿学到哪儿。

  2007年:芒格说它年轻时读过《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他才知道要少花钱,用省下的钱做投资。他还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加一笔精神复利。所以他决定把一天当中最好的时间卖给自己来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再把剩下的时间卖给世界上的其他人。

  朋友

  2002年:芒格插嘴道,他们认识一些事业有成却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商人,的确是这样。“这样根本活不下去。”他总结道。

  2003年:芒格用一个玩笑做了总结:一位牧师主持了一场参加人数稀少的葬礼,他要求大家对死者说上几句话。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他请求道:”难道就没人能为死者说句好话吗?“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好吧,他哥哥更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