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东京绿洲》影评摘抄
日期:2021-02-07 23:18: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东京绿洲》影评摘抄

  《东京绿洲》是一部由松本佳奈 / 中村佳代执导,小林聡美 / 加瀬亮 / 原田知世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绿洲》精选点评:

  ●有加濑亮的我都追

  ●从车上拍的夜景很有感,彷佛自己坐在车上,穿行于东京街头。跟《母亲河》一样,此片其实没有称得上故事的东西存在,母亲河还有一个梦幻小镇的设定,而东京绿洲则是公路电影模式,由琐碎的人和事组合起来,通过八十分钟的累积,而成为一个模糊的整体。角色相遇的点,安定下来的场合,恰恰都是边缘地带,如巨大怪物一样的大都会的边缘地带,逃到这些边缘绿洲的人,即使面对巨大怪物的血盆大口亦能幸免于难。所以电影中谈到的逃走,并不是逃避,而是更新,就像防毒软件一样,人都需要定时更新,否则一不留神就会被巨大怪物吃掉,永远失去自己。

  ●剧情好散,总觉得没有什么重点,挺沉闷无聊的,断断续续的看了好久才看完,没觉得有啥大意思,至少没被治愈

  ●真难想象,松本佳奈可以那样明亮,也可以这样低沉。豆瓣评分上只有6.6的这部电影,与海鸥食堂的8.9是出自于同一导演。我却明确的感受到,它们没有太大的不同。最相似的地方是,其实你不安静,就永远没法进入那个深处的世界。

  ●赫尔辛基-鹿儿岛-清迈-京都-东京 下一站?

  ●どうして逃げるの?戻ってくれるの?

  ●如果受不了慢节奏那就不要看了,电影是要讲究缘分的,其中的一些台词和故事就这么和我现在的状态契合了

  ●开头钻过的东京夜景好像 深夜食堂片头那段 完完全全一部女性电影 加濑亮那个翻滚 印象深刻

  ●加赖亮赶紧TMD回去演变态好吗?!

  ●我看过。。。但也忘得差不多了。。。

  《东京绿洲》影评(一):《东京绿洲》

  这部电影将治愈系的那种有一搭没一搭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用开场五分钟来演加濑亮在便利店买个根冰棍。 又有十分钟来演小林聪美和加濑亮在高速公路上没有来龙去脉的对话。 再用五分钟来演两人在服务区各自吃了一碗一模一样的乌冬面。 再用十分钟让两人继续在高速公路上的交谈。 终于到了小林聪美的目的地~~某海边。 又用了十分钟让两人将话题谈完。 这就是这部80分钟的电影前40分钟的内容。 没有对这种风格充分的偏爱是无法将影片观看到底的。

  《东京绿洲》影评(二):不一样的遇见

  断断续续地看,今晚终于看完了。就是冲着小林聪美而看的。

  她饰演一位女演员,应该不是大红大紫的哪一种,也许是绿叶那个类型的吧。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地点遇见不一样的对话对象就串起了整个电影,节奏不算太慢,空白的位置比较多,所以当对白出来的时候我会特别留心,一下子晃神了就倒回去再看。

  完全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相同的人生交集。比方年轻时都打过排球,都喜欢油豆腐乌冬,都爱自圆其说,都只是想有个对象,也不管他/她是否相信地,说些什么。破晓前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是一种互相影响,也是一次自我确认。通过对话我们看似在给对方信息,而更多的成分是,对自己所想的再一次确认。

  在发现彼此也持有相同感受的一刻,反而比一个拥抱来得更温暖。重遇曾经在工作上有交集的人,语言中发觉虽然大家做的事情不一样,但面临人生是否是时候拐进转折点的疑惑,竟高度地一致。我不知道她们在电影里叫什么名字(天兵......因为剧情里面不会常常唤对方的名字呀),我有种感觉,她们就叫你,或者我。

  在一些人的身上,看到过往的自己。今日说出的温暖简单的鼓励,当日是否也从别人身上得到过。偶遇在动物园面试的女孩,有绘画天赋却没有自信。是没有看见土豚,还是,只是未看见而已?

  “凝视吧,一定会有人看见的。” 海报上的Slogan。

  凝视自己的内心想法,产生疑惑的时候不要害怕,你会有答案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不是吗?

  《东京绿洲》影评(三):某人

  東京オアシス-2011

  我想我们常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惑,对我们影响至深的究竟是最熟悉的身边人,抑或偶然遇上的“某人”?或者我们对于“让自己当别人的某人”又有怎样的顾虑或毫无顾忌?“两生花”其实就说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碰巧她们都叫维诺妮卡又碰巧拥有相同的面貌。

  小林聡美、加瀬亮、原田知世、黒木華这四个角色,或者说戏内的其他角色,包括森岡龍、大島依提亜、光石研、市川実日子、もたいまさこ等,他们其实也都是彼此和其他人的某人。为什么说人必须善待别人,因为一个不小心,我们就成了别人的某人啊!

  小林聡美说:嗯,今天我很爱的人去世了。似乎每天我都在遭遇这样的事。

  她的话哪句真哪句假呢:我是个片子,我每天都在骗人。

  她跟加瀬亮的故事只发生在一个晚上,碰巧的是,加瀬亮就是收音机里那个“欺骗了老女人感情的食草男”。他没有说自己的故事,她也没有说自己的故事。他们只是闲聊,甚至在深夜的街道,假装练排球的A战术。直到天亮。

  她说:自己逃得越远,却发觉离原点越近。

  他说:他在也不逃了,从此努力运输蔬菜赚钱。

  他们都成了对方的某人。在之后的某些时刻,他也会记起某个夜晚在便利店外以为要自杀而拉回来共同渡过一个夜晚顾左右而言各种无关的女人,记起她说的关于逃走却又逃不走的那些话。

  映画館内,看电影看到睡着的小林聡美遇到旧时拍电影的编剧同事原田知世。

  两人聊起旧时的工作,原田知世说起当初辞职的理由,才知道小林聡美也明白那种感觉。原来为了逃走而逃走,最终却还是回到跟映画有关的工作,偶尔还会放小林聡美演的电影,还会放自己编剧的电影,那还不是“逃得越远,却离原点越近”吗?

  她们聊起今晚同场看映画的もたいまさこ,她说自己跟朋友一起来看电影,然而电影完场,朋友却不见了,坐在身边的是一个陌生人。

  是不是每次看电影,坐在身边的,即使不是朋友,也会有一种错觉,觉得他就是自己的朋友?

  是不是我们偶尔遇到的陌生人,却觉得他的气味、声音、轮廓,感觉就是自己的一个朋友?

  或者自己甚至都说不出是哪个朋友,而只能说“也许又是一个你不认识的某人”。

  第三段故事,小林聡美遇见了另一个某人,到动物园面试兼职售票员的黒木華。

  她们一起等待土豚每天只此一次的露面,好不容易等到饲养员前来喂食,饲养员却说原来土豚已经送到其他动物园配种。没有见过土豚的人,知道吗?每一天土豚只可能露面一次,错过这一次就错过一整天了。土豚也是某人啊,而看见还是看不见或许早已命中注定。

  她们一起看可以看得到天空的鸟笼,小鸟是否曾经逃走?它们是否渴望逃走?会的,但它们又一定会重新回来,因为动物园这里最安全。——是的,逃走,然后又怎样都逃不走。

  “我们一个人走了好远好远,似乎被人推着上路,我想谢谢你……”

  我很好,因为曾经遇到某人;我会很好,因为会遇到某人;谢谢你,因为你曾是我的某人;我爱你,因为我想成为你的某人。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这么充满正能量的治愈系电影,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善。即使只是某人,也可以这么充满爱。

  静静看完这部电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美好的某人。

  《东京绿洲》影评(四):我会去的,你呢?

  三分半的镜头,展现东京风貌。

  三分半的镜头买几根冰棒。

  十分钟的镜头,开车聊天。

  一个叫桃子,一个叫永野。

  桃子身着黑色及膝裙往马路纵身一跃时,被永野以一个翻滚救球的姿势救起。他们并不认识,永野只觉得她很眼熟。她说,我没有要自杀,请你载我一程吧。他说,你不怕么,深夜上一个陌生男人的车。她觉得他用货车载着他的莴苣,他应该是个认真的好人。

  她在演一个葬礼的戏,因为想逃脱剧组生活,所以带着茶包就出走了,因为剧中的角色常常逝去,所以她要承受的是几天一次的别离。后来,她又说,她其实是个骗子,也对,演员说着别人的话,做着违心的事,某种程度上,她是骗子,骗了观众,也骗了自己。她是个喜欢黑色的女子。

  他关掉了广播,她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是你认为的有趣故事里的那个可恶的骗婚者。她其实毫不在意,也没有害怕,她心里装的是自己的目的地。或者早有预感,桃子才编出了自己是骗子的故事,这样看来,他们都是以欺骗为生,所以反而莫名信任彼此。

  两个陌生人,两碗相同的油炸豆腐乌冬面,隔着好几个座位,吃着各自的面,心不在焉却句句吐露真心的聊天,画面是如此对称和平静。像深夜里的两只飞鸟,疲倦了,靠在一起取暖。

  她到达了海边,阴郁的天空,好像随时要掉下来,这像极了他们的心情。

  他:你要逃到哪里?

  她:我想来的就是这里,我一直在逃亡,都逃不出来。

  他:我没有在逃亡,我只是认真地在运莴苣。

  把你送到这里就可以了么?

  她:嗯。

  她根本还没有找到她的出口,灵魂的出口。她其实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确切地说,是不知道自己要逃往哪里。她把冰棒钱给了他,然后一个向北,一个向东。他继续运莴苣,她继续找自己。

  电影结束了,桃子还没醒,她遇见了久违的菊池,一个曾经迷茫的编剧,她说那段时间总做同一件事情,真的会被掏空,然后再也写不出东西了,那种感觉桃子能懂,就像她演了好多戏也是会疲倦一样,所以她选择了逃亡。

  电影院的老太太说自己分明看到熟悉的人在旁边,电影结束,那人却不见了,那是一种错觉,而那个人就只是个陌生人而已,只是播放电影的那一小段时间,就足够让两个邻座的人相互感知,逐渐有了熟络的感觉,即使未曾有过交谈。一度,菊池与剧本亲密无间,后来却变成了陌生人,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原本的那个她,她会有绝佳的能力来控制自己与剧本的距离,不为其所伤,乐在其中。

  桃子与安子的对话是从土豚开始的,她说自己是个不被运气之神眷顾的人,连高考都能落榜了五次,所以看到土豚的机会太小,索性她根据桃子的描述认真地画下土豚,她还喜欢画好多东西,画得最好的是一个名叫赫尔墨斯的裸体男子,但她却说这些是无谓的才能。她是个被生活所伤,被命运所累的女孩,她什么都不想说了,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只是又不得不这样走下去。

  他们来到几只鸟的面前。

  安子:这里没人驻足。

  桃子:这些鸟太不起眼。

  安子:明明从这里能看到天空,却不能飞呢。

  桃子:你觉得它们可怜吗?

  安子:嗯。

  桃子:它们自己说不定觉得很快活呢。

  安子:但有机会的话,绝对会逃跑吧,像你一样拼尽全力。

  桃子:但最终它们会像我一样回到这里来吧。

  安子:会这样吗?

  桃子:绝对会,因为这里最安全了。

  但看到天空又会回忆起来吧,曾经自由时的事情。

  安子:然后又会诱发逃亡之心吗?

  他们的对话没有继续,但心里彼此都有了答案。

  她说,世界很大,但在这个城市住久了就会忘记这个事实。然后她拍着安子的肩膀,淘气地说,我会去的。安子说,我也会去的。这就是他们的答案,是否会诱发逃亡之心,我想会的,而且这是一个循环,无止尽的,一直到闭上眼的那天。

  桃子的逃亡,有了永野,菊池,安子的陪伴,所以不那么孤单。因为两个孤单的人在一起,世界反而会变得温暖一点。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注定。桃子与他们有了重叠的轨迹,曾经她与他们肩并肩坐着,什么都没说,就心领神会,这种感觉很好。

  《东京绿洲》影评(五):仍是一个谜

  一早,就隐约听到乌鸦叫。

  都4月了,天气越来越闷热。从小的经验是只有在大冬天,乌鸦才出来哭丧。当然,这儿四季不明,以前在这样的时节也听到过。如同万物鸣叫,鸦鸣也是一种表达。只是不明它为何还要在4月天“呀呀”。这一定是更凄厉地表达。只是我们无从知晓其内涵而已。

  如同生活中,常常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以为别人迷失,其实,自己却深陷其中,方向不明。中村佳代编剧,松本佳奈执导的《东京绿洲》(2011年),当然与《东京物语》《东京塔》的语境皆两码事。小林聪美饰演的塔子,本身就是一个女演员,欲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重新找回焦虑的自我。她能否做到呢。小林聪美之前出演过的五部片子,如《眼镜》《母亲河》等都很好地展现了自我表演的控制力。

  身着丧服的塔子,三段与他人的接触,没心没肺的一副无所谓样子,有否真正让自己释然和放松,仍是一个谜。至少她乐享其中。寂静深夜,小伙永野在士多店吃着冰棍,这本身就透出他的躁动。映入眼帘的是塔子走向马路上疾驰的大货车,小伙奋不顾身地拉住她,就地打了几个滚。她说她只是想搭车。既然搭车,那就请上吧。

  一直板着脸的小伙载着她瞎逛一气,开开停停,还吃了夜宵。她言不由衷,说自己正在拍电影。小伙却并不在意她说的真假。晨曦初露,伫立海边,二人并没有靠近,反而在游离了一夜后,各自走着各自的路,只是她给了他一根冰棍的钱。小伙永野什么也没得到,当然也就没什么失去。

  塔子这次来看电影。全散场了,她却在酣睡(当然,这多少有点故意)。影院管理员菊池叫醒她。一抬头,才知是她认识的前辈。菊池说这儿经常放她演的电影。塔子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不写剧本了吗。原来菊池以前在电影公司当编剧。她说感觉不好,就索性来这了。

  二人款款而谈。另一个小伙吉田送一老太婆回家。返回时,跟塔子匆匆而过。回到影院,他再问菊池,那个似曾相识的女人,到底是谁呢。菊池并没交待,只是莞尔而笑,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从老太婆那带回的水果。似乎跟塔子谈心后,菊池也轻松好多。

  一个考了五年大学仍未录取的女孩安子,处处不顺,准备在清静的动物园找份工作。瞎逛一气时,认识了也正闲逛的塔子。二人一路笑谈,乐而忘忧,又各自回到喧嚣的尘世。湮没的唯有不能永驻的时光。

  途中,安子坐在椅子上画土猪,塔子说要看到实体画才更像。女孩看着她却说你这是一张没有要点的脸,属于肖像画中最难画的一种。当然,塔子这张古怪的脸,说出话也很冲。女孩说还没坐过飞机,塔子却说飞机会摔下来。也是。偶尔真的会摔下来。此言不虚。动物园关门之际,她俩就此告别。安子愣愣看着她远去,如同看一团雾气。人生真是一个未解的谜啊。

  深夜的小超市、冷落的小影院及萧条的动物园,都呈现出某种随意而空荡之感。唯有复归街市人流的塔子,才能感到自我的微不足道。所谓女性电影,与其说是让女性时时处于主导地位。不如说,是让话语权、行动权统统归于片中女主角,气场强势而冷酷。

  即或如此安静的电影,也会让人感觉塔子,通过小林聪美这张并不精致的脸,令人好生疑惑的不明表达。当然,作为演员塔子,只是想切实体验别人的生活,解开郁积于心的不透明体。整体观感来看,影片用如此平静叙事的手法,来表现渐变的焦虑心理,这需要一定的功力。只有在这样的片子中,摄影机才真正成为私人表达的工具。

  我在想,是否这样的电影被人忽视了。不过,加濑亮出演的小伙子,憋气的表情,肿泡的眼睑,同样出现在阿巴斯的《沐浴爱河》(2013年)中,想必阿巴斯一定看过他在《东京绿州》中的出色表演。我妄加揣测而已。只是觉得这是一部如塔子一样行踪诡秘的电影,自有某种诱人的神奇魅力。

  2015、4、18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东京绿洲》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